我在1982有个家 第189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那不行,不去医院。”金多有连连摇头。

王忆耐心的劝导:“你知道讳疾忌医这个故事吗?”

徐横哈哈笑:“你可别给他讲这个故事,能吓着他。”

王忆诧异的看了他一眼:“你知道吗?”

徐横说道:“我高中生咋能不知道?”

王忆吃惊的看向他。

这么有文化?!

这年头初中毕业就能在村里小学当教师了,高中毕业下一步是参加高考,这妥妥的高学历。

孙征南笑道:“大炮还真是高中生,不过高中没念完去当兵了。”

金多有着急的说道:“不是、不是,咱现在不是研究我的腰吗?王老师,我的腰拧过以后成了老毛病,老是疼,阴天下雨疼的可厉害了,像今天这样的天气我其实挺遭不住的。”

王忆无奈的说道:“所以我建议你县医院拍个片子看看情况。”

金多有摇头说:“不去医院,去医院要花挺多钱,我家里还欠着信用合作社的款子呢,这船是贷款买的,家里得省钱。”

他追着王忆一个劲的问怎么治腰,真是求爷爷告奶奶了,让王忆给他支个招。

王忆怎么给他支招?

他估计金多有是撒网时候腰椎间盘出了点毛病,很可能是腰椎椎体错位,不过错位的不严重,只是阴天下雨容易发炎。

发炎有四个特点,红肿热痛,一旦肿胀就会压迫神经格外疼。

这种情况下就是止疼休养和消炎处理了。

他给金多有说:“这样吧,你要是非得找我看,那下周过来找我,我周末去趟城里买点膏药和药膏,你晚上抹药膏消炎、白天贴膏药止疼,同时要睡硬板床别垫太多褥子,康复一下看看。”

金多有说:“家里没有多余褥子,我都是睡木头床垫个床单子。”

王忆说:“这就行。”

船回到天涯岛,他客气的招呼金多有父子:“这个点了都饥肠辘辘了吧?上来一起吃饭。另一个你们帮我捎一些奶粉回去给金老叔,他家孩子再吃馒头可不大行了,得养养肠道环境。”

“不用了不用了。”金多有客气的说,“我们应该管王老师吃饭呢。”

王忆说道:“没事,一起来吧,多两双筷子的事,我煮米饭、做个大酱炒鸡蛋,咱凑活着吃一顿。”

“好!”金多有的儿子金晓喜高兴的说。

见此金多有只好恚怒的瞪了儿子一眼:你小子,还真是说出了为爹的心声!

王忆请他们父子吃饭是真心实意的。

不说两人来回接送自己的事,就说这次回去人金多有给他带了一网兜的海捕大虾。

正经的大虾,分别是对虾和竹节虾,其中对虾个头都比他巴掌大,而竹节虾更夸张,个头超过二十公分!

放在22年这都是一斤几百块的珍品!

而金多有之所以送他这大虾,名义上是感谢他治好了小宝的毛病,实际上肯定是想给王忆送点礼拉一下关系,好让王忆帮自己治疗一下腰椎上的毛病。

这个点队里社员们都吃过饭了,王忆准备五个人的饭就好。

他让大迷糊给煮上米饭,自己拿出一桶大酱切了山葱、辣椒准备炒鸡蛋。

孙征南不好意思吃闲饭,上来敬了个礼说:“王老师,我们的任务完成了,所以我想……”

“你想吃啥?”王忆问。

徐横发出开炮般的哄堂大笑。

孙征南说道:“不是,我是准备告辞。”

王忆想了想说道:“先吃了饭再说,你们不是来找战友吗?这件事咱待会聊聊。”

“是战友的家属。”孙征南说,“我战友、嗯,他牺牲了。”

他的脸色黯然下来。

徐横也不笑了,蹲在地上捡起一块石头扔出去,扔出去老远。

要知道他可是蹲着的!

大迷糊懂行,他经常这么玩,于是吃惊的看向徐横说:“你力气真大。”

徐横懒洋洋的说:“这个是用技巧的,懂窍门了扔个石头还不是轻而易举?你以为我为啥叫大炮?就是因为我扔出去的手榴弹跟大炮放炮弹似的。”

孙征南说道:“你有力气跟人家吹水,不如去烧火。”

“烧,这就烧。”徐横拍拍屁股蹲在了听涛居门口的小灶前。

王忆打开酱桶炒鸡蛋。

两大勺子花生油下锅,葱段爆香下辣椒一翻炒立马下鸡蛋,先把鸡蛋给炒的定型——这样会更香。

然后下甜面酱,寻常还要加鸡精调味的,不过岛上海养鸡的鸡蛋真心够香了,直接靠蛋调味即可。

大酱炒鸡蛋看起来不怎么样,但味道那是贼棒。

又香又辣带咸味儿,油乎乎、香喷喷的很适合下米饭。

这东西连同白米饭一起往嘴里塞,那种软糯喷香的感觉真让人打心眼里满足。

甚至不用凳子,孙征南和徐横蹲在门口抱着饭碗盖上大酱炒鸡蛋就往嘴里使劲扒拉。

金多有父子吃的一样连连点头:“王老师你做饭可真香啊。”

“你炒菜用油多了也香。”徐横抽冷子来了一句。

王忆点点头。

这是真理。

他蹲在两人身边商量:“你们找战友家属找一段时间了,是吧?一直没有消息?”

两人默默的点头。

王忆说:“不如这样吧,我看你俩都没什么钱了,既然你们确定战友是在FH县或者说翁洲市内了,那你们别自己去打听了,效率太低下,我托乡亲们帮你们找亲戚打听,怎么样?这比你们自己打听要靠谱。”

“所以你们先待在我们这里,我给你们管饭,你们休息休息,同时也保护一下子我,现在我又是惹了抢劫杀人犯又是惹了刘大彪一伙亡命之徒……”

“成交!”徐横不等他说完直接开口。

孙征南张了张嘴,说:“这个不好吧?”

徐横说:“副班,你看看你碗里,你他妈吃的比我还光,然后你说这不好?”

大迷糊说:“来,副班我再给你来一碗饭。”

孙征南一边递上碗一边嘟囔一句:“这不好吧。”

王忆笑道:“你们觉得不好那帮我个忙,给我收拾一下这些书吧——算了,先不收拾,我得去跟老高叔说一声,给我做几个书架。”

王祥高要做书架得王向红批准,因为用的木头都是公家木头。

王向红这边听说王忆带了金家的医书回来要学习,那差点没高兴的蹦起来。

他直接拍着桌子说:“大队委里有两个书架子,王老师你赶紧全搬过去!”

王东喜问道:“支书,咱的书报……”

“摞窗台上去!”王向红甚至没让他把话说完,一脸的兴高采烈,“咱队里刚有了供销社,这是马上又要有卫生室了!”

王东喜说道:“这样王老师会不会很累啊?”

王向红愣住了,说道:“我去问问王老师,不过弄个卫生室还行吧?就是看个头疼脑热的,平时一般没事。”

王忆也说没事,但他说得先学习一下,等学习的差不多了再来设立卫生室给生产队的社员们看诊。

另一个他先跟王向红强调了,一定告诉社员,他只能看头疼脑热,如果他认为有问题需要去医院,那社员们还是得去县医院,不能把他当成治病的神医。

王忆觉得自己系统化学习一段时间,到时候配合22年的医疗资源做个家庭医生应该问题不大。

像金多有的问题他就能凑活着解决一下,一个是伤湿止痛膏外贴,再一个是扶他林药膏涂抹,配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消发炎导致的水肿,一般能缓解他的腰疼问题。

学生上劳动课,大雨后正好农田松软,王忆准备让学生种上南瓜、黄瓜、红薯、土豆之类的粮食作物和蔬菜。

这样夏天他就能吃上新鲜蔬菜了,秋天也可以收获一些主食类作物。

他种的都是22年市场改良的优质作物,红薯不用说,肯定得种西瓜红,南瓜则是甘栗王。

甘栗王南瓜是好东西,肉质紧实,入口甘甜,吃起来跟栗子似的,而且生长期短,长出来40天就能吃。

它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也不严格,21世纪农村好些人家会自己种几颗冬天吃。

男学生种田,女学生过来帮他整理医书。

王忆找王向红找旧报纸包书,王向红说:“包医书吗?用报纸不行,报纸不结实,而且没法写字,你用挂历呀。”

队里有前几年的挂历,这都是公社政府分给各生产队的。

他让王东喜去库里搬出来,一搬就是一摞。

王忆拿到看了看,很吃惊:“怎么这么新呀?”

王东喜如饥似渴的看着一份80年挂历。

这是2月的挂历,上面一个戴白色大耳环、穿白色泳衣和白色高跟鞋的长腿女郎在沙滩上歪头媚笑。

不用王东喜解释王忆就知道挂历崭新的原因了。

就这种充满资本主义腐朽情色诱惑的东西,王向红没一把火烧了已经算他给公社领导面子了。

王忆专门给老医书进行包裹。

这里面许多是金伟民的父亲综其一生收藏的医书,不少是王朝时期的著作,其中还有手抄本。

王忆数了数,手抄本有十二本。

他觉得这种老医书应当比较有价值,所以保存的很小心,还打算晚上回22年弄点干燥袋、除虫剂放书架上。

经过一下午的阴沉,傍晚时分忽然有大片的阴云消散了。

夕阳出现在西天。

此时阳光还灿烂,穿过云层后光芒四射照耀下来,竟然如同实质,就好像是阳光凝固起来倾泻而下流到了海上!

绚丽、壮观而神圣!

这样虚无的空中顿时出现了一道道的光剑,有一束光倾斜着照在天涯岛上,将干净的岛屿染成了金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