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120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王忆这里没了煤炭炉子但有防风炉,而且防风炉口径小,正好放下砂锅。

他开炉调整了火候,小火慢慢煨着锅底,热气冒的更加浓郁,汤汁发出‘嗞啦嗞啦’的声音开始翻腾。

这是一锅海鲜砂锅,有粉丝、有白菜、有祛寒的姜片和一些枸杞,剩下的是海鲜食材。

藤壶佛手贝给汤提鲜,文蛤打底,梭子蟹、对虾、蛏子、淡菜、滑皮虾、竹节虾为主,往下一捞又有海参又有鲍鱼,更有好些软软的牡蛎肉。

鲜味扑鼻。

这得赶紧吃,海鲜特别是牡蛎肉一旦炖时间长了不光没有鲜味还会口感极差。

王忆一边吹气一边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牡蛎肉进嘴里。

这个最嫩要最快的吃。

嘶嘶,又烫又鲜,吃下去后热乎乎、暖洋洋!

这让他很满足,坐在窗边慢慢吃着往外看,心满意足。

雨量变小,海风轻缓,吃饭时间碧绿的岛上没有多少人出门,天地之间好像只剩下了这座岛屿和那些袅袅升起的炊烟。

白烟混入风雨里,慢慢悠悠的飘荡着。

这一刻时光走的好像慢了起来。

王忆深深地呼吸一下,清冽的空气、鲜美的香气,天并不蓝云更不白,可他就是感觉神清气爽。

好像感冒被一锅‘咕嘟咕嘟’的砂锅给治愈了。

下着雨爬山危险,而且学生淋雨也容易生病,王忆便去教室说了一声:“大家自行安排吧,愿意学习的就看看书,想休息的就玩一会。”

“但是都记好了,玩闹可以绝不准去打扰到学习的同学!”

“明白了吗?”

挤在一个教室的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明白了!”

王忆点点头。

学生们分开回各自教室,然后齐刷刷的翻出课本开始学习,没有课本的则去有课本的同学身边凑着学习。

这把王忆看的一愣一愣。

如此好学吗?

他对学生说道:“你们不用为了应付我故意表现的好学,想要玩的自己玩好了,王老师不会禁止你们玩闹。”

一个学生说道:“我不去玩闹,我要学习,我要当助教,吃香肠包子、吃肉粽子!”

其他学生异常认真的点头。

为了管饭,向知识的阵地冲锋呀!

王忆顿时笑了。

看来设置助教还是很有必要的。

不过并非所有学生都有这个决心和指向,王状元就穿着雨衣在吆喝人出去:“凯子、耗子你们几个跟我走,我领你们去摘榆钱。”

“我不去。”王凯认真的打开书本,“我想好好学习争取当助教,王老师真的给助教管饭,而且好吃。”

王状元笑道:“你个傻的,外面操场有水洼你去照照,认清一下自己,你是念书的料吗?”

“跟我走吧,我领你们去摘榆钱,王老师没吃过咱岛上的榆钱饭。昨晚雨下的那么大,榆树肯定长叶很快,现在榆钱出来了,咱撸岛上第一波榆钱给王老师,他也会管咱饭的!”

王新浩站起来说道:“状元说的有道理,咱真不是学习的料子,助教隔着咱是不是远了点?”

王凯琢磨了一下,还真是这回事。

俗话说,三月四月把榆枝撅,这说的就是撅下榆树枝子撸榆钱的事。

榆钱是榆树的翅果,形状像是小铜钱,所以得了这么个名字。

它们其实是一种果实而不是叶片,只是确实像叶子,岛上人家便以为它们是榆树嫩叶。

春天一到榆钱就长出来了,好些地方是三月吃榆钱,外岛这边因为海洋气候问题导致榆树发芽晚,得等到四月吃榆钱。

少年们穿上自制雨衣出门,这时候已经是毛毛细雨没什么事了,他们又把雨衣脱掉索性系起来当袋子装榆钱。

王忆在外面等着他们,王状元跑的快差点撞他身上。

这把他们吓一跳:“啊,王老师?你怎么不回去歇着?”

王忆叹气道:“有你们几个卧龙凤雏在学校里,老师怎么能安心的歇着?”

四个少年满脸疑惑:“卧龙凤雏是谁?”

从门口经过去上茅房的王东喜随口说:“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这都是《三国演义》里有大智慧的人,可聪明着呢。”

少年们听到这话纷纷露出羞涩笑容。

王状元嘿嘿笑着摸后脑勺:“王老师,你跟其他老师不一样,不光允许我们玩闹还说我们聪明,其实我们也没多聪明,哈哈哈哈。”

听到这话王忆也哈哈哈,他是王八办走读——鳖不住校了。

你小子还挺谦虚,你们那是没多聪明?你们一个个都是大聪明!

第106章 给寿星爷治感冒

王忆知道少年们的打算,便说道:“你们要去撸榆钱?那带上老师一起吧。”

撸榆钱要爬树,雨后的树多滑溜,他怕学生们从树上摔下来,毕竟这些树木都在山上,摔下来事情很严重。

现在家长不在乎这些事,可王忆是老师必须得在乎。

王状元却在乎他的健康:“王老师不用,你要是喜欢撸榆钱那等你好了、病好了我再带你去,榆钱能撸半个月呢。”

“撸完榆钱咱就撸槐花,槐花比榆钱好吃!”王凯积极的说道。

王忆翻白眼。

我是喜欢撸榆钱?我是担心你们的小命!

这话不用解释,他简单的说道:“今天阴天黑的早,你们要去撸榆钱那就快点。”

岛上树木挺多的,榆树、槐树规模还挺可观的。

路上他们碰上了王墨斗和一个叫王新国的青年,双方便热情的打了招呼。

“王老师,这几个皮猴子又犯错了?领着他们去找爹娘?”

“不是,哈哈,我们一起去撸榆钱,你这里什么情况?”

“噢,我去砍树,支书说你没有躺椅,让我爹给你打一把躺椅,于是队里给批了一棵榆树的条子,我砍一棵榆树去。”

王忆一听相当感动。

王向红这人老古板,可对他是真的好,发现他感冒了就把自己躺椅给他捎过来暂用,这是又去找王祥高老木匠准备给他打一把新躺椅。

他们正好一路同行。

路上王墨斗给他介绍说这都是队里自己种的:“寿星爷让种的,就是解放后国家支援树苗,然后寿星爷就说咱们要种榆树和槐树,队里一起种了好些树。”

“为啥呢?寿星爷说小鬼子侵略咱的时候老百姓的粮食都被抢走了,有榆钱的话榆钱就是粮食。”

“只不过那时候榆树少,解放后有了条件就种了很多,结果碰上了三年困难时期,那年真他娘邪门了,内陆粮食绝收、海里鱼虾也少!”

“还好那时候咱岛上榆树槐树啥的都是十多年的大树了,那年岛上雨水很大,结果出了好些榆钱槐花。”

“咱当时不光自己吃,支书发扬风格,还让咱社员们嘴里省下一些来支援给吃不上饭的人家,就那一次,咱天涯岛出名了,上了好些报纸,听说连地高官都表扬咱们!”

聊起这些往事,王墨斗满脸的神采飞扬。

这是生产队的荣耀。

王忆顺着他的话往下说:“以前队里的光景挺好?”

“嗯,光景好,而且不是小好,是大好!”王墨斗高兴的说,“咱支书有本事又为咱社员着想,最早时候支书还不叫支书,他刚回来叫初级社长,公社化后叫管理区主任,改成生产队又叫队长。”

“不过咱总叫他支书,他就是咱岛上爷们的书记,以前日子不好过,好些生产队连饭都吃不上,咱队里不管怎么说从来没饿着一个人!”

“对,咱队里虽然没有富得流油可也饿不死人,支书领着咱们奔小康,父子爷们齐心协力,咱队里比其他生产队要团结的多,而且咱民风也好,无偷无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王新国说道。

王忆问道:“可是奔小康没那么容易,我看着这两年咱队里光景不太好。”

提起这个,两人有些沉默了。

王墨斗犹豫了一下,说道:“这两年其他生产队闹哄哄的,其实不好,咱生产队反正,唉,光景确实不大好。”

“没钱啊,咱没饿着可也没多余的闲钱,一个个穷的叮当响,外面姑娘都不愿意嫁进来来了。”

这是他的伤疤。

他已经二十八岁了,可还是没有媳妇儿,已经成老光棍了。

“以前不是这样,以前其他生产队吃不饱喝不足,年轻女同志都找人介绍到咱岛上,那时候咱岛上的爷们可以挑挑拣拣找个最好的,现在不行了。”

王墨斗喃喃的说着,越说越是情绪低沉。

一时无人再说话。

时节到了,只要雨量合适,那植物生长是很快的。

一夜大雨后好些榆钱长了出来,它们色黄绿成串,其形圆薄如钱币,密密麻麻的生长在褐色的枝条上,嫩绿的滴着水,看上去就惹人喜爱。

队里的少年都是属猴子的,王忆一个没注意,他们已经嗖嗖嗖的爬上去了。

见此他急忙说:“哎哎哎,都小心点啊,刚下完雨很滑溜——哎哎哎,状元你爬柳树干什么?”

王状元爬上了一棵柳树,上去后抓着树枝研究了一会,忽然拽下一根用兜里小刀切了一段下来。

他捏着小柳枝用力扭了扭,一下子把中间的木头抽了出来只剩下一段树皮,然后就含在嘴里吹了起来。

声音尖锐。

是哨声!

王忆很新奇。

柳树枝还能做哨子啊?他小时候怎么没见到小伙伴们玩这个?

噢,自己没有小伙伴,那没问题了。

其他人开始撸榆钱了。

这些少年作风粗鲁,直接将树枝拽断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