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119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大迷糊过来问他:“王老师,小米粥煮好了,我给你弄一碗?”

王忆摆摆手:“我感冒了,你去帮我找点大姜炖个红糖姜汁去去寒吧。”

大迷糊二话不说转身就走。

不多会王向红急匆匆赶来了:“王老师,你感冒了?今天风雨大,咱没法去卫生院……”

“不用不用,咳咳。”王忆清了清嗓子,“支书,我自己带着药,不用去卫生院。”

王向红带着大姜和红糖来的,大迷糊跟在后面拿走红糖大姜去忙活了。

他还带了一件棉衣:“王老师你披上这个,春寒料峭呀,春天感冒不好办。那个今天先不上课了,你休息一下身体。”

王忆摆摆手:“没事的,感冒而已小问题,而且我也有药,吃了就没事了。”

王向红问道:“你有数吗?”

王忆说道:“我跟老中医学过嘛,大毛病我治不了,感冒之类的我肯定有数。”

反正感觉不对他就往22年跑。

正好王向红来了,王忆便说道:“对了支书,我记得咱上上次招待徐经理的时候有一坛黄酒是吧?”

“古越龙山的黄酒。”王向红下意识说道,然后恍然大悟,“黄酒熬姜汁发发汗?行,库里还有黄酒。”

王忆说道:“不用不用,你能不能把那酒坛给我?”

“你要酒坛子干啥?腌咸菜?”王向红奇怪。

他刚才的话提醒了王忆,王忆便说道:“不是,就是要熬姜汁发汗,不过不能用黄酒,黄酒还是酒性太猛烈了,我用老酒坛子晃晃水然后来熬姜汁就够了。”

王向红疑惑:“是吗?这有用?”

王忆说道:“也是老中医传下来的方子,支书你放心,我都有数呢。”

王向红没多想,说道:“好,我这就让文书给你送过来,不过你今天还是歇着吧,别去冒着风雨上课了,不差这一天!”

他对王忆是真的关心。

但学生们已经来学校了。

学校管一顿早饭,他们宁可顶风冒雨也不要错过这顿饭!

于是王忆让大迷糊把王新钊叫过来:“你领着同学们今天先复习吧,让助教们来代课,然后你们中午一起过来吃饭。”

王新钊很难过:“王老师,是不是因为你昨晚送我被雨淋了所以感冒了?”

王忆安慰他:“不是,老师不是感冒,老师是练功过度了——你听你爸说过老师会功夫的事吧?”

王新钊已经是大少年了,王忆这话自然哄不了他。

他眼圈红红的离开,满心自责。

过了一会学生们纷纷来了。

看着他那虚弱的惨样,孩子们进门就难受的哭。

哭声哇哇的。

王忆哄都哄不好。

王新钊哽咽道:“王老师你歇着吧,我和助教们一定好好带同学复习,你别挂念。”

向来粗野调皮的王状元也慌了手脚:“王老师你放心吧,猪圈有我,我我我、下大雨天冷了,我去找我爹要点干草堆猪圈,猪崽冻不着。”

学生们纷纷哭着说:“王老师你就放下心吧……”

王忆被他们整的苦笑:我有什么不放心的?再说我又不是要死了,你们干嘛让我放心啊!

后面王东喜拎着酒坛子来了。

他看见一群学生堵在听涛居门口哇哇大哭,心顿时提了起来:

“王老师怎么了?不是感冒吗?怎么、怎么都哭成这样?”

王忆也感觉无奈。

我真的只是感冒而已,你们怎么跟来送终似的?

童子童女一起哭,天上还在下雨……

岛上烟雨朦胧、氛围凄凄惨惨,海上怒涛拍案、天上阴云摧城……

王忆自己都不敢想下去了!

还好桃园三结义酒坛子到手了!

王东喜进屋看了看王忆情况后把学生轰走:“瞎哭,你们瞎哭什么?王老师没事,他就是身子虚感冒了!”

一直躺在床上的王忆赶紧爬起来叫道:“不,我不虚!”

第105章 三月四月,把榆枝撅

海上多雨,春季更多雨。

雨水不停歇的落下,已经不是那么大了,细密的雨丝被风吹的斜斜落下,从云层里一直倾斜到海面,清新清澈。

海面波澜起伏,海鸟们从雨幕中穿过、在浪花中穿行,数量前所未有的多——鸟生艰难,早上那会雨大它们不好出来捕鱼进食,这会雨小了赶紧开工,毕竟窝里没余粮。

王忆拉了张躺椅在门口往外看。

下雨没有雾,能看到远处的海、起伏的浪和乘风破浪的船。

现在能在海上航行的都是大船,不过在王忆眼里它们只有一丁点大,只有当低沉悠扬的汽笛声传来的时候才能感觉到它们的威武。

近处屋檐流水,落在地上砸在石窝上带起水泡。

满山的树让雨水一洗更加碧绿,柔软的柳枝、带着点鹅黄的杨树叶、灰白色山石,都被雨幕笼罩其中,也被雨水清洗着。

外岛的雨不会持续很久,可能是海上的风大,有时候一阵风到来就把阴云给推走了。

昨夜还是大雨瓢泼、上午就是细雨如丝,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只剩下水汽朦胧。

王东方来找他,打招呼喊:“哎,王老师,你怎么坐在门口?这寒气多重呀,回屋、回屋。”

王忆无奈的笑道:“你们把我当保护动物了?我一个年轻力壮的大小伙子,怎么还受不了点寒气了?”

王东方拎着个饭盒,说道:“保护动物?哈哈,你们大学生就是会说新鲜词。”

“不过你说的对,你现在就是咱队里的保护动物,你可不知道你多重要,不能出闪失,快去、你快点上被窝里,午饭你嫂子给你做好了。”

“另外这会风雨浪头都小了,你下午再看看,下午不行我领你去金兰岛,金兰岛上有个卫生院挺好的。”

王忆说道:“我真没事,小小的感冒我自己能治好,绝对能!”

王东方说道:“不能麻痹大意啊,要在战略上蔑视感冒、在战术上重视感冒!”

说着他犹豫了一下:“不对,是在战术上藐视感冒,在战略上重视感冒?也不对,就是——算了,搞不清楚,吃饭!”

“来,今天中午我爹让你嫂子给你煮了砂锅。砂锅祛寒热乎,你又恰好爱吃海货,那就凑活着吃一嘴。”

他把食盒打开,里面是个黑漆漆的砂锅,正有白蒙蒙的热乎往外飘荡。

王东方小心翼翼端出砂锅,说道:“你炉子交回库里了?也真是他娘邪门,你刚撤了炉子天又回冷,要不然用炉子煮着砂锅慢慢吃,那就滋润了。”

“这样你吃快点,砂锅凉了可不行。”

王忆没顾得上去研究吃喝,他先窜过来研究砂锅。

天涯岛看起来穷困落后,其实是个宝藏岛!

越是这样的地方越容易收藏着老物件,而这些老物件在未来是很值钱的。

这砂锅通体漆黑,看起来是粗糙的陶器,不过盖子上面有花纹,从这点来看又有了点艺术气息。

它整体气质古朴,王忆问道:“东方哥,这是老物件吧?”

王东方说道:“嗯,老物件,好几年了呢。”

好几年?

这就没啥意思了。

不过他还抱着侥幸之心:“是落到你们家里好几年吗?那你们是在哪里买的?这砂锅看起来挺好呀,像是有年头了。”

“是在供销社买的,我结婚那年去买的,它不是看起来好,它实际上就是好,婺州那边窑洞烧出来的。”王东方随意说道,“来,你赶紧拿筷子……”

“不急不急。”王忆想先确定一下这砂锅是不是有利可图,“东方哥,你去供销社买的时候,这砂锅有几个?都是一样的吗?”

王东方说道:“我去库房挑的,几百个吧,那肯定不一样,我挑的这个最好,你看这肚子多圆润?有没有感觉它很喜庆?就像是怀着小砂锅?”

听到这里王忆死心了。

就是同一批次出来的普通砂锅而已,七几年的东西,估计带回22年也能卖个几百块,现在有些人家讲究用老砂锅煮东西,说是这样煮出来的香。

他们说的相关原理跟三国演义黄酒坛差不多,老砂锅是陶器,煮了几十年的菜,菜香味调料香味渗进坛子里。

可是王忆不敢苟同。

砂锅可是直接下筷子的,那几十年下来口水不也得多多少少渗进坛体内了?

王东方继续催他:“你赶紧吃,吃完了不用收拾,让大迷糊弄下去,然后你嫂子就收拾了。”

“我先走了,你可千万别麻痹大意,伤风感冒不能拖,小毛病会拖成大毛病!”

王忆说道:“行,我觉得我吃完这砂锅就好了。”

他回屋里拎了两块腊肉下来递过去:

“东方哥,你拿这个回去,用干辣椒一爆炒好吃呢。”

“腊肉呀?”王东方新奇的看向他,“你从哪里弄到的这样好东西?”

不等王忆回答他又恍然的说:“噢,是前两天你同学给邮寄过来的吗?真好,羊城的腊肉呀,我爹以前在那里有战友也给送过,蒸烂糊了爆炒确实好吃。”

王忆塞给他:“你们吃过就行,那我先吃饭了,海鲜砂锅炖时间长了肉就老了。”

王东方想放下,可肚子里确实缺油水想吃肉,犹豫一下嘿嘿笑:“那我跟你不客气了啊,跟你太客气反而显得咱感情浅了。”

王忆推他一把:“哥你跟我客气个卵子嘛,都是一家人,你客气了我不高兴!”

王东方拎着腊肉愉快的离开。

路上举起来闻了闻。

嗯,熏的真香,肉是真肥,一摸一手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