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1185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买鱼鲞买干货买点心买各种纪念品花费的钱,这些钱都让队集体给收下了。

再一个天涯岛现在大搞基建,不断盖楼,对钢筋檩条水泥木材等诸多物资极度缺乏。

虽然有徐进步的协助,可王向红不好意思一个劲麻烦徐进步。

这样如果旅游公司可以帮忙出头给他们联系一些基建物资的采购资格,那可就太好了。

王忆也看到了这些事,他说道:“那咱们就配合旅游公司搞嘛。”

“怎么搞?”王向红问道,“让城里人来了干什么?”

“参观咱们的学校和楼房,去海上钓鱼?现在可不能晒鱼鲞晒虾干了,没法让他们动手了呀!”

王忆打了个响指,笑道:“这种事交给我,So-Easy!”

天涯岛的未来,本来就要跟旅游业进行挂钩。

他带着王向红去了办公室,说道:“把寿星爷和队里的老人都叫过来,这事需要他们帮忙。”

王向红不多问,立马去叫人了。

王忆在办公室里铺开了天涯岛的一副扩印地图,拿出彩笔准备写写画画。

老人们很快到来,他们爬楼上来气喘吁吁。

但精神亢奋。

从去年开始生产队行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一切朝气蓬勃。

每个社员都有自己的工作,而且都是很重要的工作。

娃娃们穿戴整齐上育红班、上小学,壮劳力们摇橹出海,有文化的去做买卖,心灵手巧的去当工人。

甚至到了今年,一些手脚还利索的老人都被生产队给用上了:

去养鸡的,去养鱼的,去做罐头鱼的,等等,他们竟然都拿上了壮劳力的工分!

算了,拿工分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些人都对队集体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这让寿星爷等老人心里不是滋味。

他们天天待在祠堂前照旧晒太阳、听收音机、喝茶叶水,甚至隔着一两天还能捣鼓点零嘴吃吃。

日子很好,却让他们感觉自己跟队集体格格不入了。

好像自己成了累赘。

老人们都要脸,他们不甘心给队集体当累赘,也想贡献一份力量!

于是这次听王向红说队集体要招待游客需要他们帮忙,他们便热血沸腾了。

寿星爷进了办公室后喘着粗气跟嘴里含着个打气筒似的,出气进气‘喉喉’的:

“王祥——王老师,你找我们来招待城里人是不是?让我们怎么招待他们?是不是给他们进行忆苦思甜教育?”

另有老人激动的说:“这事我在行啊,62年到68年,咱队里可来了不少知青,我给他们上过忆苦思甜课。”

王忆心里一动,笑道:“寿星爷、诸位爷爷,你们人老可心不老,脑瓜子更不老,一下子就猜到了我找你们的目的之一。”

“城里人特别是城里的小青年们,他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并不知道旧时代的黑暗,也不知道咱们人民在旧时代的苦与累。”

“以后等游客来了,你们给他们介绍一下咱们天涯岛在建国前后的发展形势,我认为这是相当有必要的。”

寿星爷乐呵呵,一笑露出了没有一颗牙齿的牙龈:“对,这是有必要的。”

王忆说道:“另一个把大家伙叫过来还有一件事,是需要爷爷们帮忙琢磨一下咱们天涯岛的一些传奇、传闻。”

“咱岛上祖祖辈辈有过什么故事,你们都说说,比如英烈崖,比如日出石……”

现在的福海地区没人比他更懂怎么搞旅游业,他准备在天涯岛上打造起一条旅游链,让游客来了能充沛的度过一整天。

这事就得需要生产队里的老人来配合了,他们对岛屿了解多,满肚子藏着故事,这些故事打扮一下就可以成为旅游项目。

领袖同志说过,历史就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同样,天涯岛也可以是个小姑娘。

于是在王忆主持下,一场茶话会开始了。

老人们先是说了一些传承在岛上的故事,王忆一一做了登记,然后正式聊起旅游项目:

“日出石是看日出的好地方,那里高呀,不过挺危险的。”

王忆说:“对,游客如果能在早上来到咱们岛上可以去看海上日出,初夏最美的风景就是光与影。”

“咱们天涯岛可以说是海角天涯嘛,海角天涯的日出多有意境?”

“至于那石头危险不要紧,在上面铸造一圈铁护栏就是了。”

看过日出要吃饭,有老人提议说:“上船饺子下船面,可以让他们尝尝咱渔家的海鲜面。”

“现在小海鲜多,去赶海能捡到好些小贝壳子,到时候做个海鲜面让他们尝尝,绝对是城里人吃不到的鲜!”

王忆竖起大拇指:“好主意!”

他本来是准备做馄饨或者水饺来着,海鲜馄饨和海鲜水饺。

不过海鲜面这个主意确实更好。

吃饱喝足要散步、要溜达。

王向红提议可以环岛修一下道路,反正现在岛上正在大搞基建,有了楼房就得规划道路,趁机修一条环岛道路该多好。

王忆立马将之写进了工作计划。

海岛最大的魅力是什么?那就是举目四望皆是海水柔波,无论何时何地总有海风习习。

环岛观赏海景吹海风,这个不错。

溜达完了可以去观鸟。

红树岛被他们承包了,可以让游客乘船去观赏野生鸟类。

这样下来就是中午了。

中午可以招待游客吃海鲜大餐。

在这方面,王忆有新想法:“普通的海鲜大餐城里人也不稀罕,咱们得用外国菜的方式来做海鲜。”

“比如这个海蛎子吧,不能蒸着吃,要用蒜蓉烤着吃还有挤上点柠檬汁生吃。”

“嗯,岛上搞个咖啡馆,到时候城里游客来了,一人来一杯咖啡,咱们自己可以烤点心,我再研究点外国的点心。”

“咖啡配点心,这叫下午茶!”

“到了下午组织他们专门参观咱们岛上,咱们得赶紧弄出一点景观来——注意,这些景观必须得有点特殊含义!”

寿星爷抽着烟问道:“什么特殊含义?”

王忆说道:“比如说咱们盖一座娘娘庙,就说这娘娘庙有求子的神奇能力,谁谁谁家里生不出孩子,去娘娘庙虔诚祷告后有了孩子。”

“再比如说什么情人树,就是后山那两棵纠缠在一起的柳树,就说在那里挂上一枚刻着心上人姓名的木牌,就能有情人终成眷属……”

他侃侃而谈,听的王向红目瞪口呆。

老队长反应过来后赶忙拦住他:“等等、等等,王老师,你这不是在搞封建迷信吗?”

王忆说道:“城里人就吃这一套!”

老队长迟疑的说:“但这一套都是咱胡编乱造的呀。”

王忆说道:“但城里人就吃这一套!”

“再说咱们也不是单纯胡编乱造,有既往的故事和传闻存在呢。”

寿星爷说道:“王老师说的挺有道理,要是把咱王家自古以来的一些说法给融入到景观上,还真能吸引不少人来呢!”

王忆说道:“咱们做这一切不是为了吸引多少人来,实际上除了官方的游客咱们不招待别人。”

“咱们做这一切本质上是为了组织上排忧解难,现在咱们生产队的社队企业发展起来了,有钱了。”

“可县里没什么像样的大企业、没什么钱,现在依靠发展旅游业来赚钱发展民生,咱们作为福海子弟,就得为组织上做贡献!”

老汉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王老师的觉悟没的说。”

王向红哭笑不得:王忆这是在胡搅蛮缠呢,他知道这小子绝对不是在为组织上考虑,就是为了天涯岛考虑。

不过单单是为了天涯岛考虑,这便已经足够了。

在茶话会的讨论和王忆的规划下。

天涯岛的旅游项目暂时确定了,后面继续查漏补缺即可。

在他的规划下,队里一些惹眼项目比如说生产车间便被规避开了。

不能让游客接触这些机器。

太阳能电池板没办法,这个肯定会被人看见,只能让社员们含糊其辞来应付过去了。

关于岛上旅游项目的规划书做出来,队里就要调配劳力来配合整改了。

王向红跟包工头易海川说了一声,让他调配一支队伍先修一座老庙。

至于老庙地址?

王忆把自家祖屋给贡献出来了。

这让社员们更是对他肃然起敬、推崇有加:

对渔民来说,这辈子最重要的就是个房子和船,其中房产地基因为难以损毁而被认为是他们的传家宝。

王忆这边却说贡献就给贡献掉了,这怎么能不让人佩服呢?

连外队人听说此事后都佩服的竖起大拇指:

“王老师真是专门利人,从不利己,王家人好运气,以前有王向红这个大公无私的族长,以后又有王老师当族长!”

可王忆又有什么办法呢?

都怪黄宗宝,把他家危房说成是老庙遗址,本来他不想体面,人家黄宗宝帮他体面了。

旅游项目开始推进。

劳动节之后是青年节,青年节之后的5月6号便立夏了。

立夏到来,外岛彻底告别春日,迎来了夏天。

从此之后海光水色一日盛过一日,外岛最璀璨热辣的日子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