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1051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这样他把小学的规划拿出一半来分给水产技校就行了。

高云听的开心、吃喝的也开心,当场对他做出承诺,就把水产技校设立在天涯岛上了!

吃过饭后天色就挺晚的了,但王忆乘坐侉子到码头,找了个顺风船回到天涯岛。

回到岛上后他去找王向红,把县里要开设水产技校以及他准备以生产队名义拉水产技校开设在天涯岛上的信息说出来。

王向红都听懵了。

我草!

我不该让你去替我开会,你这是开回来个大麻烦!

王忆示意他冷静,从经济、从发展前景等各方面进行解释。

这是一件大事。

以王向红的保守头脑,如果放在以前他压根什么都不听,他会直接发火。

但王忆的眼光确实没的说,做出的计划都能完成,带着生产队越发展越好——不光是钱,就连全队建新房的计划都完成了!

要知道砖窑厂现在天天出产红砖,让天涯岛成了全县甚至全市的明星村庄。

这几天来参观学习的队伍更多了,不光是村庄、生产队,还有一些企业单位也来学习。

砖窑厂成为了天涯岛的一颗明珠。

尽管它一直在烧钱,还未盈利过。

王忆这边继续介绍说:“咱们现在想要盖起学校来,但却找不到合适的工程队,靠大胆他们那个工程队可不行,这得需要专业的。”

“如果咱们岛上还要建技校,那政府肯定会联系好施工队,到时候咱们可以借鸡生蛋……”

王向红抽了一袋烟,最终敲了敲烟袋锅说道:“那你来负责这件事吧,你来办吧,你的眼光比我看的长远。”

“有些事情,你做决定就行,咱生产队听你的!”

王忆一愣。

老队长这是躺平了?

早知道他准备这么多说辞干什么?

不过他也从老队长的信任中感觉到了压力。

第二天依然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阳光是好东西,它是给渔家人送温暖的同志,也是帮助渔家人烘焙美味的好工具。

晒秋晒冬都是晒,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冬天也是。

前些天王忆他们带回来了黄嘴油带鱼,如今社员们就家家户户晒上了风带鱼。

此外还有昨天就在晒的红薯饼,经过一天的忙活,如今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摊上了黄澄澄的红薯饼。

渔家人对晒那真是充满了感情,晒秋晒冬晒尽天下万物可不是一句虚话。

现在天气冷了风也大了,不如秋天晒海货那般合适,可冬天事少可以赶海,家家户户多多少少的都有一些渔获。

于是相比晒秋的整齐,晒冬显得比较杂乱。

你家晒鱼鲞、我家晒虾皮、他家晒紫菜晒咸菜,数不尽的鱼虾蟹贝在风中飘荡、在阳光中舒展。

海风打着旋在岛上飘过,咸鲜的风味穿山越野。

只有红薯饼的味道是别致的。

王忆上午在岛上转悠着,欣赏着海岛的冬日风情。

周大圆过来买药,顺便跟王忆聊了聊海水养殖的工作。

王忆把天涯岛可能建起水产技校的消息告诉他,说:“要是这学校能建起来,你到时候跟着系统性的学习一下,把咱们的养殖中心给办起来。”

周大圆说道:“好,那我先等着学校办起来,到时候跟着学习进行系统的学习了,再去谋划生产队承包海域养什么吗?”

王忆说道:“不,我已经托人买网箱了,咱们先准备开展网箱养殖。”

“我从国外找一些资料翻译出来给你先进行学习——咱们养殖南美白对虾,这种虾你听说过没有?”

周大圆点点头:“我在报纸上看见来着,这是南美太平洋沿岸海域里的大虾是不是?能长到二十多公分的长度,我看见照片了,跟人的小臂这么长。”

王忆说道:“对,它们在自然情况下主要分布在美丽奸西部太平洋沿岸的热带水域,从墨西哥湾至秘鲁中部都有分布,以厄瓜多尔附近的海域更为集中。”

“咱们国家在改革开放开始引进这种对虾,并且就在过去一两年里刚完成了人工繁殖技术突破,可以进行人工养殖了。”

他早就计划着率领生产队发展海洋养殖业了,这才是天涯岛渔业的未来出路。

要搞养殖得选定好品类,对虾是上佳之选,而且个头大、鲜味可口的南美白对虾是上上之选。

这种对虾在历史上是七十年代末引进中国的,然后就在八十年代初期完成了人工繁殖,九十年代以后开始大规模进行养殖。

到了二十一世纪,南美白对虾就成为中国虾类养殖的主要对象,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陆的大部分地区都在广泛的养殖它们。

实际上现在要搞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是很困难的事,国内刚完成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可能就是在82年能够自主繁育虾苗了。

这种情况下,像是天涯岛之类的落后地区根本没法获得南美白对虾养殖资格。

可这东西在22年很常见,他可以从22年往82年带虾苗。

至于来路怎么解释?

不用解释。

天涯岛养殖的白羽鸡同样是当前年代很稀罕的禽类,就他们生产队养了这种鸡。

但自始至终没人疑惑过他们从哪里搞到了鸡苗,除了偶尔有人围绕这话题闲聊打发时间,实际上没人去认真的调查他们的白羽鸡是从哪里来的。

王忆选择南美白对虾当第一种养殖产品可不是一拍脑袋决定的,他是深思熟虑了一个多月才决定养白对虾。

经济价值高,好销售,现在在国内也完成了人工养殖,事少能赚钱。

再一个南美白对虾挺好养殖的,它们自然栖息区是泥质海底,从水深为0的泥沼地到七八十米的深水区都能养,二十一世纪很多就是在海边挖池子来养。

22年的天涯岛就养了这种虾,用网箱沉入海底来养,定时投放饲料即可。

南美白对虾对食物要求不高,饲料里蛋白含量超过百分之二十,它们就能蹭蹭蹭的长。

王忆为此还准备好了一份南美白对虾的养殖百科全书,从对虾繁育技巧到常见虾病的防治都有所介绍,他买的是盗版书,这会便交给了周大圆。

周大圆很热爱学习,拿到这本书一看里面内容,又开始如饥似渴了。

生产队有很多人家在今天晒了红薯饼,他们看见王忆后就主动上来送红薯饼,有的还给周大圆准备了一份,让周大圆带到防空岛上去吃。

社员们对外来户都挺好的。

因为他们已经明白,这些人都是来帮他们生产队过上好日子的,人家这都是人才!

王忆强调过,要尊重人才!

拿到社员们给的红薯饼,王忆还挺奇怪的:“昨天才晒,今天就晒好了?”

社员听到这话哈哈笑:“那怎么可能?早就晒了,这是前几天晒的了,这两天晒的是新一批的。”

旁边的老汉说道:“也不好说,把这个红薯饼摊得尽量轻薄,然后日头好、风也好的话,一天就能晒的酥脆。”

“不过这些就是前两天晒的,”送红薯饼的社员说,“今年家里晒的红薯饼多。”

王忆笑道:“生活条件好了,也舍得吃了。”

有人便说道:“这个确实,不过要不然也舍得吃红薯饼。”

“咱们岛上能自己做的零食没多少,甜糕、油炸糕、柿子饼、炒栗子,也就这些东西,另外再弄点红薯饼,一年到头了,大人小孩都能解解馋。”

然后他们对周大圆说:“你吃红薯饼别直接吃,防空岛那边有砖窑厂,放到砖窑厂的透风口上烤一烤,滋味可好了,又香又甜的。”

岛上人家吃红薯饼就是要烤一烤再吃。

对于外岛子弟,他们对于冬天的美好回忆多少都跟红薯饼有关。

家里晒的红薯饼主要就是给小孩准备的,然后每天早上小孩起床后去灶台前看爷爷奶奶烧火做饭,经常会看到灶台口有烘烤的红薯饼。

烘烤之后红薯饼热乎乎、脆生生的,嘎嘣嘎嘣吃着很过瘾。

周大圆拿到红薯饼后就吃上了。

王忆不缺吃的不缺零食,他很缺!

以往他家里连红薯饼都做不成,条件实在是差。

拿到红薯饼他便想着回去给老母亲吃两块,王忆给他拿了药,让他帮忙给盛大哥带了膏药,然后就送他上码头摇橹返程。

他急着回去除了想给老母亲吃红薯饼,还想着赶紧去研究一下这本《南美白对虾养殖秘籍》。

这可是一本《秘籍》!

王忆从码头走下来,一路从社员们家门口经过,便一路看到了做红薯饼的大阵仗。

晒红薯饼往往是一家老小齐上阵。

大人要干活,小孩偷偷的吃。

红薯饼有两个时候最好吃,一个是晒制成功后在炉灶前烧烤着吃,还有一个是刚做好开始晒的时候。

此时红薯饼刚晒上,它本身还是绵软的,上面有熟芝麻有白砂糖,吃起来便绵软可口。

有些小孩子很懂事,看见王忆知道跑过来给王忆分红薯饼。

王忆一路走一路看,看到了好些人在晒红薯饼也看到了好些红薯饼在日光下散发着或者淡黄或者淡红的光泽。

他一路走也一路吃,鼻子里是香甜的气味,嘴里也是。

一袋子的红薯饼陪他度过了开开心心的一天。

无事可干他就跟王向红一起晒太阳,冬天的老百姓最喜欢的东西就是太阳。

冬天的日升日落也很漂亮。

上午的阳光青涩而温和,等到了午时太阳变白阳光变得炽烈一些,到了下午它的颜色大变,会渐渐染上淡金色。

时光渐晚,不知不觉又是黄昏到来,照耀了一天的光芒消散在海上。

落日之前是余晖撒遍海与岛,最终是一海滂沱的暗红,映照着圆圆而庞大的夕阳坠海不见。

接着是月亮升起来。

接着是渔火亮起来。

海风吹来火烧火燎的滋味和饭菜的香味,其中还有大人呼唤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