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10章

作者:全金属弹壳

王忆不好意思的说道:“什么王老师?你要叫我——王校长,这学校就我自己一个教职工,山上没老虎,猴子是大王啊!”

这个弯拐的没有技术含量,可对于这时代来说是个大弯,众人反应过来纷纷大笑,都说他真会开玩笑。

王忆也笑,满心的感叹:真是个淳朴简单的年代啊!

不过他坚定的拒绝了秀芳给的厨房八件套:“送出去的礼物泼出去的水,你要让我一个男人说话不算数么?”

秀芳还要推让,王向红习惯性挥手说道:“秀芳你收下吧,这是王老师一片心意,这样,咱把家里的床再给王老师送来。”

“还有王老师这间房的门窗也得修修,玻璃不好补,咱村里没有玻璃票了,先把门窗裂缝补补吧?”王东喜说。

王忆诧异:“这都1982年了,买玻璃还用票吗?”

王东喜说道:“好像没票也能买,但有票的优先,没票的还得多花钱吧?”

秀芳说道:“先不用管玻璃,我们家里恰好有一些老鱼胶,我给王老师都拿来吧,鱼胶混上木屑最能修补门窗了。”

你一言我一语,先把教师宿舍的框架给安排的明明白白。

王忆用不着怎么费心思。

他逐渐理解了王向红坚持过大集体心思的心思。

像王家村这种在一个封闭海岛的集体,只要不分家那大家伙心就在一处,有什么事大家一起上心。

同样,事情得辩证的看,有些事就是大家都不上心……

第9章 大小苦孩子

收拾屋子好办,难办的是补屋顶。

天涯岛上的房屋多数是海草房,祖传的样式,祖传的手艺。

这种房子以石为墙,海草覆顶。

有点像以前内陆的茅草屋,但要更舒服,因为海草含盐量大,海盐隔热,住着冬暖夏凉,还能防虫蛀、防霉烂,最重要的是阻燃能力强。

渔家最怕火,每家每户都是靠渔船、渔具和渔网过活,而这些东西容易燃烧。

部队的营房也是海草房,王向红回忆说,这是当初得知部队要来岛上驻扎,他发动王家人出工出力给建起来的。

“当年还登过报呢,大报纸,解放军报,六几年的来着?”来看热闹的老汉王祥芝问道。

王向红笑眯眯的说道:“六五年四月,标题叫天涯岛新军营见闻——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

王祥芝说道:“对,六五年部队来了,然后当时看到咱给建了军营,战士们很感动,一定要给咱们钱,但咱们能要吗?咱王家也不少子弟当兵,这些战士就跟咱家孩子一样。”

“部队干部看咱们死活不要钱,就给咱打水井、开垦山林做田地,还挨家挨户发了五斤小米呢,说起来还是咱占了部队的光。”

“毛委员的战士有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又有老人赞赏的说道。

王向红笑道:“先不说这个,话题扯远了,先得想想办法把屋顶给苫一苫。”

他给王忆介绍,建一栋海草房需要70多道工序,全是手工,需要有瓦匠、木匠、石匠、苫匠四个工种的配合。

这其中由苫匠苫房顶是最为重要的一道工序,也是其他工匠所不能替代的。

要修补屋顶就需要苫匠和海草,王向红说道:“刚才红梅说的对,让大迷糊过来上工吧。他不会撒网不会下钩,那就让他捞海草、晒海草,赶在谷雨前给收拾妥当。”

“对,快到谷雨了,说不准哪天就下雨,是得抓点紧。”王东喜点点头。

众人在这里热闹到一点多钟还不肯走。

王向红一挥手下命令:“行了,都赶紧回去吃晌午饭,吃完了歇歇,下午还得上工呢,眼前正是汛期,千金难买好汛头,抢潮要紧。”

王忆跟着他回去吃饭。

昨晚剩下一些菜,中午就是吃剩菜了。

王忆又悄悄地放开了腰带……

时刻准备着!

秀芳利索的收拾饭菜。

昨晚剩菜有小海螺、扇贝、淡菜之类,她连同上午刚捞的小杂鱼一起放锅里炖,点了酱油又围着铁锅糊了点饼子,所以午饭挺丰盛的。

端菜的时候她说道:“王老师,你昨天给我的瓶子里我看着有一瓶子菜油?我闻了闻真香,是花生油吧?”

王忆分筷子,道:“对。”

秀芳立马说道:“那你得拿走,花生油多金贵……”

“哎呀嫂子快别说了,给你就是给你了,”王忆打断她的话,“这个城里有呢,我是大学生,国家给补贴,不缺花生油。”

秀芳有些羡慕的说道:“城里还是富庶。”

她男人王东方洗手走进来,说道:“爹啊,现在城里富庶了,咱也不能受穷,咱得想想办法一样过上好日子。”

“现在日子还不好?饿着你了?冻着你了?”王向红不悦,“你自己打个哈欠闻一闻,嘴里还有酒味肉味呢,这就不满足了?”

王东方说道:“不是,爹,我这嘴里的酒味肉味是昨晚请庄同志的客留下的,平日里我也捞不着是不是?平时不都是吃咸鱼糊饼子吗?”

“我不是不满足,你是支书是村长,又是老党员,党员得带头致富嘛,城里……”

“城里是城里,咱不去比,京城里有开飞机的、西昌有开火箭的、县城里有开汽车的,咱天涯岛呢?咱是摇橹的,干啥非得跟他们比?你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王向红给儿子定了性。

王东方没辙,只好向王忆求助。

王忆笑道:“老话说的好,知足常乐,城里就都是好的?咱天涯岛就都是孬的?我看未必。”

王向红立马说道:“王老师不愧是大学生,说话有水平。”

王忆眉眼含笑继续说道:“不过我大哥有句话说的对,党员要带头致富,小平同志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嘛。”

王向红为之语塞。

他不满的看向王忆,没想到你个浓眉大眼的会给我挖坑。

王忆补充道:“支书,我可不是说咱们要分家,而是咱们要致富,要过上好日子。”

王向红脸色顿缓,说道:“你这话在理,可致富的路不好走,唉,你是大学生你有文化,那你多寻思寻思,只要你能带咱王家人过上小康日子,我把村长的位子给你。”

王忆摩挲了一下下巴。

这事他还真得上心,后来的天涯岛之荒凉让他现在想来触目惊心。

这么好的同族,可不能分崩离析;这么好的岛屿,可不能荒弃!

他得为天涯岛的发展贡献力量。

要把天涯岛做强做大,再创辉煌!

秀芳说道:“先吃饭,吃饱饭有力气了,然后一起致富。”

王忆一听这话来劲了。

开吃开吃。

这可是纯鲜的铁锅小杂鱼,他可是看见了,秀芳处理这些鱼的时候都活蹦乱跳呢。

铁锅贴饼子是动人的金黄色,弥漫着动人的香味。

他美滋滋的准备大开杀戒。

然后一吃饼子心里不美了:跟早上的玉米饼子一样,怎么这么难吃?

勉勉强强的,他吃了一个小饼子。

秀芳见此过意不去,又递给他两个饼子:“咋了,嫌嫂子糊的饼子不好吃?”

王忆讪笑。

你猜对了!

秀芳那却是开玩笑,她一直以自己的糊饼子手艺而自豪。

于是她又说道:“行了,我知道你们大学生脸皮薄,觉得在我家蹭饭不好意思是不是?你别这么想,都是一家子的人。”

王东方也拿了两个饼子给他,说道:“对,咱都是王家的种,以后我和秀芳有了娃不也得到你的手里念书?你放开的吃。”

王忆为难了,这个口粮让我实在无法放开啊。

恰好这时候门外来了人,哼哧哼哧的脚步声中响起个杀猪似的嚎叫:“支书,我来派工,派工。”

王忆回头看,门口站着一个高大魁梧的青年。

跟岛上普遍较矮的渔家人不一样,他得有一米八多,胸膛宽阔的跟菜板、后背平坦的像面板,大手大脚大脸盘子,咧着大嘴嘿嘿笑。

透着一股憨傻气。

秀芳见了他说道:“大迷糊来了?你怎么这会来了?”

大迷糊挠着裤裆走进来,说道:“支书,吃饭啊?我没口粮了,饿了。”

王东方一听这话着急了:“我亲娘,上个月初不是刚给你派了一个季的口粮吗?”

大迷糊嘿嘿笑:“不抗吃。”

王向红笑道:“行了,坐下吃口吧,不过我家中午饭也不多,都吃的差不多了。”

大迷糊看向王忆。

具体来说是看向他手里的两个饼子。

王忆立马让座:“来,大迷糊兄弟是吧?你坐我这吃两口,我吃饱了。”

“什么大迷糊兄弟,”王向红严肃,“他是你叔,辈分上来说他喊你老子叫哥,你得喊他叔!”

他又对大迷糊说:“这是王老师……”

大迷糊嘿嘿笑道:“你是王老师,老师好!老师好!”

扯着嗓子就是叫。

很不地道的,王忆看着他想到了传说中的大叫驴。

他食不下咽的饼子在大迷糊手中那是美食,大吃大嚼、狼吞虎咽,看的王忆都饿了。

大迷糊的吃法让他怀疑,这小子吃的饼子跟自己吃的是一样的东西吗?

王向红给他介绍,大迷糊也是王家后人,是个苦命娃,跟寿星爷颇有相似之处。

寿星爷年纪大,名字已经没人记得,大迷糊则是大家伙都这么叫他,也没人记得他大名了。

寿星爷是孤家寡人,大迷糊也是,他娘是逃荒那年来岛上的,嫁给他爹有了他,后来他爹遭了海难死在海上,他娘便收拾东西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