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641章

作者:臊眉耷目

隔着数里之外,隐约的能够看到长安城的城头,矗立着一个个披头散发,身穿布袄与甲胄混搭的士兵, 那些士兵们一个個站没站相,即使是在驻城时节,依旧是嘻嘻哈哈的彼此推搡,没有个正行。

这样的军队,以正常的军伍中人眼光来看,完全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但此刻落在不远处的吕布眼中,却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西凉兵。”赤兔马上的吕布张口吐出来这三个字。

很平常的三个字,但在他身后以魏续,宋宪,郝萌,成廉等人听了,无异于被宣判了死刑一样。

从雒阳出逃,去往长安驻扎,是这群并州人最后的希望。

但是这最后的希望,却因为庞德联合马腾,阎行等人进驻长安,而最终的破碎了。

吕布军现在的情况是前狼后虎,长安拿不下,那他们就没有立锥之地,要是在弘农抢一块地盘屯兵,倒也不是不可以,但刘琦随后若是派兵追上来, 他们的结果还是死路一条。

与长安已经被法正提前派人占领相比, 后两日接二连三的军情, 将吕布军一众将官们直接打入了地狱。

袁绍的大军被刘琦击溃了。

诚然, 刘琦击溃袁绍的大军, 有很多特殊原因存在,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河北方面的军需出了大问题,但这些层面上的事,吕布军的战将一般不会去过分关注。

因为他们都是从并州出身的纯武夫,他们关注的点只有一个。

那就是袁绍的大军真的被刘琦干趴下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荆州军实在是太猛了!!

干灭了袁绍,他们下一步的目标会不会就是己方啊?

这事真没准啊。

此时此刻,如果刘琦携裹着战败袁绍之威的大军西向来与己方交战,面对这样的强军,并州军真的有一战之力吗?

军营内的帐篷中,吕布坐在主位,下方矗立着一众并州军猛将。

没有一个人说话,诡异的气氛在空气中传递着,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压着一块巨大的石头,胸口沉闷闷的难受之极。

战争虽然还没有降临,但所有并州的战将都知道,袁绍失败之后,以刘琦为首的荆州军, 一定会讨伐己方。

能打的过吗?

打不过的。

没有地盘,没有军需补充, 犹如流浪军一样的吕布军,如何能打得过如今已经一跃成为天下第一强军的荆州军?

见众人都不说话,吕布深吸口气,来了一个抛砖引玉。

虽然他此刻的心情也比较沉重,但作为一支军队的首领,吕布不能让手下的人看到自己的懦弱。

他依旧保持着满面倨傲神色,扫视着了帐内诸将一圈,道:“长安为凉州军士所占,如今刘伯瑜又战败袁绍,当此时节,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进退之路……”

“公等有何高见?”

这一句公等有何高见,吕布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出来的,意在点题,期望在场众人,能给他个说法。

此刻,若是帐篷内处理的是荀彧,郭嘉,程昱,钟繇等一众大佬,亦或是田丰,沮授,逄纪,许攸等一众名士名臣,想来一定争相会为主公指点迷津,取百家之言而解惑。

但是现如今……

举目望去,围绕在吕布身边的人,包括宋宪,魏续,侯成,郝萌,成廉,曹性等。

若说吕布这个人是有勇无谋,那类似于成廉,郝萌这一类人恐怕连‘有勇’都算不上,最多也就是个无勇无谋。

所以说,吕布问他们政治方面的意见,那纯粹就是对牛弹琴,他自己其实已经是并州军中的‘智力天花板’了,完全可以实施一言堂。

面对‘武力’与‘智力’并存的吕布将军的提问,所有人统统低下了头。

不得不说,吕布手底下这些人的政治水平虽然不行,但心里还都是挺有逼数的,不该说的坚决不说。

吕布已经做好了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的准备。

但很可惜,这些人连这个机会都不给吕布。

跟他们在一起,吕布心中有一种三人行必有三人的惆怅。

“唉~~!”吕布长长地叹了口子:“难道,我等就要在此等死不成?”

宋宪站了出来,对吕布道:“将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如今天子的尸身还在我等手里,就算是刘琦想要对我们动手,他也会顾忌大局的。”

吕布揉了揉自己的眉心,道:“问题是,我们缺粮。”

魏续站了出来:“温侯不必担心,若是担心粮秣短缺,末将可以带人去各乡搜牢,用以补贴军需。”

“不错,温侯,刘琦要来……咱们就跟他打!”

“荆人打赢了袁绍又如何?正面对上,咱们的狼骑,也未必输他们!”

“温侯,战!”

“战!”

说来说去,还是鼓励吕布和刘琦直接打的人居多。

若是换成原先,吕布或许会和他们一样,当机立断决心与刘琦拼个雌雄。

但如今在朝堂混迹的时间长了,吕布身上得那股憨莽之气,消退了不少。

有些事情,他也会多少顾忌到后果。

面对这些吵吵着非要与刘琦交手的人,吕布挥挥手让他们先下去,他自己则是沉着脸自己坐在帅帐内仔细思量。

直到帐外有人来报,说是高顺求见。

高顺前几日被吕布派出去在附近征粮去了,这是刚刚才回来。

吕布急忙将他请进帅帐。

“子应,粮秣征调的如何?”

高顺的脸上波澜不惊,只是淡淡地说了一个数:“不足千石。”

“支撑不了太久啊。”吕布无奈地叹息道。

“长安城,被凉州人占了?”

吕布点点头:“是啊,看来姓刘的是早有准备,这是一开始就打定主意断了我们的去处,如今粮草不敷,关中无落脚之处,咱们应何去何从,我这心里拿捏不定,众将皆谏言让我与刘琦一争长短,但我还下不定决心。”

在吕布手下的一众大老粗之中,高顺算是最有头脑的一个了。

“温侯,硬打肯定是不行的,袁绍都败了,我们跟刘琦交锋,又能支撑到几时?就算是一时得胜,难道还能灭了刘琦不成?但凡灭不了他,今后我军与刘琦,就是死仇。”

吕布感觉有些头疼。

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这怎么玩?

“你的意思是?”

高顺很中肯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温侯,雒阳之变后,天下皆传言曹操乃是害死陛下的元凶,同时刘琦又指责袁绍乃是其背后的祸手,但对于温侯和太傅,却只字未提。”

吕布眨眨眼,心中暗自琢磨。

好像,还真就是这么回事!

“温侯,刘琦他……应该也不是想跟你彻底决裂。”

第九百零二章 通袁的信

高顺的话提醒了吕布。

自打他带着天子的尸体离开雒阳之后,虽然朝廷方面一直向他追讨天子的尸体,同时还向谴责问罪于他,但刘琦一方,却只是在一心一意的与袁绍交手,并没有跟他吕布产生直接矛盾。

至于天子遇害的罪责,也被他利用言论推到了袁绍和曹操的身上,至今还没有直接的言辞,说明吕布与天子遇害的事情有直接关系。

虽然那天晚上,吕布去雒阳的目地是劫驾,同时也有很多雒阳本地人看到了吕布军过分的行为……但这个时代没有电视,也没有报纸,更没有网络,信息的传播基本靠嘴。

靠嘴来传播信息,这中间的可操作性就非常强了。

以刘琦卫士署的传播能力,很多黑的事情可以在口口相传中变成白的,也有黑的事情在口口相传中传承黑的。

在通讯落后的古代,很多流传于世间和后世的讯息,基本上都是被筛选甄别之后才传下去的。

曹操和袁绍,目下已经深受流言的荼毒。

但吕布,似乎是在有意无意间,被人悄悄的放过了。

吕布的心开始‘噗通’‘噗通’的狂跳。

高顺的话,为他打开了一扇窗户,而那窗户外面则是一天铺洒满阳关的阳光大道。

那条大道的名字,叫做‘生路。’

只是……

“子应,刘琦对我们到底是何态度,本将现在看不清楚,他虽未曾声讨我们,但或许也不过是缓兵之计,待等击败袁绍之后,再来对付我军。”

高顺抿着嘴,点点头:“温侯此言在理,不过依照末将之见,可以先派人试探一下刘琦。”

“如何试探?”

“带着天子的尸体,前往刘琦在尸乡的大营,探探刘琦的口风……依照末将来看,刘琦连袁术都纳降了,对于我们,也未必不会收容!”

“好提议!但这事,旁人我信不过,子应,你带着天子的尸体,亲自前往尸乡大营,去见一下刘琦,帮我探探他的口风。”

高顺没有想到,这个当使者的任务,吕布居然交给了他。

温侯,我是以练兵为长谋生的好不好?

玩嘴皮子,不是我的优势啊。

吕布见高顺的脸色有些发黑,遂道:“子应,我知你不喜言辞,也极少与人沟通,只是眼下事急,军中上下除你之外,没有人可以揣摩的清楚刘琦的心思。”

高顺闻言颇有些汗颜:“君侯高看末将了,末将这点微末本领,哪里能是刘琦的对手。”

“你也莫要谦虚了,本将也是实在挑不出什么可用之人,要是再磨叽下去,天子的尸身,怕是都要放烂了……我昨日去看时,已然臭了。”

……

袁绍的大军被击败了,彻底的击败了。

军马四散,扔下辎重无数,仓惶北蹿。

虽然袁绍军经历了这场大败,但刘琦却没有对他赶尽杀绝。

追而不杀,围而不剿,总是在适当的时机,稍稍放一放水,让袁绍有条活路。

最终,袁绍返回河北去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