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606章

作者:臊眉耷目

文丑进退两难,暂时无法支援。

张郃乃是河北年轻一代的优秀战将,但面对张辽和徐荣这两大BUG级帅才,此刻也是有苦难言。

张郃用兵,确实非常有一手,但徐荣老成持重,经验远丰富于他,两军交锋,只要是张郃能够想到的战法和战阵,徐荣都有办法破解。

至于张辽,则是在阵前指挥,他勇谋兼备,作战经验极为丰富。

历史上的五子良将之首,岂是虚谈?

张郃率兵与张辽和徐荣这对组合交锋几次,都被他们狠狠地给打回了昭县。

徐荣在后运筹帷幄,张辽在前于张郃对决,张郃的压力实在太大……诚然张郃手下有数万兵将,数量不少,但在运作和协调上,因为有很多年轻士卒在队伍中,比起荆州军的老成,还是差了不少。

主要能够跟荆州军相抗衡的,还得是沮授。

沮授身为一个帅才,虽然不用亲临前阵,指挥三军将士与荆州军大战。

但他却能运筹帷幄,将程阳固守的如同铁通一般,任凭荆州军猛将如云,实力强劲,一时间也根本打不下程阳。

就算是刘琦亲自到了程阳指挥,效果也一样。

经过了几场战斗之后,刘琦和荀攸,徐庶等人,都认可了沮授的实力。

相比于勇猛的文丑,善战的张郃,这个人才是最难对付的。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卫士署的卫士们传回了信,说是袁军北面的袁军主营派出使者,前往河南,但不知所图何事。

刘琦随即找徐庶和荀攸商议,探讨袁军想要做什么。

第八百五十一章 奉孝

“袁绍派人往曹操那里去,一定是要借道南下!”徐庶果断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而他的见解也得到了刘琦和荀攸的认同。

荀攸捋着仔细修剪的整整齐齐的须子,道:“若是袁绍当真从兖州那边渡河,然后再转兵西向,同时这边也留下一部分兵马,继续南下渡河,那对我们而言,就是被两路夹击之势了。”

“倒也无所谓。”刘琦淡淡道:“雒阳东面,有汜水关这个重镇可以依凭,就派信得过的强悍猛将去汜水关驻守,不求获胜,只求能够拖延住袁绍的偏师,而这面同时也尽量延缓袁军南渡黄河的脚步……我不求速胜,只要拖的时间越长越好。”

徐庶言道:“君侯想的是,袁绍这么多兵马,全部抽调到前线,后方的压力实在过大,时间一长,很容易把他冀州的农务全部拖夸,到时候就是我们一举反击的好时机了。”

刘琦点了点头,道:“密切监视曹操那边的动向……我不觉得袁绍派人去跟曹操说一声,曹操就会立刻给袁绍腾地方,曹操不是这么听话的人,论心眼儿,他比袁绍要多的多。”

徐庶有些不解地道:“袁绍不过是向曹操借道而已,如此简单的事,不过就是答应或是不答应的问题,曹操又会耍出什么花样?”

“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借道,但就曹操的立场来说,其实是有些难办的。”刘琦的脸上充斥着笑容。

荀攸对徐庶道:“元直,你忘了?袁绍这次南下,针对的可不是我们荆州,针对的而是天子,前番曹操为了避嫌,主动南下豫州与孙坚和袁术交锋,如今袁绍问他借道,你说他是借还是不借?”

徐庶年轻太轻,再加上注意力全在战场山,因此反倒是有点忽略了这些政治层面上的事情。

他恍然地拍了拍额头:“差点忘却!这一次,就看曹操会有何破解之招了!”

……

曹操此刻正率兵与袁术和孙坚在豫州交锋。

袁术的军队昔日几番败于刘琦,元气大伤,如今在与曹操的战斗中,毫无疑问是以孙坚军为主力。

别看孙坚军是南方的军队,但论及实力着实是太过勇猛!

几番交手之下,曹军反而落在了下风。

而就在这个时候,曹操接到了袁绍的使者郭图,来向他禀明借道之意。

这一下,曹操可有些犯了难。

他如今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依附于袁绍,若是不接道给袁绍,于情于理说不过去。

但若是借道给袁绍……

想到这,曹操伸手摸了摸额头,心下叹息。

借道给他,岂不是也将自己标榜在了朝廷的对立面。

这是曹操目下极不想看到的情况。

毫无疑问,以麾下诸人的立场来说,若是借道,则荀彧定然是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

既然如此,那又该如何是好呢?

就在这个时候,身为军师的郭嘉向他提出——直接回绝袁绍。

这一点倒是让曹操极为惊讶。

若是没有记错,当初袁绍向曹操提出联盟的时候,郭嘉是第一个表示赞同的。

因为在郭嘉心中……只要打破朝廷眼下在雒阳的局势,令汉室的威望堕地,像是曹操这样的地方牧守从,才能在名义上彻底崛起。

当然了,这最大的罪过,自然还是要由袁绍去承担的。

但是曹操并没有采用郭嘉的方法,而是选择了避开。

郭嘉也理解曹操的心意,就没有再继续谏言。

但是在他内心深处,这个朝廷还是越早完蛋越好。

曹操也知道郭嘉的想法,故而在郭嘉提出,要曹操拒绝袁绍的时候,曹操心中很是惊异。

但当郭嘉把他下一番话说出来的时候,曹操方才恍然大悟。

……

郭图被曹操拒绝,无奈之下只得灰头土脸的向河北返回。

他万万没有想到,曹操居然敢拒绝袁绍的请求。

曹阿瞒,他怎么敢……

这不是摆明了让自己难堪么!?

此事不成,回了袁绍处,不但袁绍会对他恼羞成怒,田丰怕是也不会轻易放过自己。

这一次,可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就在郭图满心失望的往北而走的时候,一队快马迅速的从后方追上了他的队伍。

来人是他的同宗郭嘉。

郭图和郭嘉皆出自士族之门颍川郭氏,只不过分属不同支脉,论及宗家的势力,人丁,祖上的官职,以及家门所继承的经文数量,郭图都远在郭嘉之上。

郭嘉见了郭图,自然是要毕恭毕敬,高呼从兄。

见郭嘉来找自己,郭图心中不甚痛快,当着郭嘉的面把曹操一顿痛骂,并告诉郭嘉,曹操如此对待大将军,早晚等大将军抽出手来,让他河南之地鸡犬不宁,曹操定然会付出他应得的代价。

郭嘉只是笑呵呵地听着,待郭图抱怨和威胁完毕之后,方见郭嘉长叹口气,道:“从兄实在是误会骠骑将军了,骠骑将军与大将军分属同僚,又亲如兄弟,怎能不尊大将军之命?若是曹骠骑对大将军真有异心,又岂能亲自领兵南下,帮大将军抵御袁术和孙坚之流?”

郭图狠狠地道:“既无异心,那又为何拒绝大将军的借道之请?”

郭嘉无奈地叹息道:“从兄,你且试想,大将军敢以清君侧之名兵发雒阳,乃是因为他有袁氏的百年声望,当今天下门阀皆以大将军为楷模,号令一出,天下门阀士人谁敢不从?但曹骠骑不同,多少人都在背后戳着曹骠骑的脊梁骨,说他是宦官之后呢!”

郭图皱起了眉头:“什么意思?这与借道有什么相干?”

“当然有了!大将军可以兵发朝廷,而不被天下门阀问责,但曹骠骑却没有那样的声望,特别是曹骠骑眼下正与袁术对阵豫州,袁公路也是袁门之后,声望仅次于大将军,如今豫州的门阀和士人皆在观望风向,举棋不定,曹骠骑若是在这个时候允许大将军过兵前往雒阳,袁术以此为契机散布流言,抹黑曹将军,则豫州门阀皆望风而倒,曹将军危矣!曹骠骑若危,谁又能替大将军阻挡北上之敌?”

顿了顿,又听郭嘉道:“那孙坚世之虎将,一旦北上攻入河北,如今河北空虚,何人可敌?”

郭图露出了一副恍然的表情,但很快便见他气愤地道:“但这也不是你们拒绝大将军的理由!”

“那是,那是。”郭嘉笑呵呵地道:“这自然不是我们拒绝大将军的理由,所以曹将军才当面拒绝了从兄所请,然后让我来告知从兄,大将军若想借兖州黄河边的渡口过境,自去过便是,眼下袁术和孙坚猖獗,回头曹将军当从兖州黄河各县抽调兵马南下支援,不会有任何人阻碍了大将军的道……至于运送兵马的船只,呵呵,豫州之战也用不着船,那些船只自会在各地的船坞之中,不劳大将军费心寻找。”

郭图听了这话挑挑眉,随即冷笑道:“好啊,你们倒是打的好算计!不答应大将军,反倒是暗地里使手段?卑劣!”

郭嘉无奈道:“从兄,我们兵少势微,若不如此行事,又如何能为大将军所用,还请从兄在大将军面前,多多帮忙美言,解释一番才是。”

说罢,郭嘉向着随从使了个眼色。

两名随从随着端着一只大箱子放到了郭图的面前。

“一点薄礼,是曹骠骑的心意,还请兄长多多帮忙……担待,担待了。”

郭图捋着须子,长舒一口气。

胸中的一口恶气此刻也算是出了。

“行吧,既然你家曹骠骑有为难之处,我自回去向他解释……奉孝你在曹将军身边,也要多多的规劝于他,认清时务,这天下早晚都是大将军的。”

郭嘉一个劲的点头道:“是,那自然是,当今天下,论及威望和势力,谁又能和大将军一较高下?日后大将军得了大势,兄长还请多多关照小弟我才是。”

“行啊,我走了,军情紧急,不必多留了,告辞。”

“从兄慢走,小弟不送了。”

郭图拿了东西,随即吩咐随从与他一同赶路,郭嘉则是在后方,笑呵呵的摆手。

望着郭图渐行渐远的身影,郭嘉脸上的和煦笑容逐渐消失,最后变成了满脸的不屑冷笑。

“蠢夫!”说了一句之后,郭嘉随即打马顺着原路返回。

第八百五十二章 算计皇帝

郭嘉送走了郭图之后,曹操针对当前的局势,又做出了下一步的行动,即暗中派出使者,悄悄前往雒阳,向朝廷告罪。

告罪的理由不是说他曹操借道给了袁绍,而是他眼下为了应付袁术,实在是军力不足,不能有效的守护辖境内的口岸,导致袁绍的大军通过兖州境内的渡口南下,给朝廷方面造成了压力,他曹操有罪,请朝廷方面对他做出惩处。

当然了,朝廷方面惩罚不惩罚他没有意义,而且曹操已经放低了姿态,朝廷若是对他予以惩处,眼下既没有必要,也很有可能将战局彻底激化。

特别是曹操的使者还对朝廷方面表示,现在的曹操现在正极力对抗着袁术和孙坚,一旦曹操的防线在中原被突破,那袁术和孙家就会进入黄河中流地域,那对这场战事的影响不知道又会到达什么程度。

袁术和袁绍一样是袁门中人,虽然两人不和,但在天子眼中,一样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他更加不能放任袁术轻易北上。

如此一来,曹操就算是平安的渡过了这次难敌,对外宣传没有协助袁绍,但实际上也让袁绍无法责难于他,更得到了朝廷的安抚。

曹操派使者前往雒阳的消息,自然是瞒不过贾诩。

他在第一时间暗中私下见了李儒,见面地点还是在南城外的山上。

“又找我作甚?”李儒见了贾诩,直接没好气地道:“我最近很忙,屡屡被天子和王允召见,你暗中会我,一旦有失,恐你我两个人的项上人头皆不保矣!”

贾诩听了李儒的责备,没有任何反应,他只是淡淡一笑,随口道:“文优目下,可真是当今的红人啊,谁都着急见你。”

很明显,这说的是反话。

“贾先生冷嘲热讽的,难道不怕李某人叛变?”李儒的表情很明显有些不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