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513章

作者:臊眉耷目

汉人的酒对于蛮人来说,一直都是最诱人的东西,蛮人的粮食本来就不多,根本不敢酿酒,他们一般只是喝用南方森林中的野果酿制的果酒。

但相比之下,还是粮酒最为好喝。

一场酒宴下来,三位蛮王足足喝了一坛。

酒至半酣,刘琦遂问道:“三位大王,刘某来益州也有几个月的时间了,如今巴郡,广汉,蜀郡皆已经实行了羁縻之政,颇有成效,刘某与旁人不同,我视叟羌各族人皆为兄弟,如今我既领了益州牧,那便不能只是汉人的益州牧,于叟族而言,我也是益州牧,不能厚此薄彼……我想将我们汉人的耕田方式,以及织布、建房、冶金的技术,传到你们南中各族,让各族人不再挨饿受冻……只是我先前派人去了南中,你们却无人回应于我,让刘某好生尴尬。”

孟纣打着酒嗝,急忙站起身来,冲着刘琦道:“将军的仁义和对我们各族的热情,孟纣真真切切的能够感受到,只是南中四郡地域广大,族落甚多,原先的历任刺史和郡守,对我们南中各族也不尽友好,多为排斥……所以,南中很多人对将军的好意,还是心有余悸的。”

刘琦哈哈大笑,道:“我要教你们技术,让你们能够吃饱饭,你们反倒是多有疑虑,请问你们怀疑什么?”

兀木扶站起身,道:“刘使君,恕我直言,刘君要传我们耕地和织布盖房之法,那是不是打算借机在南中各郡各县加驻兵马?用以监视我们?”

刘琦摇头道:“放心,除了现在四郡标准数量的郡国戍边之兵外,我不多留一兵一卒,而且除了在各郡设监察官之外,所有具体治理各族的事情,我全部交给你们南人自己。”

兀木扶似乎有点不太相信:“将军是在骗我们吧?”

刘琦微笑着摊开手,道:“我为什么要骗你?我留官在你们那,对你们的部落和对我都没好处,第一,我若留人,则当留兵,兵留则无所食,我空耗粮饷,而且终归还不会得到你们的信任,时间长了,咱们彼此之间还会互相埋怨,我费着人力费着粮食,到头来却吃力不讨好……又是何苦呢?”

第六百九十九章 孟获

刘琦如此坚定的说明了自己不会增兵去南中,他应诺了三位蛮王,只是会派遣监察官,剩下的管理官职将会任命蛮族人。

当然,这个任命权还是在刘琦的手中。

孟纣等人闻言,急忙拜谢。

刘琦接下来,就着南中各部的生存状态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南中各部的粮食产量实在太低了,南中各部落的百姓,每年都要有几个月不得不忍饥挨饿,因为粮食问题,各部落之间时有斗争,死伤是常有的事情。

所以,刘琦认为,当下的首要大事,就是想办法在南中广为开垦土地,种植镇西稻,将南部四郡的粮食产量提上来。

特别是那些还居住在山洞,靠着山林湖泽生活的蛮人,一定要把他们全部都带出洞来,让他们投入到耕种之中。

至于代替刘琦管理南蛮的诸位蛮王或族长……毫无疑问,眼前的这三位一定都将会在南中的羁縻政策中担任重要的位置。

一场酒宴下来,三位蛮王代表对刘琦愈发的尊重,而刘琦对他们三人也是越来越看重。

今后若是要在南中持续打开局势,这些蛮王对他而言实在是无比的重要。

酒宴过后,三位蛮王都已经是喝的醉醺醺的了,他们步履蹒跚的走出了州署,一路上对着刘琦不停的行礼,感恩戴德。

少时,到了门口,却见有一个少年站在那里,牵着马车,杵立在门口等待着孟纣他们。

“大爹!”少年见了孟纣,随即走上前,向他行礼。

那少年的年纪不大,看着也就七八岁的模样。

他年纪虽然不大,但却没有什么少年该有的样子,反倒是一脸的戾气,和他的年纪颇不相称。

孟纣冲着那少年挥了挥手,道:“获儿,快过来拜见镇西将军!”

孟获眯起了眼睛,颇有些疑惑地看向刘琦,似乎是在筹谋着什么。

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眼神的,并不多见……早熟。

“见过将军。”孟获似模似样地向着刘琦行了一礼。

刘琦微笑着伸手去扶孟获直身,但见这个孩子很快的向后面退了两步。

然后,他便自己直起身来。

刘琦收回了手,微笑着看着孟获,道:“你是随你父亲,一同来成都的么?”

孟获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一路远来成都,也是吃了不少辛苦吧?你父亲在这赴宴,你为何不去馆驿休息?”

孟获犹豫了一下,认真地道:“我、我是怕大爹喝醉了……所以专门在这等他。”

刘琦闻言笑了。

终归还是个孩子,撒起谎来多少还是差着那么一丝火候。

他是害怕他大爹喝醉么?

他是怕我不怀好心,给他大爹宰了吧?

小小年纪,对汉人就这么的不信任,充满了戒备之心,看来夷民和汉人之间的关系,真的是太紧张了。

刘琦微笑点了点头,道:“孟获,你父亲是喝酒了,但却没有喝多,带你父亲回馆驿休息去吧。”

说罢,刘琦转头看向孟纣:“你有个好儿子。”

“不敢,不敢!”孟纣急忙向着刘琦行礼:“岂敢承蒙将军这般厚赞,无知小儿岂能和将军家的虎子相提并论。”

刘琦微笑着摇头:“我没有你有福气,我还没有儿子呢。”

……

三位蛮王上了马车,车夫甩动鞭子,带着几个人返回馆驿。

车上,铁象王看着在旁边默不作声的孟获,奇道:“孟大王,其实这一路上,本王就想问您了,咱们此番来成都,您为何要带着自己的儿子?”

兀木扶虽然没有说话,但也是疑惑地看向孟纣。

孟纣略微沉吟了一下,道:“其实,我对于刘将军,到底是不是真的要将治理南中的权限交给我们,颇有疑虑……毕竟原先的汉人郡守、刺史亦或是上一位州牧,都从未这般行事过……本王想看看,这位刘将军到底是不是在欺骗咱们?”

兀木扶摇了摇头道:“我看不像,而且不光南中,如今七姓夷王朴胡那边,就是行事这羁縻之策,而朴胡总领巴地的夷族,眼下就是我全部归他统领,而巴地诸部所居住的地方,据说刘将军将治理诸部的官职,全都让夷人首领担任。”

孟纣打了个酒嗝,重重点头:“正是如此,刘将军如此行事,实乃我诸族之福……我孟氏一族将誓死效忠于刘将军……其实我已经想过了,今次来成都,见过刘将军后,他若果真是值得我叟民辅佐之人,那本王就对他誓死效忠!”

铁象王听了孟纣的话之后,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

他惊诧地看向旁边的孟获,若有所思地道:“孟大王携子入成都,该不是想将这孩子留在此地吧?”

这话落在一旁的孟获耳中,却见他丝毫没有抗拒的反应,神色很是平淡。

很显然,他的这位大爹,在来成都之前,就已经对孟获解释过了。

孟纣的面色一正,道:“刘将军如此信赖我们,且又表示了他的诚意,愿意将南中诸族之事交给我们诸族自己处理,可见其心胸广阔,我们这些人也不可失了信誉,本王想留下儿子在刘将军身边,以示我孟氏一族向刘将军的归顺之诚!”

兀木扶和铁象王彼此对视了一样,各自哂笑。

孟纣乃是一方蛮王,又是八大姓之一的孟氏族长,岂会凭白将儿子送到刘琦身边当人质……而仅仅只是为了表现出自己的诚意?骗鬼呢!

另外两位蛮王也不是等闲之辈,只是顷刻间便想通了。

眼下羁縻之策刚刚准备在南中施行,所任用的官吏毫无疑问就是蛮族中人,而这个时候,刘琦在南中的诸族中还没有特别信赖的人,他只是会依照声望与实力,来给予这些蛮王相应的官位。

现在,属于刘琦和诸蛮合作开发南中的起步阶段。

孟纣现在把儿子送到刘琦身边,毫无疑问会让刘琦对他另眼相待,在诸位蛮王中,刘琦一定会高看孟纣一眼,把他和其他蛮王区别对待。

最肥美的差事和最大的利益,刘琦首先考虑的一定就是孟纣了!

而孟纣得到了刘琦的青睐关照,其势力毫无疑问,一定会在南中呈跳跃式的增长。

这位孟大王,是想借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扩充势力!

铁象王和兀木扶也不傻,他们也开始考虑起这件事来。

他们两个人也是有儿子的。

把儿子送到刘琦身边待几年,以示忠诚,而获得巨大的权力与利益,这买卖确实相当划算!

第七百章 骑象接亲

次日,孟纣等人酒醒之后,又前往牧署拜见刘琦,并向他陈述了自己想要留孟获在成都的意思。

刘琦倒是真没想到,孟纣居然会将自己的儿子留在成都……这是遣子为质,心甘情愿的为自己所用啊!

刘琦仔细地打量了一下孟纣的表情,发现他并不似作伪说谎,而是心甘情愿的。

孟纣整这么一出,刘琦反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孟大王,咱们都是大汉之臣,我刘琦奉旨前来益州总督军政,汉人是我下辖之民,叟民亦我下辖之民,不分彼此,何必还弄出个人质的事来?大可不必。”

孟纣反倒是来了劲,他一个劲地冲刘琦拱手道:“孟纣遣子在此,非为人质,只是让他在这里,跟随将军学习汉人的技术和礼仪,也好让他把跟随将军学到的精华本事带回到南中去,让我们叟民得到教化,饿能吃饱,冷有衣穿,这就足够了!”

说罢,便见孟纣伸手揪住了他身后的孟获,向着前面一推:“还不快见过君侯!”

孟纣有些迟疑地看向刘琦,最终向着他仓促地施了一礼。

刘琦轻轻地揉了揉眉心,无奈的笑着摇头。

连铁象王和兀木扶都能猜测出孟纣的心思,他又如何猜不出来?

不过他遣子为质虽然是有他的私心,但确实在间接的表明,他是铁了心打算支持刘琦的……

这样的人,可用。

“好,孟大王,其实我已经决定了,将南中四郡重新划分,改为七个郡,每个郡设一名郡守,一名郡丞,一名监察官,一名都尉……这四个郡制的官位皆由我汉人来当,当然他们主要治理的则是辖境内的汉人,另在每一个郡设置都护府,并选出一位蛮王担任大都护,总览郡内的蛮人诸部事宜,都护府人只需定期接受郡监察的考评,其余蛮族诸事,皆有都护处置,都护有开府之权,我昨日已经将七郡的地域重新划分,分别为牂柯、越巂、朱提、建宁、永昌、云南、兴古七郡,而你孟纣孟大王,便是越巂郡都护府的第一任大都护。”

顿了顿,刘琦又道:“另外六府的都护,每季需要向朝廷上报一次诸部夷民学习耕种,盖房,织布等技术的进度,并按年度清点辖境内的夷民人头,定期上报给成都……不过七个郡分别上报,恐有疏漏,这头两年,就先统一汇总到你越巂都护府,核查无误之后,再一起上报吧。”

铁象王和兀木扶闻言顿时大惊。

这话里话外之意,刘琦似乎是要重用孟纣节制所以诸蛮!

想不到棋差一着之后,竟然就落后了一大步。

铁象王急忙向前迈出一步,高声道:“回禀将军,其实我也是打算将自己的长子木鹿送到成都来,让他向将军学习,只是路途遥远,想要抵达成都还需时日。”

兀木扶喊道:“我那儿子兀突骨,早就想领略汉人的文化和学识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还请刘将军给犬子一个机会,让他来成都,侍奉刘将军吧!”

刘琦闻言不由想笑。

在城府方面,这些蛮人跟汉人比,差了真不是一点半点。

“好,那就依你们所言,你们尽管把儿子送往成都吧,刘某一定会好好调教他们的。”

随后,刘琦又敕封铁象王和兀木扶为永昌和云南的都护。

……

十月初十,终于到了……是刘琦的大婚之日。

在这个大喜的日子,除了荆州的至亲外,刘琦同时也邀请了很多故友从荆州赶来参加自己的婚礼,同时他还给了益州所有的大豪强世族最后一个机会。

他挨个派人去请他们的族长来成都,参加自己的婚礼。

眼下益州各地都在叛乱,很多的叛乱就是这些大族族长为了反抗新政而搞出来的,但刘琦眼下的军事实力,在整个南境无人可比,灭掉这些反叛的叛军,只是时间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