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494章

作者:臊眉耷目

荆州军的骑兵太可怕了,他们的战马在全力冲阵奔驰的时候,己方连一丁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这根本就不是打仗,完全是任凭敌方宰杀……

在包围圈之外,荆州军此刻正在扫荡战场,果然如同太史慈和徐荣所言,只是两个来回的冲阵,益州军的阵势就彻底的散了。

荆州锐士的长矛凶猛地刺进益州军的胸口,战刀剁在了敌兵的脖子上入肉半分,到处都是迸射而喷出的鲜血,青青的草地被染成了深红色。

益州军士兵踩踏着战友的尸体狂呼奔逃,亦或是干脆扔下军械,高呼投降。

战事虽然激烈,但来的快,去的也快,整场战斗的时间连半个时辰都没用上便结束了。

益州军完败,王累被太史慈生擒活捉,而黄权此刻被围在重兵圈中。

“铛!”的一声响,黄权手中的长柄剑被击飞,随后便见那名百夫长一矛刺出,正中黄权战马。

那战马一声厮鸣,扬起前提,将黄权重重的摔在了地上。

围绕在旁边的将士们早就不耐烦了,他们一拥而上,用绳索将黄权捆了个结结实实。

……

战斗结束之后,刘琦并没有做过多的停留,他立刻派遣徐荣和太史慈,以及甘宁三人,率领精骑再去尾袭刘璋之后。

而刘琦并不着急和他们一同去追,他只是让大军暂歇,然后派人将王累和黄权请了过来。

两个人都是益州本土的大族出身,虽然年轻,但已是蜀郡诸豪中的优秀人物。

此番虽然大败,但由于刘琦事先的吩咐,他麾下的兵马并没有伤害他们两人。

两人被带到了刘琦的面前,刘琦翻身下马,亲自为他们二人解开了身上的绳索。

随后,刘琦在草地上盘膝坐着,命人送了几个木制的水壶过来。

他仰头喝尽了一个水壶中的水,然后冲着黄权和王累示意道:“喝点吧,润润嗓子。”

黄权和王累被刘琦松绑,又见刘琦并没有为难他们……犹豫了片刻,遂在刘琦的对面坐下。

两个人今日经历了一番由生到死,又由死到生,可谓身心疲惫。

他们二人一人取了一个水壶,仰头‘咕嘟咕嘟’一饮而尽。

“二位,你们看!”刘琦伸手指向面前仿佛广阔无的平原,道:“益州大好的山河啊,这些年来虽经历了诸多战祸,百姓流离,但如今已是安定在即,战事过后……百废待兴,正是你们大显身手,为益州献力之际,为何在这个节骨眼,偏偏想要玉石俱焚呢?”

黄权放下了水壶,揉了揉自己的手腕,道:“刘将军这般行事,莫不是想招降我们二人?”

“当然。”刘琦肯定地道:“我虽与二位素未谋面,但仅凭二位率兵在这里报以死的决心来阻挡我,单凭这份的志气,就不负益州英豪之名,你们这样的人我若不能善用,那我这一次来益州,就没有意义了。”

人都是需要被认可的,刘琦的话说的很实在,并无故意夸大和赞美的成分,他只是实话实话。

但也正是因为这实话,让黄权和王累的心中有些暖意。

与事到临头只顾让他们‘多阻拦一会荆州军’的刘璋相比,刘琦显然更有人情味一些。

“多谢将军如此看重。”沉默了好久之后,方听王累出言道:“只是古语有言,忠臣不仕二主,王累出身经学子家,自当秉持忠贞,不做出辱没家门之事……”

这是个学经学的有些秀逗的书呆子……刘琦心中暗道。

但也就是这样的死板之人,一旦收服了,用在一些特定的职位上,会做出旁人所做不出的成绩。

“敢问先生,这天下是谁的天下?”

王累闻言一愣,又道:“自是汉家天下。”

“益州呢?”

“自也是汉家天下。”

“那,你是谁的臣?”

一句话直接把王累问的说不出话了。

半晌之后,他方才慢吞吞地道:“自是大汉之臣,是天子之臣。”

“你我都是天子之臣,毋庸置疑,而我是天子亲敕的益州牧,来此名正言顺,至于刘焉和刘璋,如今在汉廷眼中,已与反贼无异,你既是汉臣,又为何要为他尽忠?你适才言不想做出辱没家风之事,难道你助反贼违抗天兵,便是光宗耀祖了?”

论及舌辩之功,王累自非刘琦对手。

却见刘琦站起身,冲着二人长作一揖,认真地道:“刘琦身为益州牧,今在此特请两位先生,与我同归汉廷,效忠天子,振兴益州,若是二位不答应,刘琦便在此长坐,哪都不去。”

黄权诧异道:“将军不去追刘璋了?若是让他跑进成都,将军今日之举,岂不前功尽弃?”

刘琦微笑道:“在我的心中……跑了一个刘璋是小事,远远比不上我请得二位先生入幕事大!”

黄权闻言一下子语塞了,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

人心都是肉长的,刘琦如此行径,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都比刘璋对他们的态度要强上千万倍。

其实他们两人对刘璋并没有什么感情,毕竟刘璋当上益州牧还不足年。

维持他们扶持刘璋到死的,不过是一股自尊与傲气。

但是当这股自尊和傲气,碰到了真心实意的时候,特别是一个地位比他们更高的人的真心实意,那这些傲气便会在瞬间融化。

“黄权……愿意归降!”

“王累,也愿归降!”

……

益州的两名本土名士归顺了刘琦,而另外一边,刘璋率领着队伍紧赶慢赶的向着成都飞奔而去。

不论如何,先进了成都,暂时歇脚……刘琦若是来攻成都,再做计较不迟。

到了成都的东城,只见护城河水深,大门紧闭,吊桥拉起,城头无人,一副寂静的景象。

刘璋指使邓贤前去叫门。

邓贤飞马而至,高声呼道:“主公从绵竹来此,快开城门!”

城上并无应答。

“主公从绵竹来此,速速打开城门!”邓贤冲着楼上高声呼喊。

城楼之上,毫无动静。

“打开城门!”

话音落时,却见成都的城门楼上,一支利箭射下,正中在邓贤的心窝处!

邓贤瞪大了双眸,惊恐的望着城墙上方,接着便从马上缓缓地栽倒下去。

第六百七十二章 定 蜀

城楼上,突然一箭射了下来,正中在在邓贤的心口。

邓贤本以为自己一嗓子可以呼开成都的大门,哪曾想,这一嗓子吼完,迎来的竟然是射心的一箭!

邓贤甚至连杀死自己的人是谁,都不知道。

“呜呜呜~!”

随着邓贤落马,成都的城楼上,响起了让人心悸的号角之声。

紧接着,便见城头出现了一众兵士,他们拿着军械,不成规模的横排矗立于城头,身上的服饰并不统一,一看就是临时组建的军队,看起来有些不伦不类。

若是换成平时,刘璋等人一定会嘲笑这城头上站立的乌合之众,但是现在他们委实没有这个心情。

刘璋惊恐地看着城头上的那些士卒,色厉内荏地高喝道:“尔乃何人?竟然敢害我手下!难道尔等不知我是何人么?”

“哈哈哈哈!”

一阵爽朗的笑声响起,随手便见两个全副武装的大汉来到城头前。

“如何不认识,我等又岂敢不认识?你化成灰,我们都认得!主公乃是益州之主,这蜀郡境内,何人不知啊?”

刘璋眯着眼睛看过去,依稀间看的不是很真切。

他也有些想不起来眼前的这个人是谁了,但瞅着确实眼熟。

“这是何人?”刘璋急忙问左右道。

旁边,有泠苞向刘璋谏言道:“那是雷遇的弟弟,雷铜!前方主公听从张松谏言,将他从绵竹调来了成都……”

刘璋闻言,不由一阵头晕眼花。

当年,东州士雷遇和吴堀,都被刘焉派出益州协助刘瑁对付贾龙,可阴差阳错之下,那些东州士全都变成了刘琦的属下。

刘焉在益州是依赖东州士的,虽然他深恨这些背叛者,但为了大局着想,却不敢对他们的家人轻举妄动。

但就算是不能动其家眷,但刘焉还异常恼怒,他从来都不是吃亏的人,因而对雷遇,吴堀,吴懿三个人的族人异常苛刻。

这几年,三族之人在益州的日子非常不好过。

而刘璋前番也听从张松的意见,将这三族中人派遣到了成都,以免在绵竹掣肘,毕竟益州内忧外患,将一些有潜在风险的人遣送到离绵竹较远的地方,比较妥当。

但刘璋还是年轻,他当时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放弃绵竹,跑到成都来避难。

刘璋其实没有细想,他若是深思,就会想到自己是让张松给玩了。

因为就算是吴兰和雷铜二人的族人来了成都,凭成都令和他麾下郡国军的数量,也不是吴兰和雷铜这俩人就能轻易夺城的。

但张松是蜀郡成都人,又出身于大族张氏,只要他暗中做牵线,让吴兰和雷铜认识了成都令,有了张松的介绍,成都令对二人必无防备,则日后二人在暗地里谋算成都令,成功的概率就会非常大了。

刘璋纵马向前,来到距成都城下的安全距离外,愤怒地喊道:“雷铜!吴兰!你们这两个鼠辈,我父子对你们不薄,你们焉敢反我?”

吴兰在城上喝道:“刘璋,汝父子入蜀之后,不思体恤益州军民,反倒是道姓你数,为了自家权柄屡害蜀人,我等族中之人这些年来备受欺凌,你还言不薄,今日老天也容你不得了!”

雷铜大喝道:“刘璋,你今日即死无葬身之地也!”

说罢,便见雷铜重重地一挥手,高声道:“放箭!”

话音落时,便见城楼上的兵卒开始向着城下放箭。

箭雨的威力不是很强,且射的淅淅沥沥的,势头不猛,起不到什么杀伤性的作用。

但即使如此,对于此刻跟随在刘璋身边的一众人来说,这波箭雨就如同压倒他们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了。

刘璋一众风尘仆仆,逃避追杀的来到了这里,如今却连县城都是人家的了……

队伍之中,已经有人蹲在了地上,放声大哭起来。

城下乱成一团,有哭喊的,有丧失生存意志沉默不语的,有破口大骂的,乱糟糟的成了一团。

“不要乱!不要乱!”刘璋一边大吼,一边又对城头上的雷铜和骂道:“两个狗贼,待攻破城池之后,定将尔等全族尽诛!”

“是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