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481章

作者:臊眉耷目

这一次的进攻,与上一次的进攻时间相差了不到三日,就攻城的频率来说,相对比较频繁。

而刘琦今日选择的这个时间点比较特殊,乃是一日之间的清晨,也是一个人一天相对而言最为懈怠的时候,甚至比睡觉时还要松懈。

刘琦等人的盟军在清晨发动猛攻,确实是给刘璝等人打了个措手不及。

益州军匆匆忙忙的奔上了城头,仓促的应对着联军的攻势。

荆州军这一次的攻城,将甘宁,典韦,张任,严颜这些长于征战的猛将尽皆派上,而前番在攻打江关时,受了伤的庞德和徐荣亦也是养好了伤势参战,贾龙和任岐的兵马也倾巢而出。

强大的攻势,如同黑云压城一般,重重的压在了雒城的城墙上。

今日晨间一战,联军的猛士们甚至已经有很多已经攀爬到了雒城东面的城头上,若不是刘璝亲临前线,奋勇杀敌,不惧刀兵,只怕雒城的东城今日就失守了。

最终,益州军还是守护住了阵地,看着贾龙和刘琦等人的军队缓缓向着后方退去。

刘璝站在城头上,背靠着城楼上的柱子,望着远处正在按部就班撤兵,丝毫没有给己方留下追击空隙的荆州军,不由长叹口气。

随着战争时间的迁延,荆州军的耐力和后续力量已经逐渐显露了出来。

虽然雒城是一座坚城,再加上有青羌兵勇猛善战,但论及单兵作战能力和作战时的素质,益州军和荆州军相差的真不是一般的大。

特别是刘琦麾下的那几名悍勇之将……能征惯战的,善于排兵布阵的,精于攻坚的,实在是太多了,反观益州军以自己为首的这些将领,怕是连对方将领能力的一半都比不上。

刘璝揉了揉眼睛,长叹口气,心下悲苦莫名。

这场仗,感觉着实是越来越难打了。

而且刘璝得到了探子的回报,说是贾龙已经与巴郡的夷王朴胡达成了某种政治合作,如今七姓夷王正在鼎立支持贾龙,不断的向雒城的前线输送叟兵。

刘璝痛苦的揉了揉太阳穴,心中愁苦莫名。

随后,他在士卒的搀扶下,回返自己在城内的居所。

回去之后,刘璝就睡下了,这一段他的精神实在是太过紧张,今日晨间经过一场大战,顿感疲乏袭了过来。

随之,刘璝就睡了个昏天黑地。

直到正午,刘璝方才起床,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手下的侍卫前来向他禀报,说是张松领了刘璋的令前来拜见。

刘璝心中很是不舒服,他想问刘璋索要援军,但刘璋却只给他派来一个张松,一个顶不得一兵一卒的绵竹令,要他干甚?

但毕竟是刘璋的使者,刘璝还是接见了张松。

张松见了刘璝之后,表示刘璋虽有意想给刘璝拨派援军,但怎奈绵竹亦需要守备,眼下五万兵马已在刘璝之手,而刘琦和贾龙等人的兵将亦不过五六万众,单以防守论之,已是足够了。

刘璝闻言,差点没气死。

他强忍住气,对张松道:“张君,你们只是在后方议论此处形势,却不知此处形势究竟如何!那刘伯瑜麾下兵精将勇,占据了益州以东的江州,有了根基后更是广收民心,如今听闻严颜已经联络了巴郡的严家,与家公严镛和好,尽收巴郡豪强之心,如今益州东部之民已是归附于刘琦,更兼贾龙联合了七姓夷王朴胡,广招叟兵,那些兵卒悍勇好斗,作战不惧生死,很是难缠!听闻朴胡已经给贾龙招募了叟兵不下两万,说不定这个数量还会增长,刘琦若是在蜀东募兵,以他目下的屯田数量,不出明年就可增兵万余,而我军士气低落,人心不附,如何与之相敌?”

张松听了这话恍然道:“原来如此,看来是我等误会将军了。”

刘璝摇了摇头,叹息不语。

张松又道:“刘将军,可否将雒城的地形图让给在下一观。”

刘璝疑惑地看向他道:“张君看地形图有何用?”

张松言道:“张某奉主公之命,前来相助将军,若能贡献一二良策,助将军破敌,便也没算白来,还请将军恩允。”

刘璝心中不屑,但还是答应了张松的请求。

张松在仔细研究过雒城的地图之后,豁然发现雒城以东五里处,用一条细线轻轻的画了一条弯弯的曲线,不知为何。

他眼珠子一转,漫不经心地指着那细线道:“将军,您的舆图如何湿了?”

刘璝不知是计,撇头看去,随意道:“非也,此处乃是雒城东面一条小路,可通西城,只是林草茂密,不易被人发觉,本地人也少有知之者。”

张松恍然道:“还有这么一条路,张某身为蜀中人都不知晓,敢问此处何名?”

刘璝若有所思地寻思了一会,道:“我记得,好像是……叫落凤坡。”

……

刘琦大营。

盟军之中,今日迎来了一位贵人。

这个人,正是从巴郡而来的叟人,七姓夷王的胞弟朴勇,此番奉其兄朴胡之命,特带三千精锐叟兵,又来支援贾龙。

眼见叟兵接连而至,贾龙不由大喜过望,他亲自将朴勇引到刘琦的大营,向他引荐。

殊不知,刘琦对此早就已经知晓了。

朴勇此番并非为了援助贾龙而来,而是朴胡眼下受了刘琦的重贿,而刘琦还许诺朴胡,若是能帮他成事,收拾了贾龙,日后必然还会有更多的财货资助。

叟民受豪强压迫久矣,生存环境恶劣,如今面对刘琦的贿赂,又如何能够顶得诱惑?

于是,朴胡开始暗中与刘琦勾连,不断的向贾龙营中输送他的叟民,如今连朴胡都一并来了。

可问题是,贾龙对此却并无所知,还以为朴胡派人来,是给他姓贾的面子!

相比于贾龙,任岐的对待那些叟人的态度,就有些不善了。

这位七姓夷王的弟弟率兵亲自来助,刘琦和贾龙一同设宴款待,但唯有任岐对他并不感冒,借口身体不适离去。

方才离帐,便有刘晔匆匆地追了出来,问道:“任府君哪里去?”

“不舒服,回去躺躺。”任岐哼哼道。

刘晔略微好奇地看着任岐,道:“我观任府君精神饱满,并无不适之相?”

任岐回头撇了大帐一眼,道:“我看见那些叟人,便不舒服,跟他们一同吃食,我浑身不自在,难受的紧……告辞!”

说罢,拱了拱手,当先离去。

刘晔捋着须子,望着任岐的背影,若有所思。

“此人,当第一个除掉。”少时,方听刘晔缓缓言道。

第六百五十四章 霹雳车

宴请了夷王之地朴勇之后,已经是夜晚了,但刘琦并没有睡,他则是将贾诩,徐庶,刘晔三人招到了自己的帅帐内。

“张松来雒城了。”刘琦笑着言道,然后随手将一份缣帛扔到了桌案上,示意三人一观。

“张松暗中派人传信,想要与我里应外合,攻破雒城。”刘琦来回看着三个人,道:“你们怎么看?”

徐庶下意识的伸手想要去拿桌案上的那份缣帛,但突然似是想起了什么,笑道:“文和先生是前辈,您先请。”

贾诩急忙道:“老夫岁数大了,看字慢,反应也慢,让老夫先看岂不瞎耽误功夫?还是你们年轻人先看吧。”

徐庶下意识地看向了刘琦。

刘琦挥了挥手道:“让文和最后看吧,你们俩先瞧。”

“诺。”

刘晔先拿起那份缣帛,仔细地看了一会之后,又伸手递给了徐庶。

徐庶迅速看完之后,便转交给贾诩。

贾诩与他们二人不同,看的很慢很慢……

“张松进了雒城,想要里应外合,约定七月元节请他们攻取雒城,届时他在城中为内应,派人放火,扰乱敌军,然后我们内外夹击,如此可获全胜……你们觉得这计策如何?”

刘晔言道:“若只是普通的内外夹攻,此计不可行,不过张松却为我们献上了一条妙计,就是让我们走城南五里处的小路,他说此路可绕到西城,若是果真可用,或可成事。”

徐庶亦道:“我闻元节乃是蜀人惯过之节日,家家户户皆不遗此节,军士亦如此,若乘着这个日子,我们可先在城东布局,吸引敌军的注意力,再于小路派遣精锐赶往城西,功必可成。”

刘晔突然向前迈了两步,然后从袖中取出一块皮图,铺开在刘琦面前,道:“君侯请看。”

“这是?”

“霹雳车!”

刘琦闻之大喜过望:“先生的霹雳车,已经改装完毕了?”

“不错,刘晔擅自做主,命军士暗中依照此图做了一架霹雳车,并加以试用,已然可用!若是君侯想在中元节时拿下雒城,不妨依照此法,大量的建造此车,届时将大批霹雳车排布于城东,定能成大功。”

刘琦满意地点了点头:“子扬既如此说,那这霹雳车定无差错,还请由子扬督建,大批量的制造此车,用以备战……对了,选建的地点最好隐秘一些,不可让贾龙他们知晓。”

刘晔拱手道:“君侯放心,此事刘晔定仔细办妥。”

说罢,他看向徐庶和贾诩,道:“二位,事不宜迟,刘某先行一步,筹备霹雳车之事去了。”

二人一同向刘晔施礼。

刘晔走后,刘琦遂问贾诩道:“文和先生有何话讲?”

贾诩仔细地看了一会那封书信,道:“太急躁了。”

“谁急躁?”

贾诩指了指信,道:“这个张松着实太急躁了,想借着蜀中的节日,然后让我们派奇兵从小道去偷袭雒城……这小道就算是人迹罕至,知道的人甚少,但终归还是有知道的!不然他张松从哪知晓的?他张松知晓,刘璝定然也知晓。”

说罢,贾诩扔下了那份缣帛,道:“刘璝这个人,我军在雒城与他几次交手,依君侯看,他是那种做事不周全的人么?就算他城中有数万兵,但能在君侯,贾龙,任岐,还有诸多勇将的包围下,将雒城守到现在,就代表此人不简单……盲目向小路进兵,搞不好会损兵折将。”

“我也是这么想的。”刘琦肯定地道。

贾诩断定小路会有埋伏,是凭借他的眼光和经验独到,但刘琦断定小路会有伏兵,则是因为历史上就有前车之鉴。

落凤坡……庞统……

贾诩见刘琦支持自己,颇感意外。

他略一沉思,突然道:“不过这小路虽险峻,但也并非不能走。”

刘琦疑道:“文和此言何意?”

贾诩笑呵呵地道:“君侯,别忘了,咱们眼下可是有三路人马在此。”

只是一句话,刘琦瞬间便了然。

……

翌日,刘琦请贾龙和任岐来其军营,向二人诉说了张松要里应外合的配合自己,并出言兵分两路,进取雒城,一路在东面强攻,一路走小路,绕往雒城西门。

贾龙捋着须子,思虑良久后,道:“元节被益州军民所重,值此时机,正是进攻的良机,更何况君侯在雒城内有内应,更是事半功倍……只是……谁走小路,谁走大路?”

刘琦认真地道:“小路危险,容易被伏,依我看,还是由我荆州军士走小路吧,二位将军在正面牵制刘璝,我绕往城西,破城之后,与二位里应外和。”

贾龙身后,朴勇操着一口有些生硬的汉话道:“正面攻坚,乃我部之所长!刘将军只管率兵去,这正面战场,交给我族便是!”

听了朴勇的自吹自擂,任岐颇为厌恶地转头,看了他一眼,颇有些不悦。

随后,却见他站起身来,对着刘琦拱手道:“小路危险,岂能让将军以身犯险,将军之军乃是主力,怎可走此偏路,还是由任某代劳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