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368章

作者:臊眉耷目

袁绍不说这事还好,一说这事,王允心中的气便不打一处来。

这也就是袁绍,若是换个别人,王允非上去抽他一顿不可。

当初要不是你见死不救,空自在河东郡屯兵不至,我等朝臣与家眷何至于让西凉军屠杀了大半?

若说是西凉兵是刽子手,这当中也有你袁本初的一份罪孽在!

如今西凉兵四分五裂,你却来此图现成,还想要居于上公之位?

你袁家人怎么就这般皮厚?

就在这个时候,却听一旁的吕布开口道:“司徒,曹孟德此言,可行。”

王允一下子愣住了。

他转头看向吕布,却见吕布的眼眸中,似乎在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很显然,那‘卫将军’的将军之位,似令吕布极为向往。

这个卫将军,很显然比王允当初许诺给他的前将军之位,要厚重的多。

毕竟,在东汉时期,大将军与太傅一样,位列上公,在三公之上,而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则是在三公之下,前后左右将军,则位在九卿之下,皆不常置。

可一旦常置,这些将军就都和两千石官的太守一样,都拥有开府之权,府属可有长史、司马各一人,从事中郎二人,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御属三十一人,且各有部曲,校尉。

这般待遇,对于大汉男儿来说,就是顶峰了!

试问吕布又如何可能不心动?

王允见状不由沉默了。

他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不答应这几个人,怕是他们都能给朝廷的房盖掀了。

若要在雒阳成功立朝,他还必须要倚重这些人。

“倒也并无不可。”王允淡淡道。

就在这个时候,却见刘琦站起身来,对王允道:“王司徒,刘琦年幼,功勋不著,才德浅薄,与在场诸公相比,实在是上不得台面,若是以车骑将军或是卫将军之位予琦,刘琦自认为实在是承担不起的,这将军之位,刘琦万万不能领受。”

刘琦的行为大大超乎了王允的意料。

顿时,一股说不出的欣赏和亲切之情,在王允的心头涌动。

其实,以常理而言,在座的这些人中,是以刘琦此番在关中的功劳最大的。

“伯瑜莫要谦虚,你此番救驾破贼有功,若任以车骑将军之位,绝无不妥之处。”

刘琦摇头道:“刘琦只是为了光复汉室,不为其他,陛下能够得脱贼手,刘琦于愿足矣,何敢再有奢望?况且陛下已经许诺给了刘琦高平县侯之位,刘琦已经心满意足,岂能在贪慕高位?如此实在辜负祖辈教导,亦枉为了宗亲。”

王允感慨的叹了口气,一下又一下的重重点头。

“真忠臣志士也,不愧为景升之后。”

吕布心中则是暗道:愚钝。

袁绍叹息道:儒者之风。

曹操则是眯起了眼睛……好个奸诈小子。

“伯瑜,你立下大功,旁人皆有封号,独你没有,岂非显得朝廷赏罚不公?你若执意不愿当车骑将军,那便以镇西将军之位委任于你,如何?”

刘琦犹豫了一下,最终拱手言道:“多谢司徒。”

……

事情大概就这么定了下来。

紧接着,袁,曹,刘三人就各自回营休息,准备第二日一同进宫面见天子。

袁绍和曹操同行,两人骑马并行,路上谈论今日诸事。

待说到刘琦不接那车骑将军之位的时候,曹操感慨地说了一句:“这刘家小子,比曹某想象中的要难对付了许多。”

袁绍似乎有些不解其意。

“难对付许多?孟德何时对付他了?”

曹操笑道:“就在刚刚大帐之内,我请王子师禀明天子,敕封他和吕布为车骑将军和卫将军之时。”

袁绍闻言,哑然失笑:“这是对付他吗?孟德你这分明是送了他一份大大的厚礼,可惜他自己迂腐不要,却是怪不得旁人了。”

不曾想,曹操却摇头道:“本初,这一次你真的错了,这将军之位,对于旁人来说,算是大好的机遇,但对于刘琦来说,一旦他接了,便是致命之举,不过二十出头的少年郎,居然能看出这个中的门道,不为将军之位所累,确实难得。”

袁绍闻言来了兴趣,忙道:“孟德试言之。”

……

另外一面,刘琦则是骑着战马,在典韦和甘宁两个人的保护下,向着自己的大营回返。

路上,甘宁问他道:“府君,这一次陛下得脱大难,王司徒打算如何犒赏府君?毕竟府君可是灭董的第一功臣!”

刘琦遥望着夕阳残血,随意道:“镇西将军,高平侯,益州牧。”

“镇西将军?还封了侯?还有州牧之位?”甘宁闻言不由大喜过望。

这可是四镇四征之位啊!多少军人只能靠做梦才能得到的荣誉!

“末吏恭贺君侯!”典韦笑呵呵的冲刘琦拱手道。

刘琦微笑着摆手。

甘宁又打听道:“那袁绍,曹操,吕布等人,都得了什么职位?”

刘琦认真地道:“王允为上公太傅,袁绍被议为大将军,曹操为骠骑将军,吕布为卫将军……”

典韦和甘宁闻言顿时愣了。

少时,却见甘宁拧了拧身子,发出‘叮铃叮铃’的声响。

“府君,您是不是让他们给欺负了?”甘宁惊诧地看着刘琦:“关中之战,你出力最大,怎么到头来,敕封的将军之位,您反是最低的呢?”

四镇四征在甘宁看来,委实已经是极高,但也非怎么比,要是跟袁绍曹操,乃至于吕布相比,刘琦的收益就明显拿不出手了。

“其实他们是要给我车骑将军的,但被我拒绝了。”刘琦很是自然地说道,看他的表情,丝毫让人感觉不出他觉得可惜。

典韦说话直:“府君,某家对朝中将军之位不甚了然,却也知晓车骑将军的地位极高,您这镇西将军之位虽也是将军之位,但与车骑将军相比还是低了一些,为何您不好车骑将军之位?”

刘琦微微一笑,道:“人啊,冒头冒的太快了,就容易被人惦记,眼下我要做的事,是取其实,而非慕虚名——高筑墙,广积粮,缓……当将军。”

‘称王’这个字,刘琦没法说出来。

典韦和甘宁依旧感觉有些憋闷。

刘琦微笑道:“别人姑且就算了,但我这个车骑将军,我感觉其实是曹操给我设的一个局……而且今天这场谈话,我感觉被设局的人不只是我一个。”

“府君何意?”

刘琦淡淡笑道:“袁绍谋的是大司马,而曹操谋的是我刘琦。”

望见典韦和甘宁不解的样子,刘琦开始挨个为他们解释。

“大司马刘虞坐镇幽州,地位一直在袁绍之上,袁绍想取幽州,但一直没有好的借口,而且就官位而言,他也没有理由进兵幽州,毕竟大司马在当地甚得人望,但如今他为列上公,又有了节制三州之权,那若是想谋取幽州,就事半功倍了……总之,袁绍的战略目标,就是一统河北,他无论做出什么事情,都是围绕着这个政治目地来行事的。”

甘宁点了点头,又问道:“那此事可有解吗?”

刘琦轻笑道:“若是无人通知大司马,此事自然无解,但我自然不会凭白看着大司马被袁绍谋算,回头我自然会派人去幽州相告此事,并告知他破解之道。”

“那曹操请府君当车骑将军,这当中又有什么阴谋?”

刘琦淡淡一笑:“其实也没什么难猜的……曹操是搞的是离间计。”

“怎么个离间?”

刘琦嗤笑道:“父压子,乃伦理纲常,但子若压父,怕是就会祸起萧墙了。”

第四百八十二章 迁都雒阳

回到了自己的营地之后,刘琦立刻亲自给大司马刘虞写了一封书信,并派遣心腹之人连夜出发,嘱托他将自己关于如何对抗袁绍的策略,向刘虞做出明确的转达。

论及声望,刘虞亦属海内名士,影响力极大,特别是他在幽州本地的豪强之中,已经竖起了极高的威望,纵然是四世三公出身的袁绍,想要对刘虞动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最少得有个能服众心的名头才是。

论及军事实力,袁绍想要打倒刘虞应该是不在话下,但若用强,在大义和名分上就容易棋差一招。

首先身份就不对等,因为刘虞毕竟是大司马,幽州牧,比他这个所谓的益州牧要高出太多。

但如果他进位上公、成了大将军的话,那情况就多少不太一样了。

至少在政治地位上,他就算是压倒刘虞了。

同时,荆州军的探子,亦是开始在关中各地,将关于近日这一番关东诸位大佬的会面内容散布开来。

其实这些人的会面内容,对外散布与否,对于拥戴天子的这一群人来说并没有多大必要,对他们而言,只要结果是好的,就足够了。

唯独有一个人是例外——对于刘琦本人而言,这却是非常有必要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刘琦事先已经派人友好了李傕,并向他打了保票,刘琦是有办法让天子刘协下诏赦免一众西凉军众的。

虽然结果达到了,但要达到最好的效果,依刘琦看来,还是得让西凉军诸军阀知道这当中的前因后果。

刘琦要让这些人想明白……你们其实是不招王允待见的,若不是我暗中做了天子的工作,想要得到朝廷赦免你们身上的罪孽,简直就是妄想。

你们要明白,是谁在背后做推手,挽救了你们的人生。

次日,天子刘协在郿坞亲自召见了王允,袁绍,曹操,刘琦,吕布等一众人。

君臣相见,自然是好一番彼此相互抚慰,以及双方表忠心等事。

随后,刘协当众宣布,迁司徒王允为太傅,位列上公。

迁吕布为卫将军,温侯,金印紫绶,掌握禁兵,预闻政务,统领南北军。

迁袁绍为大将军,位列上公,冀州牧,邺侯,假节,有督北地三州之权。

迁曹操的骠骑将军,兖州牧,武平侯。

迁刘琦为镇西将军,益州牧,高平侯。

其余各人麾下有功之人,可由诸位将军拟定请功表册,禀功升迁调用。

另外,刘协还与众人商议了关于李傕,郭汜,牛辅等董卓附逆的处置方案。

经过一番商议,最终刘协下旨赦免了凉州诸将,并挨个为他们在关中寻找驻军之县,让他们能够歇兵,以安其心,待翌日刘协羽翼丰满之后再行图之。

至于董卓的家眷,刘琦则是将董旻献给了朝廷。

王允当即下令,将逆贼董旻处以极刑,并夷灭董卓三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