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153章

作者:臊眉耷目

黄承彦快步走到庞德公面前,道;“尚长,无恙乎?”

庞德公身着亵衣亵裤,一边咳嗽,一边对司马徽道:“快!快灭火,救人……阿统还在那小屋里面!”

刘琦在旁边闻言一楞。

“阿统?”

黄承彦也慌了手脚,急忙对众人高呼:“快取水灭火!舍内尚有我贤侄儿在内!”

一众农夫柴夫闻听里面有人,立刻开始行动。

大家在附近的井内和溪中,用器皿取水,然后飞奔着向那烧着的小屋泼洒去,还有很多人则是乘着空隙,去旁边铲沙土扬沙,用以辅助。

庞德公与其妻在一旁焦急的跺脚,脸上尽是忧色。

司马徽也是使劲的拽着须子,急的都要低出泪来。

刘琦快步走到庞德公身边,问道:“舍内之人是谁?”

庞德公也不曾见过刘琦,不知他的身份,只是急道:“是吾侄庞统,昨日方至于此,那小屋乃是客居,平日里从来都不住人的……谁想居然出了这般祸事!回头却是让我如何与吾弟交待……”

话音落时,却见刘琦拿了随身的缣帛,在水桶中沾了水,系住口鼻,让李典和黄叙将身上的罩服褪下给自己披上,然后他便躬身扎入了那间小屋之内。

刘琦不是傻子,不会轻易犯险,他一般办的都是有把握的事。

这小屋的火势其实并不太大,根本烧不死人,想来只是烟气过重,堵住了通风口,让睡梦中的人缺氧因而憋在了里面。

依照刘琦的估计,这样的小火势,随意找个体力充沛的人做些防护措施,只要不被呛烟,就绝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

只是古人多惧火灾,而在场的农夫柴夫又没什么经验,本就畏惧,再加上屋中的人和他们没有关系,因而根本就不会去救,而庞德公年老,腿脚颇为不便。

刘琦便权当是与人为善了,毕竟火势不大,在他这种从后世来,且还有有过消防演习经验的人来说,算是举手之劳。

再说,这也是他手下人犯的错,虽非刘琦授意,但他也没有出手阻止,说白了,他自己也有一份责任在内。

他原本寻思,其实不过是静等典韦放火后,自己再领人前来救火。

如此这般,回头便是庞德公还不见他,那自己也能得到一个‘南郡郡守刘伯瑜救荆楚名士于水火危难的美名而已。’

他并无恶意。

不多时,便见刘琦披着罩服,迅速的从屋舍内冲了出来,而他的怀中,尚夹裹着一名大概十岁左右的少年。

那少年眼下因为缺氧,而已经昏死过去了。

庞德公见状不由大惊,他焦急的上前,一把抢下少年庞统,仔细的看。

却见庞统一脸黑青,毫无反应,了无生气,就真如死了一样。

庞德公见状大惊。

他哆嗦着拍打着庞统的脸颊,将他搂在怀中,哭喊道:“阿统,阿统!你这是怎么了?阿统!你醒醒,可莫要吓伯父啊!”

说罢,却见庞统公向着四周看了一圈,喊道:“谁来救救我家阿统?他、他这是死了吗?还请诸位相救!”

“闪开!”

刘琦此刻亦是将两件罩服脱掉,然后一把将脸上的缣布扯下,上前拉开了庞德公。

“他现在已是缺氧,你还捂这么紧,是怕他死的不够快?”

“这……我……”庞德公呆呆愣楞的看着刘琦,颇是不知所措。

刘琦将庞统从他怀中夺了过去,平置于地上,一边安放一边道:“可叹常年言世人皆遗之以危,今自独遗之以安者,事到临头,竟是连自家后辈都不知如何去救……安从何来?”

“你……”庞德公闻言,面色顿时一红。

原来,刘表当年招募庞德公时,曾对其言:“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后世何以遗子孙乎?”

庞德公则是回答:“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

他说世人贪慕权权,实际是把危险留给了子孙,但他漂身世外,却可以留给子孙以平安。

但可是今日的突发事件,却在无形之中,给了庞德公重重一击。

你自认为脱离了这个社会的纷争,独居于世外便是遗留于子嗣安全。

但这个世界本就不存在安全,在恐怖的自然面前,一个自诩高洁,脱离社会的人,还谈什么给以子孙后代以安全?

一个无权无势无人保护者,除了面对火灾,还要面对豺狼虎豹盗贼等诸多种种……

若无人相助,你连一个被熏晕了的从子都救不得,还想枉自超脱?

一边说,刘琦一边用力的去挤压庞统的胸口,并时不时的对着他的嘴中吹上一吹。

同时,他吩咐李典和黄叙,让围在旁边的人纷纷散开,给庞统一个宽敞的空气流通环境。

不多时,终听一声咳嗽,少年庞统缓缓的睁开了眼睛,苏醒过来。

第一百八十七章 师门

少年庞统睁开眼的第一反应,就是看见有人堵着他的嘴部使劲的向着里面吹气,他的神志虽然还有些不清,但依稀间还是能够看清那个跟自己嘴对嘴吹气之人的外貌。

在火光的照耀下,那人似乎是个……男的!

“呜~呜……呜!”庞统的头虽然还是昏昏沉沉的,但却奋起余力,用手拍打着刘琦的肩膀。

他想要表达的意思非常简单。

滚开!

刘琦挪开了身体,长吁口气。

而庞德公与庞妻,看见庞统醒了,大喜过望,急忙颤巍巍的上前去护住庞统。

庞德公抱起了庞统,一边垂泪,一边对他嘘寒问暖。

而四周围观的农夫与柴夫们,见刘琦适才俯身于庞统身上,嘴对嘴的一通吹气就将看着已经死去的人弄活了,不由皆大感吃惊,私底下议论纷纷。

倒不是说刘琦的方法有多么神奇,只是这套救人方法,又是按胸,又是对嘴吹气的,着实是从没见过。

东汉时期,张机所撰的《金匮要略》,倒是切实记载了‘吹气疗法’这一救人措施,不过《金匮要略》中所记载的吹气疗法,并不是嘴对嘴的吹,而是……吹耳朵。

原文为: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兼令两人各以管吹其两耳,弥好此最善,无不活者,并皆疗之。

即使是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亦记载的是“凡救自缢死者,极须按定其心……以氍毹覆口鼻,两人吹其两耳。”

直到明朝朱橚所撰的《普济方》中,才有了记载缢死救人时,向咽中吹气的案例。

倒也不能说是古人就不知道吹气于口鼻的急救方式,然或许是因为礼教,也有可能是因为不雅,具体原因已不可考,反正他们就是不用。

刘琦在李典的搀扶下站起身来,他适才一直跪在地上,整个腿都有些酸麻肿胀了,膝盖也生疼。

黄叙走上前来,用手帮刘琦扑打着身上的尘土,道:“府君为了这小儿,也未免过于屈尊了吧?”

刘琦淡淡一笑,道:“虽然有些过分,但若能将这件事迹传播出去,想来也是一桩美谈佳话。”

“府君所言的美谈为何?”

“刘府君火中救小士,岂非旷世美谈?”

李典尴尬的笑了笑。

他把头靠向刘琦的耳边:“问题是,府君用嘴亲了一丑君,这事若是传将出去,只怕未必便是美谈了。”

刘琦闻言愣了愣,转头看向了躺在地上的庞统。

适才事急,再加上天黑,刘琦只顾着救人,却并没有认真的去瞧他。

现在借着火光,刘琦方才有空认真的去打量庞统……

上宽下窄的小歪脸,塌鼻梁大厚嘴唇,蒜鼻头。

唉,那样貌委实是不敢恭维啊。

刘琦只感觉一股反胃的感觉从小腹中涌起,酸水直奔口中走。

“呕……”

刘琦轻轻的打了个小嗝,立刻扭过头去。

黄叙见刘琦样子有异,关切道:“府君,您这是?”

刘琦摆了摆手,轻声道:“没事,就是突然感觉有些恶心,一会就好了。”

……

庞德公家宅的火扑灭了,众人忙活了一夜之后方才匆匆散去,

刘琦等人回到了黄承彦的居舍,典韦尚在自己的屋舍中酣睡,刚才那闹哄哄的声音丝毫没有吵到他。

那睡相着实是要多死有多死。

刘琦等人也没搭理他,只是分别返回各自的居舍中补觉。

不得不承认,典韦实在是一个犯罪高手,他这一趟来回奔驰,又是潜伏又是放火,竟然没有让人察觉。

这年头没什么名侦探,抓不住证据就是抓不住证据。

再说庞统所居住的屋舍乃是草庐本就易燃,但凡是稍稍有些火种就容易燃着,故而谁也不会特意往”有人放火”这个方向上琢磨。

就算是有人往这方面想又能如何?

刘琦自打昨日来见庞德公,便一直表现的执礼甚恭。

再加上他适才奋不顾身抢救丑男的行径,哪个正常思维的人会把放火的事往他身上联想?

黄承彦留在了庞德公那边帮忙打理,只是刘琦等一行人返回,一夜无话。

第二日午时,黄承彦返回了居舍,告知刘琦说是庞德公请他前往相见。

刘琦等人当即前往。

四人并没有随黄承彦去往庞德公的居舍,而是去了附近的一池碧潭之边。

碧潭在山脚下,山潭的交界处修建了一个草亭,依山傍水,显得格外清幽。

庞德公与另外一位长者此刻皆在草亭中。

“学生刘琦,见过庞公……”说到这的时候,刘琦又转头看向了那名长者。

那人站起身来,自我介绍道:“老夫颍川司马徽。”

“原来是司马先生,幸会幸会。”

庞德公迈步上前,竟是对着刘琦长作一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