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式模式
战场,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无法被打破的平衡。
三具百米高的机神,如同三颗无法靠近的恒星,形成了一个无法被打破的三角。
究极大撒旦,展现出了足以同时压制两大强敌的、身为“神”的绝对力量与恐怖的适应性。
天霆号·阿宙斯,冷静地与那作用于概念的无形之力,进行着意志与逻辑的角力,持续否定着神权。
灾厄之星·提丰,则像一头永远无法被驯服的、负伤的凶兽,纵然遍体鳞伤,那暗紫色的眼眸中燃烧的,依旧是永不屈服的、最原始的斗争之火。
“呀呼呀呼……原来如此。”
远处的战圈之外,莉莉丝将最后一小块棒棒糖咬碎,舔了舔自己干涩的嘴唇。
所谓旁观者清。
莉莉丝,此刻便是那位看得最清楚的旁观者。
她的视线,轻易地穿透了能量的乱流与机体的装甲,直抵这场战争的核心——那片由舍金娜的意志所构筑的、名为“米德拉什”的现实法则。
当舍金娜以“人类的信仰”为盾,用那由亿万祈祷词构筑的圣光,轻而易举地消融了提丰那足以腐蚀神性的“弑神”概念时,莉莉丝就理解了一切。
理解到了这个世界的“规则”。
在这里,力量的强弱,并非单纯取决于能量的输出,或是位阶的高低。
其本质,是一场关于“故事”的战争。
谁能讲述一个更被“现实”(即此地的米德拉什法则)所接受、更具说服力、更无法被否定的“故事”,谁,便是强者。
舍金娜的故事,是“正统”。
她将米德拉什上帝的叙事据为己有,宣称自己是承载了现代人类最多信仰的、至高无上的唯一神。
于是,在此地,舍金娜是绝对的主角,是万物的尺度,因此她的力量近乎全能。
绘里濑的故事,是“遗产”。
她集合了所有在“正统”故事中被击败、被遗忘的神明们,讲述了一个“旧灵长将希望传承给所爱的人类”的真实历史。
于是,天霆号·阿宙斯能够对抗舍金娜的神罚,因为它代表了被“正统”所覆盖的、“过去”本身。
一个现在,一个过去。
一个正统,一个异教。
双方的故事都足够有力,因此陷入了僵持。
莉莉丝的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弧度。
正统的故事,她不屑于去讲。
异教的联合,绘里濑那个小姑娘已经捷足先登。
那么,还剩下什么?
还剩下什么传唱的故事,能够在这片已然固化的战场上,撕开一道全新的、甚至更为致命的裂口?
答案,不言而喻。
那便是——异端。
不是来自外部的敌人,而是来自内部的、最为恶毒的癌细胞。
是那种明明使用了相同的经典,却能解读出截然相反的、颠覆性结论的“思想”。
要击溃一个“故事”,最好的方法并非是讲述一个完全无关的故事。
而是用它自己的语言,自己的逻辑,去曲解它,污染它,最终……篡夺它。
“呀呼呀呼……原来如此,原来是这样玩的啊,小舍。”
“你既然构筑了一个最棒的舞台,那么,也该我登场了。”
莉莉丝低声笑了起来。
“既然这是一场关于‘神’的扮演游戏……”
她轻声宣告。
“那么,我就来扮演那个,你最想成为、也最不想承认的——‘神’吧。”
莉莉丝闭上了双眼。
那具代表着“愤怒”之罪的萨麦尔/卡麦尔,开始发生剧烈的、概念层面的质变。
那股源自被抛弃、被无视的、灼热的滔天怒火,并未消失。
只是被冷却、被压缩,化作了某种更为阴沉、更为本源的能量。
那不再是求而不得的狂怒,而是另一种,更为居高临下的……
——是“造物主”对于自己亲手创造出的、那充满缺陷的“物质世界”的、永恒的蔑视与厌烦。
“以‘亚大巴多(Yaldabaoth)’为名,我重塑‘无知’。”
“以‘萨克拉斯(Saklas)’为名,我执掌‘审判’。”
“——我即,萨麦尔(Samael)!”
伴随着这宛如圣言的宣告,莉莉丝的背后,那属于她的巨大阴影,开始疯狂地扭曲、膨胀。
从中浮现出的,是一张巨大而模糊的面孔。
狮子的鬃毛。
蛇的躯体。
散发着君临万物的威严,与对万物的绝对否定。
那一瞬间,舍金娜,第一次从心底里感受到了一种发自本能的、生理性的战栗与——厌恶。
如果说,天霆号·阿宙斯是使人愤怒的“异教徒”。
那么,这个新生的存在,就是让舍金娜感到万分憎恶的、必须立刻从世界上清除的“伪经”!
是玷污了神圣性的、最恶毒的“亵渎”。
究极大撒旦也第一次发出了尖锐的、不祥的警报。
【警告!警告!检测到同源性、高威胁度的‘神格’反应!】
【正在进行概念识别……识别名:‘亚大巴多(Yaldabaoth)’、‘萨克拉斯(Saklas)’……最终判定:‘德谬歌(Demiurge)’。】
【——根源性污染。】
与此同时,天霆号的驾驶舱内,绘里濑那清澈如镜的“主之心灵”,也因这股新力量的介入而泛起了剧烈的波澜。
“这个感觉……是诺斯替主义中的‘伪神’。是那个囚禁了‘灵性’的物质世界造物主……莉莉丝……她到底想做什么?”
莉莉丝,缓缓睁开了双眼。
她向前踏出一步,离开了伊普西隆的身边,独自悬浮于半空之中。
没有看向绘里濑,也没有看向舍金娜,而是环顾着这片由舍金娜亲手创造出的战场。
然后,她开口了。
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战场上所有的轰鸣,在每个人的意识中回响。
“——我即是神。”
“——除我之外,再无他神。”
一瞬间,舍金娜的意志,出现了剧烈的、几乎要崩塌的动摇。
因为这句话,本该是属于她的权柄。
是她作为“唯一神”的自我宣告。
然而,此刻,莉莉丝这个本应是“恶”的代表、“堕落”的象征的存在,却将这句话,原封不动地——夺走了。
并非简单的模仿。
是概念层面的“上游劫持”。
是在舍金娜所依据的“神话体系”的内部,找到了一个颠覆性的解释。一个将“神圣”,重新定义为“无知”与“傲慢”的、恶毒的“补丁”。
“不错。”
莉莉丝,不,此刻应称之为“德谬歌”,伸出手朝着虚空轻轻一握。
于是,
战场上漂浮着的空间碎片与物质残骸,仿佛听到了自己真正主人的召唤,开始自行汇聚、重组。
扭曲着,生长着,最终化作了一条条身形巨大、头如雄狮、身如长蛇的、充满了原始与混沌之美的骇人巨兽。
——狮首之蛇,诺斯替教义中,象征着德谬歌权柄的具现。
这便是莉莉丝的选择,诺斯替主义。
它并非一个独立于外的神话体系,恰恰相反,它是在早期基督教文明中诞生的一种“异端”思想。
使用着与《圣经》相同的角色,却赋予了截然相反的定义。
在诺斯替神话中,创造物质世界的“神”并非至高无上。祂被称作“德谬歌”,意为“巨匠”,通常被认为就是《旧约》中的“耶和华”。祂虽然强大,却是无知且傲慢的,自以为是唯一的真神,却不知在祂之上还有一个更为崇高的、纯粹精神性的“灵性世界”和一位真正的至高神。
因此,德谬歌所创造的物质世界,本质上是一个囚禁人类灵魂的“牢笼”。
而在部分诺斯替神话中,德谬歌有三个名字,正是莉莉丝方才所宣告的——亚大巴多、萨克拉斯、萨麦尔。
更为致命的是,舍金娜的本质,“智慧”(索菲亚),在这个故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在诺斯替创世神话中,索菲亚(神圣智慧)是至高神所流溢出的最高位女性“永恒”之一。然而,完美的“智慧”却犯下了一个错误。出于对至高之父的过度渴求,索菲亚擅自进行了一次不完整的创造,导致了一个“流产”的结果——
一个充满缺陷的、精神与物质混杂的造物,在她堕落出灵性世界的同时被一并产下。
这个不应存在的“子”,便是德谬歌。
至此,莉莉丝化身德谬歌,便对舍金娜造成了致命的概念打击。
舍金娜陷入了一个两难的绝境:
米德拉什中的上帝,是旧约上帝。而诺斯替中的德谬歌,也被认为是旧约上帝。
若要击败德谬歌·莉莉丝,就必须对抗这个由自己“身份”所诞生的“子”,这等于是在承认自己“堕落索菲亚”的身份,是在与自己的“罪”战斗,于是,她便不再是“唯一神”。
若要否定德谬歌的存在,就必须否定诺斯替主义这一“异端”的叙事。然而这个异端故事的逻辑,本身就是针对《旧约》这一“米德拉什”的根源文本,难以辩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