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友是大提琴家 第770章

作者:七页情书

  “是啊.”

  “说不定,我这老不死的还有20年可以活呢。”

  拓跋建辉转过头,看向了甘华,笑着道,

  “是该动身了。”

  2026年2月14日。

  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中,数千现场的观众,见证了本届冠军、新晋的世界第一大提琴家甘言雨小姐,与他的搭档、当之无愧的当代古典作曲家之神的林天的求婚仪式。

  这场注定载入世界音乐史册的一幕,同时,也在结束之后,被几乎所有的现场媒体刊登在了头版头条。

  不仅是音乐媒体,就连奥地利国家媒体、天朝人民日报、东京国家新闻等等,也都纷纷转发。

  林天和甘言雨,两位传奇音乐家的爱情。

  在一夜之内,成为全世界乐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大家谈论着这两位19岁少年少女的故事,不断有猛料被媒体和狗仔队不断扒出。

  从林天15岁开始独居生活的传奇之路讲起。

  讲到他为了学费兼职餐厅打工。

  讲到他与大提琴手甘言雨在天台的第一次相见。

  讲到他为了把自己的创作录制出来,四处筹借钢琴。

  命运的齿轮悄悄转动.

  在这些故事的不断深扒之下,世界各国的网友发现。

  这条从“拍一条抖音”开始的传奇之路,到扬名世界的音乐家组合,他们两个人,居然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

  可这一年半的时间,他们是一路顺风而来的吗?

  好像又不然。

  星之杯上,重返赛场的甘言雨几次因为病症,差点倒在舞台上,是林天不断带着甘言雨康复训练,最终让少女战胜了过去的自己,得以勇敢站在了舞台上。虽然最后只是亚军,但却是甘言雨真正开始屠杀之路的起点。

  鹦琴杯上,他们遇到了从百京空降过来,只为将他们抹杀在摇篮中的天朝一代指挥家拓跋建辉,巨大的舆论风暴差点把他们吞噬。是林天怀揣着对甘言雨的充分信任,靠着两人完美配合,后来响彻世界的名曲《D大调卡农》,才得以杀出重围,向天朝音乐圈证明了他们的实力。

  龙琴杯上,面对来势汹汹的两位天骄白俊泽和毛伟昂,这两位号称前所未有的劲敌,如果在不同的时代,或许都能在科尔杯上书写一段属于他们的天朝的传奇。

  就是顶着如此巨大的压力,一首开创了“林天式印象派”主义的抽象巅峰之作《月光》,倒逼着天朝音乐协会甚至连淘汰的勇气都没有,担心自己被钉入历史耻辱柱的他们,只能放任其进入总决赛。

  而在之后,他们甚至团结了白俊泽和毛伟昂,带领天朝所有乐迷,完成了一次“古典”与“流行”的大和解,成就了一段天朝年轻一代音乐家的佳话。

  可在这之后,还是遇到了生死攸关的境地,为了林天,甘言雨宁愿放弃掉了自己一直以来所坚持的所有的一切,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弃赛,震撼了整个华夏音乐界。

  最终,就是在如此绝境之下,他们曾经所创作和发表的所有古典音乐作品,发挥了作用。维也纳注意到了这对来自天朝的古典音乐组合,注意到了他们那霸榜世界音乐销量排行榜的《月光和猫作品集》系列专辑。

  一直以来看似“不务正业”,只是主要为了赚钱而进行的“拍短视频”和“发布专辑”活动,却在这个时候,成为了他们绝地翻盘的重要筹码——他们被破例邀请参加科尔杯。

  世界瞩目的科尔杯传奇,也就由此而诞生。

  纵观林天和甘言雨,这两位音乐家组合的历程。

  说是“一年半”的奇迹,可细看之下,却又困难重重,表面上世人皆惊的“天才组合”,却一点都“不爽”,没有哪一个环节,是很轻松地过来的。

  那么,是什么,支撑他们一路坚持到了现在呢?

  甘言雨小姐那魔王般的大提琴才华?

  林天老师那深不见底的音乐创作能力?

  这些,似乎都很重要。

  但这不妨碍,即便拥有这样的能力,他们仍然困难重重,几次就差一点,前途尽毁。

  一定有什么,有一样东西,是在他们这两项能力之外的,能够在关键时刻,出来为他们“兜底”,让他们即便到了最绝境的时刻,也可以创造奇迹的东西

  是什么呢?

  在一众世界国际音协的专家、学者们,绞尽脑汁,费尽心思,想要研究这对传奇音乐家组合的答案时。

  终于,

  在重新回看总决赛录像的时候,他们似乎,找到了这个“答案”。

  早该想到的.

  这个答案,也是,让一代大提琴家艾萨克·梅克,输的一塌糊涂,甚至在此之后道心崩溃,退出音乐赛事的重要契机。

  就是在《安魂曲》

  那道,由林天的钢琴所发出的指引的力量

  它将几乎濒临失控的甘言雨拉了回来,两人彼此百分百的信任,灵魂由此而共通。

  这就是.

  两人的“爱”。

  甘言雨的获奖感言,不是自私和夹带私货的产物,她真的,是在向全世界,大大方方地,公开了自己在音乐上成功的秘诀!

  只是,当时很多人没听懂。

  她与林天,将自己音乐的成功秘籍,告诉了所有人。

  那就是,与林天的爱!

  许多专家得出这个结论后,都有些接受不了。

  甚至感到一种被冒犯的荒谬感。

  ——“爱”?因为爱情,所以什么困难都可以战胜,什么危险都可以打倒?这是童话故事吗?!

  ——“简直荒谬!音乐是严谨的艺术,是技巧、结构、历史积淀和深刻思想的结晶!怎么能把如此复杂、如此崇高的成就,归结为如此…如此私人化、甚至可以说原始的情感驱动?”

  ——“甘言雨的获奖感言,那分明是情绪激动下的失态!是夹带私货!把个人情感凌驾于艺术殿堂之上!林天最后的求婚更是更是哗众取宠,毁了颁奖礼的庄重!他们这是在亵渎‘世界第一’这个头衔的严肃性!”

  会议室里争论声四起,咖啡杯被烦躁地推开,打印出来的乐谱分析被丢在一边。

  他们习惯了用理性解剖音乐,用数据衡量天赋,用学派传承评判价值!

  “爱”这个变量,太模糊,太不可控,太不.“学术”了?!

  它就像小时候妈妈睡前讲的童话,美好却虚幻,用来哄哄小孩子还行,在严肃的音乐研究殿堂里,这怎么能作为支撑“一年半奇迹”和击败艾萨克·梅克这种理性巨塔的“答案”呢?

  这怎么能让后世的音乐家信服?!

  可是

  当他们带着这份强烈的不适感,甚至是一丝轻蔑,再次将目光投向总决赛录像时。

  尤其是,当聚焦于《安魂曲》

  他们看到了,也听到了,那不仅仅是“爱”。

  那是音乐化了的.共生意志。

  音乐,就是如此神奇的艺术。

  它既是理性的结构,又是情感的洪流。

  它既是个体的表达,又是灵魂的桥梁。

  林天和甘言雨的“一年半奇迹”,以及那震撼世界的《安魂曲》终章,正是这奇妙本质最极致的体现。

  当两个灵魂在音乐中达成最深度的共振与共生,并愿意为彼此燃烧至极限时,他们便能创造出超越所有计算、所有预期、甚至所有苦难的回响!

  艾萨克的崩溃,不是败给了对手,而是败给了自己理念无法容纳的、音乐中那份源于深刻情感的、磅礴的生命力。

  而这正是甘言雨试图告诉世界的,最真实也最珍贵的“答案”。

  最终,

  所有人,妥协了。

  这样的爱情,普通人,或许根本无法复刻吧。

  对于林天和甘言雨来说.

  这个世界,就是属于他们的童话故事。

  “为什么你的自传里面,没有我的事啊?”

  餐厅里,

  徐永不断浏览着外网上讨论得如火如荼的“月光和猫的故事”,发出又酸又不甘心的声音,

  “咱们一起打工的故事呢?还有咱们一起复习高考呢?!”

  徐永不满地大叫道,

  “这些媒体也不行啊!我这么重要的人物都忽略掉了!”

  “可能是你跟我们的音乐事业不相干吧。”

  林天喝着桌上的橙汁,抬起头,笑着道。

  “诶诶,你说话就说话,别抬头啊。”

  徐永紧张地环顾了一下餐厅,立刻伸出手,将林天脑袋上的鸭舌帽檐压低了下去,

  “你要知道,你现在可是超级巨星啊!现在出门,都一定要记住把帽子压严实了,给脸遮好了!”

  “哪有那么夸张。”

  “有!你不知道,自从你从维也纳回来之后,我现在大学身边的同学,知道我跟你的关系,全都炸了,你知道我现在微信每天能收到多少好友申请吗.?”

  徐永一脸埋怨地看着林天,仿佛自己的大学生活都被林天给摧毁了。

  “不是挺好的,你可以趁机多加点妹子,只要别打着我的旗号就可以了。”

  “那不行,冉冉会不高兴的。”

  “你慢着”

  林天像是捕捉了什么关键词,他皱起眉头,

  “冉——冉——?”

  “你先别管这个。”

  徐永正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