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七页情书
文章的标题,也是相当醒目:
【天朝19岁选手甘言雨和林天,一曲古典音乐《土耳其进行曲》斩获98.15分,力压欧洲琴手,位列分组第一,如此惨痛的失败,我们应该反思什么.】
擦!
林天心中一惊。
这标题.怎么这么眼熟??!
这不是他最爱的“反思怪”吗?!
怎么西方国家也有反思怪??
林天立刻点击展开文章。
一篇味道十分熟悉,但因为用的是英文,而且使用的软件是国外的推特,所以怎么读怎么让林天觉得别扭的文字引入眼帘。
【今天,是西方音乐史最黑暗的一天!
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西方音乐,已经来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过去,欧美音乐主导全世界的格局,或许会在今天迎来历史性变化的转折】
味道太正了!!
林天几乎都要看热泪盈眶了。
他有多久没有看到这么纯正的意林爽文了!这可是国内已经绝版了十年的玩意!
然而,
文章的实时评论区上,也还是有不少理智的网友的:
【(说什么屁话呢?哪里有那么夸张??)】
【(疯了吧?就输了一场比赛,就一场!咱们都快被你说亡国了!)】
【(不过就是一场大提琴的半决赛,哪有那么恐怖!)】
【.】
怀揣着好奇,林天继续往下阅读文章。
【就在刚才,在金色大厅所举办的2026年“科尔杯”世界大提琴比赛上,来自天朝的甘言雨和林天,用他们自己创作的古典音乐《土耳其进行曲》,斩获了98.15的分数!
大家可能不明白这是什么概念!
天朝、古典音乐!
这两个关键词,出现任何一个,都是令人无法接受的,偏偏他们一同出现!
过去几十年里,从来没有被我们放在眼里的国家的大提琴手,用了一首我们早已经放弃了很多年的风格的作品,把我们全部打败!
《土耳其进行曲》,我发誓,这绝对是我从业以来听到过的最棒的进行曲!
而它,偏偏是由一个名不经传的天朝作曲家创作出来的。
我去浏览他们以前的作品,非常可怕的是,像这种质量的音乐,他们还有很多很多!
在我们不关注的地方,甘言雨和林天,他们两人的音乐,早已经在天朝大范围流行,甚至在整个亚洲都已经畅销海内外.一张《月光和猫的作品集2》,创造的音乐专辑销量,是我们欧洲国家近一个月以来所有音乐家专辑的总和!
全世界,只有我们不知道,在大洋的那一段,有这样两个早已经登上神阶的音乐家!!】
文章写到这里,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笔者的愤怒。
【我们,到底还要被这样的协会,这样的赛制欺骗多久?!】
【我们必须改变!必须】
第441章 欧洲也有保守派和改革派!
这篇来源于德国著名音乐评论家“X.Y”的文章。
刚好撞在了科尔杯第二赛段,热度最高的时刻。
一经发布,便在推特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各国网友读到这一段的时候,纷纷热议:
【(说的真好啊!这简直就是当代音乐界的信息茧房!)】
【(的确!在这场比赛之前,我甚至从来没有听过月光和猫的名字!)】
【(真是可悲啊!这么利害的东方音乐家,我们居然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如此狂妄的我们,怎么会不输掉比赛呢?)】
【.】
与之相同在进行着的。
是月光和猫的《土耳其进行曲》,现场的比赛录像,正在不断血洗着油管。
当一身白色礼服的甘言雨,在舞台上带着自信而从容的笑容,与搭档欢快地演奏时。
当比赛尚未开始,观众席上,就忽然涌现出一批大提琴手,向两人献上虔诚的致意时.
每一个名场面,都深深震撼了各国网友。
短短一天的时间,并迅速斩获了超过800万的播放,评论超过10万+!
【(怎么能这么牛见鬼!这女孩的大提琴甚至完全不输给艾萨克!)】
【(男孩的才华也完全不输西川悠柏啊!!这《土耳其进行曲》简直太好听了!我已经完全上瘾了!)】
【(更关键的是.他们居然只有19岁!!)】
【(早就知道天朝的高中生卷.他妈的已经卷到这种程度了吗?19岁打世界赛??)】
这两个人是谁?
他们为什么这么厉害?
老天爷!他们还有其他作品吗?!
种种这样的问题,孕育而生。
而就是在这个时候,X.Y的文章发表了。
不仅带着大家,快速了解了一下这对来自天朝的音乐家组合,更重要的是,他几乎是点醒了所有人!
为什么.我们是最后知道的?
凭什么,古典音乐流派的起源不是欧洲吗?
为什么我们被其他国家的人,拿着自己从前最擅长的流派干爆了?
这些问题的可怕程度,远比名叫甘言雨和林天的选手在第二赛段拿到分组第一大得多。
这也是博主“X.Y”一针见血地指出来的问题——
制度问题。
这从前,在国际音协里面,是碰得碰不得的话题。
如今,却被一个德国的推特博主,率先点了出来。
——是咱们的制度,出了问题!!
当文章中,这一句话出现的时候。
几乎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广大音乐工作者,几乎都是倒吸了一口冷气。
【你真敢说啊!】
文章里,
X.Y继续一针见血地指出:
【正是因为我们为了比赛的流量和热度,一步步放弃了包括古典音乐在内的那些看似过气和老土的音乐风格,才导致了我们的失败!
为了过度迎合年轻人,我们现在已经把曾经擅长的所有东西,都丢了个干净!
闭关锁国,不把其他地区的音乐放在眼里,始终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之中.
目光短浅,狂妄自大!
这首《土耳其音乐》,就是来扇我们巴掌的!
诸位,该醒醒了!
还在过度迷信流行音乐吗?还在无脑抵制古典音乐吗?
甘言雨和林天两位东方选手,已经用实力证明了,只要音乐好听,就永远有人认可。
我们到底还要再被国际音协欺骗多久?!
】
这篇堪称21世纪欧洲意林的文章。
不仅在广大乐迷们眼中被奉为新真理。
在许多音乐从业者的眼中,更是堪称圣经一样的存在。
它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完全跳脱出了科尔杯的框架。
全程没有聊过一句大提琴,没有聊过一句科尔杯的赛况。
而是完全聚焦在了此前没人愿意去思考的问题——制度问题!
在X.Y的文章发表后,
许多音乐界著名的学者和评论家都参与了讨论。
著名美国音乐媒体纽约音乐报主编表示:
【(在赛制更改之初,我的确认为,推行音乐比赛大众化是一个非常酷的决定,事实证明,我们也成功了,近20年,全球音乐大赛的观赛人数至少翻了60倍,观众的平均年龄也从45岁到现在的26岁。
可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的音乐赛事发展越来越好,可我们的音乐发展却出现了问题,反传统古典音乐已经到了反魔怔的程度!比赛是为音乐服务的,我们不能本末倒置!)】
国际音乐协会知名年轻学者斯蒂芬发推文:
【(今年的科尔杯观赛人次,已经达到了过去数百年的之最,作为大提琴比赛,现在的世界讨论度已经几乎赶上了美国的“NBA”!
在“全民音乐观赛”的目标越来越近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应该考虑,把更多的注意力,调整回音乐的本身?!)】
上一篇:斗罗:武魂烈空炎链,禁封诸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