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友是大提琴家 第534章

作者:七页情书

  “嗯,看得出来挺喜欢古典音乐的。”

  “假的。”

  拓跋建辉重复了一遍,

  “都是假的。”

第355章 一首揭下虚伪盛世的曲子!

  假的——

  林天一时间不知道,拓跋建辉说的是学生们的反应是假的。

  还是对古典音乐热爱的这份心是假的。

  “什么假的?”林天问。

  “他们并没有你们看上去的那么纯粹——事实上,他们的热爱,并非出自你们的音乐本身,或许更多的是出自对你们身份的追捧.”

  “不会吧。”

  听到拓跋建辉这么说,甘言雨第一个表现出了抗拒的反应,

  “他们的眼睛明明是真的。”

  “这正是我所担心的。”

  “.”

  拓跋建辉将茶杯放回到桌上,轻声叹了一口气,

  “说到底,这不过是年轻人们追赶自我认同文化的一部分罢了,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何学习古典音乐”

  “你到底想说什么?”

  林天放下了那至始至终乐子人的心态,认真地询问道,

  “我们已经坐在了这里,就不用再卖关子了吧?”

  林天早就看出来了。

  今天的这场邀约,拓跋建辉从邀请他们踏入校园,到课堂演奏,再到邀请两人现在坐在他的家中喝茶。

  这个老头,好像始终在憋着什么东西,一件他迫切想要传达给林天和甘言雨,却不能直截了当的,在一开始的见面的时候告诉他们的东西。

  而是,在经历了从校园到教室,再到他的家里,这所有的流程之后。

  拓跋建辉才能娓娓道来。

  这所有的流程,都只是在为拓跋建辉接下来的这番话做铺垫。

  “.”

  看到林天认真的模样。

  拓跋建辉难得的笑了。

  “你这小子.还真是没让我失望”

  尽管心中仍然对这个冒失而又充满火气的年轻人当初的事情怀有怨气。

  但是拓跋建辉又不得不承认。

  他的才华与这股子莽劲,才是他们能够一路走到现在的宝贵财富。

  拓跋建辉站起身,打开落地窗,走到了阳台。

  他扶着阳台,望着校园的景色,背对着两人,

  “我应该没有认真地跟你们讨论过古典音乐的话题吧?”

  “我们甚至没有好好聊过。”

  “至今为止,你们写过多少首曲子了?”

  “.”

  林天还在发愣。

  一旁的甘言雨,却直截了当地说道:

  “18首——如果算上《梦中的婚礼》,就是19首。”

  这丫头记得比自己清楚啊。

  林天暗自惊讶了一下。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你们在互联网上创造了古典音乐的奇迹——这一点,我不再赘述,各路媒体都说的很明白了。”

  拓跋建辉口中一句云淡风轻的“明白”,实际上,在音乐界里是滔天巨浪。

  现在的音乐各界,分为保守派和革新派。

  保守派主张音乐审美不应该被任何事物定义,而革新派追求的是必须紧跟时代潮流,避免被淘汰。

  在保守派媒体的口中,月光和猫简直成为了神!

  他们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做到了多少音乐大家近几十年以来都没能做到的事情.

  让古典音乐文艺复兴,让古典音乐的光辉再一次照耀在了普罗大众的身上。

  尤其是晴江的古典演奏会,所营造出的盛况。

  更让人忍不住惊叹,上一次有如此壮观景象的时代风光,至少也要追溯到两百多年前的欧洲。

  也正因为如此。

  在月光和猫引领的这股潮流中。

  不止是他们两人创作的作品,其他的古典音乐,无论是当代还是近代作品,也都重新获得了人们的追捧。

  曾经那些可能早就已经被时代审美抛弃的音乐,重新被人们所提及

  在所有人的眼里,

  按照现在这个趋势下去,哪怕林天和甘言雨,并没有拿到他们想要的最高荣耀。

  2024年-2025年,很可能也将会作为天朝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被永远铭记。

  将其称之为“音乐史上的文艺复兴”,毫不为过。

  而天朝的音乐史上,也会记录上——某年某月某日,林天和甘言雨的一首《爱的礼赞》,吹起了“古典文艺复兴”的反攻号角。

  “说真的,当年我的乐团要是有你们这样的组合,或许结局会有所不一样吧”

  拓跋建辉感慨道。

  很多事情,当事人是没有感知的。

  就像现在的当下。

  林天和甘言雨还深陷在与现代音乐对冲的舆论风暴中。

  只要顶过了这场风暴。

  上述的一切就绝不是空想。

  两人一定会名垂天朝音乐史.甚至是世界音乐史。

  但是

  拓拔建辉说到这,顿了顿。

  正常来说,一个合格的故事,到现在,也应该引来转折了。

  而这个转折,无比的残酷。

  “现在你们所建立起来的这一切,都是虚假的。”

  拓跋建辉一句话,就将林天和甘言雨否认的一干二净。

  就连一旁的贺智宸都听不下去了,皱起眉头。

  还没等两人反驳。

  拓跋建辉继续道,

  “虚假的专辑销量,虚假的演奏会人数,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这一切都将你们捧上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地位。”

  “当然——我知道,这并非你们的意愿,是保守派,是那些媒体报社们干的好事。”

  “这看起来轰轰烈烈的‘古典文艺复兴’,实际上根本没有多少人真的有在好好了解古典音乐,他们根本不懂,不懂《蓝色多瑙河》的结构之美,不懂你们的《命运交响曲》的情绪震撼,他们只是将这样的曲子剪辑成15秒的短视频音乐广为传播,所有人都只是流量的从众者,他们都在完成一个形式主义——‘古典音乐的文艺复兴’.”

  老头越说越激动,以至于唾沫横飞,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他要独自走到阳台的缘故。

  听着这番话,林天还没做出反应。一旁的甘言雨却是有些黯然地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林天知道的。

  这件事,一直都是甘言雨的心结所在。

  她从一开始,其实就不是很在意,两人的视频获得了多少的点击量,专辑卖了多少钱,演奏会有多少人看。

  这些,在甘言雨那里都是虚的。

  甘言雨一直想要的,不过是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她的古典音乐的魅力,从中获得他们想要的快乐——仅此而已。

  越来越多的流量,和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音乐的快乐。

  这看上去,明明是并不矛盾的两件事。

  却在这里,无比矛盾。

  “这种事情,我们知道。”

  林天说。

  一直以来,他和甘言雨,都有在好好传达自己写出来的音乐。

  他们并不是写一首曲子,然后演奏出来,紧接着发出去卖钱那么简单。

  林天是真的有在跟甘言雨好好思考如何表达这件事。

  不然——他们也不会每次把曲子写出来后,还要大费周章的考虑如何演奏的事情。

  拓跋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