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友是大提琴家 第358章

作者:七页情书

  感受着来自四面八方,评委、观众、媒体记者们的目光。

  林天很清楚,他们在想什么。

  其实林天并不是一个愚钝的人。

  ——一个从少年时代,就开始一个人努力打拼养活自己的人,一直以来都在拼了命想要用努力出人头地的人。

  要说脑子里还剩下多少道德包袱,是不太可能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林天都是一个功利心很强的人。

  去洗脚,是为了找人绑定系统。

  搬运音乐、发布音乐,是为了完成系统任务,赚到更多的钱。

  所以,哪怕他知道,自己一直在干的事情,就是欺诈。

  他也觉得无所谓。

  他给自己取了一个ID——FAKER。

  即便这个谎言,永远不可能被拆穿。

  只要把它们当做工具,当做实现梦想的桥梁.心中的道德感,就会自然而然地放下了。

  可随着林天与甘言雨一起拿下了一个又一个舞台。

  随着林天慢慢地开始享受起了舞台带给他的满足感。

  随着这场东京之旅的开始。

  国际互联网上的舆论、现实里遇到的真人危机。

  像是独自重新走了一遍甘言雨当年走过的道路。

  林天从未如此深切地感受到,甘言雨口中的音乐梦想背后所代表,是如此的沉重.

  现在的林天。

  已经没办法继续以一个平和的心态,来对待“搬运作品”这件事了。

  如果搬运这些作品,

  就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功成名就

  那么,他们说的对。

  自己根本配不上这些作品。

  他就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欺诈者。一个没有了前世记忆,就一事无成的loser。

  所以.

  林天深吸一口气。

  终于,他的目光寻找到了那个身影。

  不难找。

  甘老师永远是那么的耀眼,她的可爱动人,哪怕淹没在人海之中,林天也总能在第一时间看到她。

  少女注意到了林天的视线,立刻举起了摇晃着的小手,两眼弯弯,笑得格外清甜。

  政治老师教过我们。

  权利与义务是相对的。

  甘言雨所说的“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她的古典音乐”的梦想。

  这其中,不仅包含了甘言雨的自我满足。

  更重要的一项,其实林天还没学会。

  ——让全世界都能感受到古典音乐的魅力。

  这对甘言雨来说,甚至比大家都喜欢她的演奏还要开心得多。

  在前段时间里。

  林天已经在甘老师的身上,已经学到了如何享受舞台。

  那么,这一次。

  林天学到的内容是——

  让全世界的观众们,都能感受到,来自另一个世界的音乐的魅力!

  所以,

  那些质疑,非议,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了!

  欺诈者也无所谓,说自己的演奏能力匹配不上音乐也无所谓!

  仅此的几分钟时间。

  林天要完成,属于自己的演奏的意义!

  林天在钢琴前坐下。

  敲响了,第一个琴键。

  “”

  一道较为抒情的前奏。

  开始回荡在东京国际音乐厅中

  它充满了神秘感,带着一丝沉思而忧郁的氛围。

  “(有功力的啊,没有油管上说的那么差劲啊。)”

  安静的休息室中,一个人说道。

  只是一个前奏。

  在场的人都是钢琴家,几乎都直接能听得出来。

  职业水平,肯定是有的。

  说人家是演员,的确是太过分了。

  不过,这并不是重点。

  随着前奏衔接到发展部分。

  钢琴慢慢变得厚重,出现了更多的快速跑动、跳跃和和弦。

  旋律逐渐展开,情感逐渐增强。

  房间内,钢琴家的眉头微微皱起。

  刚才的忧郁情绪好像.变为了愤怒?

  其中一个人的脸上渐渐舒展开来,

  “(这曲子,好像有点意思.)”

  然而,

  还没等这个人把这一句话说完。

  突然——

  激昂的、强烈的、愤怒的音乐,如猛水般袭来!

  林天的指尖在钢琴上飞舞,燃烧着愤怒的火焰。

  连续的快板和急板,极致的fortissimo(ff)

  大量的八度音阶、快速琶音和复杂的和弦!

  在和声达到了最大化的紧张过后,所有的一切,在一瞬间全部释放。

  “爽!!”

  姚瀚一拍桌子,大喝一声。

第267章 《克罗地亚狂想曲》

  在姚瀚大喝的同时。

  一旁的所有钢琴家,白皮肤的、黄皮肤的,也是一个个纷纷张大了嘴,有些发怔地看着舞台上的表演。

  这是怎样极致的释放?

  就像是积攒已久的火山喷发。

  在一系列的不和谐音程增强紧张感后,于一瞬间,将宁静转向激动,将忧郁转化为愤怒,全部一股脑抛了出来!

  抑扬顿挫,跌宕起伏!

  震撼。

  除了震撼,找不出第二个形容词!

  林天持续进行着演奏,将所有的身心,全部倾注到了音乐当中。

  《克罗地亚狂想曲》,是由托赛·赫吉克创作,克罗地亚音乐家马克西姆演奏的。

  它的背景是1990年克罗地亚从南斯拉夫独立出来时,因民族对立而引发的战争。

  当时身处其中的马克西姆和他的老师Marija Sekso,依然决定继续坚持他的音乐课程。对当时十几岁的马克西姆来说,钢琴已然是躲开战火与硝烟的避难所,是他活下去的动力.

  后来,马克西姆被困地窖整整8天,在从地窖中被解救出来之后,他马上投入练琴,动身前往首都札格拉布参加比赛。

  在那场比赛中,马克西姆用音乐描述了饱受战争创伤后克罗地亚灰烬中的残垣断壁,夕阳倒映在血泪和尘埃之中,明快的节奏,悲哀的画面.

  并,取得了冠军。

  是的,

  这首看似激情四射、激昂无比,旋律令人上头的钢琴曲

  实则,背后里流淌出来的,是克罗地亚人民的血与泪。

  “(好听好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