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寒冷孕育彪悍
随着资料一起来的,还有港岛大圈帮的大圈豹。
招商办主任于海,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秃顶男人,带着黑框眼镜,穿着四兜中山装,脚下一双三接头皮鞋,身上没有什么官威,面相看着很和气。
但,是不是真和气,就不知道了!
于海在办公室见了石队长,没有寒暄,直截了当的问石队长李信的信息。
“石队长,你对港岛情况很了解,长话短说,把这位大富豪李信的情况,给我详细的介绍一下,但是,一定要慎重。
这位大富豪,回来投资计划书上的产业很大,一定要客观的讲述,不要带个人情绪,你明白了吗?。”
石队长真不敢在于海面前放肆,坐在沙发上,双手扶膝,很是拘谨。
“报告于政……于主任。
李信。
男。
现年二十三岁。
西贡区——议员。
港岛红信集团公司——董事长。
港岛顶级社团——洪兴社二路元帅。
在社团内部,地位仅次于龙头蒋天生,说话分量很重。
旗下有红信影业公司,红信院线公司,红信房产中介公司,红信安保公司,红信出租车公司。
由这五家公司组成红信集团公司。
资产大约两亿左右,其中红信房产中介公司没算在内,这家公司扩张太快,没办法给出具体估值。
红信院线就是原邵氏院线,被他用一亿现金收购。
其中红信安保公司,拥有港岛颁发正规枪牌五十张,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武装力量。
安保公司经理,副经理,成员,都由内地退伍军人组成,很得他的信任。
这种信任程度,要远超他旗下的门生马仔,很是不可思议!
于主任,大致情况就是这样。”
石队长做完汇报,眼神直视前方。
于海扶了一下眼镜,面露微笑的问道:“你是说:他是心向内地的?。”
“据我了解的情况,是。”
“很好嘛!李议员是爱国同胞,不是什么二路元帅,这点,在以后的接触中,一定要注意,不要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同胞爱我们,但是……我们也要拿出态度,不要在他面前,玩你的老一套,你明白吗?。”
于海警告的说道。
石队长苦笑一下,赶紧回话:“于主任,我没这本事,那些手段在他身上没用的!
我要是敢这么干,以后再港岛江湖中,在没有我的立足之地,可能大圈帮内部,都会把我交出去。”
于海有些诧异,好奇的问道:“哦!我们的小朋友,他在港岛威慑力这么大?。”
石队长整理好思路,这才开口说道:“李信,在港岛江湖中有个花名,叫“神仙信”,是港岛江湖中最出位的白纸扇,被称为港岛江湖有史以来第一白纸扇。
还是配两把扇子的白纸扇,一把洪兴,一把胜合。
而且,其人及其不讲道理,江湖上没有什么人敢无故招惹他,及其难缠,最早时期还有两个花名“刀王信”“鬼见愁”。
“刀王信”是打出来的花名,“鬼见愁”是指他的手段,及其阴险狡诈,无所不用其极,把同为一个社团的堂主,祸害到主动认输,社团龙头出面才平息此事。
他在江湖上做过几件大事。
第一件事,
讲数把别人家的堂主讲过档。
第二件事,
港岛花炮会上,徒手打死他拜门大佬金刚的仇家。
第三件事,
打败港岛合图双花红棍李正仁,赢下这位被称为港岛江湖最能打的人,用一个澳岛赌厅换李正仁过档。
第四件事,
就在我回来前,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把洪兴屯门地盘换到了湾仔。
普通江湖人做出一件事,就可以扬名江湖,他却像是随便做做,事情就成了!。”
于海听有些出神,这个小朋友有点意思,又问出了一个问题:“江湖上那些小老鼠就不要提了,他除了欺负江湖中人,对普通人也这样吗?。”
这问题很关键。
石队长马上给出了答案:“于主任,李信这个人,从来不对普通人出手,在西贡,他可以说是土皇帝。
那里的居民对他的认可度很高,可说是一呼百应,西贡没有他办不成的事。
而且警署从来不找他麻烦,据说:他在警署的档案一片空白,没有确切的海底名册,他就是个清白商人。”
于海满意的点点头,脸上露出笑意,直接开口给李信定位身份:“很好嘛!这就很好嘛!李议员在深城前期投资,就高达上亿港币以上,这是爱国同胞。
没有证据的话,以后都要烂在肚子里,不要乱说话,听清楚了吗?。”
于海的声音低沉,话语也不重。
但,石队长却吓出了一身冷汗,这是在警告他不要再提李信的江湖身份。
于主任话里一个关键词,引起了他的注意,上亿?
小心翼翼的说道:“于主任,李信不会再胡说吧?他怎么可能拿出来一亿港币现金?。”
于主任在心里感叹,这个死脑筋啊!
“人家能一亿现金收购邵氏院线,怎么就拿不出一亿港币现金?。”
说完,眼神变得锋利,看着他警告道:“不该管的别管,只要能带来外汇,他就是偷的,抢的,那也是他的本事。
只要是外汇,我就敢要,不管他是从哪里来的,明白吗?。”
“是!”
石队长起身敬礼。
第57章 李信普通人的胃
看着镜子里,一身立领中山装的自己,李信很是满意。
让带来的人,在招待所解决晚饭,他带着雷耀扬去赴于海主任的约。
招待所包厢。
于主任带着秘书,李信带着雷耀扬,四人坐在酒桌上推杯换盏。
酒至微醺,两人聊起了投资事项。
于海温声问道:“李董,你们厂房和研究所要建在哪里?有心仪的位置吗?。”
李信从带来的公文包里拿出资料,伸手递给出。
“于主任,这是我们厂区和研究所的规划图,地点我们选择蛇口,这里有港口,过海就是港岛,有些电子器件,需要从港岛运过来。
还有就是,最小用地面积,需要一千五百亩,这是前期用地,后期扩产,土地面积需要更大的地方。
不知道现在蛇口,还有没有位置,要是没有,我们还要重新规划。”
“有,必须有,蛇口基础设施从七九年建设,到现在已经完善,可以为企业保证各种保障。”
于海回答的很干脆。
没有也要有,对敢于现在回来投资建厂的港岛同胞,他会给出最大的诚意。
现在港岛人心惶惶,不可终日,需要一个敢为人先的爱国同胞站出来。
给那些摇摆不定的人,一个定心丸。
既然人家都把诚意摆出来了,他要是不给个答复,很冷人心啊!
李信把他最关心的问题,问了出来:“深市能给到什么条件?。”
“最好的!”
于海回道。
……
这顿饭吃的很成功,李信拿到了他想要的所有政策倾斜。
厂区用地年限,五十年。
土地面积,一千五百亩。
别觉得大了,这都让李信感觉小,一百五十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前期肯定够用,后期绝对不够。
土地总使用费,每亩六万元。
这都是给他便宜了不少,标准费用是每平方米一百元使用费。
李信用港币现金结算,付出了九千万港币现金,用土地作为抵押,在中银贷款一亿人民币,用于厂区建设。
(为了写书顺畅,汇率一比一,一美元兑换七港币,作者知道现在五点多,作者查资料了,但是太杂作者都能把数字记错,大家读着也不顺畅,要是感觉不适,我先道个歉)
等一切事项安排完毕,交付土地使用费时,中银人员的眼睛,都快要被吓的瞪出来了!
建国等人从几辆车的后备箱里拿出九个旅行包,每个包里一千万现金。
款项结清,李信没有在耽搁,跟于主任握完手之后,直接告辞离去。
回到招待所,李信把雷耀扬叫到房间里,直接交待道:“耀扬,你先把电子研究所建立起来,不要等着蛇口厂房。
一定要用最快的时间,把VCD研究出来,这是我安身立命的本钱,所有资料都留给你了,剩下的事我也不懂。
不过以老家电子工程师的水准,应该不难,我要回去联系电子元件厂家,这边的一切都交给你负责。”
“大佬,你放心,我心里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