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五四四五五
这七八百人中去除足轻农兵,有武家身份的人最多只有两百人。
圣人口中的义士,自然不会是指乡野贱民,至少是有武家身份的地头地侍,都是跟着蒲生氏乡死守城头,尸山血海杀出来的姬武士。
义银说,上报的军功卓越者,由同心秘书处酌情授予斯波编制。
那么谁来上报?当然是守城义军主将蒲生氏乡!又是谁来审批?当然是同心秘书处首席蒲生氏乡!
一起刀口舔血的交情,蒲生氏乡会好意思卡着战友们的前途吗?
只要她肯在手指缝间松一松,漏出一些斯波编制,在场义军就笑不动了。
岛胜猛看了眼主位上的义银,嘴角上扬。
圣人一向慷慨,这是故意给义军发福利,满足她们的渴求。
蒲生氏乡管着斯波遴选,有她帮衬,这群义军姬武士是赚大了。
就算蒲生氏乡最后弄出百分之五十的军功卓越者,给上一百编制,岛胜猛也不奇怪。
当兵的最讲究战场上背靠背的战友情,蒲生氏乡如果铁面无私,不干人事,那以后就没人真心跟她打仗了,这对大将而言可是噩梦。
圣人自然明白这道理,所以这些义军中会有很多姬武士拿到斯波编制,最后肯定是编入关东斯波领序列。
对此,岛胜猛是支持的。
圣人把东武藏之地并入关东斯波领,岛胜猛管理的领地一下子多了十几万石,她其实也很头疼的。
大胡领也就几万石的体量,圣人一下子把关东斯波领**十几万石,让岛胜猛管理,这也是太看得起岛胜猛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岛胜猛手下的姬武士团数量不足,管不了十几万石的土地,全部下放也就是摊大饼撒胡椒面,找不到存在感。
这些义军都是来自利根川下游,也就是隶属东武藏之地的范畴,正好是岛胜猛的管辖地区。
她们已经在此战中证明了她们对斯波家的忠诚,如今又拿到斯波编制的重赏,忠心更加炽热。
岛胜猛很乐意收下这批姬武士,用以充实自己对东武藏之地基层的控制力。
其实不单单是她们,跟着岛胜猛拿下关宿城的东武藏武家,岛胜猛也会借机提拔一批,上报军功求取斯波编制。
有了这两拨武家的入编,斯波家对于东武藏之地的基层管理,至少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始,只等北条家转交行政权力。
义军山呼万岁不止,义银轻轻举起手,所有人却立即噤声,针落可闻,这一无上威望让在场诸姬的呼吸声又沉重几分。
义银看向小田氏治,微笑道。
“小田殿下,若不是你提前探明消息,赶到古河城通知我,此战也不会如此顺利。
更难得的是,你在小金城守城时智计百出,蒲生氏乡受你照顾,我很感谢你。”
小田氏治鞠躬,连声不敢当,她恭谨道。
“外臣只是尽自己的本分。”
义银笑道。
“你可不只是尽了本分,你是有情有义,我自不会亏待。
小田城,下妻城,土浦城,还有那个什么。。海老之岛城,呵,这名字还挺难记。
我不管这些城池现在在谁手里,战后我都会替你讨回。小田家这些年被侵蚀的领地,也会全部交还给你,一分地都不能少。”
小田氏治激动万分,一时老泪纵横,伏地叩首道。
“外臣谢过圣人天恩!”
这些年,小田氏治与佐竹,结城,宇都宫各家都有交战,数次丢失居城,狼狈逃窜避难,麾下重臣如真壁等寝反,更撕裂领地无数。
但今日有圣人发话,谁敢不遵从?就算小田氏治过分一些,指着边界说记不清了,把领地向外多延伸一些,也没人敢反驳她。
功高莫过于救驾,文治武功小田氏治她占了一个忠字。
周边如佐竹,宇都宫,结城各家,都在此次战事中有污点,背着罪责,谁敢和小田氏治多做计较?
小田氏治背靠圣人,手握救驾之功,以圣人的仁厚念旧,小田家三代人的富贵可期。
她这会儿激动万分,一老妪哭哭啼啼真有些辣人眼睛。
第1718章分封义子在关宿
义银耐着性子安慰了小田氏治几句,小田氏治便见好就收,退回席位中。
小田家已经吃到了甜头,再继续霸着舞台表忠心,很不合适。
别人家还伸着脖子,咽着唾沫等恩赏呢,你个老太婆哭个没完没了,谁愿意看,差不多得了。
小田氏治一退,义银笑着对甲斐君招手。
“小子,你过来。”
甲斐君嘻嘻一笑,大大咧咧跑到义银的主位之前,磕了个头。
“义父,之前我带队夜袭可是死伤了不少亲戚朋友。
我拍着胸脯保证他们会得到重赏,您可不能让我丢了面子,恩赏轻了,我以后说话就不好使了。”
义银哈哈一笑。
甲斐君说话没轻没重,但在场姬武士们不会和一个没长开的半大孩子计较,更何况还是个男娃子。
义银一把扶起甲斐君,让他坐在自己身前,说道。
“义父自然会让你风风光光回去,让你以后说话都好使。
男子军损失多少?”
甲斐君不眨眼的说道。
“来了七十六家的丈夫公子,连带护卫侍从足轻,男子军共有人马一千零二十四人。
鏖战九。。不,十一日,战死一百二十四人,伤残三百五十一人,家家戴孝,义父,男子军真的用心了。”
义银点点头,战损超过百分之十就算精锐,伤残近半还能坚持作战,这何止是用心,没有全军崩溃都是奇迹。
不过,男子军的姬武士都是主家近卫亲信,为了保护丈夫公子,自然是死战不退,比起一般军势的意志力更顽强。
但即便如此,死伤这般惨重还能稳住军心,妙印僧真是个人物。
只可惜他与由良成繁所生的两女一子都是庸才,这对英豪夫妻心情也挺郁闷吧?
父母牛b,孩子平平无奇,这是许多英杰人物的痛处。
北大清华的学霸爹妈永远不明白,这么简单的题目,自己随便做做,为什么自己孩子就看不懂呢?
由良成繁一代枭雌,无奈生了两个废物女儿,好在她有个好外孙,甲斐君总算为她挽回了些许颜面。
原本以甲斐君的男儿身,即便他才华出众,最终也得嫁人生娃,被迫屈服于武家传统,碌碌终生。
但他运气好,遇到了义银这位圣人义父,男儿身反而成了优势。
义银就喜欢这个在武家看来不够贤淑端庄的男孩子,如今见他很有战阵军略的天分,更是欣喜。
本来义银只是随口一问,谁知甲斐君对男子军之事倒背如流,了然于心,更让义银觉得他是人才。
既然是人才,就不要浪费了。
为将者的声望好坏,最重要的就是能否为麾下将士谋福利,义银想撑甲斐君,自然要厚待男子军。
义银笑道。
“七十六家吗?金山城兄弟会诸君忠君明义,须眉不让巾帼,每家赐斯波义士头衔一名,由参战的丈夫公子指定。
男子军中战死者,军功卓越者,也皆授予斯波义士头衔。
如有意迁入斯波领,侍奉斯波者,破格录取,斯波义士改换斯波编制,即日入编。”
甲斐君撇撇嘴。
“义父,就这点?”
坐在下首大喜的妙印僧,听到甲斐君如此不知轻重,吓得赶紧训斥道。
“无知孙儿,不可放肆!”
甲斐君也许天赋异禀,但他到底年纪太小,不懂政治上的勾勾绕绕,不知道义银给了多大的好处。
斯波福利体系分为内外,斯波编制是斯波家臣的基本福利保障,一年六石的铁杆庄家旱涝保收,能够保证一家四五口人躺平吃饱。
这可是最低生活保障,拥有斯波编制的姬武士还有进入斯波领各类岗位的优先权,职禄,知行,岗位津贴都非常丰厚。
再加上斯波家的经济强势,斯波领的姬武士还有粮票兑换等补充福利特权,是商人巴结讨好的对象,灰色收入不少。
而在斯波体制外,义银设计了斯波义士头衔,用以感激遵从大义,流血牺牲的别家姬武士。
因为武家的分封体系,家臣的家臣不是自己的家臣,别家的姬武士与斯波家更没有从属关系。
所以,义银特别设计了斯波义士,让别家的姬武士可以享受斯波家六石铁杆庄家的基础福利,却不用承担奉公恩赏的武家义务。
这一举措看似是斯波家白费了粮食,帮别家养姬武士,但事实上是在别家内部制造了坚定的亲斯波力量,别家还不好多说什么。
斯波义士是圣人感谢为大义流血的姬武士,斯波家也没有其他附加的条件,白给的粮食谁不要呢?
但如果斯波义士在别家受了欺负,是可以向同心秘书处申诉的,为大义流过血的姬武士,圣人不会眼看着她流血又流泪。
因此,斯波义士不但有一年六石的经济援助,还有政治上向圣人直接申诉的特权,有这么大的好处,谁家的姬武士不是趋之若鹜?
斯波家的编制与义士,就是一内一外双循环的福利体系。
这些姬武士经济上的富裕,政治上的优待,令天下武家垂涎,形成各地姬武士对斯波家心驰神往的灯塔效应。
义银这一出手,就是几百斯波义士的名额,给足了甲斐君体面。
可甲斐君这孩子不懂政治,不知道这些头衔的可贵,妙印僧唯恐他童言无忌,又惹来麻烦。
这可是在军议之中,就算圣人不计较,旁人会不会记在心里,暗生龃龉,妙印僧也不敢打包票。
而且,圣人给的不只是斯波义士,还允许这批义士自愿入编,更是圣恩浩荡。
武家以前的传统是每个子嗣都有继承权,领地分大分小,每个人总有一份。
但随着时代发展,习惯分家的武家力量很容易涣散衰落,武家渐渐形成了家督继承所有的新传统。
分封不分家,一门众效忠家督,换取知行地,使得领地不散,实力集中。
但这也导致了另一个结果,那就是长女继承了家督,得到了一切,二女三女往往一无所有,只能自寻出路。
高门大户还好,如武田信玄的姐妹可以统领一门众,成为家督的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