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第107章

作者:五四四五五

  也许有人觉得可笑,但人类社会的组成不需要无懈可击的逻辑,需要的是契约,所有人认可的契约。

  武家社会的基石是幕府将军,这是共识。

  所以,伊贺众对幕府的感情复杂。她们憎恨幕府,又爱慕将军。她们驱逐了守护,又渴望被护佑。

  这千百年的传统束缚,才使得义银能以七八姬武士就彻底降伏伊贺国十万石。

  不是他有多厉害,只是伊贺众早已渴望,渴望回到武家社会的大家庭。

  所以,这些桀骜不驯,杀人如麻的野武士才会如此战战兢兢,饿狼化身家犬,任打任罚,不敢反抗。

  不管社会有多少不公,只要有规矩,就有秩序。人类最害怕的不是不公,而是失去秩序的不安全感。

  不论义银一举掠夺了伊贺四万直领有多让人瞠目结舌,只要他照着规矩来办事,伊贺众就会服服帖帖。

  就这样戏剧般的,斯波家成了实领十万石,直领四万石的伊贺守护。

  如若此战幕府不败,在武家传统中,斯波义银已经算是复兴了斯波家。

  伊贺,斯波义银正意气风发。摄津芥川城,三好长庆一样是指点江山。

  为了此战,三好长庆已经积蓄了好几年的力量。三好家如日中天,她心中却是如履薄冰。

  武家以血缘与武力交织统治大地,各家犹如樱花绽放,绚丽一时,瞬转谢幕。

  三好家现在有四姐妹齐心协力,势不可挡。

  可三好长庆需要解决所有武家为之困惑终身的问题,以后怎么办?

  武家社会起起落落是常态,可前提是你得照着规矩来。

  什么是规矩?血统家格就是规矩,奉公恩赏就是规矩。而三好家是以下克上起家的。

  有人说,唐朝的衰败始于玄武门之变。自李世民后,唐朝每次皇帝更迭,鲜有不流血的。

  武家社会是血缘社会,其中高门与地侍的差距何止千差万别,更绝望的是,世世代代无从改变。

  武家们很矛盾,她们看重家格血缘。但武家,又是以武力争长短的,最为崇尚暴力。

  结果,形成了下克上这一顽疾。

  低阶武家上升,本应该是以奉公恩赏一步步向上走。可武家起落迅速,不在家势强大时迅速上升,等衰败了不一样要下降吗。

  所以,每每有家格血统低贱的武家实力膨胀,就会起野心,下克上篡夺高阶武家的领地。

  可这些武家最后都是昙花一现,湮灭于历史之中。

  三好长庆一代人杰,她如何能看着自己一手壮大的三好家就此走向衰亡。

  因此,她在家中力排众议。

  三好家必须上洛,三好家必须成为幕府的一部分,不趁现在强势发动,日后一定死无葬身之地。

  如果面对的是无法击败的秩序,那么就融入进去,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她从来没有想过成为将军,她要的,是家族存续。

  成为管领代,成为幕府武家的一份子,让三好家的家格血统得到将军,得到幕府武家的承认。

  光是想着此事,她的血液就在沸腾,她的眼睛就在发光。

  芥川城已经变成了一座兵城,三好长庆本家军势与三好义贤阿波军势皆在此集结。

  “姐姐,我明日就出发了,祝您武运昌隆。”

  三好义贤来见三好长庆,恭恭敬敬得鞠躬说道。

  三好长庆点点头,笑着说。

  “也祝你武运昌隆。真是麻烦你了,在堺港征集物资,帮了大忙。”

  此次三好家全力以赴,备队出动了百余,皆是不带农兵的常备军,光姬武士就有近万,足轻足有五万。

  再加上雇佣的四国与近幾杂兵众,纪伊国根来众与杂贺众,又是五六千姬武士。

  其中北路的三好长庆为主力,持有过半军势。三好义贤的偏师也有一成军势。

  剩下的安宅冬康持水军牵制和泉国,占一成,其余三成在南线十河一存麾下。

  光是这一万五千姬武士,就已经是令人胆寒的数量。虽说质量掺差不齐,可数量到了一定界限,也是能吓死人了。

  “姐姐,虽然此战干系重大,可我还是想提醒一句,堺港那边,是否涸泽而渔了。”

  三好义贤在四姐妹中以内政为长,三好长庆这次出战,极力压榨整个三好家势力范围的物资供给军需,让她忧心忡忡。

  三好长庆自然明白二妹的担心,她叹息道。

  “我也是没有办法。你知道,此战关系三好家日后如何。

  狮子搏兔也是全力以赴,何况幕府人心尚在,如果不用大势压制,怕是一时半会儿打不散她们的斗志。

  而我家也拖不起,毕竟四国不是铁板一块。那土佐的长宗我部家,可不会安分太久。”

  细川宗家守护四国,三好家虽然下克上架空了细川家,但缺乏名分的三好长庆对于四国的统治只能以武力镇压。

  其中四国西面的赞岐,阿波在三好义贤与十河一存两位妹妹手中,还算稳妥。

  东面的两国,伊予国在河野家手中,土佐在长宗我部家手中。两家皆是细川旧臣,如今臣服于三好家也是摄于武力,不敢造次。

  一旦三好家军势长期离开四国,难保这些武家不起其他心思。

  特别是土佐的长宗我部家,自上代家督长宗我部国亲起,励精图治。通过征战与外交,将土佐其他六武家一一征服,统一了土佐国。

  如今,现任长宗我部家督元亲已经开始向伊予南部渗透,野心勃勃,让三好家不得不注意起自己的后方。

  万一在近幾与幕府打得两败俱伤,四国后院又起火,长宗我部家崛起。

  那不是复制了当初细川宗家与幕府争辉,导致三好家崛起的旧事。三好家顾头不顾腚,不得被武家们笑话死啊。

  所以,三好长庆不得不用尽全力,希望迅速打败幕府军,以回军震慑四国。

  动员的军势众多,军备物资消耗自然也是极大。

  即便是坐拥百万石领地,把持濑户内海商路与堺港税收的三好家也是大呼吃不消,不得不压榨堺港商人筹措军资。

  三好义贤也是明白这个道理,无奈摇头。

  “姐姐放心,我会尽力在丹波打开局面。”

  三好长庆点头,又勉励了几句,但心中却是不以为然。

  三好义贤与安宅冬康只是牵制丹波及和泉,真正被她赋予厚望的,还是纪伊国的十河一存。

  她已经下令十河一存走大和击垮筒井家后迅速插入京都,甚至还让人前往伊贺看看能不能策动伊贺众起事。

  上次幕府军就已经守出了心得,这次她可不想再打旷日持久的笼城战了。

  足利义辉军势单薄,只要自己能牵制住幕府主力。以十河一存的勇猛就能迅速打通大和,攻下京都。

  到时候,就由不得足利将军不低头了。

  她想着想着笑了起来。

  这一战,稳妥了。

第一百四十八章亦稳

  上尾张岩仓城外,织田信长本阵幕府。

  天色渐晚,信长望着夕阳西下。今天的天气不错,半边天被染得通红,就像是另一边火光冲田的岩仓城。

  丹羽长秀与池田恒兴跪坐在她身后,面面相觑,心中忐忑。

  自夏收后,织田信长就忙不迭发动了北伐。她已经忍了太久,多等一个春天几乎耗尽了她的耐心。

  好在她并没有白等,上尾张四郡几乎传檄而定。

  面对织田信长杀气腾腾的大军,又被下尾张武家们暗通款曲说服的上尾张武家们几乎没有抵抗,就降伏于织田信长的军威之下。

  只有岩仓城,作为岩仓织田家的根基祖地,还是坚持了抵抗不降。

  信长也不急,将一份份各地武家降伏的军报一一射入城中,又令上尾张臣服的武家带兵前来。

  里里外外的各家旗帜在城下纷纷飘扬,让城里的岩仓织田家督信安,惶惶不可终日,城内士气日渐低落。

  到最终,织田信长都没有劝降的打算。在各地平定后的第一时间,命令各家轮番攻城,日夜不歇。

  才一天多会儿,就破了城。

  “恒兴,传我命令。

  织田信安暗杀守护斯波家遗子义银在前,起兵抗拒我这幕府指派的守护代在后,罪无可恕,族诛。

  随她负隅顽抗的武家全部灭族,以为后人警惕。”

  池田恒兴愣了一下,见织田信长毫无感情的眼神看了过来,心头一颤,嗨了一声,出去传令。

  此时的织田信长已经是尾张守护代,领五十余万石的大大名,心思日益深沉。

  即便是她的奶姐妹池田恒兴,也不敢再在她面前随意开口。

  丹羽长秀觉得不妥,也不敢说。

  信长看了她一眼。

  “你是不是觉得我做得太绝了。”

  丹羽长秀犹豫了一下,回答。

  “织田信安不识好歹,罪有应得。”

  织田信长满意得点点头。继续看着让她着迷的夕阳。至于身后岩仓城传来的哭喊声,亦是充耳不闻。

  丹羽长秀抹了一把额头的冷汗,叩首告退。

  现在的织田信长威势日盛,行为比起当初更为专断独行。可就这般专横了又怎样?

  武家们可不管你家督霸道不霸道,她们只要恩赏,只要知行。谁能带给她们利益,谁就是最好的家督。

  岩仓织田家世代担任尾张守护代,又是织田家嫡传宗家。

  不论是守护代的继承冲突,还是宗家对庶族的压制,织田信长都不准备留下她家。

  斯波义银的事情之后,信长就有些懊恼。这次,她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

  所有威胁到她统治尾张的隐患都要剔除,不单岩仓织田家要灭亡,连这次帮织田信安守城的武家也一个不留。

上一篇:斗罗:蚁力破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