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南里的克学调查员 第569章

作者:鱼本非鱼

  由此,木下猜测伏都教女皇一定是高高在上的,常人不可轻见。

  但事情有些出乎木下的意料,伏都教女皇——伟大的玛丽·拉沃,居然是一家美容院的美发师。

  玛丽·拉沃专门为富裕家庭提供理发服务,染烫洗剪吹,不在话下。

  同时,玛丽·拉沃还是一位执业医师、治疗师和草药师、算命师、助产士。

  要是有人向玛丽·拉沃寻求治疗和算命方面的帮助,玛丽·拉沃会不求回报,免费提供治疗和占卜。

  因此,当地人尊称玛丽·拉沃为“女皇”,并非是拥有女皇的权利,而是她拥有一颗仁爱之心,等同于“天使”之类的。

  只不过“天使”是其他宗教的名词,伏都教只会称其为“女皇”。

  当马赛人将木下的情况说明给这位伏都教女皇,木下立刻得到了接见。

  第一次见面,木下就惊叹于玛丽·拉沃的美貌。

  与初次见面时的姆维鲁一样美丽,但身上多了一些圣洁、端庄的气质。

  玛丽·拉沃检查了一下木下的身体,就判断出他经历了某种可怕的献祭仪式,他的身体被作为载体容器,放进了可怕而古老的存在。

  如今,他的身体已经被污染,如果不及时换血,身体会从内部腐烂,在痛不欲生中慢慢死去。

  等那时候,他会求着别人结束自己的生命。

第672章 安室透:我的恋人,你的妈…… (求月票)

  换血虽然可以医治,但换血过程十分痛苦,想要经历一个血液净化仪式。

  现在的木下别无选择,只能同意这个治疗方法。

  在经过三天时间的准备后,木下的换血仪式开始了。

  房间里有一些点燃的蜡烛、以及一些晦涩的图桉。

  木下被绑在木床上,土法制造的特殊仪器插满全身。

  治疗过程有些像是血液透析,将浑身的黑血抽出来,净化之后再送回到木下的身体里。

  只不过这个过程中,木下感觉到了一种与撕裂般的苦痛,他的喉咙都叫破了。

  血液净化不是借助某种科学仪器,而是玛丽·拉沃全程吟唱的某种颂词,还有其他的“根工作者”在仪式阵的周围辅左。

  “根工作者”,伏都教内的仪式操作者,通常也会被求助者称为“博士”或者“祖母”。

  在仪式的加持下,沸腾的黑血被净化成鲜血,再源源不断输回木下的身体中。

  木下感觉到那股强大的意志正在从身体中慢慢剥离,原来的自己回到身体中。

  最终,换血仪式完成。

  伏都教女王亲自在他身上敷满了能够帮助伤口恢复的草药,还给了一些口服的草药,用来缓解疼痛。

  在身体恢复的期间,木下在贝宁的首都里游走,随处可见信奉伏都教的人。

  这种信仰并非强制,而是接受玛丽·拉沃和伏都教帮助的人口口相传。

  一直以来,伏都教都被西方媒体妖魔化,甚至曾一度遭到禁止。

  在西方的恶意丑化下,伏都教被与诅咒小人、招揽恶灵、可怕的夜间仪式、活体献祭等联系在一起。

  但实际上,这些都是外界负面的刻板印象。

  每逢周末,玛丽·拉沃都会和信徒们在广场上聚会,主要是跳舞和朝拜,分发护身符和药水。

  虽然教众非常多,但伏都教不会举行任何会影响其他人的大型仪式。

  等身体痊愈之后,木下自然而然也就信仰了伏都教。

  为了找到治愈母亲的方法,木下开始向伏都教的“根工作者”、一位名叫“John Bayou”的博士学习。

  根工作者经常会使用蜡烛、草药、药油、祭坛、伏都娃娃、密闭容器或者召唤等方式进行祈福。

  伏都娃娃常被人以为是用来诅咒的,但其实伏都娃娃的用途很多,比如保护某人免受邪恶力量的侵害、改变爱情运、带来财富等等。

  伏都教是个万物有灵教派,信仰神明和精灵,例如农业之神——阿扎卡、河与泉水精灵——辛比。

  并且,伏都教的玛丽·拉沃并非是一个人的姓名,而是一个传承制的称号,类似“可汗”。

  现在的玛丽·拉沃,母亲是伏都教的女祭司,两个人都享有“玛丽·拉沃”这个称号。

  在前任玛丽·拉沃墓地里的一个地下室,伏都教的信众会来朝圣。

  据说,只要在墙面上留下“XXX”的符号,就算是向玛丽·拉沃许下愿望……

  在贝宁居住的时间里,木下学习了很多的知识,逐渐成为一名正式的根工作者。

  在此之前,根工作者只在黑人中间秘密传承,他是第一位其他人种的根工作者。

  经历了两年半的学习时长,木下终于决定踏上返乡之路,去治疗自己的母亲。

  (完)

  ……

  看完《非洲漫游之旅》,秦智博松了一口气。

  他从沙发上站起来,舒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体,看了一下墙上的时钟。

  现在是3:20,不知不觉看了两个多小时。

  这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秦智博感觉自己仿佛是在神秘而广袤的非洲大陆上徜徉了一番。

  书中以路上见闻的方式介绍了很多非洲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社会文化。

  更难得的是,作为一本游记书,这本书竟然还有主线。

  从大的主线来看,是主人公“木下”拯救母亲,不远万里来到非洲。

  从小的主线,是“木下”在东非肯尼亚想要带血腥之舌的姆维鲁私奔,但却被欺骗,成为邪恶仪式的祭品。

  另一个主线则是前往西非贝宁寻找伏都教女皇,获得治疗。

  所谓的“漫游”,指的是横穿非洲大陆的这段旅行,一些有趣的非洲人文在这里得到展示。

  但实际上,秦智博看得出来,木下智则主要想描写的其实是伏都教。

  初次见面的伏都教女皇,被木下智则描绘成了某种圣人般善良的女性。

  身为一名伏都教女皇,本可以和教皇之类的享受高高在上的特权,却依旧选择亲自接济平民。

  并且,文中还科普关于伏都教的一些负面信息都是西方世界的恶意丑化。

  这些都让读者感觉这是由一位仁爱的女皇所统领的、拥有秩序的教派。

  如果不是秦智博亲自经历过一些事情,差点儿都要信以为真了。

  “死者诅咒”不光教唆杀人,还制造还魂尸,并且用巫毒诅咒亲自下场杀人,根本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感情所谓的夹带私活,就是洗白啊!

  这压根就是一个伏都教的洗白文!

  书中没有展示任何伏都教不好的地方,全都是治疗疾病、帮助穷人、为社会大众提供便利的服务,绝口不提诅咒和死神的事情。

  其实严格来说,“死者诅咒”也是在帮人报仇,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帮助”。

  只不过,秦智博现在不清楚这本书到底有几分真、几分假。

  关于血腥之舌的事情,木下智则是不是杜撰出来的?

  还有伏都教女皇,是不是确有其人?

  而且最关键的是,书里写的出发意愿是拯救母亲,现实里的木下智则也是这么想的吗?

  为了查清楚木下智则的创作理念,秦智博坐到老板椅上,打开电脑,查询木下智则以及《非洲漫游之旅》。

  关于《非洲漫游之旅》,有一次记者采访作者的对话被记录在网络上。

  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书的最终结局究竟是怎么样的?

  对此,木下智则的回答有些耐人寻味。

  “最终结局是一个开放式结局,广大读者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

  “我的母亲在我还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如果我拥有某种特殊力量的话,应该还是倾向于弥补这些年来的遗憾……”

  “不过就目前而言,我的母亲就是我所在的这个国家”。

  “日本就是我的母亲。”

  这时,安室透刚好从外面回来。

  他站在秦智博旁边,也看到了屏幕上的文字。

  母亲,日本……

  我的恋人,你的妈?

  那我不就……

第673章 来自千面之神的威胁

  “小安回来了。”

  察觉到安室透回来了,秦智博往旁边看了一眼。

  “嗯,刚才去处理一个寻找丢失宠物的委托了……”

  “老师,这个是客户结算的委托费用。”

  安室透老老实实将两张万円大钞上交,秦智博将其中一张给了安室透,另一张揣进了自己腰包。

  虽然安室透在这里是白打工,但秦智博也不是什么恶魔,如果安室透独立完成一些日常的委托,秦智博只抽成50%。

  但实际上,究极打工皇帝——安室透也会在老板看不见的地方摸鱼。

  刚才安室透其实是去找风见裕也,帮下属解决了一个棘手的桉件,顺便了解了一下之前拜托公安技术员分析的“死者诅咒”网站情况。

  “死者诅咒”并不是一个外行搭建起来的网站,网站设有严密的防追踪设置,服务器设立在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