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行摆大锤
“你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一切都不过是在为自己找借口罢了。”
“南北一统,南方休养生息几十年,难道我的子嗣坐上齐国皇帝位,就能有所拖延脚步吗?但是你,因为个人恩怨杀了你的堂兄弟。”
“军功贵族居功自傲不少,温和谦逊也不少!但是你一棒子打死,在他们没有任何过错的情况下,如何侮辱功臣,这难道是皇帝该有的样子吗?”
“面对臣子劝戒,你不仅不醒悟,反而残杀无辜臣子顶嘴,这是我汉家帝王该有的样子吗?”
所有人屏息凝神。
心里不知道有多畅快了。
吕胖子脱下厚重的盔甲,心中的郁郁之气散尽,哈哈笑了起来。
他们军功贵族为什么总是和刘启对着干,有时候还通过各种方法,驳回圣旨,哪怕矛盾加剧也在所不惜。
刘恒也打压军功贵族,为什么别人不反对他!
那是因为刘恒做事,总是有理有据,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
而刘启手段太过于赤裸裸,而且性情急躁,太过于等不及了。
他们这些老臣,年纪最小的,也有六十多岁了。
基本上过不了几年,便会像范思哲一样告老还乡,荣归故里。
但刘启就是等不及了,几年都等不住,因为儿时的冲突,连最后的脸面都不愿意给他们留。
君王和臣子嫌隙到了如此,政治潜规则一次次破坏。
刘启的确有能力治理天下,可要是后代儿孙不孝顺,或者有模学样。
难道还要恬不知耻,要这些臣子为皇室尽忠吗?
刘启注意到旁人戏谑的目光,心中屈辱异常。
他本来就是小气的人,祖父刘鸿如此侮辱他。
心中怒火蹭蹭上涨,刘启一把抓住刘鸿的马鞭,猛然站起身,语气充满了怒火。
“高皇帝陛下,我难道是什么十恶不赦的皇帝吗?我在位四年里,民间赋税有所增加吗?”
“朝堂之间的争斗,影响到了民间吗?南北大战,也没有对民生有什么影响,”
“文皇帝在位时期,你没有任何旨意,你是想后代子孙都是懦弱无为的皇帝吗?”
别说军功贵族了,汉朝朝堂臣子,哪怕世家门阀看到刘启这副样子,也忍不住张大了嘴巴。
这还是这么多年,第一个敢对高皇帝这么说话的人,而且还是汉朝的第三任皇帝,
刘鸿眼神幽幽,仿佛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无数情绪深深埋藏在眼里。
“韩信,你说说我鞭打刘启,你心里是什么感受。”
韩信没想到刘鸿点名自己,直接愣在当场,过了好一会儿,咬咬牙开口。
“大快人心!”
对啊!大快人心,在场所有人,不管是同阵营,还是敌对,都默默点头。
刘启看到这些人神色,脸色煞白起来。
他明白为什么祖父刘鸿,如此生气了。
因为他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个大坑。
在场几百人,代表着天下各大势力,联合起来,足以颠覆汉朝,
刘启靠着霸道,文皇帝留下来的官吏体系,自己慢慢打造的二代军事贵族体系。
只要肯付出代价!当然能镇压所有反对势力,不过民间赋税大概要恢复到十税一。
可这样做,后遗症是相当严重的。
自从高皇帝,皇后桑文,文皇帝,三次执政,君臣相得,相互信任的政治局面,不复存在。
臣子恐惧自己的权位丢失,不是变成阿谀奉承之徒,就是拉帮结派的党争。
后代皇帝对于这些人,自然不满意。
君臣一日百战的时代,便会从刘启这一代开启,贯彻到汉家历代帝王之中。
王道再也没有用武之地,帝王为了快速获得权势,肯定会用霸道,甚至诡道。
长期以往,臣子多做多错,少做少错。
愿意为百姓做事的官员,又有几人?
想到这里,刘启冷汗淋漓,冷静下来之后,他才明白他给后代开了一个多坏的头。
刘鸿看到刘启明白了,也缓缓位置上。
他这个孙子是个聪明人,否则也不可能现在还稳坐皇位。
只可惜容易意气用事,目光也不怎么长远,
刘启声音干涩,垂头丧气地跪在地上。
“祖父,你要废除我的皇帝之位吗?”
作为封建帝王而言,刘启很成功,但是作为汉朝帝王而言,他足以是失败的。
刘鸿扫视着在场诸位权贵,沉思了一会儿。
“我已经很久没有过问国事了!这次主要是你做的太过火,有覆灭汉朝基业的嫌疑,我才下旨。”
刘启眼中猛然爆发出希冀之色。
他当然还是想要做一个大权独揽的皇帝,大不了改正错误就是了。
刘鸿接下来的话,将刘启心中的希望击碎。
“正是因为我离开朝堂太久,所以我并不会发表意见。”
“这些差不多都是跟随我打天下的老臣,只要他们超过半数,还同意你坐在皇位上。”
“那你依然是皇帝!”
无数权贵相互交换眼神,难以掩饰心中的震惊。
这可是罢黜皇帝啊!而且还是高皇帝亲自主导的会议。
刘启仿佛成为了任人宰割的牛羊,屈辱地跪在刘鸿面前。
等待这些权贵最终的商谈的结果。
吕胖子整理着投票箱,脸上露出震惊之色。
“罢黜刘启的投票三百五十一票,赞成皇位不变的,一百二十票。”
第412章 ,军功贵族以下克上的代价,刘禅成为执政王?
在场五百人,来自于汉朝各地,几乎每一处郡县,都有莫大的影响力。
抛开弃票,赞成的,足足有七成,都想要刘启退位。
刘启面对这一切,手指缝都渗透出了血液,无比屈辱笼罩在他心头。
抬起脑袋,目光毫不示弱地望着刘鸿。
“祖父!罢免我的皇位,这一点我没有任何异议,您是太祖,一手缔造出了大汉王朝,江山您想给谁就给谁。”
“可您让军功贵族,朝中权贵这群人决定皇帝之位去留,难道就不怕后世有人以此为依据,堂而皇之造反吗?”
说到最后,刘启更加愤愤不平起来。
“你口口声声说,我性格太过于急躁,让功臣离心离德,让后代君王和臣子一日百战,这是霍乱根源。”
“难道您今天的做法,就不是动乱根源吗?”
这一点,刘启实在是想不明白。
刘鸿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神色放缓了许多。
“刘启,我问你,大汉为什么而创建?”
这是属于皇室必须遵守的国策。
刘启作为第三任皇帝,自然也是知晓,迟疑了一会儿,缓缓开口。
“保护百姓寒门,中小地主生活富足稳定。推动技术发展变革,把握最先进的力量。”
这是两大准则,无论是打压世家门阀,还是汉朝所谓的变法,铺展内库三大坊体系,都是围绕这两点展开。
刘鸿听到两大准备,有些感慨开口。
“是啊!只要汉家每一任帝王做到这两步,无论如何都会立于不败之地。”
“而你善用霸道,最后才佐以王道,等你退位后,你能保证有赤胆忠诚的臣子吗?”
刘鸿并没有说刘启采用霸道,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一直都在觉得他做人处事,太过于急躁,缺乏长远目光。
刘启抿了抿嘴,依然执迷不悟。
“祖父,您还没说,为什么要让这些功臣决定我的皇位,以下克上永远都是大忌。”
不知道什么时候,军功贵族,还有世家门阀,士子大臣已经离开,只留下刘鸿和刘启祖孙二人。
刘鸿轻轻拍了拍刘启脑袋。
“要是一个皇帝,连大部分的支持都得不到,你觉得这是个合格的皇帝吗?”
刘启对于这群人,嗤之以鼻。
“他们也配?”
刘鸿笑了笑。
“可不要小看他们,他们如今是构成汉朝统治基础的一部份,对各地影响巨大。”
“你如果不是要推翻汉朝的话,那只能按照政治规则行事。”
刘启愣了一会儿,默然点头。
潜龙城,从桑文崩殂之后,汉朝第三任皇帝,景皇帝刘启,被高皇帝,还有军功贵族废除。
上一篇:综漫:在下神明,眷族来自万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