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我大汉魅魔,开局就造反 第340章

作者:不行摆大锤

  最起码人家定州太守,那是真心在赈济灾民。

  只不过粮食在刘鸿攻打京都前后抽调下,粮仓不够用,支撑不了度过寒冬。

  刘鸿却是摇了摇头,对这个定州太守评价为庸臣二字,守成有余,进取不足。

  工部尚书萧何站了出来。

  “汉王!决不能让流民聚拢京都城外,否则吏员看管不力,春天极容易引发瘟疫。”

  礼部尚书郭攸之立马不乐意了,立刻反驳起来。

  “京都乃是汉王脚下,萧尚书让汉王见死不救不成?”

  别说现在国库还有钱,哪怕没钱,在郭攸之的想法里。

  抄几个大户,也能将粮食银粮土地分出去。

  在赈济薄粥,度过这个冬天,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以前汉王就是这么做的!现在开国了,为什么不能这么做?

  萧何并没有动怒,平静解释。

  “赈济熬粥,灾民无所事事,容易在京都附近生乱,对于京都经济运行不稳定。”

  “更何况,我并不是说不出赈济灾民,而是换一个方法。”

  林若甫为稍微来了一点兴趣,抬起眼眸,看着这位工部尚书。

  如果是以工代赈的话,那恐怕并不是那么容易。

  毕竟现在京都工厂的工人来源,几乎都是被庆帝弄烂的京畿七县,工人需求度早就饱和了。

  至于土地,早就被汉王分出去了,哪里这么多适合耕种的土地。

  萧何对着刘鸿拱了拱手,缓缓开口。

  “汉王!我提议再次设立两个国有工厂,将精壮成年男子划分为建筑厂,为京都搭桥修路,开井造房屋,允许接受民间私人交易。”

  “而老弱妇孺划分为后勤厂,让他们负责承担后勤工作,烧水煮饭,洗衣服,一系列杂事。”

  这只是提了一个大概,看萧何的想法,似乎已经有了准确计划。

  不得不说萧何适应力是真的强。

  如今汉国大肆兴起工厂,单独为灾民修两个工厂怎么了?

  当然萧何也有私心作祟,为工部提供大量人手。

  不过刘鸿浑然不在意,是人都会有私心。

  只要你有能力,你就上来。没能力还有私心,直接滚出官场。

  “好!既然如此,就按照萧尚书的方法办吧!”

  刘鸿一锤定音,允许萧何在这件事大展拳脚。

  “多谢汉王!”

  萧何拱了拱手,对郭攸之露出一个善意的笑容。

  郭攸之脸色不太自然,勉强笑了笑。

  他的思想还停留在庆国时期,结果忽视了日新月异的汉国,早已经与众不同了。

  林若甫看了萧何一眼,苍老面容浮现出一丝笑容,对刘鸿轻轻点了点头。

  刘鸿笑了起来。

  政事差不多商谈完毕,之后表示军事了。

  一直沉默不语的大将军韩信,站了出来,拱了拱手,冷声开口。

  “请汉王下旨,讨伐庆国!”

  刘鸿罕见沉默了起来,望着韩信没有一丝玩笑的神色,颇为不解起来。

  汉国依靠战略城池,自保有余,进取不足。

  依靠南方的二十万军队,讨伐国债满天飞,已经暴兵到八十万的庆国。

  这怕是自寻死路吧!

  人家庆帝,还有大皇子李成儒,秦家秦老爷子,都是独当一面的大将。

  只要兵分三路,庆帝死死缠住韩信。

  等到汉国国内空虚,其他两路大军直捣黄龙。

  到时候东夷城和北齐,都怕是要蠢蠢欲动了。

  本来按照刘鸿的主意,两年的战略防守,利用新生的工业体系,拖垮庆国的农耕经济。

  随后两年战略僵持,主动出击,跟庆国军队不断拉扯,蚕食庆国疆土。

  随后一年战略反攻,一举覆灭庆国,到时候南方平定。

  便能够磨刀霍霍,挥兵北上,拿下失去大宗师的北齐疆土。

  这份大战略,内阁知道,军方也知道。

  一开始韩信对此也没有提出任何异议,为什么现在想要举兵讨伐庆国了?

  韩信深呼一口气,浑身激动得浑身都在颤抖,递上十万火急的信件。

  刘鸿看完之后,沉默不语。

  内阁诸位成员看完之后,也陷入了纠结和犹豫之中。

  南诏国的白朗已经清除完了,国内所有世家大族,打着土豪分田地的口号。

  这是真正物理意义上的清除,世家大族的所有亲眷,哪怕襁褓之中的婴儿,也几乎被白朗率领的农民军剁碎成了两半。

  随后白朗率领五十万大军,挥兵北上,攻占庆国西凉路的青州,占据了京路,京都路部分土地。

  庆国枢密院指挥使秦老爷子,率领三十万大军挂帅出征,抗衡着白朗的农民军。

  “白朗啊……”

  刘鸿陷入了回忆之中。

  他这个第三任亲兵队长,总是这么激进。

  占领南诏国后,也没有听刘鸿劝告,与民休息,反而把世家大族当做提款机,疯狂屠杀,堆积农民军。

  白朗麾下的农民军,都不能称之为军队了,几乎就是一群流民。

  世家大族一次性被屠杀干净,南诏国内根本就没有办法组织州郡经济发展。

  而至于见了鲜血,在世家大族吃得盆满钵满的农民军。

  也不愿意回到土地中,老老实实种地,收获粮食。

  在民心的催促下,白朗尽起了国内所有大军。

  如同蝗虫一样,北上!

  斩杀着所有世家大族,利用他们的土地银粮,以战养战。

  韩信看到刘鸿沉默不语,更加激动了起来。

  “汉王!天赐不取,咎由自取啊,我只要二十万人,定能在三年时间内,围杀庆国。”

  所有军方将领目光热切地盯着刘鸿。

  有着白朗捅庆国菊花,汉国利用胶州水师,沙州水师。

  足以通过长江天险,踏入庆国的江南之地,来去自如。

  计划到底是赶不上变化。

  白朗算是彻底毁了刘鸿稳扎稳打的步伐。

  刘鸿沉默了起来一会儿,微微颔首。

  “准!”

  韩信和诸多军方将领欢呼起来,有着之前刘鸿封王的激励。

  这群人打定主意,要在覆灭庆国之战中,捞上一个王侯之位。

第335章 ,刘鸿和林若甫的商谈,按部就班,还是军国主义

  大朝会在大部分心满意足的情况下,圆满结束。

  林若甫拄起拐杖,慢吞吞在宫中太监的搀扶下,准备向着自己的丞相府邸走去。

  洪竹拦在林若甫面前,恭敬行礼。

  “丞相,大王邀请你在御书房一叙。”

  林若甫眼中精光一闪而过,刚准备向着御书房走去。

  洪竹招了招手,让几名禁军抬着轿子赶来。

  “大王说了,丞相岁数大了,劳苦功高,以后入宫直接坐轿子就是了,不必步行。”

  林若甫望了一眼轿子,并没有坐上去,反而看了洪竹一眼。

  “汉王准备让我这个丞相退下去了?”

  说他劳苦功高,说他岁数大了。

  不就是在暗示他,不要站着茅坑不拉屎嘛!

  尤其是内阁成员,几乎都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似乎有没有他这个丞相,并不重要。

  洪竹愣住了,很快反应过来,露出一缕笑容。

  “林相多虑了!大王不是庆帝,若是大王真的想让你林相退下去,他会和你说的。”

  “允许林相你能在宫中乘坐车轿,完全是不忍心林相太过于操劳。”

  林若甫看了洪竹好一会儿,轻轻点头。

  他的确有些风声鹤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