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我大汉魅魔,开局就造反 第324章

作者:不行摆大锤

  刘鸿目光有一些怀念。

  “原来是庆国老兵的遗物啊,其实我都快忘了,没想到你还记得。”

  郭宝坤望着这些染着尘封血迹的农具,心脏有些抽痛,低声开口。

  “汉王,他们不应该被遗忘!哪怕汉国境内的,诸多造反之人,都是曾经的庆国老兵出身。”

  刘鸿眼神凝重了许多,看了郭宝坤好一会儿。

  直到郭宝坤额头上浮现出汗水,才缓缓开口。

  “理由?”

  郭宝坤的声音有些干涩,不过依然将心中的话说出口。

  他知道自己这话有些大逆不道。

  竟然让汉王尊敬这群叛乱的庆国老兵,这让镇压叛军的汉军,情以何堪啊?

  不过他依然要说出来。

  因为他是潜藏北齐近十年,依然没有忘记英雄的郭宝坤。

  “英雄值得尊敬!”

  “潜龙湾的将士和庆国老兵,曾经对抗北齐,一路扶持,从血路中厮杀出来。”

  “我们有着共同的故乡,如今因为理念不同开战,但不代表着敌人没有一丝可取之处!”

  郭宝坤说完这句话,脑袋深深埋了下去。

  刘鸿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追忆着曾经还是个纨绔少爷的郭宝坤。

  不得不说,郭攸之的教学水平或许有问题,让郭宝坤文不成武不就。

  但是家教没有任何问题,经历过十年沉淀后,竟然有贴合二十一世纪的迹象。

  “好!我会厚葬这群庆国老兵,不过并不是因为正确,而是因为他们的忠诚,值得我们尊敬。”

  刘鸿轻轻在书上,写下自己的召令。

  他从来不会一竿子打死对手。

  用辩证法看待问题,自己的汉国并不全是好的,只是很多问题没有爆发出来。

  庆国也一定是全是坏的,只是庆帝等人的恶行,遮住了这些人的闪光点。

  郭宝坤感激地笑了笑。

  刘鸿是他遇见过,最宽厚的君主没有之一。

  “我也因为你带着这群庆国老兵的遗物,而才下定主意,让你这个饱读经书的文人,宣传我的三民思想。”

  刘鸿轻轻指了指这些农具。

  从怀中掏出一份书籍,递给郭宝坤。

  “三民思想主旨:民生,民权,民族。”

  “民生:汉国最高赋税十税一,百姓享有一年免费教育权,六十岁以上老人有权向官府领取补助。”

  “民权:国民平等享有所有权力,通过民情大会监督,反映施政者问题,除汉国最高统治者有政治豁免权,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民族:反对老旧以世家大族为首的剥削封建阶级,培养自信自强的汉族百姓。”

  郭宝坤紧紧看了开头一页,脑子猛然炸了起来。

  这是汉王向自己,向历代统治者挥的一把刀啊!

  难以置信地望着汉王,郭宝坤不明白汉王为什么会削弱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

  刘鸿再次指了指自己三民思想,示意郭宝坤继续看下去。

  “汉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坚定不移贯穿,维护豪门小地主,扶持手工工作者,小商户的国策……”

  郭宝坤越看,脑子越炸,整个人浑浑噩噩。

  刘鸿看着郭宝坤关上书籍,眼神中有些意外。

  “这么快就看完了?”

  郭宝坤忍不住低声开口。

  “汉王,你究竟想做什么?”

  曹氏看到刘鸿的这份三民思想,脸色变得异常难看。

  这份思想,再加上刘鸿设置的军政制度,一旦流传下去。

  基本上从根本上,将帝王的权力分割出一大截。

  从君权神授的至高无上性,调整为君权人授的平等理念。

  皇帝还是皇帝,但皇帝又不是皇帝了。

  刘鸿在世,又是开国君主,威望无人能敌,没人敢反对刘鸿。

  那刘鸿的子孙后代呢?

  曹氏忍不住想要伸手抢夺这份三民思想,要将它撕成粉碎。

  却被刘鸿孔武有力的手掌死死抓住。

  曹氏忍不住怒斥出声。

  “你疯了!你这么做以后,皇帝每天受人监督,当着还有什么意思?”

  刘鸿双眸幽幽地盯着曹氏,声音有些冷淡。

  “这并不是你该考虑的事情。”

  刘盈,范若若远在江南庆国。

  汉国汉王世子位置迟迟悬挂不动。

  虽说曹氏明白,这位置极有可能是留给桑文怀中的孩子。

  但是心中还是忍不住幻想,桑文目前也不过是个侧室罢了,她的儿子刘肥未尝没有机会。

  因此才会对刘鸿的种种行为很是不理解。

  只是刘鸿冷淡的话语,让曹氏心头如同泼了一盆冷水。

  原来刘肥至始至终都没有希望成为汉王世子啊!

  刘鸿看到曹氏失魂落魄的样子,心中也有些不忍。

  幽幽叹了一口气。

  别怪他!

  这个汉国第二任帝王的位置可不好做,在皇权被分割肢解的情况下。

  朝堂文武百官,全体国民运用着这其中新奇的权力,肯定要将皇帝插手军政财的手掌打落下去。

  随后又要面临饱受打压的世家大族,大地主,大商人的拼死反扑。

  别说生养在江南庆国,很有可能被教导废了的刘盈。

  哪怕是刘鸿期待的刘恒,恐怕也处理不了这份烂摊子。

  除非有着刘彻一般,极像刘鸿性子的人,敢把一切推倒重来。

  否则谁担任汉国第二任帝王,都是一个死字!

  只有暗中的叛乱分子倒行逆施,忍受不了的文武百官掀起第二次革命,真正将这份制度深入人心。

  汉国的第三任皇帝,才能安稳终生,之后的皇帝也才会老实起来。

  这是张良给刘盈设定的命运,刘鸿没法改变,也改变不了。

  除非他想像庆帝一样,彻底被异化成历代封建君主的一员。

  可真要如此,那还革命干什么,那改革干什么?

  刘鸿深深叹了一口气,似乎是在安慰曹氏,也像是在安慰自己。

  “平平安安当个诸侯王挺好,富贵终生,汉国的帝王不好做啊!”

  曹氏依然呆呆站在原地,不知道听没听清楚。

  郭宝坤看到刘鸿将家事处理完了,才敢缓缓开口。

  “那汉王你想要我做什么?”

  刘鸿笑了,郭宝坤能问出来,大概是已经意动了。

  这毕竟是天下中小地主,地方世家一直追求的梦想。

  限制皇权,增强自己权力。

  不过刘鸿只是做到前面一步,后面一步改成了增强汉国百姓权力。

  “没什么,结党罢了!军政党所有的第一权力,都归汉国帝王所有。”

  刘鸿轻轻抿了一口酒。

  这一切不过是四个字罢了。

  民主,集中,权力下方给百姓,最高权力收拢在帝王手中。

  曹氏并没有看明白,她只是单纯以为皇帝的权里被削弱了。

  郭宝坤听到刘鸿的话后,吓了一大跳。

  自古以来结党,必定营私。

  为什么汉王要结党,还要成为这党的党魁?

  “你陪着纪信慢慢做便是,我时间还长,并不着急,足够你们将这思想宣传到汉国每一处。”

  刘鸿只是淡淡提了一嘴。

  他只是将革命的思想和制度宣扬起来,并让他们深入人心。

  至于以后的事情,还是看后代争不争气吧!或者是能理解刘鸿的,又有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