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我大汉魅魔,开局就造反 第298章

作者:不行摆大锤

  沛公作为潜龙派势力的主心骨,他的一举一动就牵扯到无数人的生死存亡。

  刘鸿坐在椅子上,看到洪竹拿着沛公冕服,脸色头一次有了些许怒气。

  “把冕服拿走,我要穿戴甲胄!”

  洪竹愕然,望着刘鸿苍白的神色,有些担忧。

  “可是大人,你的身体……”

  刘鸿冷哼一声,忍住两股真气在体内对撞的疼痛,站起身来。

  浑然天成的王霸之气油然而生,仿佛刘鸿站在这里,他就是世界的中心。

  “哼!我以战马刀刃定乾坤封沛伯,如今打天下,自然也要甲胄加身。”

  “如果有一天我真的死了,那绝对不是疾病缠身而亡,而是死在战场之中。”

  洪竹眼眶红了起来,对着身边几名东宫太监喊了起来。

  “你们还能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帮助沛公穿戴甲胄!”

  别人都是对自己太宽厚,对别人太苛责。

  而刘鸿恰巧相反,对别人宽厚,对自己苛责。

  刘鸿一直说刘盈,李承乾等人不容易。

  只有洪竹知道,这一路走来,刘鸿才是最不容易的。

  刘鸿在镜子前,望着自己浑身甲胄,仿佛恢复了昔日的荣光,威风凛凛。

  脸上不由自主露出一丝笑容。

  洪竹在一旁不断擦拭着眼泪。

  刘鸿有些迟疑,忍不住摸了摸自己苍白憔悴的面容。

  “很丑吗?”

  洪竹强忍着鼻子上的酸楚,脸上挤出笑容,真情实意赞叹。

  “不!很帅,很威风,我只是好久没看到沛公穿戴甲胄了。”

  刘鸿听到这句话,微微有些失神。

  洪竹打开房门,用尽全身极其大吼。

  “沛公启程!”

  太阳高高挂起,房门上银甲散发出无数光泽,几乎将整个大院笼罩起来。

  在这一刻,刘鸿恍若太阳。

  太平别院的东厂太监,望着如同天神的银甲身影,纷纷欢呼起来,用尽全身极其大吼。

  “沛公启程!”

  守在院外的诸多将领,纷纷松了一口气。

  看来刘鸿身体问题并不怎么大,几年时间足以打天下。

  再不济割据一方,独立一国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太平别院大门敞开,无数亲卫涌出,护送着刘鸿出院。

  所有将士瞠目结舌,望着前方的身影。

  沉寂良久之后,便是一阵欢呼。

  欢呼声如同浪花,一层高过一层。

  曾经跟随刘鸿,参与过两国大战的老人忍不住热泪盈眶起来。

  快十年了,沛公再次与他们并肩作战。

  这是视士卒于兄弟,同甘共苦,妙计频出的沛公。

  出道以来,未尝一败的沛公!

  是他一手重新梳理了军纪军法,以八百人为骨干,创立潜龙湾演武堂。

  将当初的虾兵蟹将,乌合之众,打造成西抗西胡,东控虞国,北平齐国,南威庆国的铁血之师!

  哪怕此时面对的敌人是庆帝,这帮老兄弟也敢悍不畏死地冲上去,用拳头狠狠锤在庆帝的臭脸上。

  十万将士陷入了疯狂之中,齐声嘶吼呐喊。

  本来还有低糜,颓废的士气,在此时突破到了顶峰!

  韩信神色复杂,半跪在地上,以军礼迎接沛公的到来。

  他知道自己只要有十万大军在手,便战无不胜,可以说是最锋利的一把刀。

  但是刘鸿才是将士的灵魂,主心骨。

  叶重和宫典,望着这些陷入疯狂之中的将士,身体忍不住抖动起来。

  完了,全完了!

  他们还想扰乱军心。

  结果刘鸿一出来,他们的所有努力,全部付之东流。

  张良望着此时的刘鸿,一时间也有些失神,随后脸上重新露出笑容。

  只有这样的君主,才会大刀阔斧进行革命。

  也只有这样的君主,才值得他张良的效忠!

  凭心而论,刘鸿领军不如韩信,智谋不如张良,治国不如萧何。

  但他是六边形战士啊,什么都会一点,还善于学习,这些年不断充实着自己。

  刘鸿缓缓举起手中的长剑。

  所有声音很快陷入寂静之中,无数目光落在刘鸿身上。

  刘鸿沉声开口,声音铿锵有力,不复以往的虚弱。

  “诸君,可愿随我伐无道,诛暴庆,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愿为沛公赴死!”

  回应刘鸿的,是无数斩钉截铁的嘶吼声。

第308章 ,承担京畿七县烂摊子,做大事岂能惜身!

  刘鸿笑了起来,目光闪烁着无数火焰。

  长剑直指京都,似乎是要将京都砍成两半。

  “既然如此,随我入京,攻破南庆国都!”

  无数旗帜迎风作响。

  劉字大纛居于所有旗帜之首,引领着十万大军,向着京都浩浩汤汤进军。

  这一次刘鸿领军入京没有圣旨,有的是十万老兄弟。

  潜龙湾骑兵,定州军,守备师,都督护卫队!

  四支军队在韩信的调度下,井然有序,没有一丝混乱。

  史阐立在刘鸿的车驾旁,不断计算着账目。

  刘鸿为什么等这么久,军队还是其次。

  主要就是粮草,攻城器械。

  史阐立将这些年北齐的援助,还有和西胡走私,东夷城的贸易全部计算出来。

  “沛公,此次攻打京都,粮草共有一百二十万石,银两一千四百万两,攻城器械不计其数,你已经羽翼丰满!”

  合上账册后,史阐立有些感慨。

  这还是刘鸿在西北的力量,安东三路虽然划出刘鸿统治不久,不过人多地多。

  这些力量只多不少!

  刘鸿点点头,沉声吩咐。

  “后勤负责粮草押送的十万百姓不要苛待,他们和士卒一样,都是我们最忠心的拥护者。”

  “银两要给,饭也要吃饱。”

  史阐立有些迟疑起来,银两还好说。

  问题是潜龙湾和定州哪怕得到了北齐的资助,毕竟土地贫瘠,不扰民的情况下。

  一百二十万石已经是极限了。

  别看十万石粮草能负责十万大军一个月用度,可那是平时。

  战时敞开肚子吃饭,十万石粮草能撑半个月,已经是极限了。

  史阐立估计拿下京都,哪怕有内应,估计至少半年甚至一年之久。

  节省粮食还来不及,更不用说让负责后勤的百姓吃饱了。

  看着史阐立有些迟疑。

  刘鸿正要说什么,脸色瞬间煞白起来,捂住胸口,汗水不断滴落下来。

  洪竹发现不对劲,连忙将汤药端给刘鸿。

  刘鸿摇了摇头,推开汤药。

  “我这个不是病,是真气太难控制了。”

  随后将目光放在史阐立身上,语重心长开口。

  “我知道你很不理解,但是你觉得京畿七县,你不过一卷公文,便有十万百姓自发护送粮草,这真的是我以前的恩惠吗?”

  史阐立有些不解,难道不是吗?

  或许有一点,但是除了五万悬空庙工匠,谁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押送粮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