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我大汉魅魔,开局就造反 第121章

作者:不行摆大锤

  对于二皇子故意将东门修整的小动作,也只有呵呵二字。

  李承泽脸色有一瞬间极其难看,不过还是很快恢复到了,以往的温润儒雅。

  “这样的话,自然是极好!毕竟都是有功之臣。”

  不过再怎么变化,声音总有些咬牙切齿的感觉。

  “太子殿下,二殿下,三殿下。”

  刘鸿进入城中,先后给三位皇子行礼。

  等到他们拱手回礼后,才飘飘然,回到兵部之中。

  兵部尚书何况果不其然,又抱病在家,打定主意不掺和秦刘之争。

  左侍郎秦恒脸上挂着热情洋溢的笑容,带着六位郎中们迎接刘鸿。

  这笑容是真心实意的!

  毕竟刘鸿都承诺自己将势力退出兵部范围,选择京都守备师。

  要是这件事成功,那秦家就是掌握着枢密院加兵部。

  军队第一家族的身份,无可撼动。

  “刘大人,辛苦了!潜龙湾一战大发神威,歼灭西胡右贤王部众三万人,与西胡可汗阵前对射,这次功绩怕是可以获得侯爵之位了吧。”

  秦恒夸赞着刘鸿的武功,语气有些酸溜溜的。

  他没有实打实的军功,现在不过是个子爵,连个封地都没有。

  而跟自己同龄的刘鸿,已经快要成为侯爵了。

  “我倒是不希望是侯爵……”

  刘鸿淡笑一声,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

  秦恒明白刘鸿的话,要是没有得到侯爵,那刘鸿在朝中的官职恐怕就得再提升一下了。

  不知不觉,周围官员默契离开刘鸿和秦恒两人身边。

  毕竟对着杀气极重的亲卫,这群养尊处优的官员,相当不适。

  秦恒收敛了一下脸上笑容,开始说明正事。

  “副守备可以给你,但是提前你要卸任左侍郎之位。”

  “这一切都是陛下说了算,三品以上的武将任职,枢密院只有建议之权,没有决定权。”

  刘鸿并没有因为秦恒抛出来的诱饵,迫不及待卸任左侍郎。

  秦恒眉头皱起。

  要是强行帮刘鸿坐上京都副守备,这个也行!但是老爷子大概就会猜到了。

  问题是这一切都是秦恒的自作主张,不想事情没办成前,就向秦老爷子邀功。

  正当秦恒纠结之际。

  外面传来一阵嘈杂之声,庆帝身边贴身太监侯公公,带着一帮小太监高声开口。

  “刘大人和小范大人在何处?”

  “秦大人,还没办法做出决定吗?万一陛下让我暂代尚书之职,那我也只能爱莫能助了。”

  刘鸿轻轻巧巧开口,敲打着秦恒犹豫不决的内心。

第126章 ,按照道理来说,你这个级别的御史,没资格参我

  秦恒望着刘鸿缓缓离去的身影,终究没有秦老爷子,憋的住气,咬咬牙急忙出声。

  “京都守备还有几个都统名额,我秦家亲自掌握的,都给你!”

  秦恒已经顾不得手底下,依附于秦家将领的愤怒了。

  在他眼里,只要掌握了兵部,别说几个掌握一营兵力的都统名额,哪怕统领名额也能给予。

  只可惜叶重这家伙,表面豪爽,实则心机深沉,死活,在统领名额上不肯退让。

  “五个!”

  刘鸿停下脚步,露出势在必得的笑容。

  秦恒冷哼一声。

  “三个,不能再多了,你手底下潜龙湾能成为京都守备都统的人员才几个,你吃的下吗?”

  刘鸿没有再说话,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看来秦家对京都守备师志在必得啊!他不过是试探性说出五个。

  没想到秦恒没有反驳,反而跟自己讨价还价起来了。

  要知道京都守备师一共才两万人,五品统领也只能管辖六千人。

  都说秦老爷子是庆帝身边最忠实的老狗,现在看起来,狗也有自己的思想。

  “成交……”

  刘鸿不再犹豫,脚步踏出去,迎着皇宫中浩浩汤汤的太监队伍走去。

  范闲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跑来,跟着侯公公谈笑风生,一时兴起还搂住侯公公肩膀,态度亲切。

  “侯公公!”

  刘鸿看到侯公公后,颔首行礼。

  侯公公看到刘鸿后,眼睛亮了起来,连忙摆脱范闲纠缠。

  “既然都到了,那老奴就带路了。”

  “哈哈……二哥,刘鸿和范闲入宫,大概是接受封赏,你觉得是不是应该准备一份大礼啊。”

  太子看到前方的刘鸿二人,对着李承泽幸灾乐祸起来。

  没想到这时候李承泽,嘴角微微勾起。

  “这是自然,太子殿下,臣早就给他们准备了一份大礼。”

  听到李承泽的话,太子面色微微一变。

  “臣,都察院御史张相,参兵部左侍郎,西凉路副将,沛伯刘鸿,烧杀西胡右贤王部落三万部众,有伤天和!”

  正当侯公公领路,禁军开道时。

  都察院御史张相面容坚毅,手持奏折,跪倒在回皇宫的队伍之中。

  本来满脸肉疼的秦恒,顿时幸灾乐祸地笑了起来。

  刘鸿当然不会被七品御史给参倒,毕竟好歹是三品大员。

  不过在今天这么盛大的日子里,百官相迎,皇子出列。

  刘鸿的脸面算是丢尽了。

  “有什么事直接上奏,挡在禁军队伍算什么事,要是耽误了正事,你负得起责任吗?”

  侯公公脸色沉了下来。

  别看侯公公在范闲,皇子之中没什么尊严,只有赔笑,小心翼翼。

  但他是仅次于洪四痒的大太监,也是庆帝心腹。

  现在脸色沉起来,颇具有压迫力。

  张相一时间有些慌乱,看着远处事不关己的二皇子,底气又充足起来。

  “臣已上奏四五次,每次都是留中不发,万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侯公公还想说什么,刘鸿轻轻摇头,上前一步,站了出来。

  “张相是吧?”

  张相看到刘鸿回应他了,当即一喜,马上昂着头颅,保持着御史刚正不阿的风范。

  “是!难道侍郎大人准备无动于衷吗?”

  “按照你这个级别的御史,还没资格参我,让都御使赖名臣亲自来,到时候我再上书自辩。”

  此话一出,全场皆惊。

  什么是嚣张跋扈,这就是嚣张跋扈。

  虽说这里潜规则,大家都懂,但是你直接说出来就不对了。

  身为当事人的张相更是被气的浑身发抖。

  “你,你,你……放肆!”

  刘鸿冷冷望着张相,并没有说什么话。

  只是征战四方养成的杀戮之气,压迫着张相。

  “身为御史,挡住进入皇宫的禁军,终究是身为御史的礼节吗?你弹劾我没成功,难道就没让上级帮你转交吗?”

  “而你现在当着百官直面弹劾,你是受何人指使,还是沽名钓誉?”

  这句话说完后,刘鸿也没理会张相,向着四周百官望去。

  百官纷纷低下头颅,各部尚书不在场,竟然没人敢跟刘鸿对视。

  生怕引得刘鸿误会,造成不死不休的局面。

  “侯公公,走吧!”

  刘鸿重新换上一张笑脸,突破九品身手下,塞银票的动作愈加迅速起来。

  侯公公还没反应过来,便感受到自己怀中多了一大张银票。

  “走吧,张相是吧,你的一举一动,我会向陛下陈述的。”

  张相闻听此言,哭丧着脸,用哀求的目光盯着二皇子。

  二皇子不知道时候跟太子站在一起,风轻云淡般讨论着什么事情。

  在李承泽看来,这御史本来就是要放弃,要是能让刘鸿当众出丑,自然是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