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儒皮法骨道家心 第350章

作者:朱之月

  除了此次战败主因是在于昌平君的背叛外,也是因为李信这个人确实有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败了,但却也保住了秦军大部~分的兵力。

  光以这一点的上来说,李-信应该是有功的。

  只不过败了就是败了,秦国的赏罚太过于分明,嬴政也是没有办法,便只能撤去李信的军职,给他一条台阶下。

  接下来,文武百官们又是开始商讨着如何进攻楚国,各个官员又要如何做配合。

  具体的进军路线那是九卿会议上才会说的,不可能当着这么多官员的面说出来。

  但是40万大军出征,这就相当于一台巨大的国家机器运转起来,可不是三两句话就能够完成的,而需要上下级各官员的配合。

  不过秦国不比其他国家,秦国的政策运行效率非常的高,尤其是这么多年来各级官员配合已经拿下了五个国家,面对着最后的楚国只要按部就班进行就可。

  这些事情和嬴未这位太尉没有关系,对嬴未来说,他这位太尉当的是相当的轻松。

  嬴未有以李斯为首的几位衷心下属,他就如同现代建立一个参谋部般,这些军中要事嬴未从来都是开会解决。

  具体的事情由这些下属们去办,他们要做的就是每周进行汇报,然后嬴未又有另一个部门进行监督。

  两相交叉运行之下,这让嬴未能够用极少的力气就完成大部分的工作,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内阁。

  只不过这个内阁暂时只能管理军事上的一些事,而且没有任何实权。

  但没有关系,等以后自己成为了皇帝,就可以将这一套班底继续运转下去。

  这不但能够给自己节省大量时间,也可以减少精力付出。

  再加上大一统后最困难的工作都已经由嬴政完成,之后自己这个皇帝就可以当得开开心心了。

  当然如果这样做的话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容易大权旁落,自己的权力很可能会被底下的人用欺君的手段给夺走。

  不过对此赢了也早就有解决的方式。

  其一便是影密卫,嬴政虽然建立了影密卫,但是他并没有把这个组织太过于看重。

  在嬴未看来,如今的影密卫权力还是小了一些,虽说也有监察百官的责任,但是百官对影密卫一点都不畏惧。

  如果等到嬴未当上了皇帝,他必然要加大这部分职权。

  其次现如今的官僚体系晋升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底层官员没有一个具体的晋升渠道,这也是门客存在的根本。

  嬴未可不想玩什么九品中正制,他需要的是科举制。

  只有让所有的底层官员都成为天子门生,才能极大的限制住相权。

  不要看如今的嬴政大权在握,甚至他还把相权分散,但实际上相权依然在掣肘着他。

  这实在是没有办法,毕竟皇帝的精力有限,看似皇帝拥有着官职任免的权力,但实际上那些能够被皇帝任免的官员名单,都是相邦提出来的。

  你不管怎么任免,都躲不开相邦这个位置。

  想要破解这一点唯一的方法就只有用科举来解决,然后一点点的消除相邦权力,直到最后连相帮这个位置都不设立。

  求鲜花

  这也是华夏历史上中央集权的发展。

  秦汉时期的皇帝除非自己特别有能力,一般情况下权力没那么大,真正的皇帝权力顶峰那是在明清时期。

  纵观华夏历史就会发现,真正的国泰民安,国富民强的年代,那就是皇帝大权在握,中央对地方能够完全掌控的时候。

  只要中央的权力被分走,就会让地方的权力膨胀,从而出现割据,那时候便是战乱年代的开始。

  甚至在嬴未看来,现在的秦国其实已经不算是封建社会,所谓封建就是封土建国,那是分封制。

  现在的秦国施行的是郡县制,是要将权力归于皇帝一个人,这应该叫做中央集权制国家才对。

  嬴政正在走神的思索着自己未来要如何治理国家,如何设计制度。

  就在这时,昌平君突然开口道:“王上,臣有一事请奏。”

  嬴政言道:“相邦有何事?”

  昌平君直言道:“王上,秦国若要攻打楚国,郢都乃是重中之重。”

  “此地是我秦国与楚国的交界之地,在被武安君拿下前,其曾是楚国国都。”

  “郢都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会成为秦军的最前线,同时也是物资的集散地点,想要拿下楚国,就必须保证郢都的安定。”

  “但毕竟郢都成为我秦国城池也只有二三十年的时间,其中生活的都是楚国旧民。”

  “那些民众很可能还会怀念楚国,若是在我秦国攻打楚国时他们聚众闹事,恐会不利。”

  “臣请旨,愿亲自前往郢都,安抚楚国旧民,以让后方稳定,让我秦国一举拿下楚国,创不世之功!”

  嬴政迟疑道:“相邦若是前往郢都,那如何履行自己相邦职责?”

  昌平君大义凛然道:“若为我秦国千秋之功,臣愿辞去相邦之位。”

  他此话一出,群臣哗然。

  就连嬴未都是忍不住看了他一眼,要不是知道昌平君的真实目的,嬴未都觉得这人简直就是我秦国最大的楷模啊!

  他嬴未都感动的快哭了乙。。

第二百二十六章 嬴未:事情有变,我要开始争权了!

  昌平君这一番话语,让秦国朝堂的百官们都感到羞愧不已,就连嬴政都是心生感动。

  看看,这才是我秦国的榜样,再看看这满朝文武,你们谁能如昌平君这样,为了秦国的大业和未来,放弃个人荣辱,连权力都可以不要。

  满朝文武都是低下头来,不敢去看嬴政也不敢去看昌平君。

  至于他们心中怎么想的估计没人知道,但在嬴未看来,估计这些人心中都在骂着昌平君脑子有病。

  你不想当相邦就不当呗,非得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来,你这让我们情何以堪?

  至于想让这些阴险狡诈的百官们学着昌平君一样放弃官位,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古往今来除了那少数几个铁骨铮铮的官员外,绝大部分的官员都很明白,当自己失去权力失去了官职,他就什么都不是。

  嬴未看了昌平君一言,不得不说这人还真是厉害,所做的一切都是阳谋。

  哪怕这时候自己说昌平君有背叛的嫌疑,只要自己拿不出决定的证据,那这反而是是找死的行为。

  自己如果这样做那就是给嬴政以及百官们留下争权夺利,贪婪无度的印象。

  所以这时候自己应该怎么办?不用想,当然是支持昌平君啊!

  嬴未上前一步,出言道:“王上,相邦大人有大义,我辈不能及也!”

  “然而相邦大人所言去也无误,此时的郢都需要稳定,正需要相邦大人亲自前往,让郢都旧楚民安心。”

  昌平君和现在的楚王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上认楚王是他亲爹,这件事大家都知道。

  甚至某种程度上说昌平君应该是楚国太子,但他却偏偏被自己的父亲抛弃,这想必会让他怨恨。

  也正是因为有这一层关系,所有人都不会相信昌平君会背叛。

  以此时秦国和楚国的实力对比,背叛秦国那不就是找死,况且像是昌平君这种人应该更怨恨楚国才对,这秦国朝堂最希望楚国灭亡的就应该是他。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昌平君这想要亲自去郢都督战的行为,才会让人觉得十分合理。

  但所有人都想不到昌平君的脑回路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他竟然会在楚国快灭亡的时刻选择背叛秦国去楚国当王,这简直不是正常人的思维。

  “相邦大人此举是为我秦国,王上不应撤掉相邦大人的职位,应等到我秦国灭了楚国后,再让相邦大人继续担任相邦之职。”

  嬴未这一番话语不管是嬴政还是百官都是暗暗点头。

  这话说的没有问题,嬴政也不可能因为这件事就真的让昌平君放弃相邦这个位置,那会显得他太过于刻薄寡恩。

  只是嬴政也有迟疑:“那太尉认为,应由谁担任代理相邦?”

  这个位置可不好选,首先这个人要有身为相邦的能力,其次就是这个位置他是代理的,等昌平君回来你还得让位。

  虽说这个代理相邦能够提前拥有相邦的经验,未来没准能够成为正式相邦。

  但是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昌平君还是太年轻了,先秦时代又没有某个职位只能做几年的规定。

  只要昌平君自己不犯错,只要他还能保持自己的能力,以昌平君这年纪,他会做相邦做到多久没人知道。

  因此这代理相邦反而不是什么好位置,大家可能不会听你的,毕竟昌平君只要回来,这相邦还是昌平君的。

  就算是官员中有几人心动,想到这里也会放弃,若是当了代理相邦,那就是成为昌平君代理人,自己反而会失了威严。

  嬴未此时大义凛然道:“王上,过去我秦国一直没有太尉之职,臣虽然当了太尉,但是工作却并不繁忙,这个位置有没有人都是尚可。”

  “因此臣斗胆,在昌平君前往郢都时,臣放弃太尉之职,代理相邦之责!”

  此言一出,群臣又是哗然。

  嬴未此举无异于也是和昌平君一样,是为了秦国大业放弃个人荣辱啊。

  如果嬴未一直处在太尉的职责上,那他就是三公之一,但此时嬴未放弃太尉,反而成为代理相邦,这是明升暗降。

  因为这职位他最后要还给昌平君,平白就低人一等,让外人怎么看?自己处在这个位置上完全就是白干活。

  尤其是这个明升暗降还不是嬴政提起的,而是嬴未主动提起。

  嬴政闻言,心下感动,只觉得三弟真是为了我秦国鞠躬尽瘁啊!

  嬴政太了解嬴未对当官的拒绝,知道他这人喜欢躺平,不喜欢做事...

  但是在这个秦国即将一统华夏的时刻,就连三弟都愿意担起职责,不怕艰险和困难,甚至愿意低人一等,也要去为秦国发光发热。

  有三弟,孤真是如虎添翼!

  嬴政这时候语气都是激动了几分,当即道:“好,既然太尉如此说,那就由太尉担任相邦!”

  对嬴未的能力,嬴政是绝对信任的。

  嬴未之所以突然转了性子,要去做事,那是因为大部分的工作其实已经做完。

  一统天下后的整个国策以及要做的决定,当然不可能在统一天下后再进行商讨,那是在天下一统前就要完成的。

  此时的秦国,早就有了一套大一统后的行政方针,也就是说不需要嬴未去耗费脑力,辛苦工作。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也是嬴未在太尉这职位责上,已经进行了一番内阁实验。

  接下来他准备将这份经验带到相邦这个位置上,想必以李斯为首的那群人,一定会如同打了鸡血,帮嬴未去行使相邦的责任。

  而最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嬴未知道自己要开始争了,他不能再玩不争的那一套。

  天下即将一统,嬴政的权力将会抵达巅峰,如果自己这时候依然不争,那之后自己就会有巨大压力,无异于是将自己的生死交1.2给嬴政。

  对于嬴政,嬴未相信的是两人的兄弟之情,但不相信的是他之后作为皇帝的君臣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