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儒皮法骨道家心 第178章

作者:朱之月

  韩国号称有二十万大军,最精锐的部分守卫在南阳防着秦国,五万护卫新郑,还有十万则是防着东边的齐国等国。

  那十万大军虽然战斗力不行,但人数还是不少的。

  虽说若是将新郑围困,那十万大军若是救援,秦国可以以逸待劳,围点打援。

  但什么战术都是相对的,万一韩国最后在亡国的压力下突然爆种,里应外合就突破了对新郑的包围呢?

  况且就算韩国没有爆种,双方交战也会出现伤亡,秦国的目标可不是灭了韩国,而是灭六国,能保存更多的实力就要保存。

  如今从秦国再调一只十万大军来,阻断那只韩军,等到新郑坚持不住,那只十万韩军便只能不战而降。

  嬴未作为长安君,他可不会做出什么夸下海口的行为,也不需要证明自己以少数人打多数人的胜利,拿下南阳他已经证明了自己。

  既然自己能调来二十万大军,为何就要用十万呢?

  战争拼的就是国力,什么奇兵诡计的,都不如堂堂正正之师,以绝对的国力碾压。

  嬴未这时又对内史腾道:“……你在南阳做假守多年,此地民众都信任你。”

  “接下来的安抚工作就交给你了,此次秦军粮草充足,又缴获了从新郑送来的大批粮草。”

  “因姬无夜的原因,今年南阳粮食欠收,那批粮草我允许你动用,以安民心,彰显我秦国仁义。”

  “我会再留下两万士兵,助你守城,并看管那些降卒。”

  这也是嬴未需要秦国再派人来的原因,他不可能把十万大军都调到新郑,不管南阳。

  尤其是南阳还有那么多的降卒,都是韩军的精锐,没有足够的人数看押他们,是很容易出乱子的。

  如此一分兵后,嬴未的可用之兵虽然还够,但依然有点捉襟见肘。

  “喏!”

  内史4.3滕高声应道,此时南阳城破,他也彻底的放下了心,不用担心家人安危了。

  他明白自己要做的就是把后勤工作做好,完成自己的职责,等到韩国战事平定,他也就可以去咸阳走马上任。

  想想自己一介区区韩国南阳假守,就要成为秦国内史,还真有点小激动呢!

  “兵贵神速,事不宜迟,大军在南阳休整一日,明日出发新郑!”

  嬴未起身,大手一挥命道。

  重甲军伤亡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王齮的部下又彻底投靠了嬴未,这让嬴未对这只部队已经如臂指使。

  此次那么多人立下功劳,回去后不但能升爵,还有田地附赠,自然大部分兵士都是磨刀霍霍,恨不得现在就去灭了韩国的都城新郑。

  对于大部分普通兵士而言,他们从没想过自己能当什么大官,但是立功后给予的土地,那可是能一直传下去的,是真正的一家子的根基!

  ……

  就在嬴未进军新郑之时,新郑王宫中,也在开着紧急的朝会。。

第二百一十二章 姬将军,你儿子死了!

  韩国王宫之中,百官一片躁动,不过还是相对心安。

  长安君率十万大军攻韩,如今就在南阳城下之事,韩国不可能没有消息。

  毕竟韩国国土狭小,新郑到南阳也没有多少距离,虽不能像是现代那样消息实时播报,但也是信息传递的极快。

  南阳城坚,又有五万精锐韩兵驻守,长安君此次只带了十万军,哪怕那是秦国精锐的平阳重甲军,也不是那么容易将南阳攻下的。

  因此韩国朝堂之上,百官还能勉强保持镇定。

  一道道的韩国官员的目光都是看向了姬无夜,如今的姬无夜意气风发,仿佛再次回到了那个权倾朝野的大将军的姿态。

  而在上首处大腹便便的韩王,又如过去那样,一副懦弱无能的样子,将大权都是放给了姬无夜。

  韩国相邦张开地见此心下暗叹,他好不容易联合九公子,将姬无夜暂时压下,让其在这朝堂上没有了一言堂的能力。

  但谁想到一次秦军攻韩,让姬无夜再次抓住了机会,拿回了主动权。

  谁叫姬无夜是大将军,乃是韩国最高的军事长官,韩国的南阳又由他直接统辖的士兵镇守。

  而南阳又是韩国最重要的屏障,不容有失,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住国家,哪怕是韩王面19对姬无夜,都要唯唯诺诺一番。

  韩国将领虽也不少,但没有人比姬无夜更懂军事,也没有人比姬无夜立下过更大的军功。

  “此次秦国攻打我韩国,诸位爱卿有何看法?”

  韩王神色忧虑,还带着那么一点恐慌,对着在场的官员们问道。

  不过虽然这么问,但不管是韩王还是其他官员,目光都是看向了姬无夜。

  韩王安也是叫苦不迭,他成为韩王其实也才十几年,利用百越的战事将自己推到这个位置。

  而在韩王安十几年的为王生涯中,他并没有遇到过任何大的战事。

  上一次的大战还是二十多年前,秦军伐韩,攻克上党。

  当时的韩王为了让秦军退兵,将上党割让给了秦国。

  但谁能想到那时的上党太守不愿归顺秦国,反而把上党献给了赵国。

  由此,便是引发了那场著名的长平之战。

  而韩王安在位的这十几年,他一直没遇到任何大的战事,韩王安也没有什么雄才大略,只想安安稳稳度过一生。

  但谁能想到,安稳的生活终归被打破,秦国又是大举伐韩。

  韩国弱小,已经多年没有战争胜利的经验,一直以来都是割地求和。

  唯有姬无夜有过对楚国的一次大胜,哪怕那次的胜利和姬无夜本身无关,完全是姬无夜运气好,恰好碰到楚军统帅生病暴毙。

  但不管如何,那次韩国唯一的一次大胜,不但成为了姬无夜的进阶筹码,也成为了韩国民众口口相传的故事。

  因此在秦军攻韩之时,韩王安能够依靠的,只有唯一有胜利经验的姬无夜。

  姬无夜老神在在,他心下冷笑,眼角余光撇过白亦非、韩非、张开地等人。

  果然,富贵险中求,上一次追杀长安君还是有好处的,那长安君气急败坏来攻打韩国,这反而给了他这位大将军,再次大权在握的机会。

  为了让韩王安心,姬无夜高声道:“……大王不必担心!”

  “南阳城高池深,又有我韩国五万最精锐的士兵驻守。”

  “攻城不比野战,那秦国平阳重甲军,当年跟随武安君的确是威名赫赫。”

  “但是若想要靠这十万人,就攻破一座有五万人精锐把守的坚城,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况且统帅这平阳重甲军的又不是武安君,而是长安君这小儿!”

  “不久之前,秦国那边传来消息,王齮竟然在军中刺杀长安君,其虽失败,被抄家灭族,但由此也知道秦国内部也是内忧外患不断。”

  “王齮此人从军四十载,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就连这样的老将都选择谋逆之举,其他的那些将领又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

  “那十万重甲军看似声势浩大,但也只不过是花架子,不足为虑。”

  “哼,我就说那南阳之事乃是长安君那小儿指使,否则他为何偏偏选在这个时候攻打南阳?”

  “不过我韩国也不是吃素的,新郑存粮足以支援南阳,在秦军准备攻韩之时,我就做好准备,将新郑的存粮运到了南阳。”

  “只要注意运粮之路不被秦军阻断,就万无一失!”

  “我儿姬一虎虽不敢说良将,但也为人谨慎,他驻守在南阳,正是要为我韩国捐躯效力!”

  “王上,为防万一,此时王上应修书几封,送往其余各国,阐明南阳之地的重要性,让他们发兵援韩!”

  姬无夜一番洋洋洒洒的言论,说的是有条有理,就算是张开地、韩非这些与姬无夜不对付的人,都觉得姬无夜说的没错。

  南阳城哪里是那么容易攻破的,这姬无夜虽然权力心重,贪得无厌,但在军事上却也有两把刷子。

  韩王听了也是心安,他想着姬无夜敢把自己的儿子放在南阳守城,就说明姬无夜对守住南阳有着绝对把握。

  否则他要是没把握,让自己儿子在前线那不是送死吗?

  尤其是最后姬无夜所说的让自己修书给其他国家君主的提议,也展现了姬无夜没有自大,依然谨慎小心。

  种种话语,让韩王彻底的放下了心。

  他忍不住叹道:“……我韩国有大将军在,方可高枕无忧啊!”

  这时候的韩王安觉得,自己可能还真离不开姬无夜。

  在这秦国大军压境的时候,不管是张开地还是自己看好的儿子韩非,他们都没办法,只能依靠姬无夜这位韩国大将军。

  “为君分忧,正是臣分内之事!”

  姬无夜恭谨的跪在地上,一副忠于王上,忠于韩国的忠贞表情。

  实则他心中暗忖,自己要怎么把新郑的军粮给掏空,都送到南阳去。

  到时候稍微做个假账,那些军粮他就都能贪墨下来了。

  在发表了自己为国尽忠的言论后,姬无夜又是阴阳怪气道:“……九公子素来与长安君交好。”

  “不如九公子也修书一封,让那长安君直接退兵如何?”

  这一句话,仿佛戳到了韩王的痛点,他想着自己这个儿子与那个正在入侵韩国的长安君的关系,心下就是有着不喜。

  毕竟平常时候,韩王觉得没准还能依靠韩非与长安君的关系,让秦国不要针对韩国。

  但是现在看来,这种想法太幼稚了,反而现在韩非与长安君关系那么近,让人警惕。

  韩非怎会任由姬无夜给自己泼脏水,他当即出言道:“……此次秦军攻韩,我看到是姬将军追杀长安君带来的祸事。”

  “长安君差点死在我韩国,他又怎能善罢甘休?”

  “况且长安君是使节,姬将军此举,是将我韩国陷入不仁不义,其他各国又会怎么看待我韩国?”

  “姬将军应该庆幸长安君没有死在韩国,否则此次来攻韩的秦军就不是十万,没准是二十万、三十万了。”

  韩王一听,也觉得有理,之前姬无夜竟然去追杀长安君,可是闹的韩国朝堂震动。030

  只不过追杀长安君的不光是姬无夜,还有白亦非这位血衣侯。

  他们两人都是军中实权人物,掌控大军,韩王才是压下愤怒,没有对他们做什么。

  如今韩非提起这事,让韩王的脸色也是难看起来。

  姬无夜见韩非牙尖嘴利,他便是闭嘴不再多言。

  反正自己好处捞到了,权力又要回到手中,就任由韩非说几句又如何?

  以后再想办法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