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之儒家小师叔 第27章

作者:不落骨

  “在下子游,师从儒家荀夫子,还有问题吗?”子游手持告示站在人群中声音不大,但震慑住了所有的小声议论。

  随后就是更大的议论声,所有人看向子游的眼神不再是轻视,而是抱着某种期待,李信和王贲已经傻眼了,他们自然听说过子游的名字,还是王贲反应快拉了一下李信的手臂说道

  “不知是子游先生,还请恕罪,我们也是为了不耽误赈灾救民,还请先生跟我们走。”

  “是,还请先生恕罪。”李信也是说道。

  “不知者不怪,二位能让我带着我的朋友一起过去吗?”子游指了指张苍和马车。

  李信和王贲对视一眼说道

  “当然可以。”

  张苍看着手持榜单身后跟着士兵的子游,脸色难看,他就知道子游这性格绝对会出手,而他八成也跑不了要给子游打下手,自己真贱深夜看什么书,以后绝对不深夜看书了,找寡妇为秦国人口增长做贡献多好。

  此时咸阳王宫内,嬴政身着衮袍头戴冕冠虽然看起来还有些稚嫩,但周身散发着属于帝王的威严,让人不敢小视,他的脸色此刻有些阴沉,因为蝗灾的问题整个秦国遭受了难得一见的灾荒,而朝堂下令筹粮不过是杯水车薪,那些手中真正有粮食的人并没有捐粮,反而是待价而沽。

  嬴政看向了下方的文武大臣,文臣以吕不韦为首,武将则是以王齮这个老将为首。

  “关于蝗灾之事还没有定论吗?”嬴政发问道。

  站着的大臣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说话,嬴政的脸色更加难看了几分,吕不韦见此迈步走了出来说道

  “回大王,臣已经让人前往各地筹粮赈灾,目前灾情已经得到了遏制,但地中蝗虫依旧肆虐,相信只要等蝗虫退散之后,再赈济灾民即可。”

  听到吕不韦的话,嬴政的心口就像被一块石头压住了一般,这个时代蝗灾就是这样,只能等蝗虫褪去,再赈济灾民,组织灾民回到家乡耕种。

  “筹粮的事情如何了?”

  “国库内粮食已经下发尽半,各地也纷纷开仓放粮,但只是治标不治本,至于大王下令筹粮的事情,我们正在做,目前已经筹到了一些粮食。”吕不韦说道。

  嬴政感受到了一股无力感,身处王位只能看着自己的臣民受灾,却不能有任何作为的无力感。

  “招贤令如何了?”嬴政问道。

  吕不韦看向嬴政也是一愣,他没想到嬴政还在期望所谓的招贤令,蝗灾这种天灾并非人力可为,之前那个揭榜的人不过是个江湖术士,打着祭祀的名号想要敛财,被他戳破车裂了。

  嬴政自然是知道招贤令并没有什么用,但还是希望有些作用,同时他也想借着这次的蝗灾培植自己的势力,但可惜他试图将自己的亲信插入朝堂,但都被朝堂各方给防的死死的,只有一些不重要的职位由他的亲信占据了。

  “报!儒家子游先生揭榜了!”这时一名士兵在咸阳王宫内奔跑大声喊道。

  “报!儒家子游先生揭榜了!”

  一声声的揭榜声响彻了整个咸阳王宫,大殿内议事的大臣们纷纷一愣,齐齐看向了大殿外,他们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又有人揭榜了,而且还是儒家子游先生。

  嬴政短暂的失神之后,脸色大喜,连忙喊道

  “快让通报的士兵上殿!”

  吕不韦看了一眼大臣的反应退回了文官的行列中。

  “禀告大王,儒家子游先生在城东解下了招贤令。”

  “伱确实是儒家子游先生吗?”嬴政看着士兵问道。

  “是的,来人自称子游先生,目前由王贲李信两名兵士带着先生朝着大殿而来。”士兵说道。

  听到王贲和李信两人的名字,武将内的两人纷纷侧目,随后低下了头,文官内的两人对视一眼心中不知道在盘算着什么。

第55章 ,治蝗三策

  就在秦国朝堂瞩目的时候,李信和王贲带着子游来到了大殿,张苍和雪女焱妃则停留在了宫外。

  “儒家弟子,子游拜见秦王。”子游对着嬴政行礼说道。

  “子游先生不必多礼,不知先生揭下招贤令,可有何良策治理蝗灾。”嬴政问道。

  “子游有三策可平秦国如今之乱。”子游看着嬴政说道。

  子游的话说完,朝堂开始了议论,很多人都感觉子游是在吹牛,但也没有说什么,只是静静的等着子游的办法,谁让子游名声太大了,他们不敢有任何的轻视,万一子游真的有办法呢?

  “敢问先生是何办法?”嬴政还没开口,吕不韦率先问道。

  嬴政只是皱眉,但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等着子游开口。

  “如今秦国蝗灾已经演变成饥荒,蝗虫肆虐,除了会造成饥荒之外,还有瘟疫也会随之出现,所以当今秦国所面临的的是三个问题,其一蝗灾,其二饥灾,其三,瘟疫”子游说道。

  “先生所言极是。”嬴政说道。

  “其一,蝗灾,大王下诏号召百姓捕捉蝗虫,同时召集军队帮助百姓,蝗虫喜光,可令人深夜点火以吸引蝗虫让其自燃。”子游说道。

  “其二,饥灾,我知秦国已经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但这也不过是杯水车薪,不知秦国召集捐粮一事如何了?”子游问道。

  听到子游的问题,所有人都沉默了,有些人恨不得掩面而去,看着朝堂大臣的反应,子游不由得失声一笑说道

  “想必没有多少,大王何不于咸阳城内树高碑,上书捐赠粮食及其捐赠数量?以表其忠君爱国爱民,让秦国百姓牢记其功德,等到蝗灾退去来年偿还其所捐赠的粮食呢?”

  吕不韦看着子游,眼中满是惊愕,心中感慨道:真不愧是儒家,将道德玩的明明白白,你不捐粮吧,你就是不爱国不忠君不爱百姓,你这一家的名声就臭了,可以说是直接社死,伱捐吧,捐的少了,你就是沽名钓誉之辈。

  这些大臣也愣住了,他们也捐粮,但也留下了后手并没有捐那么多,子游突然来了这么一手,可谓是将他们放架子上烤了,纷纷开始估算自己的财产,必须多捐,捐的多了,还可以为自己的后人赢得一分薄名。

  “先生所言极是,寡人这就让人去做。”嬴政一愣之后快速说道。

  “其三,瘟疫,还请大王派遣医师和军队前往受灾之地和灾民聚集之地,分开隔离灾民,遏制瘟疫传播。”子游挥手说道。

  “医师吗?子游先生有所不知,秦国上下受灾严重,并没有那么多的医师派遣。”一名大臣出列说道,来人是秦国右丞相。

  “秦王可发布招贤令,派人去求援医家,让医家派人出山,同时将治疗手段以及预防办法汇集成册,由官吏带着士兵前往各地进行治理,哪怕不能平复瘟疫,也能让瘟疫不再传播。”

  大臣们一愣,他们怎么没想到向医家求援呢?但同时又有些羞愧,一国朝堂朝着医家救援,说出去多少有些丢人。

  “不可,我秦国岂可向江湖门派求援?说出去我秦国脸面放在何处?”一名大臣厉声反对道。

  子游、嬴政、吕不韦询声看去,说话的是楚系一脉的人,是秦国的奉常。

  “难道秦国的脸面比秦国的百姓更重要吗?大王为了秦国的百姓甘愿牺牲秦国的国威,只为了秦国的百姓,而你如今又如此百般阻挠,你这是想将大王置于不仁不义之地吗?”子游指着奉常开口大骂道。

  “我我.我这是为了秦国的国威考虑。”奉常脸憋得通红说道。

  “奉常可以退下了,我听闻奉常的孩子前日当街打骂他人,如果被我秦国先祖知道侍奉他们的是这样的人,我想他们肯定不愿,说不准这次的蝗灾就是先祖的警告。”吕不韦在一旁阴恻恻的说道。

  “臣,请求大王,治奉常失职之罪!”

  吕不韦对着嬴政拱手说道。

  文官内,昌平君和昌文君看着吕不韦并没有说话,奉常是他们楚系的重要人物,他们虽然想要保下,但吕不韦的话已经说道这个地步了,现在蝗灾正需要一个理由在堵住民情,只能说这个奉常太倒霉了。

  子游皱着眉头看向了吕不韦,吕不韦感受到了子游的视线,转头看向子游问道

  “子游先生有什么问题吗?”

  “不,没什么,还请文信侯将其交给廷尉治罪。”子游摇头说道,他虽然反对这种迷信的说法,但现在需要一个东西堵住百姓的议论,所以他只能忍住心中的想法,现在还不是时间,就算说了出来,也不会有人在意的,现在七国还是流行祭祀鬼神的。

  “臣附议。”治粟内史和廷尉站了出来说道,两人都是儒家弟子,在儒家内部属于亲近荀子一脉的,相信的是天行有常,反感这种怪力乱神。

  “便依子游先生所言,至于奉常的位置由谁接替日后再议。”嬴政看着吕不韦吃瘪心中不由得开心了些许继续说道

  “子游先生为我秦国治理蝗灾出策,但一些具体事务还请先生劳心,来人取秦王金令,赐予先生,在治理蝗灾期间,先生可持金令号令群臣。”

  虽然秦王金令十分重要,相当于秦王亲自降临,虽然子游没有任何官职,是无权使用金令的,但能在咸阳宫议事的又有几个傻子,当下明白了嬴政的想法,这是想把子游绑在秦国这辆战车身上。

  “诸位大臣无异议的话,就下去准备各项事务吧。”嬴政说完便离开了王位。

  “恭送大王。”

  子游还没来得及走,就被一个内侍拦住了去路,来人头发血红,长相白净,身着内侍的服饰。

  “子游先生请留步,大王有请先生到偏殿有事相商。”内侍拦住了子游说道。

  “哦?还请带路。”子游说道。

  “请跟我来。”

  “不知怎么称呼?”子游看着身旁的内侍问道。

  “奴名叫赵高,是大王的内侍。”赵高鞠躬说道。

  “赵高。”

  看着眼前这个身材修长的男人跟秦时明月中的赵高可谓是一模一样,只不过现在还有些稚嫩,没有那股邪魅和阴狠,

  子游的眼睛一转,他选择秦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但现在秦国朝堂太过于混乱了,尤其是楚系,这些人可谓是身在秦国心在楚,赵高用的好也是一把利刃,从之后在秦始皇死后,赵高敢联合李斯纂改遗诏,架空秦二世就知道这是一个有手段的人,至于赵高的野心,子游不怕他有野心,就怕他没有。

  “可曾读过书?”子游看着赵高问道。

第56章 ,嬴政问策

  赵高站在大殿外,整个人有些愣神,思考着刚才子游问他可曾读过书是什么意思,他是内侍,出身隐宫。

  这个隐宫并不是指的阉人,而是一个地方,专门用来收留那些在刑罚期间出现身体残缺,或是脸上刺字、剃了头发胡须等一系列不方便见人的刑满释放的罪徒。

  他的父亲曾经也是罪人,刑满释放后留在了隐宫,因为认的一些字被提拔成了管理隐宫的小官吏,后来他的母亲因触犯刑法遭到处刑后身体残缺,被收入“隐宫“,在隐宫劳作,后来跟他的父亲结识,喜结连理,最后诞下了他们兄弟。

  依靠着他父亲认得字,但没读过书。

  大殿内,嬴政和子游相对而坐,桌子上放着的是一些法家的书籍。

  “不知道大王找我来何事?”子游问道。

  嬴政看着子游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在得知张苍是子游师兄之后,便想着让张苍帮他接触子游,他希望能够向这位名满天下的大贤询问事情,但没想到他还没来得及私下拜访子游,子游便用揭榜的方式直上了秦国朝堂。

  “先生曾在稷下提出天下终归要一统,说这是天下大势,不可避免,我也曾和张苍先生彻夜长谈,从他的口中得知,先生在很早以前就断言一统天下的是秦国,不知道先生为何选择秦国,选择寡人?”嬴政说道。

  子游看了一眼嬴政缓慢的说道

  “放眼天下七国,又有哪个国家能像秦国这般从边陲弱国变为今天的虎视天下的虎狼之国?放眼七国历史,哪个国家又如秦国这般五代明君?又有哪个国家能像秦人这般,喊出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不是我选择了秦国,而是秦国历代的先王,是共赴国难的老秦人让秦国有了一统天下的能力。

  而你注定是那个结束春秋数百年来纷争的那个人,这片土地分裂的太久了,百姓们遭受战争的苦难太久了,现在需要有人结束这一切,能结束这一切的只有秦国,只有有大王的秦国。”

  “可寡人真的能像先生说的那般结束这数百年的纷争吗?”嬴政看着自己的手问道,他到现在也不过是一个空有王位而无实权的王。

  “你不相信自己吗?”子游问道。

  嬴政摇了摇头说道

  “我不知道,我想要继承秦国历代先君东出一统天下的大志,但我现在的处境可以说是七国最无权势之王,上有华阳太后,旁有长安君成蟜,下有吕不韦,寡人夹在中间没有丝毫的喘气机会。”

  “但大王是秦国的王,是老秦人心中的王,大王忘记当年是谁与孝公食草而拒魏?是谁与惠文王血战咸阳而抗楚?还是说大王忘记了每次秦国危难之间拯救秦国的是谁了吗?”子游呵斥道。

  “寡人没忘,寡人不敢忘,是我秦国的百姓,是与子同袍,与子同戈的老秦人!”嬴政手死死的抓着桌案大声的喊道。

  “既然大王知道,那大王有何惧哉?秦国数百万老秦人便是大王的后盾,大王何惧?华阳太后、公子成娇楚国气息太重,文信侯吕不韦不过是外来人,大王何惧?况且,秦国军方尚未表态,秦国宗室还在,他们都在等,等大王亲政,等大王表现出自己想要鲸吞四海,征服七国那天!”子游盯着嬴政沉声说道。

  “寡人受教了,多谢先生!”嬴政退后一步用弟子的礼仪对着子游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