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之儒家小师叔 第196章

作者:不落骨

  “这样啊,本将军召集了所有军官,进行防守任务的布置,到是忘记告诉监军了,现在误会也解除了,等到任务分布完之后,他们自然会回去的,监军若是没事还请回去的,这天气毕竟挺冷的。”晏懿便下达了逐客令说道。

  鞠武神色不定的看着晏懿,虽然晏懿平时和他不合,但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毕竟他担任监军是燕王喜的命令,若是晏懿将不合摆在明面上就是违抗燕王喜的命令,这对晏懿百害无一利。不仅如此,布置任务,按道理监军也是应该在场的,现在晏懿逐他离开明显有些不对劲。

  “我是监军,按规矩,任务下达的时候我应该在场,想必大将军应该不介意的吧?”鞠武的手放在了剑柄上看着晏懿的脸说道。

  晏懿原本和事老的样子立刻消失不见,整个人脸色变得有些阴沉,看着鞠武回答道

  “还是不劳烦监军了,任务已经下达结束了,剩下只不过是强调一些事情,还是不劳烦监军了。”

  晏懿越是不让自己参与进去,鞠武越是觉得里面绝对有鬼,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想着军官全部被调走,在晏懿的营地内喝酒,而且在治水对岸的探子也汇报说秦军正在加班加点的准备船只,又看着晏懿和周围士卒的右臂上都绑着黑色的布条,一时间鞠武心中有了最坏的打算。

  “大王授予我决断一切的权利,这任务下达需要我首肯才行,大将军请让路。”鞠武冷声说道。

  看着鞠武寸步不让的态度以及那双冷漠的眸子,晏懿当即明白,自己可能暴露了,爆呵道

  “动手!”

  声音落下的同时,晏懿也将腰间的长剑拔出向后退了两步,听到晏懿的命令,四周的甲士立刻冲上前朝着鞠武等人攻去,而鞠武作为燕之智者,年轻时游历燕国若是没有本事早就命丧盗匪的手上了。

  鞠武挡住了刺来的长矛,一手握住长枪,一脚将甲士踹飞了出去,鞠武的护卫拔出长剑将鞠武护在了身后。

  “晏懿,大王对你不薄,伱为何背叛我燕国!”鞠武喊道。

  “什么背叛燕国?鞠武你休要胡言乱语,背叛燕国的是你,若不是你蛊惑大王出兵救魏,为秦国创造了攻打我燕国的理由,我燕国百姓会迎来秦军的刀剑吗?你才是真正的叛徒!”晏懿喊道。

  晏懿当然知道鞠武的想做什么无非是想要吸引来王宫禁卫军,晏懿一边和鞠武开展着骂战,一边调动着士卒去围攻鞠武等人,同时不断向后退去。鞠武和其护卫的战力明显超出了晏懿的预料,如果不是士卒挡住了鞠武的步伐,现在鞠武已经杀到了晏懿的面前了。

  鞠武看着越来越多的士卒围上前来,呵斥道

  “你们都是我燕国的士卒,你们难道要跟着晏懿一起背叛燕国吗?现在调转武器,和我一起拿下晏懿,可饶恕尔等!”

  但鞠武的话显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还是不断的围攻着鞠武,鞠武看着这一幕眼中满是不解,他不明白为什么,慷慨悲壮的燕国士卒此刻竟然甘愿当叛国者。

  鞠武是燕之智者,在他的心中燕国要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因为他的心中有着道义和信仰,但普通的士卒们可没有这样的信仰,他们当兵就是为了活着,和秦军的几次交战,他们充分认识到了秦军的可怕,心中早已对这场战争没有希望了,他们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希望在这场战争中活下来,而晏懿告诉他们投降就能活,他们自然选择了投降。毕竟他们只不过是普通的士卒罢了,不是王宫禁卫军那样的辽东坚兵,待遇优渥,军饷按时发放。

  看着丝毫没有停下来的士卒们,鞠武眼中满是不解和愤怒,看着在人群中越来越远的晏懿,鞠武暴怒的喊道

  “晏懿,我要杀了你!”

  说着鞠武运起轻功从人群中跃起朝着晏懿追去,晏懿当即朝着后方逃去,晏懿的死士看着鞠武,冲上前去拦住了鞠武,就在鞠武和这些护卫交手的时候,一阵浑厚的军号声响起。

  “翁~”

  随着乌云散去,月光照下,皎洁的月光洒在身着黑甲的秦军士卒身上发出了反光,数不尽的秦军士卒从黑夜中走出,每一个都身披盔甲,手中的武器散发着阴森的寒光,像是从地狱中爬出了鬼魂一般。

  三声号角响起,秦军士卒对着混乱的燕军大营冲去,手臂上绑着黑色布条的燕军士卒看出冲锋而来的秦军,朝着四周杀去,为秦军打开了道路,这些士卒纷纷露出自己手臂上的布条,生怕这些秦军伤及到他们。

  鞠武看着从河岸不断冲锋而来的秦军,大笑了起来,他的眼中流出了一道血泪。

  “哈哈哈哈,太子殿下,老臣来陪你了!”

  鞠武说完手持长剑冲向了秦军,躲在一旁的晏懿看着被秦军淹没的鞠武神色平静,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朝着治水河岸走去。

  秦军冲锋的号令自然瞒不住燕军大营,只不过晏懿所在的阵地,四周只剩下了王城禁卫军没有选择投降了。听到号令位于中军的王城禁卫军用最快的速度穿戴好盔甲,拿出武器准备迎敌。

  但这些燕国最后的精锐和希望,刚刚冲出营帐,还没来及迎战就被冲锋而来的秦军收割走了生命,随着秦军的冲锋,一时间整个燕军大营都乱做了一团。

  看着河对岸的火光冲天,子游和六指黑侠站在河岸默默不语。

  “今天过后,整个天下都知道了,墨家钜子六指黑侠帮助秦国游说燕国大将军晏懿,晏懿反叛燕国,和秦军里应外合一举击溃了燕军。”六指黑侠看着对岸的火光神色不明的说道。

  如此一来,天下人都知道了墨家倒向了秦国,墨家哪怕说自己没有投靠秦国,都不会有人相信的,墨家彻底绑上了秦国的战车上。墨家有了未来,只不过牺牲的只是六指黑侠一个人罢了。

  “是吗?但是我听到的却是另一个故事,燕国大将军晏懿想要背叛燕国,找到了墨家钜子六指黑侠用曾经的恩情,要求帮其联络秦军,而墨家秉着兼天下爱众生的理念,为了让这场早已主动的战乱,早些结束,便答应了晏懿。”子游淡淡的说道。

  六指黑侠眼孔微缩,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子游,虽然二者表达的事情都是一样的,但前者是六指黑侠主动帮助秦国,而后者则是他被晏懿要求,并且秉着爱惜百姓的名义才答应了晏懿。前者六指黑侠是妥妥的燕国卖国贼,背叛了墨家的理念。而后者最多就是六指黑侠分不清公私,不配再被称为大侠罢了。

  “前天晚上荆轲找到了我,告诉了我你的计划,并且恳求我想办法救下你。”子游淡淡的说道。

  “我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事情就是将荆轲带入了墨家,并且将其确定为了未来墨家钜子。”六指黑侠笑着说道。

  “荆轲兄是个很好的朋友,但并非是一个领导者,秦国不需要分裂的墨家,秦墨、楚墨、燕墨、墨门,墨辩、墨侠、墨匠,墨家分裂的时间太久太乱了,这不是秦国想要看到的,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子游说道。

  “墨家一统,这也是我想要看到的,但墨家各派系之间的矛盾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六指黑侠说道,这些年他也为了墨家一统多方努力,但最后他也是选择了实际统领墨侠,其他派系都是听调不听宣的状态。

  “秦墨和墨门那边你不用担心,但燕墨、楚墨、墨匠需要你去。”子游说道。

  六指黑侠深深的看了一眼子游问道

  “我明白了,但我还有个问题,想要问一下。”

  “什么问题?”

  “我听说秦国现在正在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车同轨书同文。秦国是希望把一切都一统了吗?”

  听着六指黑侠的吐槽,子游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对岸的战火逐渐平息下来,墨家是否一统对秦国而言不重要,墨子当初留下的典籍才是最重要的。只不过墨家分裂之后,这些典籍也分散开了。

第346章 ,尉缭与韩信

  六指黑侠在知道秦国的条件之后,便离开了。子游在第二天早上便朝着咸阳而去,单靠他自己想要打上九宫神都山是不可能的,而且这件事是江湖上的事情,也不能动用秦国的军队,所以他需要从长计议。

  经过半夜的厮杀和清理,在第二天早上秦军便拿下了治水,李信当即便命令蒙恬带领黄金火骑兵和步卒去包围蓟城,不能放走燕王喜。而李信则是带领军队清理俘虏。

  燕王喜刚从后宫妃嫔的床榻上醒来便听到了秦军兵临城下的消息,燕王喜第一反应是不可能,想要斩杀了送信的人,昨天鞠武传回的军报上还说在治水和秦军对峙呢?怎么突然秦军就兵临城下了?

  蓟城有着治水天险,又有燕国最后的精锐镇守在河边,除非是秦军直接飞过来了,这种荒谬的想法刚刚在燕王喜的脑海中形成,便被大殿外盔甲的碰撞声惊醒。

  “大王,秦军兵临城下,满朝文武都在等着朝议殿等着大王!”燕王喜的贴身护卫在大殿外高声喊道。

  听着自己心腹护卫的声音,燕王喜脸色变得极为难看,全身一软,瘫软到了床榻之上,吓得一旁的妃嫔惊慌大叫,连忙将燕王喜扶起来。

  “大王您怎么了?来人,快来人叫太医!”妃嫔慌乱的叫着。

  听着耳边的吵闹声,燕王喜伸出手阻止了妃嫔的大呼小叫

  “寡人没事,为寡人整理衣袍,上朝!”

  燕王喜重新从床上坐了起来说道,在妃嫔和侍者的侍奉下,穿好衣袍的燕王喜大步的朝着大殿外走去。

  “大王!”护卫来到燕王喜的身边行礼道。

  “嗯,派人准备好,一旦蓟城没了希望,立刻打开密道带着钱财宝物离开燕王宫。”燕王喜低声说道,燕王宫在建造之时,便考虑到了被人打到老家的准备,燕王宫内修建了一条直通城外的密道,而且在辽东有着一处地下行宫,这是当初燕昭王留下的后手。

  燕昭王时,在对齐国发起战争之前,燕昭王也没有底气,毕竟齐国称霸多年,虽然衰败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拿捏不准齐国真正实力的燕昭王,便提前做了后手,在寥无人烟的辽东修建了一座地下行宫,说是行宫实际上是一座地下堡垒,之后历代燕王都多少修缮过这个行宫,为的就是防止那天燕国没了,他们也没有藏身之地。

  “诺!”

  此时朝议殿上,燕国的大臣权贵一个个满脸惊慌和害怕,一觉醒来秦军兵临城下,这放在谁的身上不害怕?一些大臣甚至都没有参加这次的朝议,躲在家中随时准备跑路。

  “大王到!”

  随着一番君臣之礼后,燕王喜坐在王位上看着下方明显少了三分之一的大臣,脸上不悲不喜看不出什么表情来。

  “秦军怎么这么快兵临城下?王宫禁卫军呢?晏懿呢?鞠武呢?他们不是在治水河畔和秦军对峙吗?”燕王喜沉声问道。

  满朝文武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回话,看着下方如同哑巴了的大臣们,燕王喜立刻拍着桌子咆哮道

  “说话啊!?平时里你们不是整天争论吗?现在寡人的问题,竟然没有一个人敢回答吗?”

  “启禀大王,根根据据.回来的士兵说,是大将军晏懿降秦了,昨夜掩护秦军渡河,所以导致治水被破。”蓟城守军将军结结巴巴的说道。

  “什么!?晏懿他竟然投秦了!?”燕王喜呆立在原地,他想过秦军可能是强攻,亦或者用计攻破了治水,但没想到竟然是备受自己信任的晏懿投降,和秦军里应外合导致治水被破了。

  看着呆立在原地的燕王喜,下方的大臣大气也不敢喘一声,生怕燕王喜将晏懿叛燕降秦的怒气洒在自己头上。虽然秦军兵临城下了,但燕王毕竟还是他们的王,想要他们的命也是轻而易举的。

  蓟城守将更是汗流浃背,整个人将头极可能的低下。

  “鞠武呢?派出去的禁卫军呢?”燕王喜喊道,鞠武和派出去的禁卫军可是他最后的底牌了。

  “根据回来的士兵汇报的,太傅发现了晏懿投降的事情,带着士兵和晏懿打斗了起来,但当时秦军已经渡过治水,看着大势已去,太傅冲向了秦军,被秦军乱剑砍死。至于禁卫军,全军覆没了。”守将低着头喘着粗气回答道,他的脸上布满了汗水,汗珠顺着他的脸颊流到下巴最后滴在了地板上。

  听到这个消息,燕王喜双眼一黑,倒在了王位之上,看着晕倒的燕王喜,整个大殿乱作一团,有人叫太医,有人则是趁机跑路了,最终丞相稳定了慌乱的众人,一方面派人将燕王喜送回了后宫,另一方面开始积极组织士兵和百姓守城。

  蒙恬看着高大坚固的蓟城,脸上充满慎重。

  “全军就地安营扎寨,等待大帅到来,同时将整个蓟城包围了,清查四周。”蒙恬下令说道,他们一路急行军,带着的攻城器械本就不多,打打之前那些城池是够用了,但是在蓟城这样坚不可摧的城墙就不够看了。而且他带领的也是骑兵居多,现在攻城不是明智的选择。

  看着蓟城城头上燕军的旗帜,蒙恬一甩披风回到了大军中,城头上慌忙组织起来的守军当即松了一口气,一些被强行抓来当壮丁的百姓更是颤颤巍巍的放下了手中的弓箭,大口喘着气,庆幸刚才秦军没有攻城。

  咸阳,章台宫的大殿内,嬴政端坐在王位之上,看着下方的觐见的楚国侍者,浑身充满了庄严的气势。

  “将诏书呈上来。”嬴政淡淡的说道。

  下方跪拜的楚国侍者将李园写好的割让土地的文书拿了出去,赵高接过诏书,和另一个内侍打开文书放在了嬴政的面前。嬴政看着文书上写的割让的城池和楚王印玺,嬴政挥了挥手,赵高收了起来。

  “地图和户籍可曾带来?”嬴政问道。

  “此乃巨阳以北十七城的地图和百姓户籍,还请秦王过目。”

  接过赵高递过来的地图,嬴政检查无误后说道

  “好,既然楚王有如此诚心,我秦国自然愿意结两国之好。”嬴政说道。

  “能与秦国结好,这是我楚国的福分,还记得当年我楚国被吴国阖闾占据都城郢都,便是穆公借兵我楚国,帮助我楚国复国成功。如今国贼熊启和负刍,意图反叛,颠覆楚国,又是秦国出兵帮我楚王光复寿春。秦国之恩惠,楚国是牢记永世。”楚国使者奉承道,现在秦国势大,楚国使者巴不得多奉承几句嬴政。

  嬴政听到楚国使者的奉承,开怀大笑,秦国的文武大臣们也是纷纷大笑不止。朝议结束之后,嬴政便召集了吕不韦、李斯、韩非和张苍,等到所有人都到齐了之后,嬴政说出了燕国的战局。

  “根据军报,李信和蒙恬已经兵临蓟城了,但他们缺少攻城的器械,而且战线拉的太远了,他们现在已经是一支孤军,所以寡人决定再派遣一支军队入燕,伱们觉得如何?”嬴政问道。

  听到嬴政的话,四人却有些犹豫,其实他们都不赞成再出兵的,这一年来秦军连续征战,先不说国力消耗,单说士卒们的情绪都可能对战争出现了厌恶,现在魏国平定,楚国战事结束了,只剩下燕国一处战场了,整个秦国的压力骤减,正是休养的好时机,但李信深入燕国,如果不派人去接应,一着不慎就满盘皆输了。

  “可以派人去,但派哪支军队,谁领兵这需要好好商议一番,这两年来战争不断,虽然国库还能再支持一支军队出征,但战士们也是需要休养的。”吕不韦开口说道。

  “仲父不用担心将士们,寡人准备派遣羽林军出征,除了接应李信之外,顺带着震慑一番赵国,让李牧看看我秦国的军威。”嬴政说道。

  羽林军自从北击匈奴之后,便一直待在咸阳,看守着秦王宫,之后也就是步武和中垒跟着上了魏国战场,但也只是经历了一场启封大战,这时候派遣他们上战场也没有问题。

  “这件事还是需要跟太尉商议一番再下结论。”吕不韦慎重的说道。

  嬴政点了点头,想到尉缭,嬴政又问道

  “最近上朝都不见太尉的身影,太尉在干什么?”

  “启禀大王,太尉已经告假半月有余了,说是月前出城打猎,偶感风寒,至今没有病愈。”李斯回复到。

  “哦?偶感风寒半月有余了吗?赵高你带着夏无且去帮太尉诊脉,太尉对我秦国功劳甚高,若是需要什么药材尽管用,务必保证太尉的身体。”嬴政吩咐道。

  “诺!”

  看着赵高来开的身影,吕不韦、李斯、韩非和张苍心中都明白,嬴政这是派夏无且和赵高去试探尉缭去了。尉缭的真实想法,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现在尉缭半月没有上朝,自然会引起嬴政猜忌。尉缭的带兵能力有多高,他们都是亲眼见过的,自然明白若是放走了尉缭,秦国将来会面对一个怎样的敌人。

  “棉花和占城稻的收成如何?”嬴政看着张苍问道。

  在嬴政派人留下自己的时候,张苍便知道嬴政要干什么了,回道

  “回大王,经过核算,棉花的收成为十二万三千六百石,远超科学院的预料,亩产量也超出我们的预计,根据我们和农家的计划,明年便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推行。而占城稻仅在汉中推行种植的收成便达到了一百五十二万石粮食,是之前的两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