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之儒家小师叔 第145章

作者:不落骨

  想到匈奴王庭内的匈奴贵族、士兵、子民对他的俯首帖耳,他心中升起了一股至高无上的感觉,而这些一切不过是公羊令赏赐了这些人钱财、女人和衣服,这些对他可有可无的东西。

  “如此,丞相回去之后可以在整个匈奴的贵族中施展计谋,让这些部落彻底听命于我,女人、钱财、衣服还有这次劫掠来的书籍等等全部都归丞相所管。丞相尽管去做。”头曼说道,左贤王接二连三的挑衅他,而他只能忍下,这让他开始渴望中原的君主权威,若是如同中原那般,整个匈奴都听从他的,他还需要忍受这个气吗?

  公羊令见到自己想要的都拿到了,拱手对着头曼说道

  “臣一定不会辜负大单于的信任。”

  咸阳,秦王宫内,嬴政议事的大殿内气氛格外的沉重,嬴政看着桌案前铺着的情报,下方的子游、吕不韦、尉缭、蒙武、王翦、冯毋择、李斯、韩非、张苍等等嬴政的心腹大臣全部聚集了起来。

  “匈奴一改往常这次选择了上党郡,若不是有人给头曼出谋划策,匈奴绝对不会如此。”嬴政沉声说道。

  其他人同样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匈奴内部可能出现了一个并非是莽夫的人,子游沉思了一下说道

  “匈奴现在可能已经聚集在上党郡外,随时都可能攻打上党郡,王贲应该已经调动一部分军队北上支援边城了,当务之急是调动北地郡的军队前往上党,他们常年和匈奴交手,知道如何应对匈奴。”

  “这件事国尉府已经拟好了奏章,请大王过目。”尉缭将一封奏章拿出说道。

  赵高接过奏章放到了嬴政的案前,嬴政简单的扫视一眼之后,挥手示意赵高拿来秦王印,赵高捧着秦王印,嬴政将王印按在了诏书上,同时将虎符拿了出来说道

  “除了北地郡之外,冯毋择你带领羽林军北上,是时候展现一下你们羽林军的实力了。”

  “诺!羽林军定然不负大王期盼。”冯毋择拱手说道。

  这些日子冯毋择也是过得极为憋屈,羽林军成立之后,整个秦军都惊讶于羽林军的待遇,虽然知道这是战死英灵的后人和精锐组成的人,但还是质疑羽林军的能力是否配得上如此待遇。

  因为缺少施展的地方,羽林军只能忍着看其军队对自己的怀疑,现在羽林军上下,包括他这个主帅心中都憋着这口气,等着上战场彻底打脸这些人,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为国羽翼,如林之盛。

  “之前调往北地郡的粮草,什么时候能够调到上党郡?”嬴政问道。

  “调往北地郡的粮草以赈灾为主,而军队的粮草还在路上,让其现在改道,倒也来得及,算上路上消耗,后续的粮草需要增多一些。”张苍拱手说道。

  “粮草损耗无所谓,必须要供应上大军,寡人有预感,这将会是一场大战,头曼不会轻易的放弃南下的机会。”嬴政说道。

  “诺!臣回去便再度筹划粮草的事情。”张苍拱手说道。

  现在面对的匈奴寇边,张苍也知道自己不能再继续摆烂了,必须要拿出去全部实力来积极筹划这次的粮草之事了。

  “寡人决定此次出征,骊山大营十五万人尽数出动,十五万大军需要一个主帅,何人来当?”嬴政看着下方问道。

  “臣愿意前往。”尉缭站出来说道。

  看到尉缭请命,蒙武和王翦都打消了担任主帅的想法,不同于子游当初是为了稳定军内平衡,让他们不得不放弃主帅的位置,而尉缭则是真正的在兵法上超过他们的,让他们心服口服。

  嬴政看向了尉缭,这是尉缭入秦之后,第一次主动请命带兵。也只有在这种种族之战的时候,尉缭才可以放下心中的私心,全心全意的为秦国效劳。

  “太尉掌握秦国全国兵马调动的权力,理应由太尉担任。同时调动蒙恬、杨端和、李信、司马信等诸将北上,以供驱使。”嬴政说道,随后拿出了可以调动兵马的虎符。

  将秦国大部分的战将调到一个地方,这是一个很冒险的行为,这些人都是镇守一方的人,将他们调动很有可能导致边境不稳,但嬴政此刻选择相信赵魏楚三国不会在这种种族之战的时候背刺秦国。

  种族之战,而内战止,这是底线,不是各国的底线,是百家的底线,若是有人在这时候搞背刺的事情,就不原本的别人了。

  赵高将虎符交给了尉缭,尉缭从自己的怀里掏出了另半块虎符,两个虎符对在一起,表示他获得了整个秦国兵马调动的权力。

  “臣定不负大王信任!”尉缭说道。

  “寡人决定让老师陪同,这次是面对种族之战,诸子百家可能都要参与进来,到时候需要一个人和这些交流,老师是最合适不过的。诸位以为如何?”嬴政问道。

  “臣无异议。”吕不韦站出来说道。

  其他人也附和了,嬴政也就下达了命令

  “令,王师子游为监军,跟随大军北上,守卫边疆。”

  “诺。”子游拱手说道。

  “仲父,军备物资这些需要丞相府协同各个部门全力配合,这次寡人要打出秦国的威风,要让匈奴人十年内不敢再犯边疆。”嬴政冷声说道。

  “诺!”在座的所有人都拱手行礼。

  出征的事务安排完毕之后,所有人都去按照自己的任务去准备,李斯和韩非两人虽然没有在出征上领到任务,但是作为廷尉府,他们有着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在大军出征的时候,安稳咸阳。

  大军如此大规模的出征,咸阳附近的守军几乎尽数出动,若是有人在这时候想要作乱,后果他们无法想象,所以廷尉府需要在大军外出的时候,严格关注咸阳内外的全部风吹草动。至于地方,御史大夫冯去疾会派遣才能和品格极佳的人巡查整个秦国。

  随着秦王诏令的颁发,整个秦国朝堂都知道了大军北上迎战匈奴的事情,这些大臣在得知出征的人选之后,也没想着去出谋划策,整个秦国最顶层的人都参与了进去,他们这些人的计谋都是可有可无的,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稳定好后方,防止有人作乱。

  按照礼法,如此大军出征,是需要誓师大典的,但因为时间紧迫,并没有精心准备,一个临时搭建起来的点将台,嬴政站在台上,一袭黑色的王服,下方是数不尽的秦军,黑色的军队如同一眼望不到头。

  “此战,乃是为了我大秦子民而战,嬴政在此谢过诸位将士。”嬴政站在点将台上对着下方的军队行礼。

  “风!风!风!”

  十五万人的呼啸声响彻整个天际,他们看着台上的嬴政眼中充满了疯狂,单凭嬴政对他们行礼,这便足以让他们忘却一切拼死战死沙场了。

  “三牲已祭,我大秦战死的英灵会保佑我大秦军队百战百胜,政再此等候大军回来,亲自为大军举办庆功宴!”嬴政站在台上喊道。

  “大秦万年,秦军万胜!”

  “大秦万年,秦军万胜!”

  嬴政对着赵高点了点头,赵高展开诏书,对着军队喊道

  “秦王诏书,令太尉尉缭,为三军元帅,统领全军,北上迎战匈奴,王翦为大军副将,蒙武为先锋将军,王师子游为监军,蒙恬、冯毋择、李信、王贲.诸将为校尉,望全军一心,驱逐外敌,护我大秦!”赵高念完诏书。

  尉缭翻身下马,走上了点将台,嬴政将天子剑和虎符交给了尉缭。

  “臣定护卫边疆,驱逐匈奴!”

  尉缭单膝下跪说道。

  “寡人相信太尉。”

  尉缭站起身对着下方军队举起了手中的天子剑高声说道

  “全军出发,北上驱逐匈奴!!”

  “风!风!风!”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子游等将领一拳锤在自己的胸口喊道。随后整个秦军都开始唱起来他们耳熟能详的秦军战歌。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桑难平!天下纷扰,何得康宁!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望不到尽头的大秦朝着上党郡的方向全力奔赴而去,整个大军分为三个部分,骑兵在蒙武的带领下拼命的朝着上党郡而去,他的时间紧迫,晚到片刻便可能导致匈奴攻破边城的可能性大上一分。

  秦军北上抗击匈奴的事情,很快便传遍了整个秦国,进而传遍了整个天下,一时间百家云集,各个门派纷纷走下山,走出山门,朝着上党郡的方向而去。

  而此时王贲接到了咸阳的命令之后,带着两万大军朝着肤施出发。

  今天的一万字全了

第269章 ,攻城之战

  上党郡外,左贤王单膝下跪在头曼的面前,所有的部落首领看着面色悲痛的左贤王和一脸平静的头曼。

  “哈哈哈哈,阿鲁特,你带领五万大军前来,难免路上耽误了时间,这本是在对本单于表达忠心,我怎么会怪罪于你呢?”大单于扶起了单膝跪在地上左贤王,拍了拍左贤王因为赶路沾满灰尘的大氅。

  “多谢大单于体谅,我左贤王愿意为大单于誓死效劳。”左贤王低头说道。

  其他的部落首领看着这一副兄友弟恭的场面也是松了一口气,左贤王比预计的时间要晚来两天,这也让他们的进攻延迟了两天,这种延误军机的事情,他们原本以为头曼会怪罪左贤王,但左贤王来晚的理由也是无可挑剔的,正当他们以为场面会僵持住的时候,没想到头曼也让步了,没有惩罚左贤王。

  “但是你延误战机的事情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明日的大战伱的左贤王部率先攻城如何?”头曼看着左贤王说道。眼中充满了冷意。

  其他部落首领看向了左贤王,面对如此所有人的眼神,左贤王心中尽管十分不愿意,但还是咬牙应下说道

  “这是我应该做的!我左贤王部虽然尽管长时间赶路,有些疲乏,但也愿意为大单于先下一城,但这次我带领的骑兵居多,步卒很少,大单于可否划拨我一些步卒归我使用?”

  攻城是死亡率极高的事情,尤其是左贤王部这样长途跋涉而来的,一晚上的休息根本缓不过来,况且他这次带来的大部分是骑兵,步兵少得可怜。匈奴的士兵大多是骑兵,步卒很少,匈奴大多数的步卒都是奴隶,这些奴隶有他们自己部落的人,也有被征服部落的人,也有他们从月氏国和中原掳掠过来的人。

  “当然可以,这次没有及时抵达上党郡的除了你之外还有右贤王和几个部落首领,你们几家部落的步卒集合在一起足以,本单于还会让王庭护卫队调动一批步卒支援你们,如何?”

  头曼说完看向了一旁默不作声的右贤王和几个没有按时递达的部落首领说道,右贤王是头曼的叔叔,如今已经40多岁,头发中夹杂着些许的花白。看到头曼看向了自己,右贤王也不推辞说道

  “右贤王部没有意见,一座小城罢了,守城将士不足五千,轻而易举便可攻破。”

  “我们愿意为大单于拿下边城!”其他部落首领说道。

  头曼又看向了左贤王。

  “右贤王如此,我无话可说,明天定为大单于拿下眼前这座城池,为我们南下打开大门。”左贤王见到头曼已经将话说绝,也只能应下单手放在胸前说道。

  “好,左贤王带领部下去休息吧。本单于等着明日左贤王部的表现。”头曼说道。

  “是。”

  头曼随后又点出了几个迟来的部落首领,让他们明日里带动士卒配合左贤王和右贤王攻城。随后匈奴王帐中的部落首领全都回到了自己的部落驻地之中准备明日攻城的事情。

  此时边城内,边城守将看着下方连绵不断的营地,面色苍白,额头上满是冷汗。

  “王贲将军的援军到了什么地方了?”守将看着自己的副将说道。

  “探子来报,还有四十里的距离。”副将回道。

  “百姓都已经撤走了吗?”守将问道。

  “我们在接到王贲将军的命令之后,已经派人去撤离百姓了,大部分都已经南下前往高奴等地,一些没来得及撤走的百姓已经将村子的道路全部封死,依靠村子组成土堡。”副将说道。

  上党当初也经历过匈奴的威胁,当时的上党还是赵国,所以这些村子乡镇大多都有着当初留下封路修土堡的习惯,没想到如今又再次利用了起来。

  “这些匈奴人在下面围困了两天了,今天又有五万人来,明天不知道还有有多少人,让士兵们都准备好应对匈奴人攻城的准备。”守将说道。

  “诺!”

  守将看着下方的匈奴大军满脸的担忧,只能祈求援军快些到来。

  此时秦国的大部队正在日夜赶路,子游坐在战车之上,正在看着一路上罗网提供来的情报,这些都是近些年罗网在匈奴内获得的情报,墨鸦正在架着马车。

  很快一个骑兵骑着马将一个包裹送来了。

  “监军大人,这是送来的情报,请您过目。”骑兵将包裹交给了战车上的护卫。

  “辛苦了。”子游说道。

  骑兵拱手便离开了,子游打开了刚刚送来的情报,子游之所以翻查以往的情报是为了寻找背后给头曼出谋划策的人,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翻看这些年匈奴的情报,子游是越看越心惊,现在的匈奴王庭正在朝着一个小型的国家发展。

  以前的匈奴是一个联盟式国家,甚至都说不上国家,但是现在的匈奴的核心,匈奴王庭已经完全容在一起,头曼甚至效仿了中原的制度,将手下的军队进行划分,废除了部落首领的形式,而是一个个单独的战将。

  在看到匈奴内部一部分贵族中盛行的中原服饰和享乐之后,子游又有些惊讶。压下心中的疑惑,子游翻开起了新送来的情报,在这些情报中,子游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这一切的背后主导者——公羊令。

  “公羊家的人!?”子游看着情报神色复杂,要子游相信公羊家的人投降匈奴,甘愿当一个汉奸,倒不如让他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长生不老药。

  “公羊家的人怎么了?先生。”墨鸦扭头看向了子游。

  “没什么,就是有些新的情况。”子游摇头说道。随后从怀中掏出纸笔来快速写下了一行字之后交给了一旁的护卫说道

  “你把这封信交给刚才送来情报的人,让他们交给送来情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