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人在北凉,以势压人 第444章

作者:蝉眠

他从小就听说北凉铁骑是多么的无敌,但直到如今才知道如此无敌的背后竟是如此铁血的治军方式。

不过对方既然能说出这些,那确实是印证了他心中猜想。

对方即便是徐凤年,但多半也是接近那个层级的人了。

毕竟再怎么说这青苍城也才刚刚划归北凉,城内多少还有些风险在,身为凉王世子的徐凤年确实没必要以身犯险。

缓缓放下酒杯的宋洞明这才正色说道:

“虽说以杀来立威相当有用,可北凉就不怕如此严厉的惩治手段会导致兵中哗变吗?

更何况在下听说如今北凉王正在准备世袭罔替之事,值此新旧交替之际还用重典治军是否有些不妥?”

徐凤年呵呵一笑:

“不妥?既然公子觉得不妥,那恐怕我们今日之谈可以就此停下了。”

意识到机会稍纵即逝的宋洞明立即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他完全没必要那这种大众茶余饭后都已经谈得耳朵都起茧子的事来问眼前的北凉高官。

如此只会让他宋洞明看起来像是个泛泛之辈,从而错失真正的机会。

想到这里的宋洞明赶紧补救道:

“徐公子,我听说你们北凉王府有两个年纪轻轻的幕僚如今一朝得势,青云直上。

如此千金买马骨的行为自然会吸引来很多胸中抱负难以施展的青年才俊来投靠北凉。

但这两人的破格提拔在短期来看虽是件好事,长期却未必是件好事。”

徐凤年见宋洞明终于说了点他感兴趣的东西,挑了挑眉道:

“哦?公子有何见解?”

将话题拉到了自己熟悉领域上的宋洞明微微一笑:

“陈锡亮出身寒门却能被提拔到城牧的高位上虽能激励人,但也会令人心生嫉妒。

毕竟陈锡亮这种寒门之士能做得城牧,其他豪阀出生的士子却难以成就高位,久而久之心中自然就有怨气在腹,从而导致北凉时局动荡。”

徐凤年点了点头:

“那依公子之见应该如何处理?”

宋洞明伸手指了指脚下道:

“像陈锡亮这般处理就很好。

要知道北凉最缺的就是民心。

若能让所有人都看清北凉选陈锡亮选的没错,那么那些心有怨气的士子也会自残形愧,从而散去怨气。”

听到这番话的徐凤年似笑非笑地看着宋洞明道:

“那么你的意思是说担任陵州刺史的徐北枳也需如此身先士卒?”

宋洞明摇了摇头:

“不,并不是所有的民心都可靠身先士卒来收买。

民心此物,乃是天时地利人和中的人和之本。

一个国家是否昌盛繁荣,从来都不在山川之险、兵马之利,而在于人心的聚散。

在下斗胆说一句,之所以北凉王徐骁手握三十万足以横扫天下的铁骑也难以称帝就是因为民心二字在于离阳而不在北凉。

纵使北凉王徐骁甲兵雄壮又如何?

民心所向才是国之所在。

而春秋当中北凉铁骑屠戮春秋士子过甚,这民心自然也就散了。

所以想要民心靠的不仅是陈锡亮,还要在各种政策上达到人和的程度,如此才能以人道定天下。

到那时候北凉百万户,人人皆是可战愿战之兵,那么就算北莽离阳,又如何能欺辱北凉?”

第558章 明主?雄主!

听着宋洞明慷慨激昂的话语,徐凤年笑眯眯地看着,然后说了句‘继续’。

得到认可的宋洞明神色振奋地再度开口道:

“这民心说好聚也好聚,说好散也好散。

我听说流州三座军镇的城门口均有北凉摆放的免费粥摊,但这种假仁假义换来的只是虚假的民心。

一旦哪天粥铺没有了,或是粥铺里的粥少了点肉沫,这些民心瞬间就会反噬北凉自身。

但好在城头誓死不退的陈锡亮给北凉开了个好头,这才是实打实聚拢民心的举动。

如此流州百姓才不会认为北凉收服流州只为炮灰之用。

而这些在青苍城亲眼目睹此事的流民便会一传十,十传百的将这好口碑传出去,这样不出多日整个流州都将知晓北凉真正的诚意而非那些虚假的施舍。

这样,只需陈锡亮执掌流州,那么流州民心便不会散!

但虽然陈锡亮以此破局流州民心,此法却不适合现任陵州刺史的徐北枳。

想要聚拢安稳许久的陵州民心仅仅靠着徐北枳一人努力可不够。

恕在下直言,作为北凉最为富有的陵州,陵州官场一向都是最适合藏污纳垢之所。

若是想要收复民心,那便要先从陵州官场大刀阔斧的动手,这一点,即便徐北枳是陵州刺史也难做到。

若兄台真是世子殿下,那么恐怕这个恶人还得你来当才行。

恩威并施之下,陵州民心可期。”

听到这里的徐凤年已经可以确定宋洞明确实是个北凉尚缺的那个统率全局的辅佐良臣。

只不过有一件事宋洞明受限于视野、情报的关系并不知晓,那便是如今的陵州上下在徐凤年打压钟洪武派系之后早就上下一心了。

所以徐北枳收服陵州民心的最大障碍实际上已经被徐凤年扫平了。

但宋洞明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指出北凉的问题所在确实不凡。

略微沉吟的徐凤年随后笑道:

“公子能说出这番话来当得我一声‘先生’了。

那么先生既然在天下大考之际入凉游历,难道志不在仕途?

在我看来,先生胸中的丘壑做个六部尚书也是绰绰有余,便是当朝宰相也不是不行。”

听到徐凤年的赞誉,宋洞明身后的书童神色顿时振奋起来,骄傲地开口道:

“那是当然,我家公子若是为官,定然是一等一的大官!”

听到这话,宋洞明连忙用扇子挡住了书童的嘴。

“口无遮拦,回去面壁!”

书童愣了一下,立即用双手挡住了嘴表示自己再也不乱说了。

摇了摇头的宋洞明转过头来道:

“实不相瞒,京城也曾有人如此问我是否志在仕途。

老实说我辈读书人有哪个不想将腹中才华卖于帝王家呢?

只是太安城平静的表面之下暗流涌动,来来往往皆是利之所系,实在是非我所愿。

此番来北凉流州,本意便是看看有无机会能让我一展拳脚……”

没等宋洞明说话,忽然正色的徐凤年便打断道:

“你是元本溪的弟子?”

现在轮到宋洞明愣神了,随后他苦笑道:

“元先生确实指点过我一二,来北凉碰碰运气也是他最先提议的。”

徐凤年呵呵一笑道:

“你还真的什么话都说,那你知不知道我跟元本溪有仇,生死大仇。

另外不管你信不信我确实是徐凤年本人,千真万确。

所以元本溪既然是我的仇人,那他也便是北凉的仇人。

现在,你还想在北凉为官吗?”

宋洞明沉默许久,最终开口道:

“殿下与元先生之间的仇恨详由在下确实不知。

但仅以在下的目光看来,元先生确实是个好人,而殿下……

殿下愿意重用那北院大王之孙徐北枳,愿意信任江南道寒士陈锡亮在,愿意在这酒肆与我交谈而非叫来卫兵逐我出城,在我看来殿下心有天下,志当明主,那么自然明白我与元先生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勾当。

此番在下来北凉也未曾背负任何秘密。

不管殿下信不信,在下来此只为了自己。”

说完之后,目光炯炯的宋洞明直视着徐凤年的眼睛,显得十分光明磊落。

他始终认为互相信任才是最好的沟通桥梁。

所以即便最终的结果可能并不如他愿,他也愿意坦诚相待。

若是徐凤年愿意信他,那么他只有十胜十败之策愿意拱手奉上。

当然他宋洞明不会以此来当筹码要挟徐凤年,他只会等徐凤年做出决定。

毕竟这次谈话并不仅仅是徐凤年在考察他,他同样也在思考徐凤年是否是他苦苦追寻的那位明主。

这从来都是一次双向选择,而不是单方面的挑选。

如果缘分未至,那么他宋洞明宁愿不入朝为官也不会强迫自己非要光宗耀祖。

只不过此时的等待属实是有些煎熬,短短片刻钟就像是过了好几年一般。

最后宋洞明才见到了徐凤年嘴角逐渐绽放开的笑意。

看见这笑容的瞬间,宋洞明心中的石头也总算落了地。

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