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剑问明月 第301章

作者:今令冷泠

  “我若要收留她,只会是因为她自己的原因,而不会是别的什么原因,你要记住这一点。”杨明道,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收留魏纤纤对于杨明来说并不算什么麻烦的事情,魏国大将军的女儿而已,杨明还庇护得了。

  但是,杨明收留魏纤纤可以是因为魏纤纤的十几年的情谊,可以是因为魏纤纤那丰腴的身材,姣好的面容,可以是任何一种理由,但唯独是不能因为黑白玄翦所提出的交易。

  “是。”黑白玄翦微微一怔,他虽然不善人情往来,但在关于魏纤纤的事情方面,他的脑袋似乎格外的灵敏,所以他听懂了杨明的话。

  “至于你留下来效力的事情,我还用不到你,罗网现在已经不归我管辖了。”杨明道。

  临近的中午的时候,杨明再次见到了魏纤纤与晓梦两人,在水池边的一个凉亭中,杨明邀魏纤纤坐下后,直接说道:“对于魏姑娘到来,我很意外。”

  听到杨明的话,魏纤纤的神色不由一紧,她也知道,在这件事情上是自己冲动了,杨明的拒绝根本不需要理由,反而是接受她需要无数的理由。

  “因为那卷画,我不能骗你,那样是对那卷画被珍藏了十几年的不尊重。”杨明接着道。

  果然是要拒绝吗?杨明将话说到这个份上,魏纤纤只觉得自己已经明白了杨明的意思。

  “我也我已经知道答案了,很抱歉,是我的冒昧与唐突给你带来了许多麻烦。”还想为自己保留最后一丝颜面的为魏纤纤主动说道。

  “魏姑娘让我把我话说完。”杨明制止住准备起身离开的魏纤纤,说到:“我不能欺骗你,在此之前,我对魏姑娘只是有着有着印象而已,至于更多的东西是没有的。”

  “但一个男人被一个女子在十几年来始终如一地惦念着,说实话,无论是感动也好,还是出于男人的虚荣也好,我是很受触动的,我知道,在这件事情上我只需要含糊其辞,甚至不需要去做其它的事情,我就可以得到一个美人,这样事情对于我来说,无论怎么说都不算亏。”杨明接着道。

  “你是君子,不会用这样的方式去欺骗一个女子。”魏纤纤深深地看了杨明一眼,心中多出了几分释然,仅仅只是杨明方才的这些话,她这么多年来的坚持就不算毫无价值,杨明值得她如此做。

  “君子谈不上,只不过是多了几分理解而已。”杨明否认道,君子的要求太高,而杨明更喜欢的是放纵,可从来都没有想过当君子的事情。

  “所以我不能那么做。”杨明接着道:“还请魏姑娘留下来,给我一个了解你的机会,给我一个可以喜欢上你的机会。”

  随着杨明的话音落下,魏纤纤眼眸圆睁,她听到了什么?

第527章 摆在秦王政面前的选择

  面对杨明的邀请,魏纤纤一时陷入了沉默之中,在她的心中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但她却不知道怎样该用什么样的言辞来回复杨明的邀请。

  好在魏纤纤的运气一直不错,哪怕是在逃亡中也能遇到晓梦这样的女孩,这个年龄虽小,但自有一番主见的女孩主动说道:“你与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在之前,我想要你拒绝义母的可能,也想过你欺骗义母的可能,却是未曾想到过你竟然会这么说。”

  晓梦说着更是似模似样地看着杨明,一副我认可你的样子。

  “哈,你这小家伙倒是勇敢。”杨明打量着面前的小晓梦道,这位在原有的轨迹中可以成为道家天宗掌门的女孩,现在不过七八岁的样子,现在的她却是无论怎么看也与‘大师’两个字都联系不到一起,倒是这种奶凶奶凶、什么也不怕的性格反而能够看到一些未来‘大师’的影子。

  “所以你若是以后想要欺负的义母的话,也要看看我答应不答应。”晓梦道。

  在来魏国的路上,当听到自己要来投奔的是秦国的左丞相时,晓梦是极为不愿意的,她年龄虽小,但也知道,自己与父母的不幸,归根结底还是要算在秦国的身上,所以对秦国的左丞相,晓梦自然也是没有好感的,可惜现在她的年龄实在太小了,根本就没有独自做出选择的力量。

  而且魏纤纤与黑白玄翦将她从死亡的边缘救回来,她也不愿意离魏纤纤而去,毕竟,她已经认魏纤纤为义母了,而魏纤纤现在也算是她最亲最亲的人了。

  在她的想象中,杨明这样的秦国重臣,一定是十分凶恶的人,甚至是满脸胡须,一副蛮横不讲理的样子,因为秦国人都是强盗,但在见到杨明之时,晓梦却发现,杨明与想象中的不一样,杨明很年轻,年龄虽然与她的父母差不多,但却要比她的父母年轻上许多,而且也没有满脸的胡须,反而将自己收拾的十分干净,浑身上下不见那种危险凶残的气息,反而如从寻常人一般。

  “晓梦,不要乱说。”魏纤纤连忙拉住晓梦道,在她的眼中,晓梦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实在是太过勇敢了一些。

  “义母,你不能这么软弱,要不然会被欺负的。”晓梦不满的嘟囔道,对魏纤纤在杨明面前的软弱有些不满。

  “好了,我记住你的提醒了。”杨明主动开口缓解了晓梦与魏纤纤之间的气氛道。

  “记得就好。”晓梦哼哼道,似乎只有哼哼两声才能让自己显现的更为威武一些,只是,她那奶音是时间送给她的礼物,岂是她想要改变就能改变的吗?

  “小家伙还真凶,不过,以后也说不得是要叫我一声义父的人,可不能如此凶了。”杨明伸手摸向晓梦的圆脑袋道,现在的晓梦确实是圆滚滚的,还看不出未来的的样子。

  晓梦看到杨明的动作,下意识地就想到,但又想到两人之间的距离还有数步,杨明的手臂根本不可能触及到她,所以脑袋只来得及偏了一下就顿住了,但下一刻,杨明的手掌已经出现在她的头上,那一只大手瞬间将晓梦的脑袋包裹住了,更是可恶的揉了揉,将晓梦小小的身体都给揉的晃动了几下。

  “义母还没有答应你呢?”不知道杨明为什么会突然间出现在自己身边的晓梦在嘟囔中挣扎着,却也感觉到头顶的手掌软乎乎的,当然那种温暖并不是来自夏日的燥热。

  魏纤纤看着面前的一幕,眼眸中亦是浮现出浅浅的笑意,她发现,眼前的杨明与自己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样,但却更加的鲜活,之前杨明在她的想象中虽然也有着自己的色彩,但却不如现在丰富。

  似乎还不错,从大梁逃出来大概是这么多年做出的最好的选择了,哪怕最后的结果并不是我期望中的那样,也可以无憾了,终归去尝试过,而不是像之前那般,只生活在自己世界中,生活在自己的想象中,虽不会失望,但也永远体验不到现在的心情。

  “来,叫一声义父听听,我想纤纤也不会介意吧?”杨明戏弄着面前的晓梦道,这家伙若是长大了可就不好欺负了。

  “当然会介意。”性格温润的魏纤纤自然却是说出了一句不符合她性格的话。

  得到来自魏纤纤的支持,晓梦更是挑衅地对杨明做了一个鬼脸:想让我叫义父,等下辈子去吧。

  在杨明迎来了自己的客人之时,数千里之外的咸阳,秦王政也得到了来自远方的东西。

  咸阳宫中,一堆足有千卷的竹简被堆在秦王政的面前,在竹简堆积而成的小山周围,是围绕着的几张筵席与书案,从秦国右丞相熊启,廷尉韩非,御史大夫冯去疾,郎中令李斯等秦王政信重的文臣尽数汇集在此。

  而这些竹简则是来自燕地,是自燕地被秦军占领后,秦国在燕地推行的各种施政策略的详细记载以及具体执行过程的得失,杨明以记录的方式将各种数据送来了咸阳宫,为的是让秦王政对杨明在燕地所执行策略的直观了解,进而让秦王政可以多出一个选择。

  杨明为秦王政所提供的选择虽然不可能是完美的,甚至连最好的都谈不上,但对于秦王政与未来的秦帝国来说,总归不会比原来的选择的更差。

  当然,杨明也并未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他提供的只是数据与记录,至于如何选择还要看秦王政自己,在这个时代,秦国只属于秦国,想要想着为秦国负责,那还要看秦王政愿意不愿意。

  “左丞相送来的燕地施政九章你们都看完了,可有什么意见?”秦王政问道。

  这上千卷的竹简,他们这些人已经看了三天三夜了,除了一天中用以休息的必要时间之外,从秦王政到熊启这些人,吃住尽在这座宫殿之中,只为能够快速而准确的掌握竹简中的信息。

  如今众人已经各自将竹简看完,秦王政需要问问面前这几位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间推动秦国政务体系运行的具体看法,毕竟这些人的看法足以影响到现实。

  “回禀大王,燕地不过三年已经大治,所出的税赋更在当年的燕国之上,仅从这一点而言,左丞相主政燕地三年之功就胜过燕国八百年。”职位最低的李斯主动开口道,虽然杨明的燕地施政策略李斯并不是尽数支持,但卖杨明一个面子的事,李斯还是很愿意去做的。

  毕竟李斯在秦国身为外来者,在秦国的根基实在太薄了,他若是想要更进一步,自然要好好经营自己的人脉,而在秦国,杨明虽然向来懒得参合政务,但谁能小看了杨明的存在。

  在秦国,杨明从来不经营自己人脉的原因,固然有一部分是因为杨明懒得、也不屑去做,但在李斯看来,其中更大的原因则在于杨明本身就拥有别人望尘莫及的人脉。

  在秦国,谁不知道杨明是太后赵姬的人,赵姬虽然从秦王政亲政开始就不再过问政务,但作为当今秦国唯一的太后,秦王政的生母,秦国上下谁敢小看赵姬的存在,除了赵姬之外,杨明与已故的上将军蒙骜有着半师生的交情,又与如今蒙家第三代的蒙恬交情匪浅,许多人都将蒙家视为杨明一系的人。

  除此之外,杨明自己就是出身秦国的华县杨氏一族,杨家在秦国,数代为官,积累下的人脉同样非同小可。

  即使不考虑这些,杨明自己的势力也是非同小可,不说别的,仅仅只是龙虎禁军体系,如今在秦国的军界政界就有着非同凡响的影响力。

  虽然龙虎禁军这些年来被秦王政不断拆分,但对于那些被拆出去的人,秦王政却是从未亏待过那些人,该升官的升官,该加爵的加爵,数年间的时间中,从郡守到郡尉,再到县令,县尉,再从军中的都尉、校尉,甚至是千夫长、百夫长的职位体系中,属于龙虎禁军的人可是不少。

  这些人哪怕已经不属于龙虎禁军,但在特定的时刻,还会被人们视为龙虎禁军,视为杨明的人。

  所以,李斯很清楚,自己若想要在秦国更进一步,必须与杨明打好关系。

  “从这一点上,左丞相确实有大功,也长于治政。”听到李斯的回答,秦王政不置可否地知道,他知道李斯是怎样的人,也知道李斯为什么这么说,因此对于李斯的意见不想多做评价。

  “御史大夫呢?”秦王政又看向冯去疾道,相对于李斯这个外来者总想着圆滑处事的人,冯去疾的回答在秦王政这里无疑更具有价值。

  “回禀大王,臣以为左丞相的施政之策只能用于燕地之中,若是要全国推行开来,却是万万不可。”冯去疾道。

  “原因?”秦王政问道。

  “左丞相的施政之策是很好,甚至可以称之为完美,但却太过超前,并不符合现实,在燕地,因为燕地力量薄弱,左丞相可以以强力推行之,但在别的地方吗?难道也要用武力的方式强行推行吗?”冯去疾解释道。

第528章 咸阳宫的心机

  冯去疾身后的冯家在秦国并不算什么特殊的存在,但与华县杨家一样,冯家在秦国也是累世高官,每一代又有着身居两千石高位的人,算是真正的老秦人,在秦国还有不少像冯家这样的家族,虽然未必将官当的多大,但在官场中层的影响力却非同小可,而冯去疾如今能够成为秦国御史大夫,就是冯家这么多年来厚积薄发的结果。

  要知道御史大夫现在在秦国的权力格局中固然还没有达到在未来的帝国权力序列中那般重要,位列文臣第三,但在最近几年中,随着秦国国界的扩张,其重要性逐渐增加,隐隐已经超过了九卿。

  冯去疾此时说出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也就代表着大部分老秦人的看法。

  听着冯去疾的陈述,秦王政也能想到冯去疾为什么这么说。

  只不过冯去疾在表明态度的同时,也在想着自己是否要继续说下去,现在他还不想得罪杨明这样的出将入相的存在。

  “继续。”冯去疾想的虽好,但秦王政却不愿意就这么轻易地放过冯去疾。

  秦王政知道杨明为什么将这么多的施政纪要送来咸阳宫,而冯去疾这些人的态度也能让秦王政看到很多东西。

  秦王政都发话了,冯去疾自然不敢再保守下去,他固然不想得罪杨明,但却更不敢触怒秦王政,于是冯去疾只能说道:“不说别的,仅仅只是这科举制一项,就不切实际,秦国向来以法治国,以吏为师,以军评功,若是以科举制取官,那让秦人怎么看,让那些修习法学,让那些在军中拼杀以换取功名的见识怎么看?”

  听到冯去疾的话,秦王政露出了思索的神色,冯去疾确实是直击要害,官吏的位置是有限的,杨明那种以科举制为手段,将诸子百家的精英招纳入官僚体系的做法,在秦王政看来并不可取,那已经直接动摇了秦国的立国国策,尤其是那些人未必就真的认可秦国……

  见秦王政丝毫没有打断的意思,冯去疾只能继续说下去,将其中各种的问题挑选了出来,一时间整个大殿都只剩下了冯去疾一人的声音。

  “不过左丞相的施政九章中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左丞相对税赋体系的构建以及运行方面就很厉害,条例清晰,运转高效,这一点也远胜现在秦国现行的赋税体系,还有这刑部的巡察司,与御史的职能多有重合,但却比御史更加有效,这一点御史府也是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调整的。”

  在此时的大殿中,冯去疾成了真正的主角,直到半个时辰后,冯去疾才将自己的话给说完了。

  对此秦王政并没有发表意见,而是又看向了李斯,李斯是最懂他心思的人,也向来是站在他立场上的人,在称心方面,李斯足以与赵高并肩。

  见秦王政看向自己,李斯只能硬着头皮道:“大王,正如御史大夫所说,左丞相的施政九章只能在燕地推行,若想推及全国却是万万不行的。”

  李斯知晓秦王政的心思,秦王政是要建立全国只有一个声音的国家,但杨明所推行的策略,虽然也做到了集权于这朝廷,但却并非是集权于一人,秦王政能愿意?

  秦王政想的是以秦国的方式改造整个天下,又岂会愿意用杨明的方式去改变秦国,秦王政要做的是去改变六国,将其变成现在的秦国,可不是让自己被改变的,其中看似差别不大,是实则却是大了去了。

  尤其是秦王政也不可能以科举制动摇秦国的现行的官僚体系,他还要靠这些人去统治天下的,让诸子百家的人来,他可不会放心。

  只不过在李斯看来,科举制却是一件好东西,固然在短时间内会带来许多麻烦,但从长远来说却是有利于天下的,不说别的,哪怕是最淡泊名利的道家与根本看不上名利的墨家,其内部也有不少想要当官的人,而科举制就为这些人开了一道口子。

  更重要的是,现在诸子百家之人因为诸国的存在,哪怕在秦国找不到出路,却可以在别的国家找到出路,但是,很快这个天下就只有秦国了,如果秦国不用诸子百家之中,诸子百家的人就失去了上升的通道,这些人被压制的民间,对秦国就真的是好事吗?

  况且,李斯本就是出身儒家,虽然以法家之学在秦国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但想到自己早年的艰辛,想到自己当年与韩非这些出身王族之人的差距,李斯又怎会不想看到科举制的出现。

  可惜,现在的李斯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苦苦求职的青年了,现在的他已经是秦国的官僚,所考虑的事情只能是秦王政的所思所想。

  所以在李斯这里,秦王政听到了自己想要听到的东西。

  “廷尉如何看?”在李斯说完自己的看法之后,秦王政又问向了韩非。

  “大王,臣并无高见,要说的话,也只能用冯御史大夫的那句话,不切实际。”韩非直言道。

  此时韩非真正关心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在杨明送来的竹简中,韩非看到了一个更大宏大的国度,那是一个从未出现过,是一个跨越时空的国度,但是想要构建这样的国度,必须在秦国推行比之当年商君在秦国的变法更加宏大,更加彻底的变法,但与之相对应的,在变法的过程中也会得罪更多的人。

  当年商君因为变法之事,固然强大了秦国,一举推动了眼下秦国的新生,但自己却是惨遭车裂之刑,变法是要变动原有的秩序的,而在原有秩序中得利的人岂会愿意,其必然会引起强烈的反噬。

  因为红莲的关系,韩非虽然不太喜欢杨明这样的人,但也不能不含泪认下自己这个妹夫,哪怕是为了红莲,韩非也不愿意让杨明走上变法者的道路。

  只是,当韩非的话落在秦王政的耳朵时,却让秦王政想到了更多的东西,每一个人都支持的东西,秦王政未必会认同,每一人都反对的东西,秦王政也未必会完全否定。

  哪怕再睿智,秦王政依旧改不了性子中多疑的,从冯去疾再到韩非,这几人尽数反对,难道是真的因为那些东西不可行吗?

  秦王政已经不受控制地已经想多了。

  “右丞相,你的看法呢?”秦王政将目光转向了熊启,兼听则明的道理现在的秦王政还没有忘记。

  “大王,变法是为万世之基,不是为了眼前之利。”熊启回答道。

  在众人的看法之中,冯去疾是出于立场,李斯是为了名利,韩非是为了妹妹,以至于得出了不同的看法,而熊启自然也有着自己的看法。

  在杨明送来的竹简之中,熊启出于自己身上一半的楚国血脉看到的另外的东西,他从竹简中看到的是杨明想要改变的燕地,是齐国,是楚国这样的地域。

  从燕地这几年的变化,熊启清晰的认识到一个现实,若是用杨明的方式去统治秦国攻灭的诸国之地,完全是可行的,燕地只是先例,未来的楚国也未必是例外。

  在未来,若是秦国真的能够用杨明的方式去治理六国故地,只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六国故地真的会被秦国给彻底消化了,近些年来,心中对楚国的定义逐渐清晰的熊启下意识地就不想看到它们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