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与剑与法兰西 第698章

作者:匂宮出夢

看着这一副血腥的场面,可想而知,在这段时间里面,孤军奋战的土耳其人和俄军打得有多么惨烈。

看到这副景象之后,吕西安终于理解了为什么俄罗斯在看到有援军出现在要塞城外之后就丧失了继续进攻的信心,选择了大步后撤,想来他们已经在几个月的攻城当中损失了大量兵力,士气也变得低落了,他们已经不想在这里继续和增援过来的英法联军交战了。

要塞的土耳其军队指挥官们宛如迎接英雄一样地迎接了法军的军官们,尽管他们已经努力收拾了一下仪容,但是这些土耳其人还是显得衣衫不整,身上带着浓烈的汗味和血腥味。

“感谢你,远道而来的朋友!”一见到吕西安,领头的一位戴着土耳其式军帽、留着大胡子的中年人一把拥住了他。“我是这座要塞的司令官哈立德,我代表我们所有人感激你们拯救了我们。”

他说的是土耳其语,吕西安当然听不懂,不过从对方的热情来看他也能够明白对方的意思,等到随军的翻译将这些话转译成法语给自己听之后,他强忍着呛人的气味,同样也拥抱住了对方。

“拯救你们的是你们自己的勇敢和坚持,司令。”吕西安以毫不作伪的态度夸奖了对方,“是你们在这里坚持抵抗了这么久,拯救了这座要塞,也拯救了你们的国家,你们立下了无比的功勋,我热切地期盼你们的苏丹陛下能够表彰你们的功绩!”

他这话当然有些夸张,毕竟只要有英法联军到位,土耳其怎么样丧师失土也不至于面临亡国的灾难,不过这些土耳其官兵在要塞之内坚持了这么久,拖延了俄军的脚步这么久,也确实给联军从容调集军队拖延到了更多的时间,而且,也让自己这支部队少冒了许多风险。

吕西安如此诚心实意的夸奖,更加让土耳其人兴奋了,他们准备大肆庆祝自己的胜利,并且邀请吕西安等法军军官也参与其中。

考虑到两军之间的盟友关系,吕西安并没有拒绝他们的要求,不过他也知道,现在还不是欢庆的时候,因此要求自己的部下们不要过度饮酒,同时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返回军营。

就在当天晚上,要塞的地窖里面所残存的酒和粮食都被守军拿了出来,两军的官兵们一起欢庆了本方得到的胜利。

很快,锡利斯特拉要塞已经解围,俄国军队已经开始放弃攻势往后撤退的消息也传到了位于加里波利军港的英法联军指挥部当中。

他们理所当然地欢呼了这一个胜利,不过接下来他们马上就开始了接下来应该怎么办的讨论。

“俄国人居然就这样退却了,这真是让人有点失望!”英国远征军统帅拉格伦男爵不无失望地叹了口气,“苏沃洛夫和库图佐夫的在天之灵不会心安的!”

“库图佐夫比他现在的后辈们还能逃,至少现在的俄军还没有退回莫斯科。”特雷维尔元帅毫不客气地回答。“我们接下来还有得打。”

因为之前在俄罗斯吃过大亏的关系,他一直都对俄国人耿耿于怀,所以说话也毫不客气。

“我们已经击败了俄国人了,至少他们现在已经退却了,我们好像突然失去了一个继续和他们作战的理由——因为他们已经放弃进攻了。”拉格伦男爵突然暧昧不明地说,“现在我们要给外交活动留下一点时间。”

“为什么要给他们喘息时间?”特雷维尔元帅感觉十分好奇,“我们想要打,就是一个足够的理由了,还要什么其他的理由吗?之前您不是同意在俄军后撤的时候继续向他们的腹地登陆打击吗?怎么现在忽然改变主意了?”

“毕竟我们不列颠是一个不能任意行事的国家,我们的军事行动需要舆论支持,继续外交活动可以让俄国人的野心充分暴露,给我们的人民更多继续打下去的决心。”拉格伦男爵狡黠地笑了笑,“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元帅连忙问。

“我刚刚收到了国内的消息,奥地利人希望我们能够给他们一点时间,以便充分施展他们的外交活动。”拉格伦男爵低声回答,“他们现在已经在向俄国人施压,要求他们充分保证自己不会再肆意行事破坏欧洲和平……”

“难怪俄国人撤退得那么痛快。”特雷维尔元帅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可想而知,俄国人面对英法土三国的联合力量,已经应对得十分吃力了,当奥地利人也开始对他们施压的时候,他们肯定会感到难以支撑,所以才会那么快就从巴尔干撤走了军队。

“所以,我们可以借助奥地利调停的间隙,向俄国人提出我们的和平条件。”拉格伦男爵不慌不忙地说,“当然,我们会提出一些让沙皇难以接受的条件,让他在丧失荣誉和继续与我们作战当中做出一个选择,而在这段时间里面,我们可以继续从容地调兵遣将。”

这些英国人!

特雷维尔元帅对这些英国人的狡诈感到有些暗暗佩服。

很明显,因为英法土三国秘密约定的缘故,每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同俄国人媾和,但是伦敦的那些精明的外交家们显然还有太多的过剩精力要发泄,所以他们准备借助奥地利人来和俄国人沟通,这样无论谈判的结果如何,他们都不用承担责任,压力也都在奥地利人的身上。

他并不生气,英国人确实老谋深算,不过法国也并不是一片诚心实意地在为盟国服务,她也同样暗怀心思,所以他也没有理由去指责这些英国人,只要他们在大体上还是继续和法国合作就行。

“奥地利人不会被俄国人原谅的,他们的调停也无济于事。”沉吟了片刻之后,特雷维尔元帅说出了自己的意见,“所以我们的军事准备必须尽快完成,我们不能给俄国人从容调集兵力的时间。”

“您说得很对,我也是这么想的。”拉格伦男爵点了点头,“而这就有赖于我们的努力了,英国现在已经在竭尽全力增加自己在这里的兵力,虽然最近因为气候和疾病的缘故我们遭遇到了一些麻烦,但是我想我们很快就能够重新组织起来发动下一次进攻,而这次进攻我们将让沙皇陛下见识到我们的厉害!”

“我很高兴你们能够如此战意高昂。”特雷维尔元帅摆了一个手势,“我们也会以同样的热忱将我们的全部力量投入到接下来的军事行动当中。”

因为最近的战事颇为顺利,所以英法两军的关系越发亲密了,之前历史上所遗留的芥蒂因为联合作战的缘故也消失了不少,至少元帅和男爵在会晤的时候也多了几分亲切,不再如同之前那样剑拔弩张。

在双方友好地交换信息之后,两位统帅的私下会晤结束了,拉格伦男爵离开了这幢临时征用的民居返回自己的司令部,而特雷维尔元帅则继续留在了这里,听取手下军官们的报告。

作为总司令,这里还有太多的事务需要他过问了。

最重要的当然是各支部队现在的情况,和兵力补充的状况。

前者让人有些忧心,现在已经集结在加里波利和加里波利的法军部队,都因为疾病的侵袭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员,有些部队甚至因此而难以展开军事行动;而后者倒是让人乐观了一些,在帝国政府的极力组织之下,现在法国军队正在源源不断地继续往东方集结,补充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减员的数量,所以法军的力量在逐步增强。

不过,如果新来的部队也和之前来的人一样被疾病所折磨的话,恐怕形势还是不那么让人乐观。

一想到这里,元帅不禁有些忧心忡忡,命令自己的副官继续向巴黎陆军部报告现在的情况,催促他们加派更多训练有素的军医过来,帮助远征军部队减少疾病的减员。

经过工程人员们数个月的努力,从加里波利到土伦港之间已经有了电报线路连接,而土伦港又是法国庞大的电报网络的一个端点,借助着这种划时代的发明,信息可以在瞬时之间从欧洲大陆的东端传递到西端,让巴黎可以以最快的时间得知前线的信息。

在副官们的小心记录之下,特雷维尔元帅发布了一个又一个命令,这些命令将会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前线和后方,让法国军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等到傍晚时分,元帅终于处理完了今天的事务,此时的他已经感到十分疲惫了。

耳边副官们的声音似乎远在天边,模模糊糊听不清晰,他略微有些摇晃地站了起来,只觉得浑身都有些酸软,原本几乎无穷的精力现在好像都已经被消耗一空。

他走到窗边,想要透几口气,然而天气十分闷热,扑面而来的热风让他感觉好像浑身更加难受了。

这是异国他乡,虽然作为总司令他享受着整个法军最为优越的待遇,但是毕竟还是有些水土不服,另外,最近的天气太过于炎热了,而为了保持一位元帅、一位远征军司令的尊严,他一直都军容严整,将元帅的行头都穿戴了上来,而这也让他的身体感觉更加难以适应。

他感觉头脑有些晕眩,耳朵里面还想也有什么东西在嗡嗡作响,犹如是谁在自己耳边低声呢喃一样。即使明知道这是幻听,老人仍旧不免为之伤神。

眼皮竟然是如此沉重,以至于好像保持睁开的状态都这么艰难。

“元帅阁下,您没事吧?”看着老人如此衰颓的样子,元帅的副官、年轻的乔治·德·迪利埃翁少尉大惊失色,连忙过来搀扶住了他。

这一声问话犹如是投入池塘的石子一样,让老人从幻梦当中苏醒了过来。

他定了定神,重新恢复了一点精力。

“我没事,不用担心。”他平静地回答。“你们快去传达我的命令吧。”

第949章 面授机宜

“我没事,不用担心,你们快去传达我的命令吧。”

在乔治·德·迪利埃翁少尉面前,特雷维尔元帅带着一丝虚弱回答,然后轻轻地推开了他搀扶自己的手,努力让自己站得笔直。

然而,他的虚弱当然也逃不过乔治的眼睛,这位年轻的军官为难地站在元帅面前,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少年人就是沉不住气!”眼见乔治如此紧张犹豫的样子,元帅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好了,别浪费大家的时间了,快去!记得不要跟别人提我的事情!”

老人的呵斥,倒让乔治猛醒了过来,他马上打了个激灵,抄起桌子上的一堆文件就离开了这间房间。

他穿过走廊,走下了楼梯,然后来到了楼下的弄堂当中,这间弄堂本来十分宽敞,但是在法国远征军司令部进驻之后,尤其是连上了电报线成为了法国在加里波利的神经中枢之后,愈发狭窄了起来,一大堆发报机带着自己的导线,把空间挤得逼仄了许多,不停进进出出的工作人员,更加让空气显得凝重。

无视了门口的卫兵,乔治直接走了进去,然后找到了主管整个电报处雷斯托少校。

虽然两个人之间军阶差了很多,但是大家都知道乔治是总司令身边的副官,所以少校也不敢怠慢。

“这是总司令今天要传给巴黎的文件,请尽快发报。”乔治用客气但不容置疑的语气跟少校说,同时将手中的文件都递给了对方,“请将上午收到的电报都给我吧。”

“好的。”少校点了点头,接过了这些文件。

“另外,还有一份密电,请单独发给德·特雷维尔大臣阁下。”乔治突然放低了声音,然后将自己拟好的一份电文交给了对方。“记得一定要尽快!”

如此神秘的举动当然惹起了少校的怀疑,不过他也知道,元帅和大臣祖孙两个之间的事情不是他能够过问的,于是他再度点了点头。

在乔治交代了之后,电报处马上开始了发报工作,一份份文件被转化成了电码的洪流,然后通过电报线滚滚流向了数千里之外的马赛,然后马上又被转给了巴黎。

这项划时代的发明,使得一个国家真的实现了在万里之遥实时地进行一场战争,也让人类信息沟通第一次走进了零距离的大门,从这时候开始,一个大国才真正能够完全地控制自己的每一寸国土。

而就在当天晚上,夏尔也收到了乔治传过来的密电。

密电的主要内容就是在报告元帅的身体状况,而这也让夏尔忧心忡忡。

他早就在担心这个了——爷爷年事已高,又到了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真可谓是饱受折磨,而他却无法多做什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老人的身体恶化,这种感觉实在太糟糕了。

不行,我得亲自去前线一趟……夏尔突然冒出了这个念头。

然而这个念头很快就让他自己掐灭了,现在他手头上的事情太多了,实在脱不开身来——而他也知道,在后方维持住国内的稳定和军队的供应,才是他帮助爷爷的最好方式。

也正因为如此,前线的战事如火如荼,相应的他的工作也繁忙了几倍,不过他倒也并不为此感到烦恼,因为对他来说,忙碌就意味着权力在握。

现在已经是晚上了,可是他还在部里工作,就连吃饭时间也被压缩得很短,整个人都似乎被淹没在了公文的海洋里面。

那么,看来只能让妹妹尽快赶过去了……也许在她的调理下,老人的身体能够稍微好点吧。思前想后,夏尔再度下定了决心。

就在这时,秘书敲门走了进来,向大臣阁下报告一位新的访客到来的消息。

当听到了这位访客是玛蒂尔达·德·迪利埃翁小姐之后,夏尔紧绷的心情骤然好了不少。

“把她带进来吧,然后告诉其他等候的人,今晚我已经不再会客了,请他们明天再过来。”夏尔下达了命令。

秘书很快领命而去。

很快,在秘书的引领下,玛蒂尔达来到了他的面前,然后他离开了办公室,关上了门。

“我应您召唤而来,大臣阁下。”一见到夏尔,她就朝夏尔行了行礼。

“玛蒂尔达,别客气啊!”相比于玛蒂尔达的严肃,夏尔却放松了许多,自顾自地离开了办公桌,走到了沙发的旁边,然后直接坐了下去,“请坐吧!”

玛蒂尔达轻轻点头,然后顺从地坐到了夏尔的旁边。

不过,夏尔感觉她似乎有些郁郁寡欢。

今天的玛蒂尔达依旧穿着她朴素的灰色裙子,魅力十足。不过,虽然经过了细心的妆扮,头发也整整齐齐地盘在脑后,但是她的脸色十分苍白,镜片后的眼睛有些浮肿,好像最近都没有睡好似的。

“玛蒂尔达,你怎么了?”夏尔忍不住关心地问。

“没什么,夏尔。”玛蒂尔达勉强地笑了笑,“我只是太挂念乔治了而已……这几天我经常做噩梦,梦到他出事,所以一直都没有睡好……”

她一这么说,夏尔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确实,作为姐姐,关心参军服役的弟弟也是人之常情,哪怕是玛蒂尔达这么淡泊的人,也会为了至亲而担惊受怕。

“他……他在我的爷爷身边,应该不会有事吧。”夏尔沉默了片刻之后,试图安慰一下她。

“如果他一直呆在元帅的身边,那当然最好了……可是我就是有点害怕……”玛蒂尔达苦笑了一下,“乔治太年轻了,血气方刚,我太了解他了……像他这样的孩子都是不肯安安分分地留在后方的,他的脑子里面全是什么荣誉和功勋,而这些东西最能要人的命。上帝啊,每次想到这里我就惴惴不安……”

一说到这里,玛蒂尔达似乎又担心了起来,声音都有些不成调了。

“要不……我发电报给爷爷吧,让他把乔治看紧一点,”夏尔忍不住说,“只要一直把他留在司令部里面,他就不会有事的。”

然而,出乎夏尔预料的是,玛蒂尔达却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

“不……还是不要了。”

“……”夏尔有些不明白了。

“我就只有这么一个弟弟,所以我为他担惊受怕是应该的……可是,乔治已经比太多人幸运了,他已经很蒙元帅的厚爱,天知道多少人眼红他,又有多少人比他更加危险!如果我为了这个去跟元帅求情的话,那只会……只会让人家更恨他而已,就连乔治自己也会感觉蒙受羞辱的。”玛蒂尔达睁大了眼睛看着夏尔,镜片似乎在闪闪发光,“我们家也有我们家的荣誉,先生,我只能一边担惊受怕,一边为他祈祷,仅此而已。”

“玛蒂尔达……”夏尔看着她,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没办法,只能咬牙苦忍了,担惊受怕却只能指望上帝保佑他。不只是我一个人,我的父母我的姐姐都是如此。”玛蒂尔达又苦笑了起来,“先生,您感受到了您肩头的重量了吗?此时此刻,不止我一个人在担惊受怕,每一个士兵的母亲、妻子还有姐妹,她们也在为士兵们担惊受怕,也许战争结束之后就会有十万个母亲心里在滴血……您应该能够感受到这份沉重吧?像您这样的人注定是要掌管国家的,您应该知道自己每一个决定的意义,并且为这份沉重而苦恼。”

夏尔沉默了。

老实说,他并没有为可能有很多人死去而感到有多少担惊受怕——在那支大军里面,他顶多也就只关心几个人而已。

他不会这么做,拿破仑皇帝不会,拿破仑三世皇帝也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