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与剑与法兰西 第692章

作者:匂宮出夢

在来之前,两位统帅最初的争执曾经让这些两国将领们都怀疑两位总司令会打起来,可是奇怪的是,尽管刚才两个人都勃然大怒,到了席间却都又重新冷静了下来,互相微笑着谈笑风生,时不时还互相开几个玩笑,用餐的速度也很快,显得精神矍铄,一点也没有为六七十岁的年纪而显得老态毕露。

他们刚才都对对方存了一些试探的心思,不过很快就在对方强硬的回答当中看出了那种不容置疑的决心,由此他们相互之间反而又多了几分老对手之间的惺惺相惜之情,这时候反而不再争执了——说到底,他们之间争执也并非出自于个人恩怨,只是为了让本国军队在对方面前占上风而已,既然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那就只好尽量精诚团结了。

在众人的注视之下,两位统帅拿起了酒杯互相碰了碰,然后异口同声地喊出了祝酒词。

“为女王陛下干杯!”

“为皇帝陛下干杯!”

这时候将领们也纷纷拿起了酒杯,加入到了祝酒的人群当中。

经过了上好的波尔多葡萄酒的熏陶,两位统帅和两军将领们都变得有些熏熏然了,在酒精的催化下这里的气氛更加热烈了起来。

“感谢上帝和两位陛下,让我在人生的暮年可以再度领略光荣的时刻。”在这时候,拉格伦男爵又重新开口了,“我很高兴自己将有机会向俄国人证明,不列颠人不会畏惧任何挑战。”

“我只能说这一刻来得太晚了,文明世界早就应该联合起来,对付贪得无厌的北极熊。”特雷维尔元帅冷静地评述,“好在现在所有人终于猛醒了,看出了为了保卫欧洲我们需要做什么,希望上帝继续保佑我们,让我们两个人可以光荣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哪怕为了威灵顿公爵,这个任务我也会不顾一切地去完成,因为英国军队就是他交给我的宝物。”拉格伦男爵拿起了酒杯,又为自己灌下了一口酒,“我必须尽自己的职责,看守好这块宝物,勿使这块举世无双的瑰宝有所缺损。”

毫无疑问,他这是话里有话,怎么看都像是在延续刚才的争议,表明自己绝对不会听从法国人的指派,会坚持英国军队指挥的独立性,不过和刚才相比,他的调子已经放松很多了,再也没有了刚才的咄咄逼人的气势。

“我们的皇帝陛下将这么多法国青年交给我,这也是无比宝贵的信任,我也不能辜负他的信任,我必须在取得胜利的同时将尽可能多的人带回去,两个目标对我来说也同样重要。”

“好吧,看来我们谁也没有办法摆布谁了。”拉格伦男爵耸了耸肩,“这倒是让人有些难办。”

现在两边的司令官都莫衷一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各不相让,他们固然都坚守了自己军队的尊严,但是却同样让联军的指挥协调变成了一个大难题——要是变成两边各自为战,按照自己的计划各打各的,那么肯定就无法发挥联军的最大能力,那样的话组成联军还有什么意义?

沉默了许久之后,特雷维尔元帅探询地看着对方。“那么,我们两边各出几位参谋官,组成联合参谋会议,然后这些参谋军官制定计划,再呈送给我们两个人来审阅,直到我们两个都批准之后,两国的军队再按照各自的任务去执行作战?”

“我想您这个提议是极好的。”拉格伦男爵沉吟了片刻之后,点头同意了元帅的看法。

毫无疑问,这样的执行流程会降低效率,也会造成两军之间沟通协调的问题,可是在政治上这却是最保险的做法。

两军联合制定计划,然后交由各自的总司令批准,这就可以名正言顺,无论是哪边的国内舆论界,都没有理由说自己的军队正在被外国人所驱使,成为盟友的炮灰——而这正是这些将领们最害怕的后方指控。他们宁可在前方多流血也不敢被后方看成是卖国贼。

“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我们尽快就进行类似的军事协调。”看到拉格伦男爵终于被说服,特雷维尔元帅的心情也变得更加放松了,“时间对我们来说都相当紧迫,我们不应该再把它们浪费在争吵上面了。”

“好的,我同意您的看法。”拉格伦男爵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我们既然已经到了加里波利,那么保加利亚和摩尔多瓦就近在眼前,而俄国人现在就在那里,我想我们应该马上启程去迎击他们……他们的多瑙河军团正在向欧洲进军,我们必须阻止他们。”

自从对土耳其开战之后,俄国发动了对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两个公国的进攻,现在已经有大批俄军军团越过了国境杀入到了这两个公国境内,而土耳其军队在早有准备并且人数占有优势的俄军面前,基本上难以阻挡,他们只能放弃了野战,将主要兵力收缩到了一些要塞当中,准备依托这些要塞来拖延时间,等待国际形势的变化——很显然,英法联军进军俄国,就是他们想要的变化。

拉格伦男爵刚刚还说不想受到法军的辖制,现在又马上鼓动法军一起向巴尔干登陆,这自然让特雷维尔元帅颇为不悦,但是他不想打击盟友的积极性,反而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我们一定要在巴尔干登陆迎击这些俄国人——不过我们也要考虑到他们后撤的可能性,毕竟俄国人肯定更希望在他们的土地上迎击我们,而且那时候他们还有群山和河流来作为依托……”

“俄国人如果真要这么胆小,那倒是让我有些失望了!”拉格伦男爵冷淡地回答,显然他对这个问题并不是没有考虑,“如果他们真的逃回去了,我们就直接进攻他们的本土腹地,一定要逼迫他们和我们决战为止。”

“那么您选好了下一步的地点吗?”特雷维尔元帅试探性地回答。

“如果是最好的情况的话,我们将尝试直接登陆敖德萨,”拉格伦男爵倒没有对元帅保密的想法,“我想问问您的看法。”

“如果一切真能够这么好的话……我当然会很高兴,只不过我想敌军应该不会在敖德萨留给我们太多机会。”元帅审慎地回答,“所以我们无疑可以试探一下,但是最好先做一些别的打算。”

拉格伦男爵的打算并没有出乎元帅的意料,实际上,对联军来说,最好的登陆地点就是敖德萨,如果能够在这里登陆,就有可能使俄军遭受最大的损失,因为这里是俄军进军土耳其境内的军队的供应基地,也是乌克兰地区最为富庶、土地最为肥沃的地区,如果能够占领敖德萨的话,在那里不仅可以得到一个大城市的资源,而且可以得到全欧洲的粮仓,更加能够逼迫被切断了供应线的俄军在进退失据之下返回国内和联军决战。

然而很明显,只要沙皇陛下和他身边的军事幕僚们不蠢的话,他们肯定也能够看到被联军掌握制海权之后,前线军队的后方所蕴含的重大风险,因此他们一定会尽全力加强敖德萨地区的防卫,哪怕削弱其他地方也会死守敖德萨,因此纵使联军掌握了绝对的主动权,但是直接登陆看上去是不大可能的——顶多只能试上一试,但是谁也不会抱太大的期待。

“我同意您的看法,事实上我们也认为沙皇不会给我们太多机会。”拉格伦男爵这次倒是很好说话了,“但是我们可以试上一试,如果实在不行,我们就登陆克里米亚,在那里寻求和沙皇决战。”

元帅没有回答,而是继续看着男爵,似乎在等待着他的解释。

“克里米亚是乌克兰的中腹部,也是控制黑海的主要通道,更重要的是那里还有一座要塞,驻守着大量俄国人——”拉格伦男爵一直看着元帅,一字一顿地回答,“如果我们能够在那里威胁到俄国人的话,沙皇是不会忍受这种羞辱的,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调兵遣将过来和我们决战,而那时候我们就可以击败他们,逼迫他和我们求和……通往胜利之路也就走完了。”

在男爵的注视下,特雷维尔元帅静静地听完了他的叙述,然后,他突然微微笑了起来,似乎怀有一些敬意地看着这位统帅。

“精彩地论断,我与您完全不谋而合,我也是这样打算的,首要目标是敖德萨,次要目标是克里米亚,这两个地方都可以让沙皇痛彻心扉,更关键地是能够发挥我们的海上优势。”

“很高兴至少在一开始,我们的思路是完全吻合的……”眼看第一天不用和法国人再大动肝火地吵架,拉格伦男爵也松了口气,“既然这样的话,那我们就按照这个基本战略来制定计划我们的联合作战计划吧。”

“我个人建议,在制定计划之前,最好由英法联合舰队对敖德萨的防卫情况做一个最为基本的试探。”特雷维尔元帅不慌不忙地说,“如果敖德萨空虚薄弱,那么我们就直接登陆敖德萨,如果不行,至少我们可以让这个港口承受难以恢复的损失,让俄国人牢记我们给的教训。”

拉格伦男爵怔了一下,然后看向了他旁边的几位海军军官,而这些海军军官都纷纷点头,表示他们跃跃欲试,想要尽快展开对俄国人的打击。

作为此时地球上各个大洋的统治者,皇家海军的高傲和尊严当然容不得他们的这样的挑战面前退缩。

“为了展示联军的这次行动我认为可以交由英国人来主导。”特雷维尔元帅显得充满了诚意,“当然,这段时间之内,我们法国人的舰队也不是什么都没做,我们已经有不少船在黑海上面扫荡了很久,他们已经熟悉了黑海和海岸的情况,我建议你们配合他们进行炮击……”

拉格伦男爵又和他的海军将领们商量了一下,而特雷维尔元帅却气定神闲,他明白,他给出这样的表示,英国人是绝对不会不领情的。

“如果这是您的看法的话……”果然,仅仅片刻之后,拉格伦男爵点了点头,“我得说,您是一位十分优秀的将领,元帅阁下,我对我们未来的合作也充满了信心。”

……

就在特雷维尔元帅和拉格伦男爵两位统帅达成了最初的默契之后,两国联军开始热火朝天地行动了起来,为贯彻两位总司令共同探讨得出的战略,大量陆军官兵走出了营房,准备再度进入到运输船当中,登陆保加利亚前去迎击深入土耳其境内的俄军,而两国的海上力量更加是气势高昂,直接穿越了海峡进入到了黑海,然后向敖德萨港口压了过去。

今天的天气相当不错,平素一直阴云密布的黑海现在倒放了晴,薄薄的阴云之后,太阳无私地将自己的光线如同金色的奶油洒满在白帆上,为这些人类的造物施展了自己的祝福,放眼望去,这一支舰队阵容齐整,以堂皇的阵势排开摆在海面上,犹如像是武装巡游一样。

他们确实自信满满,自从两国开始不断向海峡集结舰队之后,本来就势单力孤而且技术落后的俄国黑海舰队,根本不敢在英法两国的联合舰队面前自寻死路,所以他们老早就从黑海西岸撤离,躲入到了塞瓦斯托波尔和亚速海等等安全地带,毫无抵抗地放弃了对黑海的控制。

在这种情势下,寻求和俄国舰队决战的英法联合舰队也只能把心中高昂的战意发泄到了别的地方。

经过了几个小时的航行,当太阳从天空的顶端开始徐徐下坠的时候,这支舰队赶到了敖德萨港口之外。

自从战争爆发之后,这座繁忙的商港现在已经是一片沉寂,宛如是一座空城,不过这当然只是假象——自从战争爆发之后,因为十分清楚敖德萨的重要性,所以沙皇将这里交给了奥斯坦·萨肯将军管理,并且在这里驻有大量的军队,而且敖德萨本身也有自己的防卫力量,它在港口两边拥有炮台,这些炮台被精心设计和修缮过,拥有数十门可以发射二十四磅或者四十八磅的大炮,足以抵抗他们的土耳其假想敌。

不过,现在的敌人出乎当初的设计者们的意料之外,并非是宿敌土耳其,而是来自于西欧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他们的战舰上拥有比炮台上的大炮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加农炮,足以给这些炮台带来最为惨重的打击。

在来到和炮台遥遥相对、接近了最大射程的距离时,这支舰队放缓了速度,沉默着逡巡在,而这支舰队的长官,英国皇家海军的邓达斯海军上将,正站在自己的罗兰号战舰的甲板上,用望远镜观察着对面的情况。

在望远镜的对面是深入到海洋当中的半岛和上面的炮台,这些炮台都有胸墙掩护,因而他看不清具体的防卫部署情况,不过从闪闪发亮的炮口来看,这些大炮都已经严阵以待,虽然顾影绰绰看不清到底有多少人,但是想必他们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

而在海军上将的旁边,是一大群联军的战舰,这些战舰里面,有一艘就是欧仁·德·特雷维尔少校所统管的“夏洛特公主号”战舰,此时他正和上次作战一样,仔细地观察着对面敌人的情况,不过不同的是,这一次他身边多站了一个人。

“具体的地图我们都已经绘制好了,上面还标注了炮台的位置和火力,您照着这些地图来引导炮击就好了。”孔泽低声对欧仁说,“等到压制了炮台之后,请您带着他们突入海湾,然后……您就把岸边的仓库和军火库都一扫而空吧,能毁掉多少就毁掉多少……”

“我知道了。”欧仁平静地应了下来。

自从上次从叔公那里领受了命令之后,他就明白自己这次的任务了,对他来说,这是一次同时为国家和家族效劳的机会,他当然不愿意落于人后。

而这次,在经过了特雷维尔元帅的特别要求之后,整支舰队也会将夏洛特公主号当成引导舰,协同一起对这座港口进行炮击。

他的战舰火力薄弱,只有几门重炮能够对对面造成打击,不过其他舰船火力都十分凶猛,数量也足够压制敌军的炮台,所以他信心十足。

就在欧仁还在耐心观察,核对地图的时候,突然从旗舰上传来了旗语的命令。

他马上下令自己的战舰准备炮击,在舰上的军官们的喊声当中,整艘战舰都好像突然被注入了活力,两层的甲板也随之震动了起来,一门门大炮从炮门当中伸了出来,准备将烈火和钢铁倾泻到对面的目标之上。

这些张满了巨帆的战舰,在看到旗语的那一刻,几乎在同一刻转向,然后沿着规整的航线围绕着炮台贴了过去,他们的舷侧都已经对准了对面的炮台,随时准备发动攻击。

然后,这些战舰完成了最后的部署,对着对面的炮台,开始了沉默的对峙,犹如是在遥望着巨人的孩子们一样。

接着,仿佛就在一瞬间,大量的闪光伴随着雷霆一样的轰鸣响彻了整个天空和海面,剧烈而和谐一致的震动让这些船都同时有节奏地摇晃了起来。

“砰!”

轰然巨响在海上回荡,上百门大炮所发射出的尖啸着的炮弹毫无怜悯地对着对面的巨人飞了过去,然后狠狠地砸到了胸墙和地面上。

炮台上的大炮开始轰鸣,但是因为大炮的射程短于联军的舰炮,所以炮弹纷纷落入到了水中,没有给联军舰队造成什么损失。

眼见自己处于如此优越的地位,联军舰队更加振奋了,各艘船上的水手们都在拼命地为自己的大炮装填炮弹,这些高爆炸弹毫无顾忌地轰向了对面的炮台,带来了可怕的震撼,让天地都在震颤……

很快,这几个炮台都已经失去了还击的力量了,虽然还有不少勇敢的炮手继续在发炮,但是他们已经无法造成什么威胁。

欧仁拿着望远镜看着港口内那些若隐若现的仓库货栈和民居,这些不能走动的家伙此时已经是无力反抗的羔羊,只要舰队开进去,整个港口犹如是剥开了蛋壳的熟鸡蛋一样,等待着血与火的洗礼。

“那把它们都炸光吧!”他大声喊了出来。

第942章 争议

根据两国统帅的批准,英法两国的舰队组成了一支机动分舰队,然后发动了对敖德萨港的炮击,经过了一通剧烈的炮击,他们没有费多少劲就压制住了港口边的炮台,然后,在欧仁的引领下,联合舰队驶入到了敖德萨港湾当中,大量的炮火毫无怜悯地倾泻到了这座港口,炮火将繁荣的敖德萨港变成了一片火场,直到入夜之后,联合舰队才留下了大片废墟扬长而去。

在这场炮击当中,英法海军再度昭示了自己在海上无可置疑的霸权,并且让俄罗斯海岸线的所有城市都陷入到了炮击的威胁当中。

不过,对他们来说倒也不全是好消息,在这次炮火轰击的侦查当中,联合舰队发现敖德萨附近确实驻扎了大量俄军士兵,他们动用了岸防炮和野战炮不停地还击,一直都没有停歇过。

也就是说,沙皇和他的顾问们确实十分清楚敖德萨的重要性,并且加强了这片地区的防卫。

当他们返航之后,这个情报也就传到了两位统帅的案头,虽然并没有出乎于他们的意料,但是仍旧让他们感到有些失望。

既然如此,那么就只能按照另一个计划来行动了。经过两位统帅再度的商议,他们发布对全军发布了命令——在接下来联军将寻求在保加利亚的瓦尔纳港登陆,然后北上去迎击已经进入到了罗马尼亚境内的俄国军队,如果俄军在接战之前撤退,那么就直接登陆克里米亚,保卫他们在黑海上最大的军港和要塞塞瓦斯托波尔,逼迫俄军同联军决战。

随着联军顶层达成了共识,庞大的军事机器开始有条不紊地运转,两军的陆海军官兵都气势高昂,一心想要击败敌人,为国家和君王奉献胜利。

在前线陷入到了热火朝天的战事当中时,两国的后方也在进行着激烈的战事,这种战事虽然看上去没有硝烟和鲜血,但是其激烈程度,其后果影响,完全不亚于前方战场的一次大型会战。

此时,一场会战就在杜伊勒里宫的皇家大厅里面展开着,这个厅堂,陈设奢华,而且戒备森严,皇宫的卫兵们在门外笔直地站着,不允许任何无关人等靠近这里,也让任何人都无法从这里带走消息出去。

在大厅的中央,拿破仑三世皇帝陛下高踞于宝座之上,而在他面前的会议桌旁边,一大群帝国的重臣和金融巨擘济济一堂,他们这一小群人,执掌着整个帝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外交,他们本身就是这个帝国的心脏和大脑。

在政府官员一列,帝国财政大臣让·马夏尔·比诺阁下占据最前排的位置,他是一位帝国时代老军人的儿子,在早年他成为了一位工程师,并且老早就开始大力宣扬要仿效英国发展工业并且建造覆盖全国的铁路网,而后他投入到了政治生活当中,在七月王朝期间担任了议会议员。

在二月革命之后,路易·波拿巴开始崭露头角,而他也看出了这位拿破仑皇帝的侄子所拥有的政治潜力,于是老早就投入到了对方的麾下充当走卒,并且大力支持波拿巴派分子的复辟活动。

正因为他对复辟活动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因为他和皇帝陛下的思想上的一致性,于是他在帝国朝廷当中也步步高升,并且在大金融家、帝国首任财政大臣富尔德先生去职之后,他继任了财政大臣的职位,成为了一位显赫的朝臣。

能够在中年就如此得意,大臣阁下平素自然神采飞扬,可是今天他却眉头紧锁,神色不安,好像碰到了什么巨大的难题一样。

在他的旁边,还有一些帝国重臣也赫然在列,包括身为交通大臣的夏尔也列席其中。

而在这些大臣们的另一边,则是一些金融界威望和实力最高的人们,包括前财政大臣富尔德、金融界的巨鳄、大银行家德·博旺男爵,以及罗特希尔德家族在巴黎分支的首领詹姆斯·德·罗特希尔德男爵等人,这些人大多数人是法兰西银行的董事,个个在金融界呼风唤雨,把握着整个国家的金钱脉搏。

而坐在这些人的最前面的,是法兰西银行现任总裁阿尔古伯爵阁下。

已经年过七旬的阿尔古伯爵是一个高瘦的老人,按照往常的习惯,他今天穿着十分保守正式,胸前披着红色绶带,留着已经发白的两撇胡子,看上去老迈而又风度翩翩。

这个老人在1836年被路易·菲利普一世国王陛下任命为法兰西银行总裁,如今已经十七年过去了,在这些年头当中,各种可怕的事故连续不断地发生,一个王朝一个共和国倒台了,政府内阁换了十几届,然而他却一直岿然不动,以泰然自若的风度驾驶着法兰西银行这艘巨轮驶过了暴风雨。

依靠着法兰西银行的优越地位,他基本上完成了这家银行对其他地方金融机构的控制,扩大了银行券的发行,甚至还伸手染指到了政界当中——正因为有他他暗中借来的几千万法郎,皇帝陛下才能够那么快就组织起自己的力量,并且发动政变重建了帝国。

围绕着这个会议桌们的这群人,就是帝国的统治者了。

在平常,当他们汇聚打皇宫当中时,都是盛大的宴会,他们锦衣华服谈笑风生,享受着帝国给他们带来的一切荣光,然而今天情势却大为不同,人人都面孔严肃,显然他们都在面临着严峻的事态。

“目前,交易所的恐慌气氛虽然有所缓解,但是还在持续当中……”财政大臣阁下平静地开口了,“各种债券、包括原先那些极受追捧的无期公债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下跌,新发行的债券销路也让人颇为不安,政府已经试图挽救投资人们的信心,可是目前收效还是令人稍微有些遗憾。”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然后抬起头来扫了对面那些金融家们一眼。

“我们已经尽了一切能力来挽救市场了,正因为我们投入了大量资金托市,这些债券才没有出现恐慌性的暴跌。”罗特希尔德男爵开口了,力图在皇帝陛下的面前撇清自己的责任,“但是我认为,在这样不安的情势下,投资者们肯定会有所保留,我们根本无法马上让市场上充满了信心——除非我们马上就打个大胜仗。”

他话一落音,人们的视线就纷纷地集中到了陆军大臣圣阿尔诺元帅身上,在御前会议上被大家这么盯着,就算是这位身经百战的刚毅军人也难以承受,他微微皱了皱眉头,然后以无可奈何的语气回答。

“我们无比希望能够尽快击垮敌人,但是运兵过去需要时间,准备也需要时间,打赢俄罗斯人也需要时间……这都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的官兵们已经足够努力了,他们已经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圣阿尔诺元帅虽然知道战争从未有百分之百能赢的,但是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做出了承诺,“不过,虽然现在情势还有些昏暗不明,但是我想在两三个月内就能够清晰的轮廓了,因为我们有装备得极好的军队,也有英国人的帮助,对此我们有信心。”

“两个月对市场来说就是一个世纪了,大臣阁下,市场上的恐慌情绪需要尽快得到缓解。”前财政大臣富尔德先生不悦地说,“况且,如果俄国人比您预想得更加难以战胜呢?也许战争会长期化,我们付出的代价会比今天预计的还要高,那时候市场肯定会更加悲观,也许政府的信用会濒临破产!”

身为稳健的经济专家,他对这场战争一直持保留态度,认为这样的战争离本土太远,而且敌人还是一个强大的欧洲国家,纵使也会让国家财政不堪重负,所以他才会如此不客气地质询陆军大臣——这原本就是在暗暗指责皇帝陛下。

富尔德的话惹起了他这边人的窃窃私语,显然不少人暗中同意他的看法,认为这场战争徒劳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