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与剑与法兰西 第556章

作者:匂宮出夢

于是,房间里面的这两个人一个震动,一个迟疑,气氛陡然就从刚才的轻松变得有些古怪起来。

俾斯麦正好在这个时候在仆人的带领下走进了房间,夏尔和梅特涅两个人都满怀着各自的心思同时张望了他,让他稍稍愣了一下。

他一如在帝国会议里面一样,穿着一套黑色的正装,戴着黑色的礼帽,一副翩翩绅士的模样。不过他的身躯魁伟壮实,态度凝重当中有隐含着傲慢,这种桀骜不驯的气质怎么也没有办法隐藏到正装当中。

他走进房间之后,先是对房间里面的奇异气氛当然有些惊讶,不过他的城府十分深沉,因此很快就将这种惊讶掩饰到了心底里。

“亲王殿下,我十分荣幸能够再度拜会您,看到您身体如此健康,真是令人高兴。”他一边脱帽致敬,一边跟梅特涅亲王说着客套话,然后转头又看向了夏尔,“德·特雷维尔先生,十分高兴能够再次见到您,自从上次同您见过之后,您的风采一直都让我十分钦佩。”

“我也同样钦佩您,冯·俾斯麦先生。”夏尔也十分恭敬地站了起来向对方致意。

“请坐。”相比较于夏尔的殷勤,梅特涅亲王倒是矜持了一些,他随手招了招手,示意俾斯麦坐下,脸上也看不到刚才对夏尔的亲切随和。

这倒也十分正常,亲王是以德意志迄今为止最优秀的外交家来自居的,他本身就是一个十分高傲的人,当了几十年说一不二的首相之后自然被唯命是从的下属们给惯得更加傲慢,在他看来,俾斯麦无非是普鲁士这个边鄙国家的一个后辈小生而已,纵使算是优秀,也不值得他来讨好迁就。夏尔这种年纪轻轻就爬上高位的人才会让他有一种“这个人就像是年轻时代的我”的感觉,因此才会那么和善。

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俾斯麦也不以为忤,满怀敬意地坐了下来。他当然也不知道他未来会有何等的成就,因此此时也确实甘心居于亲王的下位,把亲王的亲自招待本身就当做一种难得的殊荣。

三个人就这样落座了,虽然表面上十分平静,然而夏尔的心里却已经翻江倒海。

坐在他面前的,是19世纪整个德意志影响力最大的两个人,他们在欧洲大陆上纵横捭阖,第一个照耀了前半个世纪,第二个深深地影响了后半个世纪,无论对他们是褒是贬,无论对他们的行为是否赞同,都必须同意,他们两个都曾塑造了一个欧洲的时代——在这个欧洲统治世界的年代,这等于是说他们两个都曾塑造了世界的一个时代。

他们两个人,一个已经风烛残年,随时等待上帝的召唤;一个却精力充沛,雄心勃勃只等着干下一番大事业,他们前一个是中世纪的最后残响,后一个是新时代的最初鸣啼,两个人在思想上、在世界观上,乃至于在抱负上,都有许多共通之处,或者说同样都秉持着利益至上、漠视道德宗教观念的世界观,也同样拥有极为高超的智慧和过人的观察力行动力。

而自己,却有幸同这两个人坐在了一起,并且是以平等的身份,这真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按照礼节,两个年轻人都没有先说话,在等着亲王发言,而亲王却不紧不慢地微微闭着眼睛,好像在沉思着什么,于是他们两个都静静地等待着,谁也不显得急躁。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欧洲只有少数人,极少数的一些人在清醒地思考,并且冷静务实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其他大多数人要么浑浑噩噩,要么不得不被形势裹挟而随波逐流,等着别人为他准备一个命运……”沉默了许久之后,亲王终于开口了,“这种人过去就很少,如今更加稀有了,所以我想,今天我们差不多就能够代表欧洲来说话了,反正其他人要么只能听着要么连听都没机会听。”

这话说得有些自命不凡,不过由他说出来却出奇得具有说服力。

“我觉得我们两个作为晚辈更应该聆听一下您的教诲。”夏尔当然不敢同他一样狂妄了,马上就降低了调子,“您主宰了、至少参与决定了欧洲大多数人的命运,并且影响了整个历史,而我……我甚至不知道几个月后我还在不在台上,其实我才是被命运裹挟不得不随波逐流。”

“特雷维尔先生,您不用如此谦逊,至少您已经站到了山巅之上,可以一展心中的抱负。这比我已经强到太多了……”俾斯麦突然打断了夏尔的话,“亲王殿下已经有了足以铭记在历史当中的功业,而您也有机会同样复制他的成功,可是您看看我呢?现在的我哪里有资格说什么功业?真的,殿下的话让我无地自容了。”

“您不用如此谦虚……”这下轮到夏尔来劝慰他了。

“这真不是谦虚,我不是一个喜欢谦虚的人,我这是在说实话,先生。”俾斯麦摇了摇头,脸色愈发难看了,好像想到了许多很不爽的事情似的,“您看看我现在算是什么?一个驻帝国会议代表,天天和一群傻瓜在会堂厮混,他们的语言无味、权职低微,看了就让人忍不住倒胃口,而我却不得不和他们混迹在一起!你们在创造历史而我只能站在一旁看着,除了满心的渴望之外什么都没有,甚至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够一展心中的抱负,我真的十分羡慕你们。”

“难道帝国会议还不足以抒发您的抱负吗,年轻人?”梅特涅亲王忽然笑了起来,“您的国王陛下要是听到,恐怕会感到委屈了,要知道他可是力排众议把您送到这里的。”

“我感谢陛下,但是我必须说这完全不够,除了让我虚度年华之外,帝国会议这种吵吵嚷嚷的菜市场是不可能对历史产生什么重大影响的。”俾斯麦又摇了摇头,“我原以为我会得到更加重要的任命,真没想到自己却被抛到了这里。1848年的时候我为了保卫君主政体不惜冒生命风险同暴民们斗争,结果君主在安然度过危机之后居然用这样不起眼的糖果来打发了我……如果不是这里可以经常拜会到您的话,这个地方真的能把我这样的可怜人给逼疯了,殿下。”

他这话除了恭维之外,倒也有不少发自内心的感慨。如今的俾斯麦,尽管在别人看来普国驻帝国会议代表已经是难得的礼遇了,但是在他这样的人看来无非就是个打发人的闲职而已,他想要的是进入内阁,成为大臣,甚至做首相,用一整个国家的军力和财力,实现他的个人抱负,而现在的现实就很难让他满意,因此并不像后来功成名就时候那样矜持傲慢、咄咄逼人,反而因为自己的仕途蹉跎,无法大展宏图而满腹牢骚。

他跟朋友跟妻子说过许多牢骚话,其中不乏批评国王和本国内阁的言辞,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愈发不得国王和内阁的喜欢,就连他引以为靠山的威廉亲王,也在王妃的影响下对他心生嫌隙,对他的支持力度大大减弱,由此他也变得更加心灰意冷。

“杰出的人才都有被人嫉妒甚至打压的时候,就连拿破仑在崭露头角之后都差点被一个嫉妒他的部长给掉到了殖民地去。”夏尔也笑了起来,“俾斯麦先生,虽然您现在觉得自己不得志,但是我相信这绝对只是暂时的,我觉得用不了多少年,您就可以成为普鲁士所必须服从的人。”

“是吗?”俾斯麦有些不大相信的样子,“那我感谢您的预言了。”

“我也深信如此,年轻人。”梅特涅亲王突然接过了话头,不紧不慢地说,“普鲁士是一个习惯于服从的国家,肯去自主思考的脑子太少了,而您正是这些人当中脑子最好的一个,所以归根结底,他们还是得靠着您来运行这个国家。我看您飞黄腾达将是命中注定的事,您也没有必要去责备命运对您太不公平,否则那就是在嘲笑全欧洲绝大多数的庸人了。”

接着,他缓缓地转过视线,在俾斯麦和特雷维尔两个年轻人当中逡巡。

“我原本就相信你们两个十分杰出,在分别见了面之后更加深信如此了,所以……你们不要着急,未来就是你们的了。我是在与十年或者十五年后的欧洲对话,尽管也许我看不到那一天了……但是我仍旧对此十分好奇和期待。”

夏尔和俾斯麦对视了一眼,既惊奇于对方对自己的抬爱,又因为亲王的这番话而心生快慰——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得到梅特涅亲王的钦点的。

“真正的重点是,那时的欧洲,到底是怎样的面貌?”亲王继续说了下去,“归根结底就是一个问题,你们两个人想要的欧洲,到底是可以弥合在一起的,而且大相径庭、以至于必须分出一个结果来的?”

“您是指什么呢?”夏尔心里暗暗一惊。

“我的意思十分明白,我将你们一起召集过来,就是想要看看你们的理想是否可以互相妥协。”亲王从容不迫地回答,“年轻人们,虽然你们对我十分礼貌,但是我知道,和我一样,你们都是十分固执高傲的人,只有固执高傲的人才可以闭着眼睛不管别人说什么一直往前走,走到自己想要待的地方,所以我并不打算改变你们的想法或者理念。但是你们也要知道,现实从来不会是一帆风顺,也从来没有可以完完全全按自己心意的世界,终究我们不得不适应现实的棱角,作出某种妥协。依我看来,欧洲未来的安宁和和平,就依赖于那些真正把握时代的人互相作出妥协,就好像当年我们在维也纳做过的一样。”

顿了一下之后,他继续从容地说了下去,“虽然现在我们大多数已经变成了漫画当中的丑角,或者人们口中的笑柄,但是我们当年也曾群星璀璨,每个人都雄心勃勃,势要为自己、为自己的国家夺取至高的荣耀,但是最后,悲剧一幕幕地降临,欧洲大地上已经流遍了血,数百万人丧失了自己的生命,直到最后大家做出妥协的时候,一颗最耀眼的巨星已经随着他一手建立的帝国而陨落……这样的悲剧教训,我不指望你们全部记得,但是我希望你们能够放在心里。”

“我们当然能够记得那些事。”俾斯麦沉下了视线,也说不清楚是沉痛还是向往,“也幸亏有您这样的人,悲剧才没有一直延续,欧洲有了几十年的新秩序和和平。”

“然而新秩序会变成旧秩序,最后破灭。”亲王摇了摇头,“刚才特雷维尔先生和我谈了谈,他直言不讳地告诉了我,我们这一代人在维也纳订立的秩序已经破灭了。这个消息令人沉痛,但是这是现实,我很高兴他看到了一个现实……”

他拉长了音,两个年轻人也不自觉地看着他。

“欧洲的新秩序需要新一代人来重建,由你们来重建。请好好重建它,不要像那个伟人一样被自己的权力冲昏了头脑,最后让血与火把一切、包括他自己吞没!”

亲王的表情还是古井无波,仿佛是血液里面再也没有了火气一样,但是这席话仍旧让两个人都深受震动。

“法国是爱好和平的。”夏尔马上回答,“他已经受够了教训,而且乐于维护一切有利于欧洲和平的秩序,我们爱和平。”

“普鲁士也是爱好和平的。”虽然被夏尔抢了先,但是俾斯麦也表现出了同样的诚挚,“我们从建国开始就在打仗,前前后后经历了难以计数的战争,战争的恐怖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留下了极深的创痕,没有人比我们普鲁士人更知道战争的残酷,也没有人比我们普鲁士人更加爱好和平了。”

听到了这样的回答之后,亲王猛然挣扎了一下,抬起了头来看着这两个年轻人,然后怒视着他们,就好像听到了学生答错的老师一样。

第749章 三巨人(四)

“你们太自命不凡了!你们太自命不凡了!为什么在只有我们在场的时候都不能坦诚相见?你们这样,一定会带来蔓延欧洲的大战的!”

因为夏尔和俾斯麦的回答实在太过于没有诚意,梅特涅亲王禁不住怒气上涌,呵斥了这两个自命不凡的年轻人。“法国爱好和平,普鲁士爱好和平?先生们,这个笑话并不可笑,多少年来这两个国家发动了多少次战争?现在这两个国家又有哪个不是野心勃勃?你们这样回答,就违背了我们开诚布公的宗旨,把我当成一个糊涂老头来对待了!”

被亲王如此毫不留情的数落,夏尔和俾斯麦颇觉得尴尬,他们互相对视了一眼,都忍不住苦笑了起来。

虽然这是一个私人聚会,但是三个人的地位都非同小可,因此除了已经隐退了的梅特涅亲王,谁也不敢百无禁忌乱说话,以免给自己带来麻烦,所以夏尔和俾斯麦的第一反应都是和公开场合一样大唱爱好和平的高调。

“至于你们……你们两个也许不至于讨厌和平,但是你们都肯定不爱和平,因为你们爱的都是自己,和我一样!”亲王数落了一会儿之后,还是余怒未消,“你们这么说,只能说明你们根本不打算开诚布公,而只是想着敷衍了事,哄我这样的老人开心就行了——但是……见鬼,我不是平常人,我是梅特涅,你们的这些把戏是哄不了我的!如果尊重我的话,你们应该拿出自己应有的头脑和诚意过来,像样地和我交流!”

“对不起……殿下,我不该如此随意对您说话。”眼见这老人发脾气如此厉害,夏尔终于也坐不住了,“可能我的话有些夸张,在法国国内,确实一直都有人在渴望破坏现有的和平,但是对和平的热爱真的是主流,尤其是……尤其是在我们已经被接纳到了欧洲大家庭的情况下。”

“我也很遗憾自己说了一些让您不中听的话,殿下。”俾斯玛也跟亲王躬身致歉,“在世人眼里,我们普鲁士人确实好战,我也没有办法改变人们的这种印象。但是我可以向您保证,普鲁士人再怎么好战也是正常人,它实际上乐于维护对自己有利的和平。”

“你们这样才算是像话。”亲王的脸色终于好看了一些,不再如同刚才那样恼怒。“我姑且认为你们现在已经足够真诚了,因为你们尽管遮遮掩掩,但还是都说出了真实的意志——没错,你们只接受对自己有利的和平,只有在自己处于优势地位的时候才会心平气和,一旦欧洲不如同自己所愿的那样,你们就不会拥护和平。考虑到你们未来十年或者十五年就将主政一个强国,利用它来强行推行自己的意志,那就不得不让人十分忧虑了……”

俾斯麦怔了一怔。

他现在正郁郁不得志,结果梅特涅亲王却宣称日后他能够号令一个国家,一展宏图,这实在让他有些受宠若惊。更加让他吃惊的是,亲王的意思里面,还隐含着一个更加惊人的推论——他在掌权后将有可能与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当然那时候也算不上年轻了)兵戎相见。

真的……有何能吗?他心中暗想。

他孜孜不倦想要谋求的,是以普鲁士为核心实现德意志的统一、以及利用这个统一了的德意志国家来影响——更进一步来说是支配——欧洲的新秩序。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是不惜发动战争的,谁挡在他的面前他都会毫不留情地扫除。而法国,或许有可能就会在那个时候成为自己的障碍。

而这个年轻人呢?他会是怎么想的?难道他会跟自己想的一样吗?

应该会有吧……执掌一国,然后利用这个国家的实力来支配欧洲秩序,又会有哪个有抱负的人不会这么想呢?

没准真的有可能,在未来我们两个会兵戎相见?他脑中闪过了这样的想法,然后不自觉地转头向特雷维尔看了过去。他没有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夏尔·德·特雷维尔也正好转头向他看了过来,两个人就这样对视了起来。

这个年轻人,虽然满面笑容,但是却一点都没有退缩,仿佛一块包裹在礼节外衣下的坚冰一样。

他应该也想到了这里了吧。

俾斯麦的嘴角微微一动,对着他凑出了一个大有深意的微笑。

很好,很好……你能成为一个足够分量的对手,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的话……我们就来拼个胜负吧。

熊熊的火焰再度在心中燃烧,他一扫最近的颓丧,重新充满了斗志。没错,现在他的仕途确实陷入到了困顿当中,但是现在不是还早吗?自己还年轻,还有用不完的精力,还有足以点燃世界的野心,十年……不就是十年而已吗?那时候梅特涅亲王在天上见证一下谁胜谁败岂不是很好?

他愈发激动,整个人都微微有些颤抖,几乎就要大笑了出来,几乎是依靠着非凡的自制力,才没有让自己露出太大的痕迹。

“我很高兴您能够如此看重我,殿下,十年到十五年也不是一段好捱过的时光……未来又有谁说得清楚呢?”他一边看着夏尔,一边几乎是咬着字地说,“不过,我热爱我的祖国,乐意为它奉献一切,如果某一天我的祖国需要我的热情和精力,那么我会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它。”

“您想要把这些热情和精力宣泄在哪里呢?”梅特涅已经观察到了两个年轻人的互动,但是他置若罔闻。

“当然是放在德意志民族的伟大复兴上面,殿下。在我看来,对任何一个纯正的德意志人来说,这都是当前唯一伟大的事业,”俾斯麦转过视线,昂然看着这位前辈,“德意志因为自己造成的混乱,多少年来已经成为各国的屠场,遭遇了多少灾祸?现在它必须尽快重新弥合起来,舔舐旧日的伤口,然后用民族的力量来对抗每一把伸向它的刺刀,不然的话它就只能永远沉沦下去了。”

“在帝国会议当中您似乎说过不少类似的话。”亲王并没有受到他激昂情绪的感染,反而冷静地说,“图恩伯爵就几次说您试图用这些说辞来鼓动他支持您的观点。”

图恩伯爵是奥地利帝国驻帝国会议的大使,他是一个同样自命不凡的人,作为梅特涅的后辈他经常来聆听亲王的教诲,而俾斯麦一方面是本身性格使然,一方面是为了和奥地利争锋,故意经常对他傲慢无礼,惹得他几次大发雷霆,在亲王面前说这个乡下财主的坏话。

“我在家里说过,在柏林说过,在帝国议会也说过,这些话是我的永恒的观点,我在任何地方都会明确无误地说出来。”俾斯麦并没有因为亲王隐含的指责而退缩,“当然我也知道,想要实现目标只靠言辞是不够的,我只是给大家一个预告,仅此而已。”

“毕竟是普鲁士人啊……”亲王微微叹了口气,沉吟了片刻之后才再度开口,“先生,作为一个德意志人,我并不反对您的崇高理想,我也希望德意志民族能够复兴并且在欧洲取得应有地位。不过,我们要看到,除了民族之外,还有国家的存在,我们必须谨慎行事,欧洲理应是一个各个民族和谐相处的乐园沃土,他们在各自的国家里面都能作为公民而存在。”

“如果一个国家连民族利益都不能保卫、不愿意保卫的话,那么它还有什么存在意义?就是为了多收税吗?”也许是因为有些激动的缘故,俾斯麦毫无退让地反问了亲王,“先生,在外国大炮每隔十几二十年就从我们的土地上碾过的年代,和谐、乐园这些词,我们应该留在下个世纪讲!”

“两位,请不要再说下去了,我认为你们已经说到了一个无关的话题上。”眼见两个人将要吵起来,夏尔马上插言,止住了他们。

这就是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根本区别所在了。普鲁士可以用民族热情和鼓动来武装自己,奥地利却不能,奥地利的统治民族是德意志人,但是境内同样有拥有庞大人口的捷克人、匈牙利人、克罗地亚人等等民族,一旦谈到民族热情,奥匈帝国的整个根基就动摇了——或者可以这么说,在民族国家的时代,奥地利本身就是个不合时宜的另类,先天性地就有孱弱症。

所以奥地利只能有梅特涅,没办法有俾斯麦。当然,这对法国来说是好事。

“哦,抱歉,殿下,我说得有些过头了。”俾斯麦也感觉自己的话有些不合适,连忙向亲王道歉,至于有多少诚意就难说了。

“没什么,年轻人,毕竟血气太盛。”亲王摆了摆手,示意自己并不介意。“总之,我要说的很简单,那就是你们不能因为自己的追求而损害自己国家的真正利益。你们这样性格人的,如果不加以自我约束的话,那就会将欧洲拉入到又一场悲剧当中,而且这样的悲剧对你们两个人中的任何一个来说都没有任何好处,只能白白便宜欧洲真正的敌人!”

“真正的敌人?”夏尔和俾斯麦都有些奇怪。

“欧洲现在远远不是繁华盛世,相反它危机四伏,而且稍有不慎就会走到崩溃的边缘,而且局势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变得更加糟糕。”梅特涅亲王不紧不慢地说,“在西边,欧洲要面对一个精明狡诈的小店主,满心想要借着挑动欧洲的内乱而自肥;在东边,欧洲要面对一个凶残暴虐的大恶徒,他们恨不得把欧洲一口吞进肚子里!这两个人虽然面貌看上去不同,但是却同样狡猾歹毒,而且同样恨不得欧洲永无宁日。而十分令人遗憾的是,他们的目的至少在最近几个世纪内是成功达到了,我们这些欧洲人,真正的欧洲人,在互相残杀当中消耗自己为数不多的气力,结果让两个恶徒拿走了一切,等到我们回过神来,我们看到了什么呢?天哪,两个世界最庞大的帝国已经矗立在了欧洲的两端,像冰冷的墙一样把所有真正的欧洲人窒息在内了!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需求已经不是怎么自相残杀,而是自救!必须团结起来自救!”

也许是说到了兴头,亲王苍白的脸上突然出现了几片红润,他不停地挥动着自己的手,仿佛是和当年在议会演说一样。

“难道我们真的很糟糕吗?不……我们是极有实力的,我们拥有强大的实力,只是一直都在自相残杀当中被可悲地消耗掉了而已,如果我们三个国家联合起来,那么东边和西边的恶棍就再也没有办法为所欲为了,不是吗?”梅特涅亲王也在这时候掀开了自己的谜底,“法国和普鲁士都拥有极为善战而且规模庞大的军队,而奥地利也有,它们结合起来的时候,绝不是恶棍们可以匹敌的……”

夏尔听到这里的时候,终于明白了亲王的真正用意。

“只有一个心满意足的国家,只有不再寻求再和欧洲兄弟自相残杀的国家,才能够做到这一点。”亲王脸上的红润慢慢退却,重新变成了那个慢吞吞的老人,“也只有这样,它才能够并愿意真心诚意地、不加对抗地同奥地利携手并进,共同缔造一个由真正的欧洲人掌控的欧洲。我已经老了,恐怕没有办法见证这样的欧洲诞生了,但是你们……你们还年轻,如果你们努力的话,这一切是有希望的,是能够办到的,哪怕不在一两代人之内办到。我真的很不希望看到你们明明有机会创造永垂青史的功业,却还要被恶棍蛊惑,走上悲剧性的老路。”

亲王的言辞果然还是如同当年一样漂亮,夏尔暗暗心想。

虽然亲王描绘了一张美妙画卷,但是底色夏尔还是已经一览无余了,他想要一个新的维也纳秩序,一个奥地利主导版的三皇同盟,让法国,奥地利和普鲁士三强集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欧洲的核心,然后把奥地利帝国作为一块拼图镶嵌在这样一个欧洲里面,维持自己的存在,顺便把英俄排斥开。

表面上动人,但是实际上主要还是在为奥地利考虑。亲王确实正确地认识到了奥地利需要同盟才能在以后继续生存下去的事实了,但是如果只找一家同盟的话,它就不可避免地会沦为那个同盟的跟班,于是为了平衡,他干脆构思一个有两个同盟的新体系。

如果能够实现的话,那当然是最理想的……可是这种“克己复礼”、“联手抗侮”的愿望,又怎么可能打动新一代野心勃勃的年轻人呢?

这些年轻人想要的是自己主导的欧洲秩序,而不是作为一个参与者的欧洲秩序。至少夏尔没有被打动,因为他深知普鲁士和德意志民族主义迸发出来时的能量,无论奥地利人说什么,俾斯麦是一定会坚定不移地推动自己的理想的。

“殿下,您说得很有道理。”俾斯麦这时候突然开口了,“我真没想到您构思了这么大的手笔。”

“我完全同意您的看法,殿下。”夏尔满怀敬意地朝亲王躬了躬身,“我一直都认为欧洲需要联合起来共同对抗那些过于庞大的帝国,但是响应者一直不多。另外,历史的旧习惯给我们每个人都留下了一条轨道,想要脱离它太难了。”

“是啊,太难了,哪怕是你们,都不太相信它能成真。”亲王叹了口气,“但是我殷切希望你们能够在未来稍稍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奥地利是会响应一切类似的提议的。”

“如果在这个架构当中,德意志民族的利益得到了坚实的保证,”俾斯麦严肃地说,“我会的。”

“如果在这个架构当中,法国的利益也得到了坚实的保证……”夏尔模仿俾斯麦的语气说,“我也会的。”

两个年轻人不期然间拿起了手掌,然后轻轻地拍击了起来,掌声越来越大越来越激烈,最后理查德也跟着鼓起了掌来,哗啦哗啦的响声充斥了整个房间……犹如最美好的未来一样。

这个话题被他们用掌声极有默契地终止了,从那里之后,整个会谈就向着闲谈的方向进展,亲王也不再说那些重要的事,只是说说当年的趣事,就好像一个只能在病榻当中回忆往昔的老人一样。

等到天色渐晚,两个年轻人都提出了告辞,俾斯麦晚上还有活动,而夏尔也已经在城郊外的旅馆定好了房间,准备接待一下法国驻当地的外交人员。

当两个年轻人离开房间的时候,亲王的表情还是沉静如水,默不作声地微微摇晃着摇椅。

“爸爸,您觉得怎么样?”理查德担心父亲的身体,于是凑到亲王的身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