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与剑与法兰西 第479章

作者:匂宮出夢

“我们并没有如此想法。”听完了翻译之后,夏尔再度给出了保证,“地中海航运的和平,对我们来说也至关重要。”

在此时此刻,控制了直布罗陀、马耳他和埃及的英国,是当之无愧的地中海霸主,他们显然也不喜欢别人撼动这种地位——而法国现在也确实没有力量这么做。

“意大利看来并不能够满足波拿巴先生的胃口啊……”眼见夏尔还是这么不疾不徐的样子,帕麦斯顿再度皱紧了眉头。“请将他别的想法也说出来吧?我们这样的私人聚会,您当然可以畅所欲言。”

“为了保障法国的财富,总统想要扩张法国的殖民地。”夏尔再将另一个条件说了出来。

“法国有自己的行动自由——除了那些已经划归英国或者已经被英国宣称占有的地方之外,它尽可以尽情扩张,只要它能够办到的话。”帕麦斯顿这次回答倒是很干脆。

好生狡猾!

说得动听,但是现在英国已经刮走那么大地盘了,还能有多少留给别人呢?再说了,“英国宣称占有的地方”,无异于是要求法国扩张殖民地之前实现得到英国的沟通和谅解。

这些英国人确实硬得跟石头一样。夏尔在心中愤愤不平地想。

算了,这也是预想中的结果之一,至少比最坏的要好。

“另外……近东的利益,法国也需要得到切实的保障。”他按捺住了心中不满,再度说了下去。

帕麦斯顿的脸色顿时就变得难看了起来。

“难道您是指埃及?”仿佛是想到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似的,帕麦斯顿突然皱了皱眉头。“恕我直言,过度的需求恐怕对任何人都好意益处。先生,您应该是对十年之前发生的某些事情具有印象的。就因为提出了某些不必要、而且不能为法国带来任何好处的要求,可怜的梯也尔先生丢掉了他好不容易才谋夺到的职位……”

接着,他又颇为冷酷地笑了起来,“哦,我倒是忘了,他不久前还在波拿巴先生和您的政变当中丢掉了性命。考虑到他的这种不那么令人愉快的下场,我想,作为一位新的、能代表法国的大人物,波拿巴先生要理智得多。”

如此傲慢的态度,让夏尔心里感觉分外不爽了,所以夏尔也决定强硬以对了。

“法兰西才有权决定怎样做才对自己有必要,又有什么东西能够给自己带来好处,先生。”他冷淡地回答。

这种不退让的姿势,和富有挑战性的眼神,让已经步入老年的帕麦斯顿颇有些不舒服地晃了晃身体。

在1840年3月,刚刚上台的梯也尔意气风发,号称要让法国执行一条“有所作为”的激进主义路线,结果很快就引发了以英国为首的、还没有完全忘记法国人在四十年前给欧洲投下可怕阴影的列强的反感和警惕。

在当时,奥斯曼帝国的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起兵造反,反对他那个垂垂老矣的帝国,谋求让自己成为埃及的君主,梯也尔支持了穆罕默德·阿里的造反,打算从中获取利益,谋求在埃及扩张法国的势力。

在英国人的牵头下,英奥俄普四大列强召开会议,决定强行逼迫法国收回对埃及的支持,在各大国联手的压迫下,法国终于退缩了,梯也尔也不得不引咎辞职,而穆罕默德·阿里也不得不再度对土耳其苏丹俯首称臣。

1839年承认比利时永久独立、1840年被迫从埃及退出,两场极大的外交失败,某种意义上也是路易·菲利普的七月王朝失尽人心的一个重要原因。

“先生,这不行,绝对不行。”帕麦斯顿以一种不容置疑的严峻语气回答,“任何一个英国政府都不会坐视法国人染指埃及。”

虽然现在还没有开挖苏伊士运河,但是埃及已经在英国的主政者当中占有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哪怕是为了拉拢法国,英国人也是怎么都不会肯将埃及拱手让给法国的。

保尔·比洛特不安地缩了缩身子,这种突如其来的严峻到剑拔弩张的气氛,让他再度提心吊胆起来。

“不,我想您是误解了。”成功惹毛了帕麦斯顿之后,夏尔突然又笑了起来。“我们说的近东,并不是指这个。”

路易·波拿巴和夏尔当然也并没有做过这种春秋大梦。

第639章 初步的默契(二)

“如果不是指这个的话,那么您又是指什么呢?”

被夏尔同样摆了一道之后,帕麦斯顿的脸色也有些难看起来。

他发现面前这个年轻人确实十分有定力,一点都不因为新来乍到而怯场,更加好像并不畏惧自己的威胁。而且思路也非常清晰,一点都不为自己所动。

倒确实是一个搞外交的材料,路易·波拿巴倒是没找错人啊,他在心中暗想。

这些法国人滑溜成性,总喜欢将自己的一切意图都隐藏在模棱两可的言辞当中,希望先让别人先按捺不住,然后从中博取利益——从塔列朗开始就是如此,这位年轻人倒是学了个十足十。

只可惜,作为久经考验的外交大臣,帕麦斯顿自然也有同样的本领,绝没有让这个年轻人占去半点便宜。

他咄咄逼人地追问着,仿佛真的想要借这次的见面,一口气就将法国人的底都探出来似的。

“对于法国的利益,我们十分尊重,但是如果贵国对自己的意图遮遮掩掩,那么谁都有可能在模糊不清的浓雾当中,判断不出贵国对保卫和平的诚意来,也无从了解应该怎样帮助法国维护和平。”他的语气里面已经带着一丝不耐烦,想要借此来宣示一个老前辈所应该得到的尊重,“特雷维尔先生,至少您在让人捉摸不定这一点上面,已经很有塔列朗的风范了。”

虽然表面上是在暗讽夏尔说话不尽不实,吞吞吐吐,但是无意当中,他也承认了这个年轻的特雷维尔,也是这个圈子的一员了。

“事实上,法国并不想要在近东夺取什么,而是想要维护一些东西。”眼见已经刺激到了帕麦斯顿,夏尔也重新展现出了原本的礼节性的微笑,“总统不仅想要维护西欧的现状,同时也有意保卫东边的既有现状——如果这种现状出现了某些破坏的话,总统认为法国也有必要参与到爱好和平的大国维护秩序的行列当中……”

如此强烈的暗示,几乎就像是指名道姓了,这一瞬间不仅帕麦斯顿,甚至一直沉默不语的阿尔伯特亲王都有些震惊。

如果说刚才夏尔躲闪得过了分之后,现在他又直白地过了分了,以至于一直想要若即若离、保持一种优势地位的英国人总是难以掌握节奏。

“保卫近东的现状,您的意思是,波拿巴先生打算维护土耳其的继续存在吗?”

“土耳其一直存在,并且未来将会继续存在,它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并不需要我们的维护,它是一个有骄傲也有历史光辉的民族,不大容易任人摆布。当然,它也不应该被人任意践踏主权。”夏尔以一句套话,规避了英国人对法国打算干涉土耳其的指控,“作为一个长期的友好国家,维护奥斯曼帝国的基本完整和主权独立,对法国的外交利益十分重要——我相信,对于欧洲其他爱好和平的大国,同样十分重要。”

“这个国家臭气熏天,腐败至极,君主也十分昏庸无能。”一听到夏尔在夸奖土耳其人,帕麦斯顿轻蔑地笑了起来,“它就是一个病夫,只想着死抓着那点儿祖产不放。”

“也许您说得有道理。”夏尔颇为赞同地点了点头,然而话锋突然一转,“但是,就算是病夫,它也至少能够将祖产握在手里,而且愿意为欧洲充当一个看门人……”

“哦!看门人!我倒是今天才听说这个说法!”帕麦斯顿忍不住笑了出来,“这个看门人可不大称职,好像整天就想着从房子里抢些东西。”

“也许过去是如此,自从一个半世纪之前在维也纳城下大败而归之后,土耳其人就没有侵入欧洲的实力和愿望了——相反,他在那之后屡屡受到但是来自另外某些国家的侵入。”夏尔颇为冷静地向外交大臣说出了他肯定知道的事实。“某种意义上,它现在反倒成了一道防波堤,可以帮助欧洲爱好和平的各个国家们阻挡来自更远方的可怕狂潮……”

“也就是说,如果这道防波堤在可怕的狂潮面前摇摇欲坠,法国甚至不惜去帮助异教徒国家,使它能够渡过难关?”在思酌了片刻之后,帕麦斯顿大臣终于再度问了出来,“也就是说,贵国深信近东和东欧的现状和边界都应该予以尊重和保证,所有人都不应该无视他人肆意行事?”

“和平是宝贵的,它应该惠及每一个人,而不应该区分宗教的隔阂,不是吗?”夏尔笑着回答,“如果这个国家崩溃了,那么我想就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可怕的狂潮不会因为异教徒国家的崩溃而停止,相反,得到了更多的人力物力之后,这股狂潮会以更加难以遏制的力量继续向欧洲腹地涌去,直到将整个欧洲变为文明的荒漠。至少,在得到了我们的支持之后,现在这个病夫还能拿出客观的人力和物力来维护祖产,总比一味退让,然后再不得不孤身对抗狂潮要好,不是吗?”

接着,他不再多言,而是挑战式地看着帕麦斯顿,等待着他将底牌掀开。

如果他和他代表的英国真的已经做出了某种决定的话,那么,当夏尔说到这个份上之后,他就必须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了。

夏尔沉默地等待着,等待着他对自己这趟旅途究竟有没有意义的最后宣判。

“我不得不承认您说得也算是有些道理。”沉吟了片刻之后,帕麦斯顿大臣终于开了口。“维护欧洲的和平,需要每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的共同合作和努力,某些人为的畛域并不应该影响我们对和平的渴望。不过,您真的那么肯定,狂潮一定会涌向那里,而不是别的地方吗?”

听到他这一段回答之后,夏尔整个人都松了口气。

宣判终于下来了。

有意义。

这段旅途,将注定以他带着一件功劳回归法国了。

终于来到了这里。

时势帮助了他,他也在造就时势。

“这只是一个预防性的措施而已。”带着一种心满意足的庆幸感,夏尔干脆地喝下了一杯酒,“无论如何,这种带来破坏和毁灭的狂潮总是存在的,不涌向这里,就会涌向那里,无止境的贪婪让它总是会这么做的。”

“而它……”几乎是不自觉地,帕麦斯顿大臣也用上了夏尔的语调,“也理应被爱好和平的国家们一同阻止。”

他说完之后,两个人几乎同时默契地笑了起来。

刚才他们之间的那种小小冲突所带来的一点不快,此时已经完全消失了。

但是,尽管已经呼之欲出,但是两个人仍旧心照不宣,谁也没有继续将这个话题深挖下去,点明“可怕狂潮”到底来自于哪个国家。

然而,哪怕是没有指明,实际上他们也都明白这到底是在指什么了。

土耳其人虽然和奥地利人世代为仇,但是现在奥地利并没有向它发动大规模战争的能力或者意愿,诚然它确实处于危险当中,但是这个危险只来自于一个国家。

当特雷维尔代表法国,表示法国绝不愿意坐视某国对近东或者别的地方过度扩张之后,英国人很快也就给出了肯定和带着鼓励的答复。

这是必然的。

英国人宁愿土耳其人就这么烂着以便从中牟取利益,也不愿意那个地区陷入到分裂和内战的泥淖当中,更不用说落入到俄国手中的更坏后果了。

如果土耳其解体,那么事实上沙皇将会很快进军巴尔干,直到伊斯坦布尔,并且直到把整个黑海都攫取到手中之后才会罢休——那么,接下来,实际上英国人在地中海、乃至整个世界的霸权也就岌岌可危了。

这是任何一个英国人都绝对无法容忍的威胁,以至于在他们看来,此时姓波拿巴的人甚至都比姓罗曼诺夫的人要可爱得多——如果这个波拿巴愿意让法国老实呆着的话。

在五十年前,这是无法想象的,然而世事就是如此变幻,令人嗟叹不已。

“看到波拿巴总统如此为欧洲的和平殚精竭虑,我十分感动。没错,和他想的一样,我也认为我们要保卫欧洲的和平,就不能不团结。”当听完了帕麦斯顿大臣的答复之后,习惯了直来直去的罗素首相,将一切都直接挑明了。“法国人的顾虑,同样也是英国人的顾虑,如果法国……以及其他某些国家,愿意为保卫欧洲的和平而出力的话……英国也乐于帮助他们,维护自己的和平。”

以一种魂不守舍的态度,保尔·比洛特将这席话都机械地翻译给了夏尔听。

虽然地位不高,但是毕竟在外交场上他已经混迹了几年,能够听得出这些冠冕堂皇的言辞下所隐藏的东西。

天哪!天哪!这是联合干涉吗?还是战争威胁?

他绝对没有想到,他居然会在一个如此和煦的早晨,听到如此可怕的东西。

“至少现在我们还享有和平,也应该享受和平。”也许是因为夏尔所交出的东西令人十分满意的缘故,帕麦斯顿微笑着朝夏尔点了点头,苍白而且充满的皱纹的脸上,此时倒是不乏年轻时代的魅力,“那么,年轻人,让我们为和平干一杯吧?”

“干杯!”夏尔顺从地举起了酒杯。

第640章 示好与叛国

在帕麦斯顿的倡议之下,这几个人终止了刚才的唇枪舌剑,转而开始一边喝酒,一边聊着一些不着边际的话题。

当夏尔把所有的底都不动声色地以婉转的方式告知给了他们之后,除了那种好像含糊的鼓励之外,帕麦斯顿外交大臣和罗素首相都没有再进一步的表示了,他们只是同夏尔闲谈着,显然并不想要向夏尔透露出更多的底。

已经谈得够多了,现在谈更多的话,对他们来说反而倒是不合适的——直到最后一刻之前,英国人还是希望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优越地位,自己来决定参与或者不参与某些激烈的“维护和平的行动”。

正因为充分了解了他们的行事风格和动机,所以夏尔也不想做无用功,进一步催逼他们表态,反而同样和他们一起谈笑风生。

多年的经验早已经告诉他,如果一个人真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东西,那么他就最好要表现得对这件东西不是那么特别地在意。

当闲谈进行到差不多中午的时候,罗素首相朝帕麦斯顿使了个眼色,显然他觉得已经到了可以告辞的时候了。

“特雷维尔先生,我不得不说,今天和您的谈话是非常令人愉快的,您比我想象得还要精湛于这门技艺。”帕麦斯顿微微昂起头来,然后若有深意地补充了一句,“您向我们展示了一副有吸引力、至少让我们能够有所期待的图景,我希望您能够确切地使这幅图景得以实现。”

“我认为,我们都是绅士,而绅士是应该遵守诺言的,不光是我们,您也一样。”夏尔不卑不亢地回击了对方,“我们乐于为了维持英国的好感而遵守信用,可对英国我们没有这样的把握。”

“英国人同样也遵守诺言。”帕麦斯顿冷笑着摆了摆手,“不过,恐怕您理解错了我的意思——我并不是在怀疑您或者波拿巴先生的信用,而是在担心您所属的新生政权的稳固,如果你们保持不住这种稳固的话,哪怕是您或者波拿巴先生再怎么热衷于保持英法友谊,那又能怎么样呢?于事无补。”

“以法国人对波拿巴家族和帝国的怀恋来看,我们的政权相当稳固。”夏尔不假思索地回答,一点也没有将他暗含的讽刺和担忧放在心上。“况且,如果您真心怀有善意,并且希望我们得以稳固地保持住我们的权力的话,您应该将这种不稳固因素,主动而且友好地为我们排除掉,别忘了,现在的奥尔良王室,还有一大群人呆在英国……”

一听到夏尔提到这一点,帕麦斯顿的脸上就有些挂不住了。

他当然是不肯为了讨好波拿巴,而将奥尔良王室成员驱逐出境的——这可是一手好牌,没准什么时候就能够用得上。

“已故的路易·菲利普一世陛下是英国人民的一位老朋友,虽然因为不幸的灾难他丢失了王位,但是他仍旧保有着我们的友谊。他和他的家族并不是罪犯,只是因为命运的嘲弄而不得不离开故国的可怜人而已,英国人所特有的仁慈心,不能容许我们再落井下石。”帕麦斯顿的脸上仍旧似笑非笑,“如果某一天,您也因为一时不慎而落到这种地步,因为我们今天的这种友谊,我也可以断定,不列颠到时候也将会想您伸开热情的怀抱。”

“我想我用不到接受您的这番好意,法国需要我,而我会留在那里。”夏尔回绝了这种‘好意’。

“法国人,我是了解的,我在那里呆过很长的时间。”帕麦斯顿好像有些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他们个个冲动易怒,而且热情多变,几乎不可能遵循一种原则……所以,哪怕处于如今的优越地位,我认为您也应该多当心,毕竟之前的那几个政府,曾经和您一样意气风发,觉得自己可以任意摆布这个国家,结果没有一个挺过二十年了。我这一生,可就见过多少次法国政府的更迭?”

“您身处法国的时候,那时这个国家正在前所未有的动乱当中,所以可能会让您对法国人的印象有偏颇。”夏尔颇为含蓄表示了对他这个结论的不满,“其实法国人和其他人一样尊重原则,并且乐于维护秩序。之前所发生的那一切动乱,只是因为他们的施政太坏,让人民忍无可忍而已。而我们……我们怀着无比的热忱为国家和民族服务,人民是不会抛弃我们的——况且,如果真要有那一天,我们也可以坦然接受。”

虽然话是如此说,但是夏尔心里其实是没有多少底气的。

毕竟,六十年来法国所发生的一切变动实在太过于频繁了,哪怕是在波拿巴发动政变,用铁腕压服了所有反对派的今天,天晓得现在法国在表面的平静下到底又在酝酿着多么汹涌的波涛,又有多少心怀异志的反贼们在暗地里摩拳擦掌等待机会,准备干和夏尔干过的一样的勾当。

当然,在面子上他自然还需要说得底气十足。

“一个塔列朗可不会这么回答。”帕麦斯顿饶有兴致地看着夏尔,“他会给出一个灵活得多的立场,那位亲王不是为了很多人服务吗?”

“塔列朗只为自己,毫无忠诚和原则,但是这些东西特雷维尔有。”夏尔貌似笃定地回答,“塔列朗背叛了波拿巴,特雷维尔不会——他只会忠于波拿巴家族,以便回报他们的赏赐和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