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卫青,我想打匈奴 第96章

作者:豆蔻

走的时候,还三五层群的谈论起卫青到底有没有闯过六十层。

估计这个话题,未来一段时间会成为太学院学子们共同的话题,至少不久之后,卫青再整出点活来为止。

只是谈论的时候,总觉得好像忘记了点什么。

是什么东西被遗漏了吗?

但又想不起来了,算了,还有什么大事能比卫青闯阁的事儿更大?

人都走光了,百战阁的门也开了。

朱什一脸兴奋的从里面走出来,五十六层!

他终于磨过去了。

这个成绩远远超过了他对自己的预期。

如果此次闯阁没有意外的话,恐怕也只有詹鞣能稍胜自己一筹吧?

不过也可以了,詹鞣是公认的天才,有资格成为继周亚夫之后,又一位闯过六十层的存在。

被他小压一头不丢人。

詹鞣是匈奴蛮族中成绩最好的,那自己便是人族中成绩最好的!

理应也得到欢呼和掌声。

唉?怎么回事?

怎么没人?

朱什茫然的看着广场,诺大的广场,除了看护百战阁的老者外,愣是找不到第二个人,什么鬼?

我还在百战阁里面吗?

这是幻境?

指挥院系的百战阁,什么时候还有幻境的说法了?

不是...人呢!

掌声呢!鲜花呢!喝彩呢!

到底发生了什么?

匈奴蛮族打到长安了,还是赵飞燕跑来跳舞了?

怎么人都不见了!?

老者看着陷入人生大迷茫的朱什,有些哭笑不得。

也不知道算你小子今天运气好,还是不好。

不过想想,没像沽奢那样,被卫青打击到气急攻心,还是幸运多一点吧?

卫青离开百战阁后不久,便看到一位老者恰好等着自己,老人见到卫青后自我介绍道:“老夫便是赵王吕禄。”

卫青见吕禄已经头发花白,一副老态龙钟相,相对而言夏侯婴虽然也已年迈,不过无论是气色还是精气神都要强过许多。

他估摸着,吕禄的实力恐怕是靠天材地宝强堆上去的,虽然寿命悠长,但还是会慢慢变老。

卫青行礼道:“学生卫青,拜见上将军。”

“老夫自称赵王,你却说拜见上将军,看来并不认同老夫这个赵王。”

吕禄嘴上这样说,脸上到没有表现出任何喜怒。

卫青语气平淡道:“其实上将军多心了,赵王、代王,在我眼里没什么区别。”

吕禄笑道:“哈哈哈,少年郎好气魄。这话若是从别人口中说出来,老夫是不信的,但从你嘴里说出来,却不得不信。来,跟老夫边走边聊如何?”

“恭敬不如从命。”

卫青默不作声的跟在吕禄身边,既没有屈身跟在后面,也没有大步走在前面,两人并肩而行。

吕禄有些好奇说:“跟曹相国一起时,也这样走路吗?”

“不,曹叔先走,他是长辈。”

吕禄点点头说:“这是礼节,该遵守还是要遵守的,如果我举荐你去周亚夫哪儿担任将军之职,你打算如何?”

第三十九章:“我掌军权,汉必兴”

“担任将军之职?上将军这么看得起学生?”

卫青也没想到,吕禄竟然这么抬举自己。

将军职位,哪怕是杂牌将军地位也不是寻常校尉能比的。

关键是周亚夫手底下,就更不一般了。

周亚夫目前算是汉王朝军方第二人了,比他地位高、能力强的,基本不是老了打不动了,就是身份特殊远离庙堂。

除此之外,军方有权无名的第一人,便是卫青面前的吕禄,吕禄是掌握了军权的。

当然如果论带兵打仗的话,不管是能力还是威望,跟周亚夫都不能同日而语。

吕禄的意思,差不多就是告诉卫青,想把他当做周亚夫的继承人来培养。

一个奴隶子,推荐给军方二号人物做继承人,这待遇就算是卫青自己也不敢想。

卫青环顾了一圈周围的情况说:“上将军,学生有件事想斗胆一问。”

“说吧,权当是闲聊了。”

吕禄没有摆什么架子,活了四百年,很多事情都已经看开了。

“学生不想介入刘吕之争,只想知道刘吕两方对匈奴蛮族的看法?是希望维持现状,还是希望剿灭对方?”

“明知故问。”

“学生真的很想知道。”

吕禄转头看着卫青认真的表情,沉默片刻说:“无论刘吕怎么看,现在确实是打不过。”

卫青听到这句话后懂了,他停下脚步,对吕禄郑重的作揖行礼道:“谢将军解惑。”

吕禄伸手把卫青扶起来,又继续往前走说:“你觉得,凭借你一人之力,能扭转这种局面吗?”

“能!”

卫青语气坚定不移。

吕禄感叹说:“好大的口气,汉王朝里面,就是像你这样的少年郎太少了。不去边塞也好,周亚夫只能维持汉王朝与匈奴蛮族当今的局势,没办法扭转乾坤。你去了边塞,最多也就是第二个周亚夫,依旧不能改变什么。

留在太学院里面,说不定还有些机会。六十层,你实际上已经闯过去了吧?”

卫青没有隐瞒,大大方方的承认说:“过去了。”

“好、好、好!”

吕禄一连说了三声好,他说完又问道:“如果把你从平阳郡带回来的并不是阳信,而是我吕氏,你愿意站在我们吕氏这边吗?”

卫青想都没想就否认说:“不愿意。”

“就不听听我们吕氏开出来的条件?”

“刘氏的我也没听。”

“哈哈哈,你这性格,倘若他日掌军权,汉王朝不能因你而兴,就必然因你而亡!”

卫青闻言想都没想便反驳道:“不,我若是掌军权,汉王朝必因我而兴!”

“若真是如此,那老夫到时候也能含笑九泉了。”

军权在吕禄手里,如果卫青掌权,那吕禄必然已经死了。

不死是不会把军权交出来的。

或者说,只要交出军权他必死。

“下个月二十三是圣后四百二十七岁的寿辰,按照圣后的意思,除了逢五逢十外寿宴就不办了,铺张浪费。到时候把小辈们都叫来吃喝饭足矣,也能顺便见见汉王朝新生代的天才们,今年也不例外。

届时刘吕两家的人都会去,曹英他们估计也会到场,你呢?要不要过去?我想圣后也很想见你。”

“这是学生的荣幸。”

卫青能拒绝吗?

肯定不能!

听到卫青答应,吕禄这才点点头,答应下来就行。

他也没想着自己过来,卫青直接纳头就拜。

如果真是如此的话,反而要怀疑卫青的人品问题了。

现在对于刘吕两家而言,卫青无论偏向哪一家,其实问题不是特别大。

因为在他们看来,卫青想要完全成长起来,至少要有二三十多年的路要走。

二三十年后,刘吕之争已经要画上一个句号了。

也就是说卫青的出现,并不能左右刘吕两家的走向。

这样两家就更不希望卫青能介入这场争斗进来。

这是对卫青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卫青本人的保护。

至少卫青不参与这场争斗,无论刘吕哪家上位,他卫青成长起来后,都必然会被重用。

相反现在插手进入,一但争斗失败,大清洗的时候反而是个麻烦。

不清洗担心出意外,清洗掉又舍不得。

所以卫青如果能从始至终都保持中立态度,对他来说其实是件好事儿。

因为现在的他,没有左右双方局面的权势!

这点很重要!

也正因如此,不去边塞参军也是件好事儿。

不然再想骑墙,就没现在这么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