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卫青,我想打匈奴 第8章

作者:豆蔻

刘吕之争的事情,管我们大臣吊事,吃瓜看戏不香吗?

反正现在局势稳定得很,吕氏和刘氏继续斗,最好永远的斗下去。

毕竟等皇室和外戚斗完了,就要开始调转矛头斗朝臣了。

汉朝的长公主位比亲王,公主位比列候。

刘阳信身为公主殿下,自然也是住在列候区的地字版块。

地版块,甲大区,末小区。

公主府并不算太大,尤其是跟周围的侯爵府相比,更显娇小一些。

刘阳信有钱,但备不住王城内寸土寸金,再加上她本人也不追求什么奢华无度,对住宅的面积自然也就没有太多追求。

话又说回来,公主府不大,那是周围的府邸相比的。

倘若细究起来,仅仅是占地面积,少说也有几十亩,比后世的亿万别墅那是只大不小。

“前院是佣人们住的地方,演武场、马厩坐落于左侧院落,右边的池塘花园,殿下闲暇的时候,总喜欢去那边乘凉,至于后院是殿下平日里生活,亦或者接人待物的地方。

殿下的意思是,公子暂且居住再后院偏房,有什么需要的话,或是不习惯的地方,跟奴婢们打声招呼就可以了。”

刘阳信还有些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将卫青带回阳信府后,便让两位侍女陪伴他先熟悉下府里的情况,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也可以跟侍女们提,她们会一并处理好的。

卫青打量了下府里建筑分布情况,并像侍女们道谢说:“谢谢两位姐姐照顾,这儿可我以前住的地方强多了。”

“公子客气了。”

两位侍女听到卫青称呼自己姐姐,不由得笑意盈盈。

之前还认为这少年郎不识抬举,现在却觉得少年郎的嘴巴真甜。

其实卫青待人的态度,始终没有什么变化。

要说变得,也是在侍女们心里的印象。

最开始刚见面,侍女们认为卫青不过是幸进的奴隶罢了。

奴隶就应该卑躬屈膝,你表现的不卑不亢,那就是不识抬举。

但一路的相处,在侍女心中,卫青已经提升到少年天才,未来不可限量的那种。

天才嘛,都是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之辈,结果你继续表现的不卑不亢,自然是平易近人了。

再叫上一声姐姐,那不就是嘴巴甜了嘛。

卫青没想那么多,他在平阳郡时,也是曹叔、李婶、张大爷的喊,也没感觉有什么不妥。

在侍女的带领下卫青来到后院,却发现个有趣的情况。

“府里都是女人吗?”

“殿下为了避嫌。”

寡妇门前是非多,尤其是刘阳信这种还没过门,就克夫的寡妇。

之前府里没男人,还谣言四起呢,若是再多招几个男仆进来,还不知道被人怎么编排呢。

卫青止住脚步,对旁边的侍女说:“这样...暂时安排我住前院吧。”

“公子,这...不妥。”

“没什么不妥的。”

卫青不知道刘阳信怎么想的,以前为了避嫌,府里连个男仆都没有。

现在出去一遭,领了个少年郎进府不说,还直接安排住在了后院偏房?这不是给人嚼舌头。

哪怕刘阳信自己不介意,卫青也不希望因为自己的原因,让刘阳信左右为难。

侍女见卫青坚持,也不好再劝。

她们也感觉殿下的做法有些欠考虑,只是人微言轻,不好跟殿下提而已。

即便卫公子主动开口住在前院,倒也是皆大欢喜。

至于其他的,等殿下回来后再说吧。

刘阳信刚回长安,有许多事情要处理。

首先就是给卫青,以及卫青的家人脱籍。

汉王朝的户籍制度是非常严格的,禁止随意脱籍。

或许卫青自己感觉不到,但他的名字一日还在奴籍中,但凡是汉王朝的官员,就能一眼辨认出他是奴隶来。

好在卫青是平阳府的奴隶,自己还是平阳府名义上的主人,这种事情廷尉那边也不会为难。

于是刘阳信直接命贴身侍女去趟平阳府,让曹寿的弟弟去趟廷尉府。

平阳府距离阳信府不远,大概也就十几里路而已。

对于这诺大的王城来说,已经很近了。

曹寿没成亲就暴毙了,自然也就没能留下子嗣,只能由弟弟继承爵位了。

如今平阳侯府掌权的,是曹寿的弟弟曹英,年仅十五岁。

自从曹寿病逝,曹英就像脱了狗链子的哈士奇,彻底是撒开了欢。

整个平阳府再也没人能管他了。

没办法,谁让曹英的叔伯们都死光了。

倒不是说这家子都英年早逝,纯粹是因为曹参的这些后代,基本都是庸才罢了。

算算,从曹参到曹英才四辈。

而现在的曹参都四百岁了。

正常人活个百十来岁,已经是长寿了。

再想活的更久,就得修炼的更强才行。

结果就是曹参太能活了,而曹参的子嗣们又太不能活了。

曹参准备将平阳侯的爵位传给子嗣时,嫡长子的太太太太太太太孙子都挂了。

第十二章:“靠谱”的曹英

对于曹参来说,与其把爵位传给陌生的太太太太太太太孙子,还不如传给庶出的小儿子。

都说隔辈亲,这辈分也不能隔太远吧?

都十八辈开外了,别说名字叫什么了,见了面都认不出来,怎么可能还亲?

再赶上曹英是父母老年得子,这不...曹寿死后,曹英不仅爵位最高,地位最高,甚至说连辈分也最高。

如此平阳府里,曹英自然是说一不二的主儿。

侍女抵达平阳府时,曹英恰好准备出去打猎。

作为新时代的哈奇士,曹英的朋友不多,还是辈分的问题。

同辈的人年岁都太大了,年纪相仿的辈分都小他太多,很难玩到一起去。

所以没事儿的时候,曹英最喜欢干的,也就是飞鹰走狗,声色犬马了。

至于说欺男霸女的事儿也不敢做,曾祖父还没死呢。

真要干出什么出格的事儿来,等曾祖父哪天回来,还不得把自己往死里整。

曹英牵着白敖狮子登山雪从府里走出来,这头白毛狮子是曹英刚出生时,曹参特意去西域某界抓来的,送给呱呱坠地曹英做坐骑。

来到门前恰好看到刘阳信派来的侍女,止住脚步笑道:“原来是乔姐姐呀,今儿怎么有空来咱这儿。”

曹英认识这位侍女,刘阳信前往平阳县就带了四位侍女担任护卫工作,显然这四位侍女绝非只会端茶倒水之辈。

而这四位侍女里面,又以乔兰为贵。

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乔兰作为刘阳信最倚重,也是自幼陪伴她长大的贴身侍女,地位自然也非同一般。

曹英喊她一声姐姐也以此来表示,对自己那位名义嫂子的尊敬。

曹英喊乔兰姐姐,乔兰却不敢以姐姐自居。

她恭敬跟在曹英身后说:“刚跟殿下从平阳郡回来,这次是奉殿下之名前来的,希望曹公子能帮个小忙。”

“帮忙?乔姐姐直说,都是一家人,能帮的我肯定帮,不能帮的也一定想尽办法帮。”

既然是嫂子派过来的,那不用说了,这个忙肯定是要帮的。

曹英纨绔了些,但又不蠢。

虽说阳信公主跟兄长的亲事还没成,兄长就暴毙而亡,但再怎么说两家关系也非同一般。

这种情况情况下,该帮的要帮,不该帮的看在两家的关系上,也得硬着头皮帮。

乔兰笑道:“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只是想公子帮忙给几个人脱籍。”

“几个人?脱籍?平阳府的?”

也只能是平阳府的了吧,别人家的,他也没这个权利呀。

乔兰点头说:“殿下听说,平阳府有个姓卫的妇人,跟人有过几个私生子女。”

“哦,你说的这家我知道。”

平阳府很大,非常大,曹参身为汉王朝第二功臣,封赏自不用说。

哪怕曹氏今不如昔,但平阳府的面积又不会变。

整个府邸仅仅是奴仆就有上千人,换作是其他人的话,曹英还真不见得能记住。

但乔兰说的这卫氏,曹英印象还真很深。

不为别的,曹参这十来年间,就回长安过三次,其中一次是曹英诞生,还有一次就是特意嘱咐曹英的父亲,要善待这卫氏。

考虑到前几天,嫂子亲自跑了趟平阳郡,说不定这事儿也是曾祖父的意思。

想到这里,曹英拍拍胸脯大包大揽的说:“乔姐姐放心,这事儿包在我身上,对了她们脱籍之后,是继续留在府里生活,还是说再另行安排住处?”

“殿下的意思是,暂时先住在平阳府,过段时间会接去阳信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