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卫青,我想打匈奴 第43章

作者:豆蔻

以往也就每个季度的第一天人比较多些,但这个季度每天来报道的,都比往常整个季度加起来都多。”

也不怪这中年人疑惑,这些学子是来报道的,不是来报名的。

也就是说除了卫青以外,会出现在这里的,学子都是拿到太学院录取证书的。

换而言之,太学院这个季度招收的学子数量,恐怕是往常一年加起来那么多。

事出反常必有妖,太学院这是要改变政策了?

还是说中间出现了什么意外?

卫青好奇的问:“大伯,这太学院突然招收那么多学子,可有原因吗?”

那中年男子摇摇头说:“不清楚,只是前几天有小道消息说,这次匈奴大单于派了长公主前来。还说什么,以往和亲都是咱人族嫁公主去匈奴圣界,这次愿意将长公主嫁到人族来,来巩固两族之间的情义。

但匈奴圣族嫁人,不仅看对方的身份,更看对方的能力。

若是能力不足,即便是太子也不嫁。

于是许多大家族,或者学派得知此事后,都把族中或者学派中的天才放了出来,希望能够一展雄风,揽获美人芳心。”

卫青听完整个人都不好了,什么鬼?

长公主?比武招亲?还揽获美人芳心?

做梦没睡醒吧?

如果说匈奴蛮族那边愿意嫁个公主来人族,卫青是信的。

如果人族这边愿意多给点聘礼的话,匈奴大单于估计恨不得每年都送几个过来。

但公主也是有区别的,随便找个宫女赐封为公主是公主,妃子生的女儿也是公主,皇后生的长女也是公主,这能一样吗?

卫青记得匈奴蛮族的大王子跟长公主看的不是年龄,看的是实力是天赋,也就是说所谓匈奴蛮族的长公主,就是匈奴大单于女性后代中,天赋最强的那位。

匈奴大单于舍得把族中天赋最强的长公主嫁给人族?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卫青肯定是不信的。

匈奴蛮族又不是脑袋进水了。

就算真嫁给人族,那也是让人族入赘,而不是嫁到人族来。

再说了,匈奴蛮族的长公主是你想娶就娶的吗?

暂且不说身份什么的,那匈奴蛮族的长公主开口就是要嫁给英雄。

谁是英雄,谁又说得清。

哪怕用最简单粗暴的比武招亲,你也得打得过这位长公主才行。

如果连这一关都过不了的话,那长公主肯嫁,那些被揍得鼻青脸肿的家伙也没脸娶。

到时候这位匈奴蛮族的长公主就算拍拍屁股走人,丢人的只有人族自己。

卫青估摸着,伴随着这位蛮族长公主的出现,那些大家族或者学派,必然会放出一部分真正的天才,来压制住这位匈奴蛮族的长公主。

这应该也是皇室默许,甚至说要求的。

再往阴谋论了想,皇室也想借此机会,摸摸那些大家族,甚至学派的底。

否则皇室完全可以直接拒绝这位匈奴蛮族的长公主。

卫青会怀疑当权者的胆量,但绝不怀疑这群人的智商。

单论玩阴的话,匈奴蛮族从始至终都没有什么优势。

猜不透,干脆不猜了。

反正进了太学院就知道了,管他娘的什么公主不公主的,只要是匈奴蛮族通通砍死拉倒。

如果死了以后化成了厉鬼,那再把厉鬼砍死。

卫青正胡思乱想着的时候,堵塞在太学院门前的车队,开始陆续往里面行进。

看来是太学院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一场好戏,终于要上演了。

第二章:报名风波(一)

卫青牵着飞云骓跟随者人流不断往里面拱,基本都是拖家带口来的。

最夸张的是是整整一条车队,两侧还有护卫随行。

估摸着应该不是长安王城的勋贵,从外地来的,甚至可能是异族小界的王子。

这种小界王子都是狗大户,有钱的很。

倒不是说那些小界异族多有钱,而是说他们的财富比较集中,跟匈奴蛮族有钱是一个道理。

论总财富、总资源,人族无疑当之无愧的第一,甚至说将第二远远甩在后面的那种。

但人族这边哪怕贫富差距再大,只要是平民好歹也有口饭吃,如果一年没有赶上天灾,还能有些许的盈余。

哪怕运气不好赶上了天灾人祸,百姓们流离失所,朝廷这边也得赶快拨钱拨粮,去救那些受灾受难的百姓。

换做是匈奴蛮族...

财富往往只集中在部落的贵族手里,成员中除了打仗的战士外,剩下的就是奴隶,或者跟奴隶差不多的女人。

人族中的确也有奴隶,但不像匈奴蛮族,除了贵族、战士,就只剩下奴隶了。

也正因为这种畸形的制度,导致财富和资源集中在少部分贵族手里。

恰好能来长安太学院的,基本都属于这小部分贵族的一员。

所以那些底层人族很容易产生一种,只要是异族小界的子民,就一定非常有钱的错觉。

卫青观察了下,前来太学院求学的少女远比想象中多得多。

按照这时代重男轻女的思想,太学院的学生应该九成九都是男人才对,但实际看过来发现,少年确实比少女多但也有限,估摸着也就六四开。

这让卫青很是诧异,有点想不通。

难道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

带着疑惑,卫青终于走进了长安的太学院。

当踏过大门的瞬间,映入眼帘的便是青砖绿瓦,一排排古香古色的建筑,使人仿佛置身于四百年前秦汉交接时的那段历史。

太学院的路很宽,但被划分成了一条条。

坐骑专用道、机关兽专用通道、步行通道、运输通道、特殊通道、紧急通道...

分的很细,两侧还有将士安排士卒们执勤。

跟长安王城门口的那些执勤士卒不同,这里的士卒明显从实力还是态度方面,都要强得多。

卫青打量了下,猜测这些士卒最弱的也有千钧力士的实力,不少身上还有血腥气。

应该是打过硬仗的那种,不知道是不是从边塞退下来。

旁边的士卒这时候也注意到卫青,没办法不注意,其他人都是一下老小齐上阵,再少点的也会带着些仆人之类的。

因为东西太多,所以按照规定只能走运输通道。

唯独卫青一个人,一匹马...再多只肉球,走在坐骑专用通道上。

旁边还时不时的有匈奴蛮族朝他看过来,眼神中无不散发着杀气。

应该是从卫青那把柴刀上,嗅出族人的血气。

于是,卫青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了人群中最靓的崽。

进入太学院又往里面走了一大段路,又来到扇大门前。

这里是一处广场,很大,直径得有上千米。

两侧门口中央是看台,看台上坐着几位身着太学院讲师服的讲师,这些讲师又簇拥这一位副院长。

太学院分为大小十几个院系,每个院系又有一位正院长,三位副院长,以及其他领导若干。

像这种接待新生的事儿,每个季度都在轮换,因为确实无聊的很。

这些管理人员背后,还有个巨大的牌子,上面书写着几排字。

大致的意思无非是,家属及仆人们带着东西从侧门进入,办理入学手续、缴纳学费,存放行李。

入学的学员留在广场中央,稍后会有墨家的代步机关兽,带着学员从正门进入太学院内部。

很快卫青就看到一群中年男女,抱着孩子十分不舍的痛哭流涕。

每次招生,都会看到这种情况。

讲师们并没有不近人情的呵斥,对于某些人来说,这一别短则三年,长则十二年。

不舍,那是人之常情。

卫青看的也有些辛酸,父母...自己的父母...

哎,叹了口气,摇摇头不再去想这些。

他骑着飞云骓来到中央入口处,从马上跳下来,来到旁边咨询处,询问那位太学院的学子说:“这位兄弟,请问一下报名处走那边?”

“牌子上不是写了嘛,学弟学妹留在广场中央,稍后会有人接你们,其他的全都走侧门放行李交学费,有什么问题吗?”

那青年学子百无聊赖的抬起头,看到卫青牵着一匹马,又瞅了瞅旁边发现没人,忍不住好奇的问:“你家人呢?或者仆人们呢?怎么就你一个人?其他人呢?”

卫青也注意到这人了,长得倒是挺有特色的,双臂很长,远比正常人的双臂要长的多,而且耳朵也挺大的,卫青怀疑这家伙甚至都能看到自己的耳朵。

青年学子面前有个牌子,上面写着:二年级指挥系丙班,刘备。

卫青觉得这样自己盯着人家不太好,于是又赶忙说正事:“我自己一个人来的,我问的不是报道,是报名。”

刘备愣了几秒钟:“报...报名?你还没报名?”

卧槽,您这是现上轿现扎耳朵眼?

报名难道不应该早在开学前,就已经解决了吗?

行吧,也不算晚。

以前也经常发生这种情况发生,一些比较远的学子们匆匆赶来,往往因为些意外无法提前抵达长安王城,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