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卫青,我想打匈奴 第337章

作者:豆蔻

卫青不敢拒绝,便跟着曹参做到做到刘邦对面。

“新皇登基,你这平阳侯也不去恭贺一下,就不担心被人弹责?”

刘邦说话的时候,曹参一挥手,茶盏茶壶茶叶一应俱全,随手一挥水塘中的水便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引导流入了茶壶之后,随后在已经是滚烫的水中放入茶叶,顷刻之间茶香四溢。

卫青很识趣的拿起茶壶给两位长辈斟满茶水才说:“我与吕氏的一些人走的比较近,担心被人弹责牵连进去,这不还是老老实实的待在家里,省的被人攻讦。”

刘邦瞪了卫青一眼:“攻讦?谁敢攻讦你?”

卫青心说按照你这样讲吗,那谁敢弹责我?

刘邦也知道卫青这是不想参合刘吕之争的破事,也不在这问题上再追问,直接扔出两个玉简说:“自己看看。”

卫青看了看刘邦和曹参,又看了看玉简,先打开一份只见上面是这些年来的罪过卫青的那些人,几乎无一例外全都被抄家灭门。

吕后临走之前下旨派廷尉去查,廷尉自然不敢怠慢,把的罪过卫青的人全都查了一遍,真正没有犯过罪的寥寥三二人,剩下的那些基本都没少把汉王朝的律法按在地上进进出出。

事实上也别说这些人了,整个朝廷中除了那些家规森严的外,有几个没犯过罪的?

就连李广这种在朝中颇具名望的人,真要细究的话,无论是骗降杀俘,还是公报私仇,按照汉王朝的律法,都可以判他一个抄家砍头了。

卫青看完这卷玉简放回桌上,又拿起第二份玉简,上面是吕氏各族各家的名字。

有些名字背后已经打了叉,说明已经死了,或者说必须死,比如吕邝。

吕邝造反,这是刘邦亲自给他按得罪名,只是斩首弃市没有腰斩,已经是法外开恩了,赦免是不可能赦免的。

刘邦指着吕氏名单说:“除了画圈的外,想保谁的话就在后面画个圈,剩下的秉公处理。”

说是秉公处理,基本也都逃不掉那一刀,吕氏前些年遭了那么多的孽,是时候该还了。

卫青看着吕氏名单,随手点了点吕禄和吕祥的名字说:“吕禄留他一条命吧,至于吕祥...还算有点用,调到我麾下来,如果杀敌有功就给他个机会,若是想做个普通老百姓,就许他一世富贵算了,剩下的...秉公处理吧。”

刘邦闻言接过玉简随手抛向皇宫的方向说:“吕禄给自己留个后改姓刘,在长安做个富家翁,至于那吕祥一家放了吧。”

吕祥再怎么炙手可热,依旧只是个小辈而已,放了也就放了,大家也不在意,但是吕禄家大业大不可能就这么放了的,最多也就是留条命,留个传承而已。

卫青也没想过保吕禄全家,说直白点吕禄也就算了,他那些后辈里面有多少也就是一直绕着卫青走,否则早就被卫青一刀砍死了。

刘邦道:“第一卷玉简上的事情,是那娘们儿办的,虽说她不叫人做,老子也会叫人做,不过终究是她的情,现在你给吕氏留了根苗,也算是报答了。

这些琐事说完了,还是聊聊正事吧,那个娘们儿临走之前,有没有跟你说,要你打完匈奴以后留下来?”

卫青知道,刘邦此次前来无非就是为了此事,不过他已经下定决心,所以哪怕刘邦怎么劝也绝不会答应留下来:“说过,不过...”

刘邦瞥了卫青一眼带着鄙夷目光的说:“不过你还是想打完匈奴以后离开?”

“是。”

刘邦没有劝卫青留下来,反而道:“大丈夫志在四方,想出去转转就转转,老子这一辈子活到现在,大半辈子都是在修心阁那犄角旮旯下面待着。

也想多出去转转,可惜一群孙子们死盯着,稍微动弹下就被盯上,不然老子也要逛遍万界才肯罢休。

不过落叶终究是要归根的,这点我不说你自己也应该明白,别走着走着连自己的家在哪儿都忘了。”

说着刘邦取出一枚令牌扔给卫青说:“把这拿着,老子在这时代呆不久了,刘恒这废物做皇帝是没问题,甚至说某些地方比老子还要强那么一点,当然也就强一点而已。

不过这家伙适合做皇帝,但也仅适合做皇帝了,这人皇还是算了吧。

别这么看老子,说来我那儿子做人皇的话不说优秀,起码也合格的,但谁让他碰到了你。

跟你弟比起来,我那儿子就显得有点不够格了。

如果你真不想要这人皇令,可以把她给刘彻那丫头片子。

顺便劝她不要想着做皇帝,皇帝对于她来说,只会让她成为自己,也成为你最讨厌的那种人。”

话从刘邦口中说出来,轻描淡写的,仿佛就是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儿。

刘邦这是不介意刘彻掌权,但却不愿意刘彻做皇帝。

不过卫青私心也觉得,所谓的皇位也并非是什么好东西,或者说正如白洛所讲的那样,越是优秀的皇帝,往往就越是冷酷无情。

如果可以的话,卫青还是希望刘彻能亦如往常那样,大家把酒言欢,甚至说感情上进一步升个温也可以。

可如果刘彻做了皇帝,卫青总觉以前那种并肩作战、心有灵犀的感情,一去不复返了。

或许,这就是皇位的魅力?

只是卫青还有些担忧:“人皇和皇帝不是一个人,您就不担心双方权利出现冲突...”

刘邦看着人皇令,感慨道:“皇帝是汉王朝的皇帝,人皇是人族的人皇,想要成为人皇所站的位置更高,眼界更广。

做个昏庸的皇帝只会被臣子百姓们推翻,做人皇若是不称职,会被历代人皇留在人皇令的一丝念头直接罢黜。

当人皇开始想着跟皇帝争权,以至天下百姓于不顾时,便会被直接罢黜。”

刘邦这样解释,卫青就懂了。

刘邦又说道:“人皇令并不都是给皇帝的,也不是任何皇帝都敢拿人皇令。万一自己做的不合适,被历代人皇给罢黜了,回头被手底下的人造反,都有了借口。

这也是为何人皇地位凌驾于皇帝之上的原因,但皇帝一代又一代,可人皇往往要几代人才出一个。

想做皇帝只需要投个好胎,想做人皇,哼,起码也得是老子这样的!”

卫青笑了,确实。

若是昏庸无能的皇帝,百姓臣子们就算有怨气,往往也得忍着。

毕竟昏庸无能到什么程度算是昏君,什么程度算是庸君,什么情况叫罪在当代,功在下一代儿子给收拾烂摊子,这个度很难衡量,再说造反又不是一锤子买卖,说干就干的事情,所以大家只有忍无可忍的时候才会揭竿而起。

可如果现在历代人皇都看不下去,直接罢黜了这位皇帝的人皇身份,那原本就磨刀霍霍的百姓们,顿时有了推翻昏君的理由。

你看,这是历代人皇的意思,我们只是顺天行事。

想明白之后,卫青再看人皇令时头有点大。

这人皇令拿还是不拿?

从私心上说,卫青是想拿的,他不贪恋权势,但对于人皇不仅是权势,责任,更是一种认同。

但只要卫青拿起人皇令,无论日后要不要交给刘彻,自己恐怕都无法离开人界了。

旁边的曹参喝着茶,见卫青犹豫不决,便开口劝道:“如果你觉得自己配得上这枚人皇令就收起来,如果觉得自己还差得远就算了。

不用担心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今日陛下就在这里,老夫敢直言只要拿起人皇令,只要历代人皇没有罢黜你,那么就算是皇帝也不能拿你怎么样。所谓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更不用担心发生在自己身上。”

卫青坐在那里考虑了良久,依旧拿不定主意。

就在这时候,脑海中突然浮现起那个伟岸的身影,如果是另一个我的话,他会怎么选?

不知道...但他即便没有拿起人皇令,也一定会继续履行人皇的责任吧?

卫青想通之后笑了,他看着桌上人皇令道:“人皇令的话,您还是交给有德之人吧,至于我...依旧想做个山野匹夫,过着每天含饴弄孙的生活,自由也自在。

不过您说得对,做人不能忘本,更不能别走着走着连自己的家在哪儿都忘了。

所以如果人族真有需要我的地方,我卫青必然会接力相助,毕竟我的根在这里。”

第五章:一个时代的落幕

刘邦走了,他来的目的已经达成,自然也就没有继续留下来的理由,到是曹参依旧怡然自得的喝着茶。

曹参笑眯眯的看着卫青问道:“怎么样?咱们这位陛下,怎么样?有什么想法?”

卫青回忆了下接触的这短短片刻,便忍不住摇头说:“真乃雄主也。第一次见面,就要将人皇令交给一个他姓的人,这份自信我自问做不到。”

吕后跟卫青打感情牌,可以看得出吕后狠归狠,但的确很看重感情。

刘邦就不同了,他根本不考虑什么感情牌,直接把人皇令放在卫青面前。

不是担心汉朝的皇帝以后针对你吗?

那老子现在就把人皇的位置交给你,以后只有你针对皇帝的份,没有皇帝针对你的份,这下还怕吗?

至于说你为汉王朝付出这么多,结果却没有回报?

现在你都是人皇了,给人族付出一点,总没有理由再抱怨了吧?

跟你谈感情没用,那老子就跟你谈实在的!

聊起这位太上皇,卫青突然想起来,当初便是这位陛下,将韩师提拔于微末之间,甚至一口气封了个大将军。

这般豪气,古往今来敢说第一人!

曹参感慨道:“陛下确实有自信,难以解释的自信。

当初沛县起义的时候,那时候官位最大的是萧何,声望最高的是你曹叔我,但大家都不敢挑头,最后推举陛下也是因为不想担责任。

别觉得荒谬,那时候接二连三的起义,朝廷疲于奔命,很多情况下即便镇压了起义,也只诛杀首恶。

我们这群人,就是担心失败如何如何,唯独陛下听到大家的举荐,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

甚至说项羽还想着恢复周朝统治,自己像春秋五霸那般,做个华夏霸王时,陛下已经把目光看向了始皇帝。

当初项羽面对始皇仪仗的时候,说出彼可取而代也。

结果从头到尾却只做着霸王的梦,当时有人嘲讽他‘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如今看来此话不假。”

曹参回忆着当年打天下的时候,一时间感慨万千。

有谁能想到,那个五十岁一事无成的泼皮,取代了秦朝,建立强大繁盛的汉王朝,甚至重新奠定了汉王朝的基调,为这汉王朝的四百年江山,打下了基础。

夜深人静的时候,曹参也再想,这也许真的就是天命所归?

“曹叔也准备离开了吗?”

“是呀,我们这一代人,差不多都该走了,月底跟陛下一起离开。”

曹参说到这里突然笑道:“说起来还应该感谢你,否则我们这群老不死的,还真没办法这样潇洒的离开。

知道嘛,其实我们这一代人,都商量过了,如果吕后离开时,朝廷局势不稳的话,就找机会拼着命不要,也得带走几位匈奴王。

结果没想到不用我们出手,你这小子一出手就拿下十一位匈奴王。如此一来,我们也就不用去拼那九死一生了,可以安安心心去时间长河。”

即便时间长河上的战争从来没有结束,甚至说要比这个时代还要残酷,但无论是对于刘邦,还是对于曹参,亦或者汉臣们来说,没有什么是比所处的这个时代更重要的。

为了汉王朝的延续,即便战略性的放弃时间长河,也是可以接受的。

未来再怎么重要,也不可能比的过当下。

不过好在卫青出手又快有狠,一群老臣们还没反应过来,正面战场已经结束了。

只是这群老家伙们听到卫青和周亚夫,直接把狐胡界打爆,让数千万生灵葬送在无尽虚空之中,就不住地牙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