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卫青,我想打匈奴 第335章

作者:豆蔻

所以吕后的诉求到底合不合理,卫青既不愿意去争论,也不想去了解。反正我现在的任务就是把匈奴蛮族灭了,剩下的就是找个让你们能安心的地方隐居起来。

至于接下来这天下究竟姓吕还是姓刘,又或者是姓哪个刘,便是跟我没有关系了。

吕后叹了口气又说:“罢了,今天不谈这些到人胃口的事情了,说来这些年你给了我那么多大礼,我这做长辈的却连个见面礼都没送过你,实属不应该。有什么想要的,或者说感兴趣的说说看,说说看?”

卫青沉默了良久后说:“青,没什么想要的,如果您真要送的话,不如等见到了韩师...”

吕后扭头看向卫青,笑道:“怎么?叫我给你老师道个歉?”

“不敢,但他毕竟是我的老师。”

吕后豪爽的笑了:“哈哈哈,道歉这种事情不该由我来道歉,要道歉也应该是叫那死鬼去道歉。

不过在我看来,那死鬼恐怕也不会答应,倒不是说拉不下这个面子。

面子什么的,到了我们这一步,反而不那么看重的。

再说别人把面子看的比命还重,那死鬼如果真在乎面子的话,也不会有今天这番成就了。

其实你自己也动,无论是刘邦还是我,都没什么对不起韩信的地方,他也没什么对不起我们的。

换句话讲,如果一定说我们对不起韩信,韩信又何尝对的起我们?

人各有志,岂能强求?

不过...你这个要求,我答应了。

不是因为韩信,而是因为你。”

吕后说完,见卫青表情诧异,笑着解释说:“都说什么雷霆雨露皆君恩,可我统治汉王朝四百年岂会不知道,这就是句屁话。

如果哪位统治者真把这句话当真,那王朝距离覆灭也快不远了。

你卫青无论是为了汉王朝,还是为了我吕雉,拼了这么多次命,甚至还死过一次,我吕雉身为汉王朝四百年的统治者,给韩信低个头而已,又怎么了?”

穿过羊肠小路,来到草地前,恐怕没有亲眼见过的人,觉得无法想象这片草地前养的并不是什么珍贵的宠物,而是一群鸡鸭鹅牛羊猪马,这些家畜和家禽。

都是最普通的那种,看不到有任何的特殊之处。

吕后指着面前的这片草地说:“以前这里是麦田,那时候家里的死鬼还没走,开春的时候他带着太子耕田,我带着长公主在后面撒种。

民间有个笑话,说有两个老农民畅想皇帝的奢华生活,一个说:“我想皇帝肯定天天吃白面馍吃到饱!”

另一个说:“不止不止,我想皇帝肯定下地都用的金锄头!”

其实他们说对了一半,那死鬼耕地的时候,确实用的锄头,只不过不是金的,而且耕田的时候也就做做样子,他没做皇帝之前也根本不下地的。”

卫青知道吕后说的都是真的,汉王朝刚建立时,为了鼓励农桑,刘邦召集了朝中大臣跟着自己来种田,虽然表演的成分更大。

毕竟刘邦还是个泼皮时,就没好好的种过田,后来当了皇帝更不可能踏踏实实种田了,但只要意思能传达下去就足够了。

两人并肩而行,走着走着卫青甚至还在一处草地上见到枚鸡子,鸡子还是热的,应该是刚下不久。

吕后看着卫青捡起鸡子便说道:“汉王朝的天才有很多,知道我为什么最看重你吗?”

“因为我不仅有能力,更是知进退?”

吕后摇摇头说:“我承认你很有能力,汉王朝四百年来,在统兵御将方面,除了韩信外就要数你了,也得说你确实知道进退,知道什么该碰,什么不该碰,什么可以参与,什么要离得远远的。

不过,比你强的人虽然寻不出,可要说比你稍差一些的,真要找的话总还是能找到的。

只是你跟他们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你始终没有忘记那些最底层的百姓们。”

吕后见卫青似乎有些受宠若即,便继续说:“太多天才一步步成长起来后,开始陷入权利的旋涡,他们所有的目光都锁定在了权位上,哪怕是老百姓们的死活,也成了他们往上爬的筹码。

就拿主战派来说,我派人调查过,那些嘴里嚷嚷最厉害的主战派们,真正取过边塞长城的两只手都能数的过来。

剩下的别说去边塞长城,就是边塞地区都没去过。

你说这样的人,有几个是真把边塞百姓们放在心里的?

无非就是想借助这个机会往上爬罢了。

以前打不过匈奴蛮族的时候,想要激化双方的矛盾,提升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后来随着你出现觉得有机会压制匈奴蛮族,又乘着你的东风,飞的更高,飞得更远。

至于边塞的百姓,以及那些参军的将士...谁在乎?

但你不同,无论是进入太学院压制匈奴学子,还是后面亲自杀入匈奴蛮界,亦或者归来后破解匈奴绝技,筹集资金铸刀,还是兴办大学院,都是在不计回报的给百姓们谋取生存及上升的空间。”

卫青略感惭愧:“我是奴隶子出身,成长起来为底层百姓考虑,最多也就是不忘初心。”

吕后反问了一句:“这世上能有多少人不忘初心?”

有多少人?

这又有谁说得清呢?

人的野心或者说梦想都是在不断改变的。

小时候也许只希望能吃到好吃的,满足口腹之欲;

成年后开始懂得男女之情,容易为了女人而迷失自我;

等再上点年纪,体会到了权利的滋味,又开始为了争权夺利,抛弃昔日给自己定下的原则。

而像卫青这样自幼便发下宏愿,并且一步一步坚定不移的走到现在,或许真的很少见了。

“留下来吧。”

吕后看着卫青,说出了自己最后的请求。

“留下来吧,哪怕是为了人族的未来,解决完匈奴蛮族之后,留下来吧。无论是汉王朝,还是人族,无论是去引领还是去督促,都需要像你这样的人存在。”

“...”

卫青不是没想过,汉王朝最后舍不得,或者说不敢让自己离开。

但他没想到的是,这句话居然是吕后最先提出来的。

......

原本打算白天写完一章就发,结果不是很满意,就把晚上的也写完之后修改了一遍发的

第三章:刘邦归来

卫青相信吕后这句话没有任何私心,更没有说想要把自己像当初对待韩信那样,留在长安王城防止伺机造反。

时代不同了,汉王朝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建朝之初,江山社稷尚不稳定,异姓王手握自治权的的时代了。

就以现在的汉王朝来说,别说是卫青,就连韩信与卫青联手,想要凭借几个异族小界就反攻人界,也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所以真要想以除后患,直接罢了自己的权,除了找个穷乡僻壤做个土皇帝外,卓实翻不起什么风浪来。

相反凭借卫青的声望,再加上汉军团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真把卫青留下来的话,若是哪天有了野心,指不定就进一步,成为像前朝吕不韦那般的权臣。

然而卫青听到吕后诚挚的邀请,还是摇头拒绝说:“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汉王朝没了谁都照样发展。

甚至说现在的我便离开,汉王朝还有我的外甥去病,还有曹操、刘备他们,等这些人再历练十来年,人到中旬之后,定然能撑住汉王朝这片天。

至于我...还是算了,您也说了,我这性格不适合掌权,有时候我也觉得自己如果掌权的话,恐怕用不了多久便会累死。

再说匈奴蛮族现在的势力依旧不输咱人族,这仗才刚刚开始,就想打完仗以后的事情,未免也要些为时尚早。

说不定等真把匈奴蛮族解决之后,新一代的天才们也已经成长起来了,我相信终究是属于那些年轻人的。”

吕后听卫青再次拒绝,只是轻叹了一声,没有再继续劝说。

像卫青这样的人,一但做了决定,又岂会随随便便因为自己几句话就更改的。

罢了,也许汉王朝终究是没这个福分。

吕后指了指前面说:“再陪我多走走,说来自从那死鬼离开后,我就再也没有出过这长安王城。为他刘氏生了孩子,为他刘氏守住了江山,结果最后自己却什么都没能剩下。”

卫青默然,继续陪吕后散着步,直到此刻他才真正感觉到,身边这位叱咤风云的一代帝后,终究也只是个普通人罢了。

褪去华丽的外表,解下带刺的盔甲,摘掉尊贵的冠冕,终不过有寻常女子的爱恨憎恶。

也许她本可以做一位仁慈善良的母亲,也许本可以成为一位贤良淑德的夫人,但时代和命运将她一步一步推到了现在这个位置上。

后悔吗?

卫青猜想她肯定是不会后悔的,走到这一步的人,无论前面是什么,只可能毫无畏惧的面对。

但卫青也相信,她一定再某个时候,想过利用时间长河去窥探下,假如当初杀了戚夫人后没有让儿子看,假如没有杀戚夫人,假如刘邦没有打赢项羽,假如自己并没有嫁给刘邦,自己又会走上一条什么样的路呢?

卫青跟着吕后走了很久,几乎将整个花园都转了一边,吕后这才依依不舍说:“还是回去吧,回去后多陪陪家里人,至于下个月我的寿宴就不要来了。

你跟我们不一样,这是好事儿,阳信也是个好姑娘,能嫁给你也算是佳人配英雄。

还有你那几位红颜知己,也都不错,多陪陪她们,不要最后像我跟那死鬼一样,闹得现在连彼此的最后一面都不想见。”

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吕后既不是美人,也不是英雄,更没有白头。

但卫青感受到吕后身上那份英雄迟暮,美人白头的哀伤。

卫青恭敬的行了一个晚辈礼说:“是,青谨记在心。”

吕后背对着卫青扬天道:“好了,去吧,去吧。”

卫青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有开口,就这样恭敬的离开了。

等卫青走后,吕后这才猛然睁开眼,重拾之前的雷厉风行,对身边的亲卫道:“来人,把传我命令,通知廷尉查!

孔有德一家,指挥院系的院长、监院、执法部,以及卫青离开长安王城的那三年里,所有刁难过卫青的人,有一个算一个无论是活着的,还是已经死了的,全都查一遍!

若是这些以前从没做过伤天害理之事便算了,若是能查出一件违法乱纪的事情,便按照汉王朝的律法从严处理!”

“诺!”

仅仅是一个回应,但可以预见的是,长安王城必然要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这是吕后临走时,送给卫青的最后一份礼物。

也希望卫青能够理解,并不是汉王朝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反哺,只是某些时候开拓者注定要磨砺前行。

历史也许会被后世那些掌握话语权的强者们更改,但开拓者留下的足迹,却永远会被历史长河牢牢记载清楚,不会有一丝一毫的遗漏。

他刘邦如此,我吕雉如此,你卫青亦如此。

......

卫青回到长平侯府,通知小白带着霍去病回来,又叫仆人买了一冰窖的菜,最后派人将大门直接钉死,别说是见客了,就是想出去都得翻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