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卫青,我想打匈奴 第332章

作者:豆蔻

中年卫青听到这个名字,似乎触动很大,他带着几分期待的询问卫青说:“你们成亲了吗?”

“成...成亲?这...我打算娶阳信,就是刘彻的姐姐。怎么说,她把我从平阳郡带到长安王城,而且在我最落魄的时候,也一直支持我...”

中年卫青听着卫青一五一十的讲起自己跟阳信的相遇相知,仿佛听得有些入神。

“所以...我决定娶她。”

“阳信呀...终于能给她一个名分了吗。”

中年卫青听卫青讲完,仿佛很欣慰,又有些惋惜的劝说卫青:“其实也不见只能娶一个,只要她们自己不介意,都娶了也是可以的。世俗偏见,随它去吧,男人这点担当还是该有的。”

卫青听得直挠头,虽然他自己没什么意见,但还是觉得这样有点太对不起大家了。

“不要辜负那些默默为你付出,默默为你等待,而你又心动的姑娘,这样我才能安心。”

中年卫青盘做了下来,伸手示意卫青做到自己身边。

看着卫青英俊自信的脸颊,他脸色露出了满足的表情:“看到你成长到今天,真的很欣慰。

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应该多为你留下些什么,但又总担心你受我的影响太深,最终走上一条与我完全相同的道路。

我不希望你成为我的影子,更不希望你完全复制我走过的路,跌跌撞撞磕磕绊绊。”

“我...”

卫青看着这位中年自己,他知道对方是来自另一条时间长河,正如自己梦中所看到的那样,那条时间长河已经干涸,属于中年卫青的时代,已经落幕。

哪怕他拼尽全力想要阻挡,但时间长河的洪流,却终究将他彻底淹没。

想到这里,卫青又有些辛酸,有些哀伤。

但中年卫青却轻轻摸着他的头,温柔的说:“不要哀伤,更不要流泪,男儿有泪不轻弹。

我这一生过的很精彩,哪怕受尽过委屈、诋毁、猜忌、防备,但也收获了许多,比如责任、担当、理想、成就。

我这一生虽然也有过很多遗憾和不甘,但在你的身上,这些遗憾得以弥补。”

中年卫青说着,回忆起了过去。

他这一生,从刚出生开始,就过的很累,很疲惫。

哪怕后来青云直上,一步步功成名就,依旧获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他也有梦想,也有性格,也向往意气风发、年少轻狂,也希望能一骑绝尘,潇洒不羁。

他有很多梦想,也有很多奢望。

但是...他还有跟多的责任,更多的担当。

为了家人,为了姐姐,为了外甥们,为了麾下的将领们,他必须将这份意气风发、年少轻狂、将这份潇洒不羁、一骑绝尘,深深的藏在心底。

或许只有躺在床上沉睡之际,才能偶尔在睡梦中,体验这种无所束缚、无所顾忌的生活。

然而一觉醒来后,还要继续绷直腰板,继续担起大将军的重担。

他活的一直很累,身心疲惫。

时代的落幕对他来说一种否定,但未尝也不是一种解脱。

如果说还有什么放不下的,那就是这个时代的自己了。

但中年卫青的眼中,卫青是自己的学生,也更像自己那个时代的去病,飞扬跋扈中又不乏男儿的担当。

或许其实去病的那种性格,未必就没有自己无意间的引导和放纵。

也许只是希望他不要像自己活得那么累,希望他能潇洒的走完这一生,只是没想到他却英年早逝。

中年卫青摸着卫青的脸颊,将自己的头轻轻的贴在了他的额头上说:“属于我的时代已经落幕,但属于你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带着我的那份遗憾,活下去。

不仅要活下去,而且要活得潇洒,活得怡然自得,哪怕是为了我。

去吧,还有很多人在等着你,记得不要辜负。

永别了,另一个我。

记住,你是我的骄傲!”

中年卫青说着,轻轻的将卫青一推,将他推出了这个世界。

独自留下自己,默默地面对这无边的黑暗。

或许这种孤寂早就习惯了吧?

也根本没什么好怕的。

只是,还是希望能多看他一眼,多为他守护一刻。

未来的路还很远,可不要像自己一样在中路停下。

我将我毕生所学化作星辰,铸成日月星辰之躯留给你,要好好的利用,用它来守护你所在乎的人。

不要有悔恨,更不要有遗憾。

最后的最后不要忘记,总有人在默默地守护着你。

伴随着中年卫青缓缓地闭上眼,无尽的黑暗逐渐将他吞噬。

二十一年的坚持,在今日终于结束了。

但他知道,自己的故事还在继续,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生命的延续。

......

说点题外话,首先这一章不够四千字,大概三千三百字左右。

只是这一卷到这里结束了,不想再硬水七百字

后面这些废话加起来也肯定不超过七百字,所以这章价格肯定是三千字的价格。

想说的是,其实这本书的卫青,并不是按照卫青写的,而是按照霍去病写的!

之所以不以霍去病为主角,主要还是不太好写。

《我的姑父是大汉天子,舅舅是战无不胜的大将军,而我自己也十八岁封侯》

如果选霍去病为主角,大概就是这个书名。

会产生用霍去病的性格写卫青,是我在阅读卫青资料时。

突然想也许霍去病飞扬跋扈,但又有家国情怀的性格,未必就全是刘彻这个姑父惯出来的,或许也有卫青的一些原因。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卫青绝对算是把霍去病当亲儿子养的那种。

虽然历史没有记载,但从霍去病对卫青的态度就能看出来,跟这位舅舅的关系非常好。

但凡怀疑这对舅甥关系的,都是阴谋论!

可有一点,卫青前半生过的太苦了。

小时候过的苦就不说了,姐姐入宫后自己又被针对险死还生,后来带兵打仗又被认为是靠姐姐上位。

甚至成为大将军之后,一些名门望族以他出生奴隶而颇有微词,如李广、司马迁。

甚至连李敢这种二愣子都敢刺杀卫青,那时候的卫青是什么?

国家二把手!

李敢算个旅长都是抬举他了。

所以我有时候觉得卫青自己一路这样过来后,不希望霍去病也像自己这样战战兢兢的活着。

他教霍去病兵法,教霍去病保家卫国,唯独没有教霍去病夹着尾巴做人。

可能是卫青觉得,这个天自己来扛着就足够了,至于外甥只要不做违法乱纪,伤天害理的事情,最重要的还是开心的活着。

也许霍去病的性格作风,未必不是卫青奢望,但却不能争取的。

因为他汉朝的大将军,是卫氏的顶梁柱。

所以...

第十一卷:七年之后

第一章:七年之后

七年的时光转眼即逝,这七年来汉王朝一直不是很太平,刘吕之争已经发展到白热化程度。

目前看下来的情况是刘氏得民心,吕氏掌握了军权。

最起码长安王城的兵权,目前还是被吕禄紧紧地攥在手里,没有交出去的任何迹象。

估摸着也是觉得,事情走到了这一步,已经没有后头路了。

或者说即便有回头路,也不是他们可以接受的。

除此之外,长安王城以外还有藩王们在虎视眈眈,就连镇守边塞长城的周亚夫,也被调了回来坐镇长安王城。

随着前两年张良归来,使得吕氏的威风又被狠狠地压制了下去。

因为大家都知道,张良是刘邦最信任的人,张良归来了,那么刘邦很有可能也在归来的路上。

这是一个信号,也正因为这个信号,许多中立骑墙派都开始选择站队。

伴随着曹参、萧何这些老一辈们选择了代王一脉,吕后也逐渐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这个天下终究是姓刘,哪怕吕后希望立的继承人也是刘氏,甚至是刘邦的嫡亲血脉。

但是大家都很清楚,当刘吕双方矛盾表现的日益尖锐,刘盈的子嗣,也必然会被打上吕氏的标签。

更何况刘盈的子嗣,跟刘邦都不知道差了多少辈,能否得到刘邦的认同还是两说。

最后...刘彻可是带着赤霄剑从万界战场归来的。

万界战场一战,刘彻作为汉军团的副团长,也是揽泼天之功。

就是性别吃了亏,否则就凭赤霄剑与万界战场的功勋...

不过即便如此,刘彻这些年也表现的非常活跃。

另外就是汉军团的成员也一步步政坛,给刘彻带来了许多便利,也让刘彻的手能伸向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