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卫青,我想打匈奴 第33章

作者:豆蔻

要知道顶楼的兵刃标价万金,不代表真就值这个价格。

刘阳信说过,百兵阁的兵刃价格虚高一倍,估计摸着拿到其他店里,也就几千金。

这还是正规渠道的卖价,黑市交易的话,估计也就两三千金左右,甚至会更低。

管事闻言想都没想便道:“五万金到是个合理的价格,至于说送柄趁手的兵刃,也必然不会让公子失望的!”

等等...多少?

卫青怀疑自己是听错了,五万金?

我什么时候说过五万金了?我特么不是说五千金吗?

第四十六章:吕氏来人

这破烂玩意,这么值钱?

又一个发财的计划,从卫青的脑海里生成了。

还卖个什么面具呀,随便个几把柴刀,跑带匈奴蛮界溜一圈,价格瞬间暴涨万倍!这简直是无本买卖,暴利呀!

卫青突然觉得,自己是个商业鬼才!

不去经商,简直是商界的一大损失!

旁边的刘阳信这时候也终于意识到,百兵阁为何想要收购这把柴刀了。

不仅如此,她脑海中有一个更加大胆的想法,空手套白狼!

瞥了眼旁边这只刚从井底蹦出来的癞蛤蟆,刘阳信没好气的捏了下他腰部肌肉,知道这家伙肯定又再打什么不靠谱的主意了。

但凡是跟钱打交道的时候,这家伙就没靠谱的时候。

正在卫青准备一口答应下来时途生变故,一位身着甲胄的年轻将军,带着兵从楼下上来,直奔卫青这边。

远处的三位匈奴蛮族,看到这位将军出现,无不面露喜色。

没错,徐友刀跟他们真没什么关系,刚才他们在一楼的时候,可是注意到卫青和那位夫人,是从凤撵上下来的。

徐友刀撑死了不过是位徐氏后人,拿头对付汉王朝的公主?

真要对付汉王朝的公主,还得请吕氏出马!

那位管事见状微微皱眉,这是什么意思?

“吕将军,这是什么意思?”

来的这位他认识,属于负责监察洪字区交易的部门。

由于百兵阁背后是朝廷,两边通常是井水不犯河水。

现在带兵直接闯入顶楼,恐怕不仅仅是来选购兵刃那么简单的吧?

百兵阁也不是怕吕氏,但能不得罪还是不要得罪的好,和气生财。

被称作吕将军的这位,名叫吕祥,三十岁上下。

监察部门是个肥缺,每年光是收受贿赂,就数钱数到手软。

刚从太学院出来,就能坐到这个位置,自然是有几分能力和胆识的。

否则吕氏嫡系那么多,凭什么轮到他。

吕祥之所以会来,自然也是冲着刘阳信来的。

至于说魁仂王子那边,随手卖个好而已。

吕氏嫡系还没下贱到,要讨好区区一个匈奴小部落的王子。

吕祥冲着百兵阁管事笑道:“周管事莫要着急,本将军此次前来并无恶意,只是听到有人举报,说百兵阁内有平民违规携带刀剑,所以特来一查究竟。

按照汉朝法规,洪字区内普通百姓是不允许佩戴刀剑的,敢问这位少年郎,可是我汉王朝的勋贵子?亦或者有官职在身?”

关于卫青的身份,吕氏早就查了过。

奴隶出身,似乎跟曹参的关系迫近,后来到了长安,由平阳侯曹英帮他脱了籍,目前还是白身。

按照汉王朝的规定,白身不允许佩戴刀剑,所以吕祥过来找茬,也算是尽忠职守的表现了。

卫青得知对方姓吕,转头“小声”的询问刘阳信说:“殿下以前出来的时候,是不是也总遇到这种撒币?”

是自己运气不好吗?

抵达长安就出过两次平阳府,结果总有人找茬?

吕祥听到卫青的话,脸皮抽搐了下,你丫的说话还能再大声点吗?

旁边的徐韫、徐友刀和周管事也是面面相觑,这少年郎是故意的吧?你这话说的声音,隔着三四米都能听得真真切切。

而且他们这时候也终于猜到了刘阳信的身份,原来是刘姓皇室!

难怪了...

刘阳信也是苦笑,别说,这种事儿以前还真没少遇到。

刚进长安王城时,她就跟卫青说过,在长安王城中刘氏皇室基本上谨言慎行,生怕被抓住什么把柄。

只要刘姓皇室有丁点问题,这群吕氏的家伙,就跟苍蝇嗅到腥臭味似的,嗡的一声扑上来。

今天她也是大意了,没意识到卫青至今还是白身。

只能说卫青携刀佩剑跟穿衣服差不多,刘阳信早已经习惯了,也就没往多处想。

谁知道这点小事儿,还能惹来事端。

不过刘阳信绝非那种弱势少女,遇到问题只会便慌了神,只会躲在男人背后。

她往前一步道:“卫青所携带的佩剑,乃是曹相国所赠,所以吕将军认为有什么问题,不妨前往平阳郡询问下曹相国如何?”

吕祥听到刘阳信搬出曹参,心中忍不住冷笑连连。

拿曹参来压我?

如果曹参真在长安王城,他绝对连问都不问,直接当没这回事儿。

因为一个小小的卫青,去得罪曹相国于理不直。

可惜曹参在平阳郡,而且已经几年没回来过了。

回来,也不会插手刘吕之争。

吕祥不咸不淡的对刘阳信说:“无论佩剑是否为曹相国所赠,本将军只知道公事公办,倘若这位少年郎并非勋贵,哪怕刀剑是从洪字区外面偷来抢来骗来的,本将军也绝不多过问一句。但若是是位白身,哪怕刀剑乃至圣后所赐,也不能带到洪字区来,此乃汉王朝之法...”

卫青不等吕祥说完,便硬怼了句:“那是不是你还要来句,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吕祥、徐韫、周管事、徐友刀等人闻言瞪大了眼睛看着卫青。

兄弟,这话你也敢说?

商鞅最多也就割了王子老师的鼻子,您这直接打算对天子动刀了?

唯独刘阳信一脸就知道会这样,卫青说起话来真突出一个百无禁忌。

卫青笑了:“问问而已,别太紧张。你说我身为白身,不允许洪字区携刀佩剑。”

吕祥果断的没有接刚才那个话茬,更没有借题发挥,给卫青扣顶目无天子的帽子,太容易引火烧身,不值得。

“咳咳,正是如此!按照汉王朝法规,白身携刀佩剑出现在洪字区,当没收刀剑罚金五百以示惩戒,若是造成冲突,则罪加一等。”

吕祥说完看向卫青腰间的兵刃,他上来的时候,就听到楼上几个人议论所谓血兵。

自己这次出来,本想借此发挥找刘阳信的麻烦,没想到还有点意外收获。

至于曹相国赠与卫青的那把佩剑...还是算了,回头曹相国回来后,再亲自给曹相国那边送过去吧。

想来曹相国应该不会这点小事儿,就找自己麻烦的。

再说即便真找了,只要没到结仇的情况,他也不怕,大不了低头认个错而已。

第四十七章:掀桌子!

刘阳信又打算开口,被卫青给拦下来了。

卫青知道这吕祥过来纯粹是找茬的,这种人是没办法讲道理的。

就差句这里的棋子、主办、裁判、协办都是我的人,你拿什么和我斗?

刘阳信无非是想给卫青安排个身份,比如说是自己的骑奴,怎样佩戴把刀剑也说得过去。

但卫青不想把刘阳信牵扯进来,之后还要进太学院闹事呢。

不过长安王城有长安王城的规矩,卫青有卫青的办法。

他并没有去回答吕祥的原话,只是淡淡的问了吕祥一句说:“吕将军,在下有一事不知,还请吕将军赐教。”

吕祥一副胜券在握的态度,笑道:“可以,讲。”

“太学院最初招收天下英才时,会招罪犯吗?”

问这问题是什么意思?

到是听说过卫青想进太学院,为此还去了汝阴侯府,结果应该没成功。

关于详细的细节,那些勋贵们更是一问三不知,全都商量好似的摇头说不知道。

对此吕氏其实挺诧异的,如果单纯想进太学院,何必那么麻烦,直接拖个关系就行了。

如今的太学院虽然不是公共厕所,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但对于刘吕两家,以及沛郡功臣集团来说,差不多也就是高档夜总会,只要钱到位就行。

吕祥不知道卫青怎么想的,但还是很淡定的回答说:“会,只要没有犯弑母弑父,谋逆造反之罪,只要是真正的天纵之才,太学院照样招生,且如果能顺利毕业,之前的罪名甚至一笔勾销。”

这是独属于天才的优待,也能间接证明汉初时期,为了挖掘天才,已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程度。

卫青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抽出背后的柴刀,递到吕祥面前:“请。”

吕祥见状心中一喜,还算识趣,可惜还没完。

不会真以为叫出随身携带的兵刃,再罚款五百金此事就算结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