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卫青,我想打匈奴 第323章

作者:豆蔻

中山王看着那比王宫的宫墙还要高的战船,绝望感更是强烈。

卫青已经不止是一位天才,或者说一位强者那么简单,他现在不仅有实力,更有势力。

军方就是卫青背后的势力!

能跟周亚夫联手,这其实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试想一下,汉王朝那么大,从王孙贵戚再到朝中大臣,真正有资格跟周亚夫合作的有几位?恐怕一只手都数的过来。

这不仅是一种殊荣,更是一种对身份的肯定。

今时不同往日,今时不同往日啊!

带着几分痛苦的中山王先是跟卫青还礼,然后一步步走下台阶来到卫青的面前恭喜道:“自古英雄出少年,卫公子年纪轻轻便斩杀匈奴的屠耶王,名传天下威震万界,本王仰慕已久,只恨没有机会见面。今日有幸得逢,当真是不枉此生啊。”

卫青听中山王这一番拱卫后,嘴角也不仅露出抹笑意,这中山王还真当有点意思,难怪说跟刘吕两姓的关系都不错。

都说大丈夫能屈能伸,没想到这藩王居然也能做到这一步,当真是不容易。

不过可惜的是碰到了卫青,注定是秀才遇到兵有理没理都说不清。

“恭维话就不说了,大王应该知道,卫某此次前来所为何事,昔日令公子派人刺杀我外甥,此事虽已过去三年多,但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此乃天经地义。

好在我外甥并没有遇害,甚至也没有受伤,所以我今天来也不是要令公子偿命,只是此事违反了汉王朝的律法,于情于理卫某都应该带着令公子去长安王城,交给廷尉处理。

这样既给了卫某的外甥一个交代,也算是维护了汉王朝的律法,大王觉得意下如何?”

“这...”

中山王当然不愿意,就以现在卫青这如日中天的名望,真把自己的儿子送去廷尉那边能有的好?

别说廷尉偏向卫青,即便是秉公执法,自家儿子不死也要废掉,这点中山王还是有点逼数的。

但如果说直接拒绝卫青,他也没这个胆量,前两天长安王城的消息传过来时,他供奉的那位永恒无敌就主动开口,表示不会为了王储去得罪卫青。

到不仅仅是因为这位永恒无敌畏惧,而是此事卫青确实占着理了。

是你儿子脑子有坑,派人去刺杀卫青的外甥!

现在卫青过来报仇,算是名正言顺的事情,就算闹到吕后面前,卫青依旧占着理。

没有了永恒无敌做背书,中山王就算想靠藩王的身份来压卫青,那也得到了长安王城再说。

县官不如现管,这个道理他还是知道的,真觉得自己是藩王就能为所欲为,结果被卫青一巴掌拍死,那才是冤枉死。

中山王道:“卫公子的想法本王能理解,也不反对,只是说那不孝子毕竟是刘姓皇室,按照汉王朝的规定,刘姓皇室若是犯了错,应该交给九卿中的太常处置,不如...”

“大王的意思是,不希望令公子交由廷尉处置?倒也可以理解,毕竟是这关乎到刘姓皇室的颜面。

我看要不这样得了,此事呢也不宜声张,不用交给太常了,就让廷尉私下里按照汉王朝的律法处置算了。

我与廷尉的关系还算熟络,叫他帮这个忙应该不成问题。到时候该怎么判就是怎么办,不对外公布。

这样既捍卫了汉王朝的律法,也算保全了大王和皇室的面子,可谓是两全其美,大王觉得意下如何?”

当然不如何!

卫青根本没有落了中山王甚至刘姓王室面子的想法,更没打算靠杀一个王储来立威。

这样想只能说是太看得起卫青了,他只是单纯的想给外甥报个仇而已,所以是审判,还是私底下处刑,对于卫青来说无所谓。

卫青提议交给廷尉处理,只是尊重汉王朝的律法而已,但不代表就非要坚持如此,倘若中山王把卫青逼急了,直接加以私刑,卫青也不介意,反正他只看结果。

看着中山王还在绞尽脑汁给自己的儿子想办法开脱,卫青便干脆又补充了一句说:“大王爱子心切卫某能理解,但是大王应该知道,卫某出身低微,早年没在生母身边,生父又对卫某百般辱打。

唯有几位姐姐真把卫某当做家人看待,那霍去病是卫某的外甥,也不仅是卫某的外甥。

外甥受了委屈,我这个做舅舅没能力的话也就算了,既然是以后能力,自然不能坐视不管。

换位思考一下,相信大王应该可以理解卫某的心情。

所以有时候我们彼此之间各退一步,我给大王留了面子,也希望大王能够给我留个里子,这样也省的咱们都难办,毕竟过些时日等我娶了阳信,咱们还是一家人呢。”

第十章:天神暴露

就在卫青和中山王交涉的时候,隐隐约约从王宫外听到一个语气有些趾高气扬的青年男子在大声叫喊。

青年男子不是别人,正是中山王的王储刘展。

刘展最近这几天的心情很差,甚至被中山王下了禁足令,可刘展若是那么听话,中山王也不至于头大如斗了。

这才禁足了两天,就忍受不住孤寂,偷偷摸摸的逃了出来,纠结了一群们世家勋贵的公子们去打猎。

现在是刚打完了回来,坐骑拴着的猎物伤口处的血还没凝固。

刘展刚入城时,听人说有做战船停在了王宫门口,便一路风风火火的赶了回来,结果刚到王宫门口,连门都还没进,就被张飞带着兄弟们给抓了下来。

别人兴许还把王储当回事,但汉军团的这群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们,可不觉得王储就动不得,毕竟连王他们都杀过,更何况是王储呢。

张飞揪着刘展,剩下那些世家勋贵的公子们,包括护卫们也都被擒了下来。

跟拎着只待宰的母鸡似得,来跟卫青献宝:“军团长,就是这家伙就是派人暗杀您外甥。”

卫青回头看了眼刘展,二十五六岁的年纪,不说穿着打扮,便是那飞扬跋扈的气质,就能看得出来绝非是什么善茬,估计这些年在中山国的国度没少作恶。

想想也是,跟长安王城不同,中山国内基本属于中山王说的算,非是特殊情况的话,长安王城那边是不会管这边的。

中山王的儿子犯了法,也是交给中山王自己处置,换而言之倘若中山王若是不管,那刘展在中山国就是无法无天。

除非闹到百姓怨声载道,声音大到连长安王城那边都看不下去了,才可能会派人来管上一管。

刘展看卫青那藐视的眼神,顿时便忍不住心中的火爆脾气怒道:“卫青我警告你,我可是中山国的王储,别说是你了,就算换周亚夫来也没资格来拿我!你一个平民,莫要自误!”

刘展这句话说的没错,至今为止,卫青确实还只是平民,跟王储的地位可谓是天差地别。

按照汉王朝的官爵制度,藩王的地位是大于任何彻候,甚至高于彻候。

王储的话则低一级,便是与彻候平起平坐。

所谓彻候也就是列候,像萧何、夏侯婴这般都是列候,也仅仅跟刘展地位相仿。

不过...

卫青甚至没有搭理刘展的想法,地位是地位,实力是实力,身份是身份,一概而论的话不是傻就是蠢。

萧何是列候,曹英也是列候,曹英能跟萧何平底平做吗?

别说萧何愿不愿意,便是曹英自己都没这个胆子。

果然,中山王听到自己儿子这般大放厥词,顿时脸色骤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你这不孝子即便没有老老实实的禁足,也别这么早就回来。

现在可好,不仅回来的不是时候,开口还把卫青又给得罪了,我中山王这辈子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这才经营好了刘吕两家的关系,结果怎么就生了你这个废物儿子。

“卫公子...”

“大王,有些话多说无益,今天我不是来跟你商量了,只是来通知你的。

此事倘若大王觉得欠妥,可以派人去长安王城告我卫青目无皇室,也可以派人试着拦我,如果大王有这个实力的话,否则我劝大王还是算了。

再说我也没有说真要他的命,按照汉王朝律法,杀人未遂的情况下,倘若情节较轻者,无非也就是坐个三五年的牢而已。

当然如果王储不仅杀人未遂,这些年也没少做伤天害理的事情,到时候多罪并罚,我还是劝大王令立王储,这样对大王好,也对大王的子民好。”

说完卫青挥手叫张飞把刘展带回战船上关起来,随后又看了一眼那些世家勋贵子们道:“出去打听打听,这些人的口碑如何,若是口碑还行就放了,若是也没少作恶就一并抓了,送去给廷尉处理。”

“好嘞。”张飞应了一声,也不管那刘展怎么喊叫,直接捏住脖子然后朝着后颈处,用手刀砍了下,刚才还叫嚣不止的刘展就这样昏死过去了。

前段时间在万界战场抓人的时候都这样处理,早就熟能生巧了。

只需要一下,绝对不痛苦,无后遗症。

张飞弄晕刘展后又道:“军团长,我寻思也不用问了,这群家伙们回来的时候在街道上车马扬鞭、不管不顾,显然以前没少干过这样的事儿,我寻思着哪怕没闯死过人,也应该闯残、闯伤不少。”

卫青听张飞这番话,没好气的呵斥道:“让你问就问!律法讲究的是真凭实据,什么时候是你寻思就能决定的?”

“嘿嘿,军团长说得对,咱这就去问。”

张飞被呵斥了一番也不恼,把手里的刘展扔给夏侯渊便腾空出了王宫,打算找人去问了。

等夏侯渊拿着人都离开后,卫青这才又回头看向不知想什么的中山王道:“大王,我知道你爱子心切,不过有句话卫某还是想提醒下,现在汉王朝是圣后在执掌,圣后虽然打压刘氏皇族,但对藩王们来说反而比较放任。

但大王应该知道,汉王朝终有一天会交还到刘氏手中,到那时候大王认为藩王们还能像今天这么在自己的国内为所欲为吗?

有时候洁身自好,少给人拿到一些把柄,说不定才是长久之道。”

卫青的这番话是警告,同样也是奉劝。

中山王听完之后,心中猛然一颤,显然卫青是说到他心底里去了。

吕后对刘氏藩王比较放纵,倒不是因为不想处置,只是没有办法处置罢了,说到底她还是姓吕,名不正言不顺。

如果操作不好,就是天下藩王起义的局面。

但是假如换刘氏帝王上来,那可就说不好了。

削藩这种事情,看看周朝是怎么灭亡的就知道势在必行。

虽然当你被盯上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因为入朝的时候,因为先迈了左脚而被拉出去砍头,但...不犯错的话总归是比那些一直在犯错的藩王,更晚被针对,这点毋庸置疑。

卫青没有管中山王能不能理解,也懒得去管他最后怎么选择的。

还是那句话,我是来通知你的,不是来找你商量的。

如果你愿意体面,那就给你体面,如果你不想提面,那我就帮你体面。

无论过程如何,结果不会有什么变化。

除非现在中山王能掏出七八位永恒无敌来,否则根本阻止不了卫青的行径。

回到战船上,张飞也已经回来了。

果然不用问就知道,这群家伙有一个算一个,就没无辜的。

甚至说还有不少漏网之鱼,不过卫青没打算在中山国待太久,剩下的便交给中山王自己处置了。

相信到时候中山王会知道怎么做的,如果不知道的话,到时候廷尉那边也会告诉中山王,应该如何如何处理这些无法无天的勋贵们。

回到长平号上,战船再次起航。

中山王站在皇宫前,抬头看着长平号缓缓的消失在视野中,突然一下了好像老了几十岁,昔日的骄傲也被碾得粉碎。

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未来恐怕就是这些年轻人的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