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卫青,我想打匈奴 第31章

作者:豆蔻

“我...我有!”

“哪句?”

徐韫被卫青挤兑的,差点要去找百兵阁的阁主来证明身份:“我真是徐氏后人!我名徐韫,乃是当代徐氏家主之侄!”

听这人自称徐韫,卫青很快就反应过来,原来是你小子呀。

我听说过你!

徐氏的老家在赵国,但长安王城的生意不可能丢掉的。

放弃长安王城,可不仅仅是丢掉些许生意那么简答,还有响彻天下的名气。

没有响彻天下的名气,徐氏如何会被汉王朝无数剑客封为圣地,每年都不计万里的从五湖四海跑来,只为求得一剑?

因此徐氏每一代都会派出一支嫡系,前来长安王城扎根。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不用担心百年之后,长安这脉的徐氏坐大,反过来吞并北赵徐氏。

劣势自然也有,每一代都派人过来,自然会出现权利争端问题。

这种现象或许也是北赵徐氏想看到的,出现权利争端,也就没办法威胁到北赵徐氏。

反过来说,长安徐氏中或许也会有部分人,为了争权夺利,投靠某些勋贵,亦或者...匈奴蛮族...

徐韫十五岁来到长安,至今已有十七年。

在长安王城的名气不算大,却也并非名名无籍之辈。

至于卫青为什么会知道他,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这位徐韫乃是一匹铁战狼!

实际上铸剑世家对匈奴蛮族无非就是两种关系,一种是徐韫这种铁战狼,恨不得跟匈奴蛮族死磕,不死不休的那种。

另外一种则是主张双方互通有无,团结合作共同奋进,顺便也希望汉王朝,能进一步的解除对匈奴蛮族售卖武器的禁令。

其实这两种说白了,都是为了生意。

前者是想把人界这盘蛋糕做大,只要打仗,兵刃武器的价格必然会居高不下,且极度短缺。

后者是想吃匈奴蛮族的这块蛋糕,匈奴蛮族那边资源短缺,可又因为常年战争,对兵刃极度稀缺。

可惜汉王朝就算再蠢,也知道有些地方能对匈奴蛮族低头,但有些地方还是会卡死的。

兵刃毫无例外,会被严格管控。

像长安王城这种零散的卖无所谓,能出现在长安王城的匈奴蛮族非富即贵,寻常刀剑兵刃肯定不会缺的。

关键还是大批量的贩卖,是汉王朝明令禁止的事情。

但这也是指汉王朝初期了,随着和亲之事双方矛盾缓和,以及长安王城勋贵们日益享乐,情况也逐渐发生转变。

三百年前,匈奴蛮族就曾经以人族不对匈奴蛮族开放关市为由,对汉朝屡次进犯。

后来汉王朝不得意,只得开放关市。

再后来匈奴蛮族又以关市商品种类稀少为由继续打。

直到百年前,汉王朝将兵刃也列入关市交易品后,这场因关市而起的战争才算是偃旗息鼓。

当然关市卖个匈奴蛮族的兵刃,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是受严格把控的。

基本是卖的数量少、价格高,非但没有亏,到是给汉王朝创造了不少营收。

因此现在时常能听到一些,所谓希望能提高卖给匈奴蛮族兵刃数量,甚至是解除禁令的提议。

其实也别说匈奴蛮族想从人族这边弄到武器,人族这边又何尝不是想从匈奴蛮族那边搞到马匹雄鹰?

开放互市无外乎是各取所需,但又希望自己能多得到点想要的,顺便再卡一下对方。

说得再远一点,人族这边有希望汉王朝接触对蛮族的兵刃贩卖禁令的,匈奴蛮族那边就没有希望大单于,允许各族拿健马雄鹰跟人族做生意的?

都是千年的狐狸,演什么聊斋的呢。

也就是那些为了些许利益,甚至不惜牺牲本族未来的生意人,才会在那里上蹿下跳,美名曰为了人族,为了匈奴圣族好。

卫青到不在乎所谓生意,他的想法倒简单粗暴,损害人族利益的都是汉奸。

至于如何判断这种做法,是损失还是维护了人族利益,全凭卫青自己主观判断。

不然呢?

假意改信,日后悔过?

.........

解释一下,什么叫天道。

天道这个词并不网络词汇,中国古代哲学名词。指日月星辰等天体的运行规律。唯心主义认为这是神的意志的体现;唯物主义认为这是不体现任何意志的自然现象。

按照唯心主义的说法,就是昊天上帝,再通俗点说是老天爷。

按照唯物主义的说法,就是大自然的法则。

比如说正常情况下,水加热到一百摄氏度会沸腾,气化为蒸汽。

火没有氧气,无法继续燃烧。

甚至说人被杀就会死,这些自然规律,就是所谓的天道。

古人认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万物生长到死亡,都是天道秩序。

瞬间再解释网络中,经典的一句话:两位至尊打到了宇宙边荒,连大道都磨灭了。

我个人的理解,不代表原作者辰东的理解呀。

所谓大道都磨灭了,是指自然规律被打碎了。

类似于火无法点燃纸,水不会再被冻结成兵,甚至人越活越年轻等自然规律被改写。

另外本书中,会出现很多网文中常见的词汇,比如天道,虚空等等。

这些后面都会做详细的解释,并且尽量做到自洽,而不是一个空洞纯粹为了装逼的词汇,更不会让大家读的一头雾水。

第四十四章:曲线救国徐友刀

卫青瞥了眼徐韫,穿的倒是人模狗样的,就是长相有点拉跨。

徐韫被卫青瞅的心里有点发毛,卫青那双眸子再配上一对剑眉,打量起人的时候,会给对方带来一股无形的压迫力。

“这位公子,意下如何?”

徐韫的额头冒出一层汗珠,撑不住了,再不开口的话,他怕自己两腿打起来摆子来,那也就太丢人了。

卫青收回了审视的目光,以后接触的机会说不定还多着呢:“行,帮忙推荐把不错的兵刃,最好价格低点,公输武说我去他哪儿消费给我打九折,这百兵阁是不是也打个一折半折的?”

我打骨折!

一折半折你也说得出口?

卫青当然说得出口,他甚至还希望白嫖呢。

有句话说的好:能白嫖你不白嫖?

徐韫暗暗翻了个白眼,全当是玩笑话了,反正他又不是阁主。

徐韫铸兵的能力确实不算强,但相剑之术还有的。

实际上他这个客卿,平日里是真挂名的,也就是遇到了卫青,见到那把柴刀沾染了大量的匈奴蛮族的血,这才生出了些许心思来,换做一般的顾客,哪请得动他来出面。

在顶楼环视了一圈,徐韫走到一根水晶柱前,这些水晶柱上布满了伤疤,那是被刀剑砍出来的,估计是被当做了试刀石。

徐韫伸手穿过了水晶,直触柱内封印的那柄外观精良的环首刀。

将刀从水晶柱内抽出,徐韫拿到卫青面前笑道:“公子且试试这把刀。”

卫青闻言没有接刀,而是很好奇的问:“你能直接从水晶柱里取刀?”

“自然,公子刚才看到了,所有客卿都有这资格。”

卫青很好奇:“那阁主不怕你们偷了他们武器跑路吗?”

旁边的刘阳信听到卫青的疑惑,忍不住噗嗤笑了,这种话也就他能问得出来。

徐韫心理抓狂,老哥我再不济也是徐氏嫡系后人,看不起谁呢!?

“咳咳,公子多虑了,我辈还是要点脸的。”

就差说一句,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混蛋!

卫青被嘲讽了也不介意,从徐韫手里接过环首刀试了试,确实要比低下几层楼的刀剑强太多,说削铁如泥也不过分。

再强些的那种刀剑,或是寻常人用不了的,或是通特殊手段铸造而成,无论是难度还是价格,都要数倍数倍的往上翻。

看了下价格13888金,真不便宜。

不仅够买两千七百七十七把柴刀,甚至还能剩下三金。

卫青正打算找根水晶柱做试刀石,一位身着客卿服饰的青年恰好走过来,关键是这位客卿身后不远处,还站着三位熟悉的陌生人,准确点说是匈奴蛮族,这些匈奴蛮族看着卫青这边,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狞笑。

徐韫看到对面来人,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

卫青看着旁边徐韫那一副踩了屎的表情笑了,果然兔小将搭配铁战狼,总能引来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走过来的这位显然是跟徐韫认识的,而且还很熟,见面便打招呼说:“今天这么巧,没想到能在这百兵阁遇到徐叔。”

徐韫皮笑肉不笑的说:“是啊,谁让我出门没看黄历呢。”

这位扭头望过去,看着那几个匈奴蛮族后道:“哈哈哈,徐叔还是这么幽默风度,别误会,我跟那三个匈奴圣族并非一丘之貉,哎...这位公子可是来选购兵刃?”

青年客卿被挤兑了也不怒,反而依旧笑脸迎人,并把目光转移到了卫青和刘阳信身上。

他也姓徐,徐友刀,跟徐韫乃是同宗,不同流。

徐韫是铁战狼,恨不得跟匈奴蛮族打到天昏地暗。

但徐友刀这一脉却更希望曲线救国,主张匈奴蛮族做生意。

论打仗的本事,人族不如匈奴蛮族,论做生意匈奴蛮族却也拍马不及人族万一。

假使双方互市开放互通有无,凭借人族做生意的能力,不出百年必然能扭转现状,在两族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正因如此,两脉虽属同宗,确实势同水火,恨不得找个机会砍死对手。

北赵主家那边也不插手干预,鸡蛋放在篮子里,所谓世家没少干这种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