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卫青,我想打匈奴 第292章

作者:豆蔻

舅舅是英雄也就算了,怎么连带着外甥也自幼表现出一副能操天日地的模样?

这昊天上帝未免也太钟爱卫氏了吧?

第十一章:矫枉必须过正

这些学子们终究还是没做出把虎贲营一窝端的行为来,可能是因为虎贲营经过霍去病的提醒,以后每晚都做足了防卫准备,没有给这些学子们机会;

也可能是这些学子内部没办法在端起内拧成一股绳,毕竟部分汉军团学子与那些出卖过卫青的人族学子还是有隔阂的,想要放下成见合作,可不是一句话就能解决的。

三个月的训练转眼即逝。

这群饱受摧残的学子们,非但没有一个人退出,反而学会了苦中作乐。

毕竟...卫青亲口说的,想要退出也不是不行,把自己弄残了就可以,谁都不想做个残疾人。

既然没办法逃避,那也就只能面对了。

人都是逼出来的,你不拼尽全力试试,怎么就知道自己是个废物呢?

训练结束的最后一天,浑身大汗的四百名学子还没来得及洗澡,就被牛门轰出了虎贲营,说是卫青已经从军营门口等着你们了。

学子们满心欢喜的从虎贲营出来时,只见卫青正站在一艘千鸟羽船面前,身边还有一位陌生的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似乎对卫青很是尊重,两人交谈之间,学子们已经走过来了。

卫青简单的数了下人头,一个不多一个不少,随后丢下一句上船,就自顾自的离开了。

一群学子满头雾水,搞不懂卫青这是什么意思。

不过既然卫青开口了,这群学子自然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千鸟羽船。

等人都随着中年男子上了船,便直接示意机关师将千鸟羽船升空。

长安王城上空是禁止飞行的,然而这艘千鸟羽船不仅在长安王城飞行,甚至飞行高度超过了皇宫,直接飞跃城门,从上面离开了长安王城。

这一举动让上船的学子们,猜到了什么。

军队!

只有军队才有资格敢这样百无禁忌。

甲板上的中年男子见众人似乎反应过来了,这才自我介绍说:“诸位少年,我乃太尉周亚夫的幕僚,受卫公子之托,带诸位前往边塞长城的细柳营,进行后面的训练。”

刚出狼穴,又入虎口。

哪怕是汉军团的那些成员,此时脸色也都变得异常难看。

虎贲营再怎么说,也是一群没有打过仗的军队,但细柳营不同,这可是周亚夫自己亲手培养出来的铁血强军,里面每位将士都是从尸山血海里捞出来的。

卫青居然一言不发的就把大家扔去了哪里,这也太狠了吧?

幕僚看着这群学子煞白的脸色,既没有安慰,也没有恐吓,而是很平常的语气继续介绍说:“诸位少年郎不用担心,在细柳营中,你们每个人都至少有三位老师。

他们会教你们应该掌握的技能和手段,如果你们成绩优异的话,甚至可以临时把你们编入细柳营,让你们亲自体验什么是汉王朝的最强军。

还希望诸位能够把握好这个机会,要知道卫公子为了给你们争取这个机会,可是把之前军方欠他的人情全都用上了。

说句你们不爱听的话,若不是军方欠了卫公子太多人情,实在是没有办法换的话,就算你们就算花再多的钱,就算你们是刘姓皇族,也不可能争取到这样的机会。

记住边塞长城的军队,可不是太学院那种养大爷的地方,而细柳营则是边塞长城军队里,精锐中的精锐!

在太学院能够唤出军魂或许就能呼风唤雨,但在细柳营你们会发现这样的人,不说随处可见,至少随便一位百夫长就能做到。

到了细柳营,好好的体会一下这其中的差距吧!”

这位幕僚说话间,目光看向关羽、夏侯渊等人。

卫青特意交代过,这几位天赋不俗,若是稍加培养,必然是位骁勇善战的统帅。

听到幕僚话语中的警告,众人皆是沉默不语,气氛显得有些凝重。

但也没有人抱怨,因为他们很清楚,抱怨根本没有任何用。

军队最不挨听的,就是有人抱怨。

最后还是曹仁看向众人闷声道:“诸位弟兄,想想看咱们终究是要去万界战场拼命的,若是不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咱们的实力,等到了万界战场,还是要把命交代在哪里?

平日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而且这位幕僚说的没错,军团长送我们去细柳营历练,这种机会可不多得。

在场的有不少勋贵,应该知道去边塞长城的军队做个大头兵,是个人都可以。

但要是去细柳营接受特训,这样的机会有多难的,不用多说了吧?”

原本心里还有些坎坷的众人,听到曹仁这番话,也都醒悟过来。

是呀,终究是要去万界战场拼命的,无论卫青之前如何承诺的,真到了拼命的时候,你难道还能坐以待毙,又或者跪地投降不成?

真到了紧要关头,还是要靠自己。

这不是演武战场,也不是模拟训练,是真真正正的杀戮,会死人的那种。

卫青就是不想让大家死,所以才会安排这一系列的训练。

细柳营,汉王朝第一军,那是随便能进的吗?

据说当年代王刘恒去细柳营卫军慰问时,都被层层盘问,最后被周亚夫不耐烦的劝走了。

现在自己居然能去这种军队特训,卫青付出了多少代价可想而知。

想明白之后,抬头看向北方的边塞长城,众人坎坷不安的情绪中,竟然又隐隐多了一份期待。

.....

与此同时太学院,最近掀起了一阵改革浪潮。

大量的监院、讲师被开除,甚至有些被廷尉收押,这是萧何的意思。

以前太学院内发生的事情,都是执法部处理,再然后便是闹到吕后那边去,基本是越过廷尉的。

但这次不同,廷尉府直接严查太学院的管理层。

短短不到一个月内,近乎超过三分之二的监院、讲师面临牢狱之灾,执法部更是近乎全灭。

执法部的部长提前得到消息,主动辞去可部长的职位,侥幸逃过一劫。

一时间太学院算是彻底变了天。

在这场动荡之中,卫青所在的修心阁,始终稳若泰山。

而随着这场动荡,也有越拉越多的匈奴蛮族学子,离开了太学院,返回匈奴蛮界。

就连伊稚斜和於单,也一前一后离开了人界。

可越是这样,卫青非但没有感到安心,反而越是意识到,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是两族之间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前兆。

随着伊稚斜和於单的离开,那些来自万界战场的匈奴天才,也都陆续的离开了。

输都输了,还有什么颜面继续留在太学院?

至于这些人还会不会回万界战场?

卫青估计他们是不会回去了,毕竟自己打算去万界战场的事情,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

这群所谓的天才们,但凡长了个脑子都知道,若是自己真去了万界战场,那里必然会成为人间炼狱。没有个镇山海,甚至揽日月的实力,去了恐怕也是要做炮灰。

这些天才们再怎么狂妄自大,趋利避害的手段还是有的,否则也不可能在万界战场活这么久。

随着这两批匈奴学子的离开,太学院内的匈奴二百年来积攒下的威名,已经成了昨日黄花。

想想这还多亏了卫青横空出世,否则哪怕萧何再怎么改革,哪怕两族之间爆发大战,只要还没有到你死我活的程度,那么这群匈奴蛮族的学子,便可以继续在太学院作威作福。

毕竟两国交战,哪怕是人质,有的过得不如阶下囚,有的却还可以颐指气使,威风凛凛。

最近因为太学院的各种变故,以及不少汉军团的核心成员去了细柳营,修心阁内只剩下了不到二十人,显得有些冷静,到是里面的灵气越加浓郁。

在大学院步入正轨之后,卫青手头的工作总算是少了许多。

整个人偶尔也有闲暇的时间,可以用来修炼。

到现在,卫青才发现自己其实是个统帅。

太学院改革的事情,轰轰烈烈持续到了下半年九月。

连带着一些异族小界的学子都受到了波及,不过没有人会估计这些人的感受。

说到底弱小就是原罪。

汉王朝已经是很讲道理了,若是不讲道理的话,直接都驱逐离开,那些异族也只敢小声的逼逼两句,至于说威胁汉王朝?那是想多了。

不过目前来看,太学院的改革主要还是针对教育方式,以及执法问题,并且剥夺了匈奴蛮族的超然地位,那些异族小界的学子,并没有受到太多冲击。

若是这段时间日子过的最不好的,那无疑是朝廷中的主和派了。

这群主和派去年还是上蹿下跳,掌握了朝廷的口舌,然而刚过了个年,就根突然哑了一样,说话都没有原来那么有胆气。

虽然主和派依旧是主流,主战派依旧被压得没有声音,但在这两者之间,又蹦出来个中间派。

所谓的中间派并不是骑墙派,更不是墙头草,只是认为两族之间不应该爆发战斗,但也不应该对匈奴蛮族卑躬屈膝。

当然意思是这个意思,说辞肯定是不敢这样讲的。

以前对匈奴卑躬屈膝不能说是事实,但很多官员是确实是这样做的,看到匈奴蛮族膝盖就自动软了下来,就想着往地上那么一跪。

现在第三派的陡然崛起,主张取消对匈奴蛮族的优待。

第三派的陡然崛起,也是代表了目标长安王城中,百姓们的民意。

不过卫青显然并不看到这一派,或者说这一派注定长久不得。

......

“为什么?为什么你不看好这种主张?因为你觉得两族要开战了吗?”

阕迦芙依靠在窗台前看着卫青,目前太学院的匈奴蛮族学子离开了一半,不过她始终没有得到允许回归匈奴蛮界,实际上阕迦芙也不指望自己能在短时间内回去了。

她不是很明白,这第三派为什么注定长久不得,按理说这第三派难道不是人族最想看到的吗?

卫青闻言放下手里毛笔,抬头看向阕迦芙说:“你听说过一句,矫枉过正吗?”

“自然听说过,难道你不认为,主战派就是矫枉过正的产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