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卫青,我想打匈奴 第287章

作者:豆蔻

今天就一更了,一时精神状态不太好,可能是撸过了,买瓶营养快线补补。

另外就是重新梳理了下后面万界战场的剧情。

太学院的故事总算是要结束了,接下来万界战场、万界之上等一系列的故事。

到时候也不需要再有之前这么多的铺垫,终于可以放开手脚,直接干干干了。

第七章:眉清目秀,气质脱俗

卫青从来都没想过在今时今日怂恿这些异族小界联合起来反抗匈奴蛮族,这种想法就跟怂恿那些奴隶们联合起来,推翻他们的主人一样,根本没戏。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活着渴望自由,渴望得到尊重,但更渴望的还是生存。

所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这种想法对于那些有追求、有梦里,最重要的是有能力的人来说,或许没有什么问题。

对于那些一无所有,若是不放手一搏,就只能任人屠戮的最底层来说,或许也没有什么问题。

但对于夹在这两者之间,所谓有生产力工具,有资产,甚至有一定地位的人来说,他们更希望能够活着,甚至希望能够维持这样的生活。

相对于那些底层的平民百姓们来说,他们可是活的无比光鲜。

对上卑躬屈膝,对下颐指气使。

这群人根本不值得可怜,因为别人在压迫他们的同时,这群人也会把自己的戾气发泄到其他人的身上。

至于反抗?

那是万万不敢做的。

除非...这场仗你能保证他们能赢,或者说很大概率上能赢。

正如太学院其他人族学子那样,他们只会帮赢得。

之前卫青与匈奴蛮族决战之前,人族学子压倒性的看好匈奴蛮族,但在卫青表演战一展风采之后,又如同墙头草那样开始看好卫青。

最后在卫青获胜之后,便开始对匈奴蛮族落井下石。

明明这时候的匈奴蛮族只是败了一场,并没有伤筋动骨,但投机者们已经清楚的意识到,匈奴蛮族的落败,只是迟早的事情。

眼下就是手快有,手慢无的节奏。

于是纷纷跳了出来,哪怕可能遭到匈奴蛮族的反噬,也在所不惜。

除了发泄常年以来的怨气外,还有就是在太学院的这场变革中,想方设法的为自己瓜分蛋糕。

只有这时候,他们才会表现出无惧无畏的姿态。

卫青正是看透了这些,才会特意把这群人叫来,说上这些话。

随着自己前往万界之上,必然要牵扯到这群异族小界的利益。

倘若自己真的能拿下万界战场,并且牢牢地守住,相信这些异族小界必然也会如同太学院那些墙头草的人族学子们一样,对匈奴蛮族展开复仇。

今天卫青把话说透了,并不担心这群异族小界的学子透露给匈奴蛮族,甚至还希望他们这样做。

因为考虑到匈奴蛮族的性格,得知卫青的想法后,无论是对这些异族小界采取更暴力的镇压,亦或者说改善对这些异族小界的态度,对于卫青来说都是好的。

对异族小界更狠,这样可以越加积攒异族小界对匈奴蛮族的怒火。

反过来说改善对异族小界的态度,那么这件事的功劳自然而然的便落到了自己头上。

反正横竖都不可能比现在的情况更糟糕。

看着这些异族小界的学子低头不语,卫青也没有在说什么,大步的从人群中穿过离开了修心阁。

他相信这群人肯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毕竟...选错的人都死了。

卫青为了人族确实殚精竭虑、不求回报,但天下之大终究并非只有人族而已。

其他种族,可不值得卫青付出那么多。

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倘若抓不住,那就别怪他人了。

离开修心阁,卫青返回阳信府。

接近新年的阳信府已经张灯结彩,大红的灯笼挂起来。

此时一位仆人在大门口给孩子们发着糖,看到卫青过后来,赶忙将手里的糖一把塞进了最近的那个孩童手里,让他们去别的地方玩闹。

等孩子们一哄而散,仆人这才赶忙走到卫青面前道:“卫公子,您可算回来了,这几天不仅是公主,就连几位姑娘也一直叨念着您,说这马上都要过年了,您怎么还不回来。您这要是再不回来,这年夜饭都不知道怎么吃。”

“这不是回来了嘛。”

卫青笑着指着跑远的孩子们问道:“往年也都是这样吗?”

“哎,长安王城每年也都是这样,为了就是热闹喜庆。”

仆人又说:“都是些奴仆的孩子,平日里吃不起糖。这不过年了,为了图个热闹,几乎每个大户人家喜欢这样做,也花不了几个钱。”

卫青点点头笑道:“以前在平阳郡,我小时候也盼着过年,那时我还没做梦,也不懂什么打打杀杀的,满脑子想的就是能吃饱就行,要是能吃顿肉死了也行。

可惜我那爹从没把我当过人,别说吃肉了,那时候的剩饭剩菜都是先给牲口吃,牲口不吃的才轮到我。

有时候感觉自己快要饿死的时,就偷偷那些给牲口吃的剩菜剩饭。

只有快过年的时候,各家各户都想尽办法弄点好的吃,一些大户人家甚至还会弄点糕点给讨喜的孩子们,所以那时候我总是盼着过年。”

仆人听到卫青提起过去的种种,顿时也感到心酸不已:“公子,这些都过去了,您现在是功成名就,那些昔日欺负过您的人,每日每夜都会活在恐惧中。”

卫青闻言大笑道:“哈哈哈,什么功成名就,还远得很的。再说他们如何活着,是他们自己的事儿,跟我有何关系。

回去跟管家说,这个月府上所有人的例钱多一倍。

过年了,也要给孩子婆娘多置办件衣服。”

听到这白拿一个月的例钱,那仆人顿时喜笑颜开,连连道谢:“谢公子,谢公子。”

“你还真不见外,还没娶我姐呢,就把自己当成府里的男主人了?”

听这话就知道,肯定是刘彻。

只见刘彻从府里大步的走出来,旁边的仆人看到刘彻,表情顿时显得有些尴尬。

到是刘彻扬了扬下巴说:“去吧,这没你的事儿了,至于例钱也别多一倍了,直接拿平日的三倍,反正卫大公子有的是钱。”

“好,依你,那就三倍。”

卫青也不在乎这点钱,阳信府就那点奴仆,一个月的例钱加起来也不过三五百金。

别说三倍了,就是三百倍,三千倍对卫青来说,也不过是九牛一毛。

刘彻这是看卫青真不把自己当外人了,所以才故意气卫青一气。

仆人见卫青这样说了,连连道谢。

到是旁边刘彻见这仆人总是给卫青道谢,却绝口不提自己,顿时有些不满:“你这仆人好美眼力见识,若不是本小姐开口,你能拿三倍的例钱吗?居然只谢这卫青,是何道理。”

“行了,别总是跟仆人较劲。”

卫青说着挥挥手示意那仆人快走。

仆人也知道此地不宜久留,又跟刘彻千恩万谢后,赶快跑进府里,打算把这好消息告知大家。

等仆人走后,刘彻这才看向卫青没好气的说道:“你来的还真不是时候,姐姐没在府里,刚去宫里了。不仅我姐没在府里,你姐她们也跟去皇宫拜见圣后去了。”

“我姐?拜见圣后?”

“是呀,圣后说想见见你的三位姐姐,还有你那小外甥也都抱着去。反正姐姐怕是要到晚上才回来,不如你陪我转转吧。”

前段时间卫青战败匈奴蛮族之后,吕后听说卫青的三位姐姐都没嫁人,就跟阳信公主提起此事,说想见见卫青的家人。

至于是何用意,不用想也才能猜的到。

就是打算给卫青的三位姐姐赐婚,最好绑在自己的战车上面。

不过卫青的二姐卫少儿,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嫁给曲逆候陈平的后代。

之前曲逆候就有此番提议,卫青后来问了下二姐卫少儿,没想到这俩人还真有那么一腿。

卫青自然不会棒打鸳鸯,既然两人都有这方面的意思,无论出于何种目的,他肯定是不会反对。

便打算顺水推舟,成全了这对。

至于大姐卫君孺,暂时还没有好夫家,但现在也不愁嫁了。

唯独姐姐卫子夫...

也不知道吕后那边怎么想,希望不要乱点鸳鸯谱。

卫青想着突然又看了刘彻一眼道:“转转到没问题,不过你怎么不跟着去皇宫?圣后不是你曾祖母,难道不应该也跟着去拜见下吗?”

“管我什么事儿?圣后的曾孙女不知凡几,没有传唤的情况下,我哪有资格见圣后。”

刘彻说着还不忘凑到卫青身边,用胳膊肘轻轻捅了捅卫青说:“哎,你刚才说自己小时候连饿得跟牲口抢食吃,是不是真的?”

“是真的,怎么了?”

卫青不是很理解,刘彻为什么对这事儿感兴趣。

“没什么,只是觉得这种事情,若是换做别人,绝对不会像你这么坦然的说出来。”

刘彻站在卫青旁边,睁着那双大眼睛带着几分敬佩的说:“别人的贫贱出身的,一但有机会发达了,总是想把自己过去那些事儿藏得严严实实,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不会知道。

就是怕别人因为出身的事儿,瞧不起自己。

又或者还有一批出身低微的人,一旦发达了,就恨不得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自己有多得意,恨不得飞回老家,飞到那些欺辱过自己的人面前,狠狠地报复回来。

尤其是纵横派的,这种情况尤为明显。

唯独你,谈论起过去的事情时,完全一副不在乎的模样。

无论是仇恨还是自卑,仿佛在你的身上永远看不到。”

卫青跟着刘彻行走在街道上,看着远处打闹的孩子们,想起自己小时候种种不幸摇头道:“如果我现在只是发达了,兜里有几个小钱,或者说在县城或者郡里算个人物,也许我也会回到家乡,狠狠地教训教训我那几个兄弟、继母,甚至说还会羞辱一顿我那亲爹。

但现在...我站在时间长河的分叉口,历史很有可能因为我的一举一动而改变。

这时候再去羞辱一个小吏,显得也太没气量了吧?

至于你说丢人...这有什么好丢人的。

我出身确实低贱这是事实,但我现在名震长安也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