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卫青,我想打匈奴 第27章

作者:豆蔻

下午,卫青换了套便服,又将两把刀带在身上,跟随刘阳信乘坐者凤撵离开了阳信府。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其中天地是王侯将相居住的区域,玄黄则是居住着世家、豪绅。

所谓世家,意思指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人家。

在汉朝初期,官员往往都被世世代代相沿的大姓氏大家族所垄断。

普通人想要出仕,就得靠这些大姓氏大家族抬一手才行,否则哪怕你能力再高、天赋再强,无法上达天听,终究还是碌碌无为。

汉王朝初期可是没有科举制度的,有的无外乎是举荐制度。

既然是举荐制度,自然得有人举荐你,才叫举荐。

毛遂自荐的也有,但终究不过是少数。

但也正因为举荐制度,导致大量底层天才,被中层阶级垄断,甚至吸纳进自己的体制内。

于是在这种制度下,中层世族阶级日益强大,逐渐形成了世族门阀。

不过现在的汉王朝暂时还没有走到这一步,原因倒也简单,皇室与王侯将相掌握了天下十之八九的资源分配权。

没有资源,你掌握再多的人才,往往也都是干瞪眼。

更何况人才往往是可以流通的,中层阶级会收买人才,那高层就不懂了?

哪有这样的道理。

至于豪绅往往是贵族世族阶层的分支,嫡长子继承家族,嫡系开枝散叶的同时不断下沉,久而久之也就成为压迫在百姓上面的豪绅。

而宇宙洪荒四个区域,宇字区域是老百姓居住区似,主要是长安王城的外围,地域范围大,有海量的地域用于种植粮食作物。

宇则是工业区,公输家和墨家基地都建在这个地方。宙字区旁边的洪字区则是商业区,因为距离工业区近,因此宇字区的大量的商品,非常方便拿到宇字区贩卖。

荒字区是异族的生活区域,包括各地异族,匈奴蛮族都是在那里安家,相对而言面积最小,人数也最少。

异族每次来汉王朝,也带来大量的商品,同时每次会从汉王朝离开回家时,也会从汉王朝带回大量的商品。

因此这些异族的出现,也大大的促进了汉王朝经济的发展。

又因为汉王朝无论是工艺水平,还是资源方面都占据绝对优势,因此贸易往往会给汉王朝带来巨大的贸易顺差,也通过这种手段,为异族传播汉王朝文化。

下午刘阳信是带卫青去购物的,自然也是奔着洪字区去的。

乘坐者凤撵,从地字区到洪字区,跑了小半个时辰。

凤撵即便是在地面上奔跑,速度也是极快的,可即便如此还是跑了小半个时辰,可见如果没有个异兽代步,在长安王城还真不方便。

抵达洪字区,卫青从凤撵上下来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副繁荣的街道。

天地玄黄四个区域,因为居住的都是王侯将相世家豪绅,相对而言人数偏少,显得多少有点冷清,但洪字区确实长安王城商业区。

来往的人群串流不止,嘈杂的人群中,各式各样的店铺琳琅满足。

相对而言,初入长安城时看到的那些,现在看来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

每天早晨天还没亮,来自宇宙荒三区域的居民,便开始为洪字区供货,或是找个合适的位置贩卖。

不久之后,大家族中的丫鬟仆人们,便会乘着阳光,前来采购生活用的物资。

再接着便是王孙贵胄世家子弟们,带着各自的玩伴来潇洒挥霍。

直到晚上,章台的勾栏瓦舍青楼妓院开始迎宾送客,莺声燕语不绝于耳。

除此之外洪字区还有一道特殊的风景线,那就是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许多异族。

这些异族有些全身笼罩在斗篷兜帽之下,有些则赤裸着上半身,毫不介意周围人投来异样的目光。

有一些异族趾高气扬、飞扬跋扈,还有一些则是小心谨慎到了鬼鬼祟祟的程度,想不引起别人的注意都难。

卫青轻哼了声道:“这里还真热闹。”

刘阳信笑道:“是很热闹,洪字区因为三教九流都有,很杂也很乱,所以这边的安保工作始终是个难题。后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禁刀令,普通百姓和异族不允许带刀进入洪字区。”

“那匈奴蛮族...”

卫青话还没说完,便得到答案了,在长安王城匈奴可不是蛮族,是圣族。

...........

...........

稍微备注下,这本书是架空历史的玄幻爽文。

基于历史进行大刀阔斧的魔改,许多地方必然与历史有出入。

我的意思是,大家可以在书里讨论历史,其实...说是爽文,但如果可以的话,我也希望能为宣传华夏历史文化做一点贡献。

但很多地方,为了所谓的戏剧性,冲突性,不可能完全符合历史,那样就是历史文了。

这本书有点跟fgo似得,拿历史做背景然后自我发挥。

当然这本书不是fgo同人,纯原创。

我在刺猬猫写过两本历史小说,如果看过的人应该知道,我对历史绝非那种喜欢哗众取宠之辈。

绝不会为了博眼球,无底线给某些应该被钉在耻辱柱的角色洗白,或者抓住点黑点,就往死里黑!

无脑翻案这种事情,我做不出来。

大家或许会看到我写的部分角色,出现历史人物OOC。

但是!我有我的底线,有身为华夏子孙的良知!

故事设定+背景安排+对汉朝初期的看法

说好一日三更,应该还有一章,不过现实中事儿比较多,再加上最近身体不太好,所以先欠下了。

借此机会想说点关于这本书的设定,以及个人的想法。

首先说这类型的书,在刺猬猫应该不多见,因此读起来可能会有很多误解,或是惯性思维的看待问题。

例如说经典话题关于“打了小的,来了老的”的解读。

其实“打了小的,来了老的”不应该吗?

我认为很应该呀,家里小辈被人欺负了,长辈难道不应该给小辈找回场子吗?

这是人之常情呀!

很多读者厌恶网文中的这种设定,很大原因是因为,被打的那个“小的”是主动找人麻烦,亦或者主角为了杀人夺宝,给被打的那个“小的”添加些很弱智的设定。

比如经典拍卖场,或者调戏主角后宫等套路,看多了,有种被侮辱智商,所以厌屋及乌的讨厌这种制造矛盾冲突的方式。

但实际上我们生活中,一直是“打了小的,来了老的”。

往小处说,孩子在外面被人无缘无故欺负了,做家长的难道不应该讨个道理吗?往稍大了点,我们百姓们被地痞流氓伤害到了,难道不应该报警吗?

再上升到国家层面,国内的企业受到不公平待遇,国家挺身而出,难道不是正道的光吗?

所谓某些小说设定:如果被同龄人欺负了,长辈都对主角说,自己去找回场子。

这种事情也得分场合:如果是同辈良性竞争,自然要靠自己,正如我们上学,成绩差比不过班级里面的优等生,是自己废物,家里最多给你请辅导老师,报辅导班,但绝不会跑到学校里面,让学校把那些优等生开除了。

但如果是恶性竞争,甚至恶性迫害,必然要请长辈们出面。

这并没有毛病,不是吗?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其实小说中,从角色口中说出来的话,代表的是角色立场,并不是设定如此。

主角说的话,仅仅代表主角的立场,并不说这就一定是对的。

同样曹参说的话,也仅仅代表曹参的立场。

至说仅仅代表曹参一部分的立场。

比如曹参讨厌跟诸子百家打交道,但并不见得就会否认诸子百家。

这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就像我们明知道某些事情做的不能算是错,但我们就是看不惯而已。

道不同不相与谋,仅此而已。

最经典的问题,就是电车难题!

双方各持己见,互相看不惯对方的说辞,但你能说对方一定是错的吗?

法律和哲学中有很多这样有趣的问题,说到底还是求同存异。

另外无论是现实,还是故事中,很少会有绝对好,或者绝对坏的人物。

甚至说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做,结果也不同。

比如遇到犯人,平民百姓如果选择明哲保身,任何人都无权指责,但如果是相关人员抓捕犯人时,担心受伤而畏畏缩缩,不敢向前,任由犯人大摇大摆的离开,这就是渎职!

这本书是爽文不假,但也并非纯粹不讲逻辑,没有故事性的爽文。

现在的主角,只是从井底里蹦出来的蛤蟆,对外界的认知很狭隘。

完全是怀揣着满腔热血,打算用手里的那把柴刀,披荆斩棘开创出一条人族之路来。

更多的权衡利弊尚未接触到,因此说话做事的风格,看起来比较热血莽撞,也就是我们说的愣头青。

大家完全可以不赞同主角的看法,因为主角做的并不一定对。

倘若一开始主角就设定成智勇无双的老狐狸,也就没有成长的空间了。

这本书主角并不是穿越者,他真的只有十六岁而已。

伴随着故事的发展,会从最初的热血青年,一步一步成长为那位顶天立地的大将军。

.......

另外说点题外话,关于汉朝。

大家印象中,汉朝更多的是一汉当五胡,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等等豪言壮语。

可是大家是否知道,汉朝也经历过一段屈辱史。

汉朝的强大,是几代人的心血浇灌而成的。

并非说从一开始,就吊打全世界。